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突显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社会上高调地宣扬:得语文者得天下。而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阅读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大多注重知识传授和机械训练,耗时耗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阅读失去其本真的意义。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能把枯燥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简单、美丽的图像,及时直观地呈现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效。运用思维导图指导阅读教学的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思维;培养兴趣;高效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形成了阅读的能力,学生才能自主、高效地学习语文。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它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1971年创造的一种笔记工具。思维导图作为学生阅读过程的一种思维工具。它能把枯燥、抽象的文字阅读,转换成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呈现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度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读者与文本之间确立一種对话与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不再被动地记忆教师的每一句话,而是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整理。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做笔记,最终成为善于学习和总结归纳知识的人。
思维导图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用不言而喻,为了进一步促进其作用的发挥,可以成立专门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小组,对不同思维导图应用方式的利弊进行讨论,最终获得最优模式,以加强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从思维层面强化养成教育。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各种形式的语文考试中,阅读是必考的一项,分值占总体20%以上。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先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再将重点放在文章主题和思路的总结上,然后对学生进行高频次、高强度、机械化的知识训练,让学生沦为阅读文本的知识容器。即使新型课堂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知识的探究者,其他同学仍是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为一句空话。课堂上,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一步一步地走进老师预设的“套”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大多相同或相近,甚少听到独特创新或多角度多元化的见解。教学出现“课堂真热闹,实际真无效”的现象。缺乏与文本真正的对话和交流,无法正确全面地把握文体,很多学生在做阅读题时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在考核中往往失分比重较大。在课外阅读中很多学生也存在不会精读,浮于浅读的情况,更不要说写读后感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使阅读失去它本真的意义。
莎士比亚对兴趣培养的作用进行强调,他是这样说的:“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勾起他们探知的欲望,才能顺利地开展阅读活动。进入阅读活动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或提出相关的问题,为阅读文本设下悬念,引发学生疑惑、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便可以顺势进行课题导入。这种在基于学生疑惑的课堂导入,更加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如教学《小鹿的减法》,教师在课前设计了汉字加减法的游戏,游戏过后教师导出课题:在动物世界里,聪明的小鹿也会算加减法。它做的加减法与我们做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小鹿的减法》吧。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并借助其引发学生疑惑,是唤醒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对一样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的主动性和兴趣就被调动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疑惑对其思维因势利导,可以激发学生对主题的进一步自主思考,为接下来的思维导图绘制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确立主题
学生在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后,找出课文的主题,老师在黑板中间板演,也可让学生写在白纸中间,再用彩笔圈起来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中枢。思维导图就像一棵大树,树根连接主干,主干派生枝丫,枝丫生出叶子。课文的主题就是主干,可用文字表达,也可用图形图案表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形象具体、直观生动的图形图案更能获取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雷锋头像贴在黑板中间,具象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将学生兴趣调动起来。
三、再读课文,发展分支
确立了文本主题和思维导图的核心中枢后,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其中关键词,并分析课文段落结构,利用分支启发学生思考。这有助于学生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把握课文内容与结构。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待学生完成一遍阅读之后,通过语言引导学生静思半分钟。接下来,学生通过观察,激发想象,继续发展下一级的分支。不同分支可以用字体的大小和颜色来区分,增强视觉效果。不同级别的分支一般用柔美的曲线连接,就像树干连接枝丫一样,分支的两端就是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就是大脑分散联想到的词条。
四、细读文本,完善导图
学生阅读课文,构建出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启发学生进行思、品、悟。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写作思路、手法进行理解,教师为学生播关于课文创作背景的电子课件,促使他们在直观化的情景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反应,教师适当穿插知识复习,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随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继续拓展分支,实现对分支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思维导图逐渐得到完善。 五、小组合作,借鉴互补
根据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能力基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小学合作学习环节,每个学习小组对组员所绘的思维导图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新的思维导图。在小组长的主持下,组员依次对其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并就组员的不同看法展开探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视野逐渐融合,新的思维导图水到渠成。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展开讨论,点播学生解决分歧。
