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费用的投入,有效提高企业研发改革创新活动,国务院2015年10月30日颁布了《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以下简称《通知》),这也是我国通过税收撬动和支持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优惠举措。本文结合最新情况,详细反映了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的现状、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合理性意见、建设,希望为推动政策落实提供有益参考及科学依据。
[关键词]政策实施现状;实施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U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136-01
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颁布,是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加大资金投向的最要举措,也能很好的解决企业长时间“技术力量薄弱、创新生产不足、科研人员缺少”等问题,但从当前的政策落实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那么,如何让优惠政策深入推进、有效落实,就是当前各政府、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工作。
一、当前政策实施的现状
(一)政策落实上严格自主
我国2008年出台了这项优惠政策,出台后各级政府及各个企业的重视程度尽不相同,自2015年新政策《通知》颁布后,诸多企业更是真正感受到了《通知》带来的巨大优惠和研发效益。以上海、重庆两个城市的企业为例,2008年度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而少交的税额分别约为30亿、12亿[1]。这样的好政策,让大部分企业能认真落实执行相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好多切实可行的小政策,一起来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的热情。
(二)企业激励上初见成效
自政策在企业内部形成系统的研发优惠待遇后,政府、企业对《通知》要求中的激励作用认识的更清楚了,据2016年相关部门统计,在反馈研发经费数据这一项中,有37%以上的人表示研发投入比享受政策前大幅增长,甚至超过了50%[2]。由此可见,加计加扣除政策对于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三)待遇享受上惠及民心
根据2010年度对全国试点企业的调研中发现,在申请的好众多企业中,有大约80%实际享受了政策待遇和优惠,平均每家企业因享受待遇少交了100多万的税额,这样惠及民心的政策真是为企业研发工作减少了巨大的压力,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落实上不平衡
我国地幅辽阔,受地域经济条件差异影响,政策在东部发达省份的落实情况好于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担心落实加计扣除政策会干扰地方财政年收入,对落实执行政策存在抵触情绪,甚至不作为,让政策变成了口头传达的文件了。
(二)认定管理上欠完善
企业研发认定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高的工作,不少企业及地方税务部门表示,这项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太欠缺,更没有特别懂的人,在工作中实实在在存在认定难的问题,这样就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加计扣除政策有效落实。
(三)享受范围上小面积
当前,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活跃主体,但由于这些企业多数以家族经营或个体经营为主,财务管理上会计核算水平不高,财务还制度不完善,而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设置的会计核算专业性较高,对希望享受优惠的企业形成很大障碍[3]。
三、为更好落实和推进政策的几点对策
(一)加大执行力,让更多的企业享受优惠
国家各类为民服务政策繁多,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就是为地方企业减压、排忧的一项最好举措,但不能很好的执行落实,就会成为“加盖钢印的抽屉文件,天天念叨的过气文书”。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政府要结合国家的大政策,出台地方自己的小政策,真正让大的“指导文件”变为可行的“帮带办法”,推进政策更接地气。另外还要最大化的简化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操作程序,降低申请成本,加快审核进度,为地方企业提供方便、清晰的方式、方法。最后要让地方的税务、财政等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协调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落实上的实际情况、问题困难,有针对性的做好解决和补救工作,让企业享受优惠有能力,落实惠民政策有动力。
(二)调整普适性,让更多的企业有门可入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还有几个补充《通知》,意图是为了鼓励、支持、给予企业加大研发项目的投入,进而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但执行过程中,过高的会计核算门槛,使得政策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真是“可望而不可及”,让好政策、好意图无法充分得以实现。具专业部门不完全统计,国家的中小企业占所有法人经营企业的97.11%,就东莞这个城市来说,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的99.8%,而且,中国的中小企业还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4]。建议相关部门比照《194号文》规定的内容,研发费用的范围扩大一些,最大限度的调整普适程性,消除“会计”与“税法”的相对差异,使这项深得民心的优惠政策在中小企业中,睁开眼睛就能“看得见”,伸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也让他们在技术创新的前进道路上有门可入。
(三)完善新机制,让更多的企业认定便捷
古语讲的好:“不患贫、患不均”。再好政策如果一个国家实施的都有好有坏,就不是好政策,也更谈不上是惠民的优惠政策。针对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地区不均衡问题,国家应建议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綜合治理,结合新情况建立完善新机制,适当平衡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成本,以缩短地区间的落实差距。如:对经济不发达的西部,给予国家补贴,建立落实加计扣除政策的补救基金,一方面使他们更少的缴纳税额,减少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不发达地区企业落实政策的积极性,为地方经济全面建设添加力量。国家还要加大对政策落实执行情况的督查与考核力度,将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做为地方政府抓经济建设的“硬杠杠”,从而增强政策落实的责任心和担当感,对落实好的地区大大奖励,对落实差的区域狠狠惩罚,绝对不让政策在执行中走了样。
总结:总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落实,是国家长期又意义深远的一项综合性经济建设工程,它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广泛性及含金量(又称“普惠政策”)。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及科技部门应结合新时代、新问题、新导向,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新办法,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让优惠政策成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成为促进企业技术革新的“启航台”。
参考文献
[1] 彭露,唐立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35-36.
