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IL-25在旋毛虫ES抗原刺激小鼠小肠中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旋毛虫排泄-分泌(ES)抗原刺激组与IL-25阻断组.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PBS;ES抗原刺激组小鼠腹腔注射旋毛虫ES抗原,每天1次,连续7 d;IL-25阻断组小鼠腹腔注射抗鼠的IL-25单克隆抗体3 d后,给予腹腔注射旋毛虫ES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检测小鼠小肠组织匀浆IL-25、IL-13、IL-4、IL-5及IL-33水平变化,HE染色镜下观察小肠病理变化以及用阿尔新蓝-核固红染
【机 构】
: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乌鲁木齐 830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IL-25在旋毛虫ES抗原刺激小鼠小肠中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旋毛虫排泄-分泌(ES)抗原刺激组与IL-25阻断组.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PBS;ES抗原刺激组小鼠腹腔注射旋毛虫ES抗原,每天1次,连续7 d;IL-25阻断组小鼠腹腔注射抗鼠的IL-25单克隆抗体3 d后,给予腹腔注射旋毛虫ES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检测小鼠小肠组织匀浆IL-25、IL-13、IL-4、IL-5及IL-33水平变化,HE染色镜下观察小肠病理变化以及用阿尔新蓝-核固红染色观察小肠杯状细胞数量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S抗原刺激组小鼠小肠组织匀浆IL-25(t=4.675,P<0.05)、IL-13(t=5.392,P<0.05)、IL-4(t=4.275,P<0.05)、IL-5(t=4.675,P<0.05)、IL-33(t=4.644,P<0.05)含量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ES抗原刺激组比较,IL-25阻断组小鼠小肠组织IL-25(t=2.821,P<0.05)、IL-13(t=2.344,P<0.05)、IL-4(t=2.647,P<0.05)、IL-5(t=3.268,P<0.05)、IL-33(t=2.780,P<0.05)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旋毛虫ES抗原刺激小鼠小肠黏膜可能经IL-25/ILC2途径产生免疫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和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西百色地区人群TB-HIV双重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09例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TB组)、95例确诊为HIV感染的患者(HIV组)及42例结核分枝杆菌-HIV双重感染患者(TB-HIV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时期的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rs10889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中华菊头蝠体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开展中华菊头蝠体表寄生虫研究和媒介传播性人兽共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8月和11月于云南省6个调查点抓获中华菊头蝠样本,采集并鉴定其体表寄生虫.并分析中华菊头蝠体表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在捕获109只中华菊头蝠中,88只感染体表寄生虫,感染率为80.73%.采集革螨、蝙蝠蝇、恙螨和蜱4大类体表寄生虫共578只,其中革螨482只,蝙蝠蝇94只,恙螨和蜱各1只,革螨和蝙蝠蝇共占中华菊头蝠总体表寄生虫总数的99.65%.革螨被鉴定
目的 了解焦作市重要病媒生物种类构成、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焦作市病媒传播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诱捕法、笼诱法、夹夜法和粘捕法对蚊、蝇、鼠、蟑的不同生境中监测.结果 2016-2020年焦作市共捕获雌蚊5 991只,各年蚊密度依次为2.52、5.40、3.59、2.89和5.69只/(灯·夜),淡色库蚊占93.84%,为优势蚊种,蚊密度最高生境为公园,密度为24.4只/灯·夜,高峰期为7月;2016-2020年共捕获蝇类3 717只,平均密度为1.63、9.59、6.26、5.56和6
预防接种疫苗,是全球公认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于2015年12月到2017年5月,先后有3种手足口病疫苗(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EV71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EV71灭活疫苗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EV71灭活疫苗)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市.手足口病疫苗作为一种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其效果和对手足口病流行的影响受到业内高度关注.HFMD在我国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本文就上述3种HFMD疫苗
目的 2020年在宁夏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县区开展一般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水平调查,了解辖区居住一般人群免疫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夏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和近年来有病例报告的6个县(区)18个乡镇36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25人,每人采集静脉血4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流行性出血热IgG抗体.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集962份一般人群血清,经检测IgG抗体阳性78份,总阳性率为8.11%,其中隆德县IgG抗体阳性率最高(20.00%),其后依次为原州区(13.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一种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现要求医疗机构一旦确诊恙虫病病例,应在24h内向国家监测系统报告.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恙虫病可能是世界上最流行、被严重忽视但容易治疗的一种发热性疾病之一.据我国CDC疫情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绿化工程的不断实施,恙虫病病例数持续增多,部分地区常有疫情暴发,新疫区范围逐步扩大.本文主要讲述国内外恙虫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诊治、预防与控制等,这些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医疗保健提供者和医疗管理者开发新的研究项目,为今后政府进一
目的 探究转录组学结果对筛选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的宿主蛋白靶标的指导意义.方法 检测并分析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全血中FCGR1A、DUSP3、SEPT4和BATF2蛋白的差异.对于差异蛋白,使用160份活动性结核和116份非结核进行验证.结果 在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患者队列中,活动性结核患者全血FCGR1A蛋白水平为2.424 ng/mL,高于非结核患者组2.154 ng/mL(Z=-2.979,P=0.036),其他几个靶标的全血蛋白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验证队列中,全血FC
目的 对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8类变应原Der p8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分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同源性.方法 根据已知Derp8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提取屋尘螨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得到Derp8的cDNA片段,以cDNA和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连接至T载体并转化入大肠埃希菌(E.coli Top10)中,培养后挑选阳性单克隆菌落测序.测序正确后,转入表达载体pET-32a,经酶切鉴定、测序后转入表达
目的 综合分析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应急处置情况,为制定该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共同暴露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在病例居住和工作场所及可疑暴露地开展寄生蜱和游离蜱等媒介密度监测,并对采集到的蜱虫开展布尼亚病毒(SFTSV)核酸检测.对病例居住和工作场所周边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和应急监测,对居住和工作场所周边健康人群开展血清学监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开展抗体IgM和IgG检测,用RT-PCR方法开展核酸检测和Sanger测序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杀白细胞素(pvl)基因亚型的流行及MLST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收集非重复MRSA 287株,按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定义分为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和CA-MRSA两组.采用PCR方法扩增pvl基因,产物双向测序并分析核苷酸变异情况;pvl基因阳性(pvl+)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并采用eBURST软件进行克隆复合群(CC)分析.结果 287株 M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