品出雨中的真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晚年写的一篇回忆散文。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汪老都写道:“我想念昆明的雨”。因为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浓绿的”“使人感到舒服的”“使人动情的”。其实,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汪老想念的不仅仅是昆明的雨。因为这篇散文不仅写了昆明的雨,而且写了雨中的人、事、景、物。而雨中的这些人、事、景、物都是使汪曾祺为之动情的。
  1939年,汪曾祺来到昆明,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在昆明求学和生活期间,在文学创作上他得到了执教于西南联大的沈从文等大家的悉心指点,还与同学一起创办杂志,并在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等。在昆明度过的7年时光对汪曾祺影响深远。他曾经在文章中坦诚地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现在这样的作家。”汪曾祺曾多次提及他把昆明视为“第二故乡”。可见他对昆明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通过写昆明的雨和雨中的人、事、景、物,汪老想要抒发的是对青年时期在昆明的那段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文学是人学,真正的文学体现为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汪曾祺一直坚持着一个朴素的文学理想:“作品要有益于世道人心。”[1]“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得更好一些,更高尚一些,更优美一些,更有诗意一些。”[2]这是他写作的出发点,也应该是品读汪老散文的立足点。
  汪曾祺不仅重视作品的内容,而且重视文章的语言。汪老在很多的文章中都提到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他曾说过:“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升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由此可见,要想体会、理解汪老当时的感受,就得从品味、欣赏《昆明的雨》这篇散文的语言入手。他还说过:“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怎样表现倾向性?字里行间。”他还谈过他对于散文创作的看法:“我觉得散文的情感要适当克制,感情过于洋溢,就像老年人写情书一样,自己有点不好意思。”由此看来,用准确的语言有节制地抒发感情,这是汪曾祺在散文创作上的追求。因此,他的散文语言看似平淡,其实是很耐人寻味的。
  仔细研读文本,我认为这一特点在《昆明的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中所写的雨中的人、事、景、物,或充满趣味,或十分美味,或散发香味,或饱含情味。雨中的这些真味就藏在字里行间。细細品味才能品出雨中的真味。
  例如“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这段话中写出了雨中的趣味。因为昆明的雨水充足,所以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用仙人掌辟邪,还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想一想,妖魔鬼怪想破门而入却因惧怕照妖镜、八卦图和仙人掌而不敢上前。猪和羊准备去菜园饱餐一顿却被肥大而且带刺的仙人掌挡住,只能望“菜”兴叹。这些场景是多么有趣!
  又如“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这句话仅用滑嫩鲜香四个字就具体地写出了牛肝菌的美味。牛肝菌入口之后,首先接触到它的是舌头,舌头能感受到它的滑。用牙齿咬过之后,会感觉到它的嫩。咀嚼之后,会觉得它很鲜,吃起来很香。可见这四个字的顺序是有讲究的,不可随意调换。
  在写菌中之王鸡枞的时候,汪老用“味道鲜浓,无可方比”这八个字写出了它的美味。因为鸡枞是菌中之王,味道极其鲜美,所以汪老写牛肝菌用的是“鲜”,写鸡枞用的是“鲜浓”。由此可见,汪老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再如“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这段话写出了雨中散发的缅桂花的香味。这香味有点像桂花,又有点像兰花,令人陶醉。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一段话写出了雨中的情味。从房东给房客送缅桂花的举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房东对房客的情意。汪老强调装缅桂花的盘子直径有七寸是为了突出盘子很大,强调盘子里的缅桂花摆得满满的,是为了突出房东的慷慨大方。句末用感叹号是为了表达汪曾祺内心的感动。看起来汪老是在叙事,其实,他是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在叙事之后,汪老写道:“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句话是在抒情,但是表达感情的方式却十分含蓄,非常有节制。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汪曾祺的心软软的,不是因为怀念某个人,也不是因为思念家乡。那么,是因为什么呢?留给读者去体会。
  其实,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所写的昆明的雨是常见的,所写的人、事、景、物也是很平常的。但他们都是真实的、美好的、有意思的。所以,时隔四十多年,汪老依然对他们念念不忘,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美文。希望“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我们在读汪老的这篇散文时,要特别注意从字里行间品出其中的真味,方不辜负他的一番苦心。
  参考文献:
  [1]汪曾祺.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J]文谭,1983(1):18-20.
  [2]汪曾祺.使这个世界更诗化[J]读书,1994(10):97-99.