如教学《千人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平平常常的米糕是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做出来的,需要农民种出大米磨成米粉,需要蔗农、菜农种出甘蔗和甜菜熬成糖,还需要有人包装、运输和销售。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这些人的劳动,制作米糕还需要哪些人付出劳动呢?学生一下子联想开来:需要种植肥料的生产工,肥料的包裝、运输、销售;需要熬制糖的工人;运输车辆的制造工人……通过学生分散思考,想到了更多参与制糕的劳动者。学生对“千人糕”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时,让他们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每一名学生清晰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并以特定的角色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对学生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对教师师生交往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点拨引导,拓展延伸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所出现的普遍问题,以及学生讨论之后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的学习难点进行单独讲解,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查漏补缺,并将之后的学习结果体现到思维导图上。教师带领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整体分析,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根据学生发散思维的结果,设计课后作业,为思维导图进一步添加更细的分支。作业设计应体现学生个人风格,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语文能力的目的。
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活雷锋,他们在什么地方做过什么好事,在拓展导图分支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的分散思维,又积累了写作的素材,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七、展示作品,交流点评
经过对思维导图的反复补充和修改,学生逐渐进入深度学习,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都达到预期目标。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已经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为学生设计作品展示环节,让学生在民主且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被评为优秀思维导图的学习小组,就其思维过程和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讲解。讲解内容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主题词、分支结构等三个方面。这一环节教师作为参与者和评价者,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做好笔记,学生讲解完毕之后在更高的层次对其思维导图及其获得过程进行讲解和评价,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在课文阅读中的应用方法。
八、结语
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完善的。运用思维导图指导语文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前教师要研究使用导图进行语篇分析,课堂上做好步骤示范和方法指导,让学生感受思维导图的美观和趣味,认识导图对阅读的辅助作用。绘制示范中教师要慢慢学会留白,逐步引导学生参与绘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从粗糙到细致。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读写思维的活动,导图就是学生看得见的阅读思维。在不断地绘制、修改和完善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发展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学生深入阅读,自主感悟,主动积累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活动成为小学生为了实现自我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曾茜茜.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思维;培养兴趣;高效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形成了阅读的能力,学生才能自主、高效地学习语文。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它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1971年创造的一种笔记工具。思维导图作为学生阅读过程的一种思维工具。它能把枯燥、抽象的文字阅读,转换成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呈现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度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读者与文本之间确立一種对话与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不再被动地记忆教师的每一句话,而是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整理。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做笔记,最终成为善于学习和总结归纳知识的人。
思维导图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用不言而喻,为了进一步促进其作用的发挥,可以成立专门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小组,对不同思维导图应用方式的利弊进行讨论,最终获得最优模式,以加强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从思维层面强化养成教育。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各种形式的语文考试中,阅读是必考的一项,分值占总体20%以上。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先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再将重点放在文章主题和思路的总结上,然后对学生进行高频次、高强度、机械化的知识训练,让学生沦为阅读文本的知识容器。即使新型课堂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知识的探究者,其他同学仍是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为一句空话。课堂上,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一步一步地走进老师预设的“套”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大多相同或相近,甚少听到独特创新或多角度多元化的见解。教学出现“课堂真热闹,实际真无效”的现象。缺乏与文本真正的对话和交流,无法正确全面地把握文体,很多学生在做阅读题时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在考核中往往失分比重较大。在课外阅读中很多学生也存在不会精读,浮于浅读的情况,更不要说写读后感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使阅读失去它本真的意义。
莎士比亚对兴趣培养的作用进行强调,他是这样说的:“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勾起他们探知的欲望,才能顺利地开展阅读活动。进入阅读活动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或提出相关的问题,为阅读文本设下悬念,引发学生疑惑、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便可以顺势进行课题导入。这种在基于学生疑惑的课堂导入,更加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如教学《小鹿的减法》,教师在课前设计了汉字加减法的游戏,游戏过后教师导出课题:在动物世界里,聪明的小鹿也会算加减法。它做的加减法与我们做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小鹿的减法》吧。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并借助其引发学生疑惑,是唤醒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对一样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的主动性和兴趣就被调动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疑惑对其思维因势利导,可以激发学生对主题的进一步自主思考,为接下来的思维导图绘制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确立主题
