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07年发展趋势
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向好,尽管在国际市场上面对人民币升值,国内医药市场药品降价、成本费用压力仍然存在,但拉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药品终端市场依然旺盛,医药行业的发展将继续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一)在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下,产、销继续较快增长
2007年国际医药贸易,尤其是对原料药及中间体的贸易需求仍将稳定增长,目前,已明确了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改方案有望在2007年出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正在各地推广。根据“十一五”规划,2007年的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80%,农村市场医药消费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渐显现。因此,虽然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可能降低医药出口的竞争力,但随着国内外医药需求的稳定增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医药工业的生产、销售仍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2007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8%左右。
(二)在市场和政策环境推动下,医药行业面临重大调整
为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正在加快医改进程,加大医药购销环节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整顿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在医疗器械领域实施GMP认证试点。为提高三废治理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洁生产,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新近发布了《医药产品取水定额》,2007年还将在出台《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行医药工业的资源和环保新标准,提高行业门槛。
随着医改的加速,社区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发展,将改变目前药品消费过分集中于城市大医院的市场格局。各项政策和医药专项的出台和实施,使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环节上的运作方式都面临重大调整,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成本上涨和药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效益增长不容乐观
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瓶颈,同时也是医药行业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医药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在2006年的3次实施药品调价之后,2007年1月又发布了354种药品实施调价,尽管在药品价格的调整中区分不同药品,采取有降有升的政策,但中长期内国内市场药品价格的总体趋势仍将呈现下行趋势。
从发展趋势来看,医药行业效益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效益水平趋降,进入平稳增长期。2007年,在深入展开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将维持在10—12%水平。
根据2006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当前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预计2007年1季度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8%左右,与2006年全年水平持平,同期利润增幅将会在8%左右,仍将处于历史的低位。
二、2007年工作重点和政策建议
(一)鼓励创新,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从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二)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挖潜降耗
在生产成本上升、药品价格走低,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压缩的不利形势下,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工艺改进,重视新工艺、新技术包括清洁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重视以先进技术、适用技术改造和提高老产品的技术水平,开发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深加工产品,淘汰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和落后产品。同时,进一步挖潜降耗,节约水、电、粮等基础资源,节约化工原料,以消化成本上涨因素,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相应办法,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医药市场开发,逐步解决农村用药难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国内药品市场。
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国外市场需求,建立医药产品出口信息平台,加强医药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指导医药企业境外注册和相关认证。在“十一五”期间,设立医药制剂产品出口专项,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出口,提高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产品走出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发展模式,大力开拓国际新兴市场领域;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妥善应对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建立完善的境外投资管理监督机制,简化审批程序,主动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对重点企业在对外投资信贷、海外投资所得税、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研究制定药物制剂出口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疗效确切、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制剂产品出口,提高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深入开展医药政策研究,为医药发展良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对近年来医药产业政策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研究当前医药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下一步医药改革提供政策性意见。加大政府卫生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推广,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在定价、采购、税收等相关政策上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临床供应;实施药品通用名处方制度;完善药品定价管理制度;加快医药“分开核算、分开管理”的进程,逐步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我国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
(五)综合治理医药商业贿赂
各级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多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齐下,继续全面展开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和预防相结合的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创造公平的药品市场竞争环境。
(六)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根据国务院要求,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打击违法犯罪,查处失职渎职,推动行业自律,尽快扭转药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监督和管理混乱局面,确保药品规范生产和上市质量,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感普遍增强。
(七)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工商企业经营行为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中广泛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从规范自身行为入手,进行自我规范,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积极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与各级政府部门一起共同推进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的深入进行。
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向好,尽管在国际市场上面对人民币升值,国内医药市场药品降价、成本费用压力仍然存在,但拉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药品终端市场依然旺盛,医药行业的发展将继续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一)在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下,产、销继续较快增长
2007年国际医药贸易,尤其是对原料药及中间体的贸易需求仍将稳定增长,目前,已明确了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改方案有望在2007年出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正在各地推广。根据“十一五”规划,2007年的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80%,农村市场医药消费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渐显现。因此,虽然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可能降低医药出口的竞争力,但随着国内外医药需求的稳定增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医药工业的生产、销售仍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2007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8%左右。
(二)在市场和政策环境推动下,医药行业面临重大调整
为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正在加快医改进程,加大医药购销环节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整顿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在医疗器械领域实施GMP认证试点。为提高三废治理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洁生产,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新近发布了《医药产品取水定额》,2007年还将在出台《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行医药工业的资源和环保新标准,提高行业门槛。
随着医改的加速,社区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发展,将改变目前药品消费过分集中于城市大医院的市场格局。各项政策和医药专项的出台和实施,使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环节上的运作方式都面临重大调整,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成本上涨和药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效益增长不容乐观
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瓶颈,同时也是医药行业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医药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在2006年的3次实施药品调价之后,2007年1月又发布了354种药品实施调价,尽管在药品价格的调整中区分不同药品,采取有降有升的政策,但中长期内国内市场药品价格的总体趋势仍将呈现下行趋势。
从发展趋势来看,医药行业效益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效益水平趋降,进入平稳增长期。2007年,在深入展开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将维持在10—12%水平。
根据2006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当前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预计2007年1季度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8%左右,与2006年全年水平持平,同期利润增幅将会在8%左右,仍将处于历史的低位。
二、2007年工作重点和政策建议
(一)鼓励创新,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从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二)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挖潜降耗
在生产成本上升、药品价格走低,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压缩的不利形势下,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工艺改进,重视新工艺、新技术包括清洁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重视以先进技术、适用技术改造和提高老产品的技术水平,开发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深加工产品,淘汰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和落后产品。同时,进一步挖潜降耗,节约水、电、粮等基础资源,节约化工原料,以消化成本上涨因素,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相应办法,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医药市场开发,逐步解决农村用药难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国内药品市场。
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国外市场需求,建立医药产品出口信息平台,加强医药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指导医药企业境外注册和相关认证。在“十一五”期间,设立医药制剂产品出口专项,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出口,提高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产品走出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发展模式,大力开拓国际新兴市场领域;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妥善应对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建立完善的境外投资管理监督机制,简化审批程序,主动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对重点企业在对外投资信贷、海外投资所得税、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研究制定药物制剂出口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疗效确切、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制剂产品出口,提高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深入开展医药政策研究,为医药发展良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对近年来医药产业政策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研究当前医药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下一步医药改革提供政策性意见。加大政府卫生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推广,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在定价、采购、税收等相关政策上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临床供应;实施药品通用名处方制度;完善药品定价管理制度;加快医药“分开核算、分开管理”的进程,逐步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我国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
(五)综合治理医药商业贿赂
各级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多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齐下,继续全面展开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和预防相结合的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创造公平的药品市场竞争环境。
(六)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根据国务院要求,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打击违法犯罪,查处失职渎职,推动行业自律,尽快扭转药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监督和管理混乱局面,确保药品规范生产和上市质量,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感普遍增强。
(七)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工商企业经营行为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中广泛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从规范自身行为入手,进行自我规范,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积极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与各级政府部门一起共同推进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的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