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的小柴胡汤证病机及组方思路探析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flz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小柴胡汤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讨论诸多,但目前关于其病机及组方思路尚未清晰.基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探析小柴胡汤证病机及组方思路,以期为临床灵活运用此方提供理论依据,深入探析仲景立方之意.方法 基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通过文献研究、逻辑推理并结合临床经验,分析小柴胡汤证核心病机及组方思路.结果 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可得出小柴胡汤病机为少阳气化失司所致肝胆郁滞,火热亢盛,脾胃不足,总体组方思路应以枢转气机,疏散风木,清泻火热,培补湿土为主.结论 小柴胡汤作为少阳病首方,并不局限于少阳病,基于五脏生克制化理论,从少阳病立论,分析小柴胡汤可灵活运用于各类三焦不利,肝胆郁滞,火热亢盛,脾胃不足所致之症,为诸脏并调,仲景立方之意,并非一方一证,而重在调节整体.
其他文献
文章以大冶市周围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淋滤装置,研究酸性降雨淋滤土壤的过程中,不同层位土壤中铜(Cu)、铅(Pb)和镉(Cd)的释放规律及形态变化特征.结果 显示,在模拟pH为4.5及5.5酸性降雨淋滤过程中,Cu和Cd的释放都经历了快速及缓慢释放2个阶段,当pH为4.5时,Cu、Cd、Pb的最大释放浓度分别为0.32、0.30、4.61 mg/L;而当pH为5.5时,Cu、Cd、Pb的最大释放浓度分别为0.26、0.26、1.17 mg/L.说明Pb在土壤中的释放受pH的影响程度大于Cu和Cd.
为了考察紫外光(λmax=365 nm)照射下三价砷(As(Ⅲ))在含有腐殖酸的水体中光氧化过程,该文研究了初始pH、HA浓度、外加铁离子以及不同分子量范围的HA组分等环境因子对As(Ⅲ)光氧化的影响.利用ESR检测和自由基猝灭实验以及不同气氛实验,量化不同活性物种对As(Ⅲ)光氧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pH值对As(Ⅲ)在HA体系中的光氧化影响极大,低pH有利于As(Ⅲ)的光氧化.当pH为2.6,As(Ⅲ)浓度为100.0μg/L时,HA的最佳投加量为10.0mg/L.Fe(Ⅲ)-HA络合物表现出低光活性
随着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发射过程中产生的水合肼废水对环境的危害逐渐显现.为提高含肼废水的降解效能,该文采用Fe电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合肼废水.研究了 Na2S2O8浓度、电流强度和初始pH对水合肼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之铁电极/H2O2体系,相同条件下铁电极/Na2S2O8体系的水合肼降解效率和速率得到提升.其最佳运行条件为:Na2S2O8投加量10mmol/L、电流强度0.11 A、初始pH=6.5,此时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7.81h-1,30 min水合肼的降解率达到98.6%.
研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及其驱动因子,可为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该文通过对华北某焦化厂5个点位(每个点位取6个深度)土壤样品中环境因子(PAHs含量、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1)焦化厂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主要真菌类群(属)为葡萄球菌属(Subulicystidium)、柄孢壳菌(Podospora)、土赤壳属(llyonectria)、介球菌属(Plectosphaerel
中医典籍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之精华,其遣词造句亦丰富生动.中医典籍代表之作《黄帝内经》集科学性与文学性为一体,语言特色之一是使用了大量的叠词.文章通过描述其中叠词的用词、句法、修辞、翻译等特点来探讨医学典籍中叠词的运用和英译基本特征.
文章利用冬季空气质量指数、大气污染物浓度、气溶胶质量浓度、降水pH值以及地面气象要素、NCEP、ERSST_V3、GBL等资料,对岳阳市区新冠疫情前和疫情期间以及历史同期大气环境的变化进行对比,并对2次气溶胶质量浓度增长过程的气流后向轨迹及边界层扩散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疫情期间除O3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均减小,且空气质量明显提升.主要是PM10、PM25、NO2浓度历史罕见减小导致的.疫情前和疫情期间酸雨频率基本相当,降水的酸性强度均为历史最弱.疫情期间气温明显偏高且偏东北风频率减小而偏南风频率增大
中医“先天”理论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中医“先天”理论物质基础的研究有利于现代中医药的应用、研究和生物资源的开发,但其现代微生物内涵还没被完全诠释.文章从中医“先天”理论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统一与平衡的本始内涵、先天生命本原形成的胎传和遗传的特定概念,以及与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相关的先天禀赋的临床应用基础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中医“先天”潜在可能性的微生物内涵,认为中医“先天”理论与人体微生物的相关认识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并探讨了中医药微生态现代研究经验与方法对中医“先天”理论转换和资源开发的启示.该文藉由人体微生物研究
目的 研究胃息肉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胃息肉患者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胃息肉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析.经卡方检验、Fisher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阳虚质中44.7%为脾胃虚寒证,气郁质中51.7%为肝郁脾虚证,湿热质中87.0%为湿热内蕴证,对150例胃息肉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进行相关性分析,经Spearman检验,P<0.05.结论 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与体质有显著相关性.
青弋江流域宣芜段为皖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该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可以为后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该文通过分析56组地下水样和7组地表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发现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来源于降水补给.泉水在出露地表之前,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作用.井水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导致井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发生一定程度的分馏.水库水受蒸发效应影响显著.地表河水显示出混合效应.
该文从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株产吲哚乙酸(IAA)的抗Ni和Cd的细菌,研究了Ni和Cd对其生长和产IAA的影响,以及该菌在修复Ni和Cd污染土壤方面的应用潜力.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命名为N4.菌株N4在Ni和Cd浓度分别为800和20 mg/L的培养基中仍可保持较高的生长量,并且在含高浓度Ni和Cd的培养基中,活的菌体细胞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产IAA能力.菌株N4附着于生物炭表面后不仅能保持活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其对重金属的抗性.菌株N4可促进Ni和Cd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