学生在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后,找出课文的主题,老师在黑板中间板演,也可让学生写在白纸中间,再用彩笔圈起来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中枢。思维导图就像一棵大树,树根连接主干,主干派生枝丫,枝丫生出叶子。课文的主题就是主干,可用文字表达,也可用图形图案表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形象具体、直观生动的图形图案更能获取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雷锋头像贴在黑板中间,具象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将学生兴趣调动起来。
三、再读课文,发展分支
确立了文本主题和思维导图的核心中枢后,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其中关键词,并分析课文段落结构,利用分支启发学生思考。这有助于学生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把握课文内容与结构。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待学生完成一遍阅读之后,通过语言引导学生静思半分钟。接下来,学生通过观察,激发想象,继续发展下一级的分支。不同分支可以用字体的大小和颜色来区分,增强视觉效果。不同级别的分支一般用柔美的曲线连接,就像树干连接枝丫一样,分支的两端就是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就是大脑分散联想到的词条。
四、细读文本,完善导图
学生阅读课文,构建出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启发学生进行思、品、悟。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写作思路、手法进行理解,教师为学生播关于课文创作背景的电子课件,促使他们在直观化的情景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反应,教师适当穿插知识复习,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随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继续拓展分支,实现对分支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思维导图逐渐得到完善。 五、小组合作,借鉴互补
根据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能力基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小学合作学习环节,每个学习小组对组员所绘的思维导图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新的思维导图。在小组长的主持下,组员依次对其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并就组员的不同看法展开探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视野逐渐融合,新的思维导图水到渠成。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展开讨论,点播学生解决分歧。
如教学《千人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平平常常的米糕是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做出来的,需要农民种出大米磨成米粉,需要蔗农、菜农种出甘蔗和甜菜熬成糖,还需要有人包装、运输和销售。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这些人的劳动,制作米糕还需要哪些人付出劳动呢?学生一下子联想开来:需要种植肥料的生产工,肥料的包裝、运输、销售;需要熬制糖的工人;运输车辆的制造工人……通过学生分散思考,想到了更多参与制糕的劳动者。学生对“千人糕”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时,让他们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每一名学生清晰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并以特定的角色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对学生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对教师师生交往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点拨引导,拓展延伸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所出现的普遍问题,以及学生讨论之后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的学习难点进行单独讲解,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查漏补缺,并将之后的学习结果体现到思维导图上。教师带领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整体分析,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根据学生发散思维的结果,设计课后作业,为思维导图进一步添加更细的分支。作业设计应体现学生个人风格,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语文能力的目的。
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活雷锋,他们在什么地方做过什么好事,在拓展导图分支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的分散思维,又积累了写作的素材,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七、展示作品,交流点评
经过对思维导图的反复补充和修改,学生逐渐进入深度学习,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都达到预期目标。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已经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为学生设计作品展示环节,让学生在民主且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被评为优秀思维导图的学习小组,就其思维过程和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讲解。讲解内容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主题词、分支结构等三个方面。这一环节教师作为参与者和评价者,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做好笔记,学生讲解完毕之后在更高的层次对其思维导图及其获得过程进行讲解和评价,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在课文阅读中的应用方法。
八、结语
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完善的。运用思维导图指导语文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前教师要研究使用导图进行语篇分析,课堂上做好步骤示范和方法指导,让学生感受思维导图的美观和趣味,认识导图对阅读的辅助作用。绘制示范中教师要慢慢学会留白,逐步引导学生参与绘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从粗糙到细致。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读写思维的活动,导图就是学生看得见的阅读思维。在不断地绘制、修改和完善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发展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学生深入阅读,自主感悟,主动积累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活动成为小学生为了实现自我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曾茜茜.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