其他文献
有人说国人不爱阅读书籍,这似乎危言耸听。但实际上人们变成拇指一族,习惯于看电脑或手机上的电子版本。这种阅读成本较低、轻便快捷,具有纸质文本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使得厚重的带有墨香的书籍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中学生的阅读也存在使用手机阅读的问题。而课标要求“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明确的是一本本的书籍。高中生课
由于小说文体有其特性,高中生甚是爱读小说,爱学小说,但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则多是停留在只见故事不见其里的层次。究其原因,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分析法的滥用,导致了当下小说阅读教学呈现雷同、无趣、低效的特征,中学小说阅读教学遭遇瓶颈。  当前,教师在小说教学过程中,对小说的阅读分析形成了固有的模式:1.分析小说情节,理清小说基本内容,将小说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2.分析环境描写,对
古代诗歌复习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常见的题型都进行了讲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集中训练。学生掌握得也不错。这种做法没有错,但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有许多题型是我们没有练习过的,用常见的思路去解题,却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有的老师甚至避开了没有练过的题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只有什么都去接触,学生才不会打怵,考试时才会拿分。  本人对那些不常见的题型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相应的解题思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如何理解《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两句诗?许多人认为这两句诗表现了琵琶女的拘谨、羞涩、腼腆,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参考答案是,“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腼腆,也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的心情”。这种理解也不时见诸报刊杂志及一些老师的诗歌讲解中。“千呼万唤”琵琶女出来演奏,表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表现了琵琶女的“矜持、腼腆”,
前不久,有幸参加县里的以《昆明的雨》同课异构教学展评活动,每节课都给人耳目一新、精彩纷呈之感。有的老师讲得极为细致:语音、字词、结构、情感等,一应俱来。观课之余,深深反悟,总觉有些许遗憾。如何搞好《昆明的雨》及类似的散文教学,让课堂更高效呢?我个人认为应认真搞好文本解读,在文本解读基础上抓住其核心价值,方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师认真解读文本  面对一篇内容丰富且有诸多价值的文本,拿什么最可取的
琦君的《春酒》主要是记录儿时与春酒有关的经历,叙述如话家常,语言浅显质朴,语意直白明朗,而这质朴的文字中又承载着远在异国的游子对那逝去的乡音乡情的一往情深。像这样一篇言浅情深的散文,在教学中一不留神就滞留在记叙描写的客体上,教学就会演变成谈论那人、那事、那风俗的活动,对于作者的情感就会停止在对“乡愁”概念化的感知上。而肖培东老师在执教《春酒》时,引领学生品砸出了质朴文字背后的情味儿。综观肖老师的《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就是文言文,因其语言不同于现代文的规范,同时文言文的阅读又缺乏趣味性,学生普遍感觉枯躁,学而无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选择怎样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以便做到既可以增强学习的情趣性,同时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使文言教学丰富、灵动起来,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借助教材助学系统,有效确定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准确有效地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中考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稍不留意就会暴露许多“硬伤”。其中有些“硬伤”,是由于考生对中考作文的有关要求产生误解造成的。那么,考生对中考作文要求有哪些误解呢?由此带来了哪些“硬伤”呢?又该如何纠正这些误解,诊治这些“硬伤”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和阅卷经历,给广大考生总结如下:  一、关于字数: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考生误解】中考作文在字数上明确要求“不少于600字”。这是因为中考作
【《琵琶行》教学实录】  课前播放琵琶曲《绿腰》  师:大家喜欢音乐吗?  生:喜欢。  师:的确。音乐无国界,它可以让人融入到或悲伤、或轻快的氛围中,却很难让人把心灵的那份共鸣和悸动表达出来。所以当文字与音乐完美相融的时候,便能响彻千年而不衰。  (投影)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清·方扶南  师:白香山
学习经典杂剧《窦娥冤》(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时,师生对文本情节内容产生了很多疑问。比如,文中蔡婆并没有嫁给张驴儿之父,窦娥为何称张父为“公公”?张孛老张驴儿父子为何有恃无恐地赖在蔡婆家?蔡婆在窦娥身陷囹圄时,为什么不花钱打点买通官府,从而使窦娥免罪脱身?这些问题在我们查阅资料、辨析版本并进行对比阅读后,都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答。  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们仍有较大分歧:窦娥临斩前发下的第三桩誓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