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比较会阴正中切开术与会阴侧切术用于阴道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助产,对照组行会阴侧切术助产。结果 观察组术中会阴切口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会阴侧切术相比,会阴正中切开术出血量少,愈合快,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110-01
产科最常用的助产术式是会阴切开术,分为会阴后侧切开术和会阴正中切开术[1],主要是为了扩大阴道,以利于初产妇进行阴道自然分娩,不但可以将第二产程缩短,还能够有效避免阴道出口发生其他复杂裂伤,使日后直肠膨出、囊腔膨出、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48例初产妇行会阴正中切开术,效果较理想,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l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96例,均为头位初产妇,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6.8±1.6岁,平均孕周39.5±0.7周,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3000-3300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前均测量腹围、宫高,经彩超检查并对胎儿的大小进行估计,对产妇会阴进行检查,确定会阴无水肿、过短、静脉曲张等情况,第1产程宫口开至10cm时,对照组行会阴侧切术:术者食指和中指同时伸入阴道,将阴道壁一侧撑起,保护好胎头,采用会阴切开剪将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右侧或左侧偏45度,注意利用宫缩时间剪开,切口4-5cm长,用纱布进行压迫止血,若出现血管出血时采用可吸收线、止血钳结扎止血,并对切口平整度进行检查,将切口修剪至平整;阴道黏膜层缝合:采用可吸收线于阴道黏膜切口的顶端约lcm处开始进行连续缝合,将处女膜断端对合好再缝合,缝至前庭黏膜处,于前庭黏膜和皮肤交界部位打结,并确定断端对合良好;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外阴皮下组织;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层,4-5d后可拆线。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切开术:于产妇宫缩时,沿会阴后联合正中做垂直切口,切口长度2-3cm,阴道黏膜层和外阴皮下组织的缝合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是皮肤层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皮下埋藏缝合,术后无需拆线。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会阴疼痛、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
1.4 评价标准[2]
会阴切口愈合情况评价标准:(1)切口平整、光滑,周围无红肿、压痛及硬结出现为I期愈合;(2)切口平整、光滑,但皮肤发红,硬结性压痛为Ⅱ期愈合。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及住院情况比较,观察组48例术中出血量>100ml:2例(占4.17%);住院时间2天,对照组48例:术中出血量>100ml:28例(占58.33%)住院时间4天。观察组术中会阴切口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48例:I期愈合为47例(97.92%);Ⅱ期愈合为1例(2.08%);无感染;无裂开,对照组48例:I期愈合为42例(87.5%);Ⅱ期愈合为3例(12.5%);感染为2(4.17%);裂开1例(2.08%)。观察组切口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孕妇营养水平不断提高,偏大胎儿越来越多,分娩时行会阴切口的产妇越来越多。产妇分娩时行会阴切开术不但为胎儿顺利通过产道提供了空间,利于胎儿娩出,而且对母体及其邻近器官的损伤大大的减少[3]。会阴正中切开术的切口在会阴正中,该部位组织薄、可以减少对肌肉的损伤、减少了出血量,而且对合张力较小,缝合容易进行,拉痛轻。会阴侧切部位的组织较厚、肌肉的张力较大,缝合的针数多,造成产妇会阴切口在术中及术后均会出现牵拉痛,发生术后肿胀;侧切术缝合的时间也较长、针数多,患者的异物反应大,易导致切口感染,甚至产生不良愈合。本研究通过对48例阴道分娩的产妇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并将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术中会阴切口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较会阴侧切术创伤小;观察组切口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较会阴侧切术,切口愈合快;观察组会阴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安全性高于会阴侧切术。贡桂华[4]通过对264例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别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和会阴侧切术,经过比较发现,正中切开组的术中切口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侧切组,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与会阴侧切术相比,会阴正中切开术出血量少,愈合快,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维银.会阴侧切术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J].江苏医药,2010,36(24):2986.
[2]洪靜,牛宁.会阴正中切开术与会阴侧切术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66-267.
[3]王莉萍.浅谈会阴正中切开术在分娩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6):1444.
