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是中学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如何提升本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据此,本文探究了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以及有效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培养高中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助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将其融于高中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陶冶学生情操,还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效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在传统文化教学上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教师需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开阔学生视野,使之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热爱祖国文化,提升全面素养。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古诗文篇章,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需要教师深入分析,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之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含有许多诸如“仁义礼智信”、“爱国”、“和谐”之类的思想,将这些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之中,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操,形成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之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在学生各方面素养之中,语文素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素养对学生极其重要,包括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高,则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借助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道德认识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之发展。
此外,高中语文教材中还富有丰富的古诗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对联等内容,对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及民族情感等皆具积极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之方法
(一)深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育界专家学者合力精心挑选和编排的,都是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教材中的古文,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解读课本,挖掘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文本中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民族心理、艺术手法、思维方式等各项内容,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升教学效益。
例如,在教学古文《鸿门宴》时,文中有关于鸿门宴座次的排序介绍:“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许多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只讲字面意义,而不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其实,我国古人很讲究尊卑贵贱,在入座时也有座次文化,如,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面向东坐为最尊贵的位置,其次为南向坐,再次为北向坐,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因为西方为日落之方,是最差的位置。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可以适当介绍这类传统文化,以使学生体味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教师善于营造传统文化教学的氛围,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深入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教学效益。
例如,在古诗文《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营造诗文中所体现的文学意境:茅屋整齐成排,宅院宽敞整洁,门前屋后的垂柳郁郁葱葱,桃花开满枝头,整个村庄安静而和谐……在展示秀美田园风光的同时,配以诗文朗诵,语调随意境而变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淡泊明志、超然物外、安贫乐道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对当今社会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开展经典文学作品的拓展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很多,这些作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解读这些经典作品,并将经典之作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励其深入理解文本,自主阅读原文,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学的兴趣,使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在对文章进行教学内讲解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将《红楼梦》著名研究者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等专家学者对此部分内容的研究解读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认识,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网络资源,阅读相关课外研究专著,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了解文中所传达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结语
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将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之所需。为使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教师须优化教学策略,活用教学方法,深挖教材文本之传统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翠红.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3).
[2]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4).
[3]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2015(1).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将其融于高中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陶冶学生情操,还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效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在传统文化教学上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教师需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开阔学生视野,使之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热爱祖国文化,提升全面素养。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古诗文篇章,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需要教师深入分析,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之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含有许多诸如“仁义礼智信”、“爱国”、“和谐”之类的思想,将这些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之中,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操,形成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之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在学生各方面素养之中,语文素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素养对学生极其重要,包括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高,则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借助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道德认识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之发展。
此外,高中语文教材中还富有丰富的古诗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对联等内容,对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及民族情感等皆具积极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之方法
(一)深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育界专家学者合力精心挑选和编排的,都是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教材中的古文,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解读课本,挖掘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文本中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民族心理、艺术手法、思维方式等各项内容,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升教学效益。
例如,在教学古文《鸿门宴》时,文中有关于鸿门宴座次的排序介绍:“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许多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只讲字面意义,而不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其实,我国古人很讲究尊卑贵贱,在入座时也有座次文化,如,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面向东坐为最尊贵的位置,其次为南向坐,再次为北向坐,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因为西方为日落之方,是最差的位置。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可以适当介绍这类传统文化,以使学生体味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教师善于营造传统文化教学的氛围,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深入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教学效益。
例如,在古诗文《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营造诗文中所体现的文学意境:茅屋整齐成排,宅院宽敞整洁,门前屋后的垂柳郁郁葱葱,桃花开满枝头,整个村庄安静而和谐……在展示秀美田园风光的同时,配以诗文朗诵,语调随意境而变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淡泊明志、超然物外、安贫乐道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对当今社会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开展经典文学作品的拓展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很多,这些作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解读这些经典作品,并将经典之作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励其深入理解文本,自主阅读原文,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学的兴趣,使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在对文章进行教学内讲解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将《红楼梦》著名研究者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等专家学者对此部分内容的研究解读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认识,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网络资源,阅读相关课外研究专著,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了解文中所传达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结语
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将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之所需。为使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教师须优化教学策略,活用教学方法,深挖教材文本之传统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翠红.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3).
[2]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4).
[3]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2015(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