[2] 陆蓓.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9):54-54.
[3] 莫玲.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4(5):101-104.
[4] 刘阳,唐江波.我国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5(33):169-172.
[关键词]政策实施现状;实施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U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136-01
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颁布,是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加大资金投向的最要举措,也能很好的解决企业长时间“技术力量薄弱、创新生产不足、科研人员缺少”等问题,但从当前的政策落实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那么,如何让优惠政策深入推进、有效落实,就是当前各政府、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工作。
一、当前政策实施的现状
(一)政策落实上严格自主
我国2008年出台了这项优惠政策,出台后各级政府及各个企业的重视程度尽不相同,自2015年新政策《通知》颁布后,诸多企业更是真正感受到了《通知》带来的巨大优惠和研发效益。以上海、重庆两个城市的企业为例,2008年度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而少交的税额分别约为30亿、12亿[1]。这样的好政策,让大部分企业能认真落实执行相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好多切实可行的小政策,一起来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的热情。
(二)企业激励上初见成效
自政策在企业内部形成系统的研发优惠待遇后,政府、企业对《通知》要求中的激励作用认识的更清楚了,据2016年相关部门统计,在反馈研发经费数据这一项中,有37%以上的人表示研发投入比享受政策前大幅增长,甚至超过了50%[2]。由此可见,加计加扣除政策对于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三)待遇享受上惠及民心
根据2010年度对全国试点企业的调研中发现,在申请的好众多企业中,有大约80%实际享受了政策待遇和优惠,平均每家企业因享受待遇少交了100多万的税额,这样惠及民心的政策真是为企业研发工作减少了巨大的压力,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落实上不平衡
我国地幅辽阔,受地域经济条件差异影响,政策在东部发达省份的落实情况好于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担心落实加计扣除政策会干扰地方财政年收入,对落实执行政策存在抵触情绪,甚至不作为,让政策变成了口头传达的文件了。
(二)认定管理上欠完善
企业研发认定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高的工作,不少企业及地方税务部门表示,这项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太欠缺,更没有特别懂的人,在工作中实实在在存在认定难的问题,这样就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加计扣除政策有效落实。
(三)享受范围上小面积
当前,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活跃主体,但由于这些企业多数以家族经营或个体经营为主,财务管理上会计核算水平不高,财务还制度不完善,而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设置的会计核算专业性较高,对希望享受优惠的企业形成很大障碍[3]。
三、为更好落实和推进政策的几点对策
(一)加大执行力,让更多的企业享受优惠
国家各类为民服务政策繁多,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就是为地方企业减压、排忧的一项最好举措,但不能很好的执行落实,就会成为“加盖钢印的抽屉文件,天天念叨的过气文书”。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政府要结合国家的大政策,出台地方自己的小政策,真正让大的“指导文件”变为可行的“帮带办法”,推进政策更接地气。另外还要最大化的简化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操作程序,降低申请成本,加快审核进度,为地方企业提供方便、清晰的方式、方法。最后要让地方的税务、财政等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协调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落实上的实际情况、问题困难,有针对性的做好解决和补救工作,让企业享受优惠有能力,落实惠民政策有动力。
(二)调整普适性,让更多的企业有门可入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还有几个补充《通知》,意图是为了鼓励、支持、给予企业加大研发项目的投入,进而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但执行过程中,过高的会计核算门槛,使得政策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真是“可望而不可及”,让好政策、好意图无法充分得以实现。具专业部门不完全统计,国家的中小企业占所有法人经营企业的97.11%,就东莞这个城市来说,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的99.8%,而且,中国的中小企业还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4]。建议相关部门比照《194号文》规定的内容,研发费用的范围扩大一些,最大限度的调整普适程性,消除“会计”与“税法”的相对差异,使这项深得民心的优惠政策在中小企业中,睁开眼睛就能“看得见”,伸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也让他们在技术创新的前进道路上有门可入。
(三)完善新机制,让更多的企业认定便捷
古语讲的好:“不患贫、患不均”。再好政策如果一个国家实施的都有好有坏,就不是好政策,也更谈不上是惠民的优惠政策。针对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地区不均衡问题,国家应建议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綜合治理,结合新情况建立完善新机制,适当平衡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成本,以缩短地区间的落实差距。如:对经济不发达的西部,给予国家补贴,建立落实加计扣除政策的补救基金,一方面使他们更少的缴纳税额,减少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不发达地区企业落实政策的积极性,为地方经济全面建设添加力量。国家还要加大对政策落实执行情况的督查与考核力度,将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做为地方政府抓经济建设的“硬杠杠”,从而增强政策落实的责任心和担当感,对落实好的地区大大奖励,对落实差的区域狠狠惩罚,绝对不让政策在执行中走了样。
总结:总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落实,是国家长期又意义深远的一项综合性经济建设工程,它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广泛性及含金量(又称“普惠政策”)。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及科技部门应结合新时代、新问题、新导向,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新办法,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让优惠政策成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成为促进企业技术革新的“启航台”。
参考文献
[1] 彭露,唐立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35-36.
[2] 陆蓓.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9):54-54.
[3] 莫玲.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4(5):101-104.
[4] 刘阳,唐江波.我国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5(33):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