[4]贡桂华,刘兰萍.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会阴正中切开术264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3):179.
【关键词】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110-01
产科最常用的助产术式是会阴切开术,分为会阴后侧切开术和会阴正中切开术[1],主要是为了扩大阴道,以利于初产妇进行阴道自然分娩,不但可以将第二产程缩短,还能够有效避免阴道出口发生其他复杂裂伤,使日后直肠膨出、囊腔膨出、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48例初产妇行会阴正中切开术,效果较理想,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l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96例,均为头位初产妇,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6.8±1.6岁,平均孕周39.5±0.7周,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3000-3300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前均测量腹围、宫高,经彩超检查并对胎儿的大小进行估计,对产妇会阴进行检查,确定会阴无水肿、过短、静脉曲张等情况,第1产程宫口开至10cm时,对照组行会阴侧切术:术者食指和中指同时伸入阴道,将阴道壁一侧撑起,保护好胎头,采用会阴切开剪将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右侧或左侧偏45度,注意利用宫缩时间剪开,切口4-5cm长,用纱布进行压迫止血,若出现血管出血时采用可吸收线、止血钳结扎止血,并对切口平整度进行检查,将切口修剪至平整;阴道黏膜层缝合:采用可吸收线于阴道黏膜切口的顶端约lcm处开始进行连续缝合,将处女膜断端对合好再缝合,缝至前庭黏膜处,于前庭黏膜和皮肤交界部位打结,并确定断端对合良好;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外阴皮下组织;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层,4-5d后可拆线。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切开术:于产妇宫缩时,沿会阴后联合正中做垂直切口,切口长度2-3cm,阴道黏膜层和外阴皮下组织的缝合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但是皮肤层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皮下埋藏缝合,术后无需拆线。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会阴疼痛、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
1.4 评价标准[2]
会阴切口愈合情况评价标准:(1)切口平整、光滑,周围无红肿、压痛及硬结出现为I期愈合;(2)切口平整、光滑,但皮肤发红,硬结性压痛为Ⅱ期愈合。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及住院情况比较,观察组48例术中出血量>100ml:2例(占4.17%);住院时间2天,对照组48例:术中出血量>100ml:28例(占58.33%)住院时间4天。观察组术中会阴切口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48例:I期愈合为47例(97.92%);Ⅱ期愈合为1例(2.08%);无感染;无裂开,对照组48例:I期愈合为42例(87.5%);Ⅱ期愈合为3例(12.5%);感染为2(4.17%);裂开1例(2.08%)。观察组切口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孕妇营养水平不断提高,偏大胎儿越来越多,分娩时行会阴切口的产妇越来越多。产妇分娩时行会阴切开术不但为胎儿顺利通过产道提供了空间,利于胎儿娩出,而且对母体及其邻近器官的损伤大大的减少[3]。会阴正中切开术的切口在会阴正中,该部位组织薄、可以减少对肌肉的损伤、减少了出血量,而且对合张力较小,缝合容易进行,拉痛轻。会阴侧切部位的组织较厚、肌肉的张力较大,缝合的针数多,造成产妇会阴切口在术中及术后均会出现牵拉痛,发生术后肿胀;侧切术缝合的时间也较长、针数多,患者的异物反应大,易导致切口感染,甚至产生不良愈合。本研究通过对48例阴道分娩的产妇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并将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术中会阴切口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较会阴侧切术创伤小;观察组切口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较会阴侧切术,切口愈合快;观察组会阴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会阴正中切开术安全性高于会阴侧切术。贡桂华[4]通过对264例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别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和会阴侧切术,经过比较发现,正中切开组的术中切口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侧切组,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与会阴侧切术相比,会阴正中切开术出血量少,愈合快,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维银.会阴侧切术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J].江苏医药,2010,36(24):2986.
[2]洪靜,牛宁.会阴正中切开术与会阴侧切术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66-267.
[3]王莉萍.浅谈会阴正中切开术在分娩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6):1444.
[4]贡桂华,刘兰萍.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会阴正中切开术264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