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联袂演过《昨天·今天·明天》的小品,宋丹丹有段戏谑的台词。大意是,她曾给生产队放羊,看到羊脱毛,就想给老伴织件毛衣,偷着薅羊毛。结果被生产队发现了,不但没收了毛衣,还把她一顿批斗,定了一个“薅社会主义羊毛”的罪名。
小品就是逗观众哈哈一笑,可是,如果真的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薅法律的“羊毛”,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薅法律的“羊毛”?这可不是笔者搞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薅法律“羊毛”的,还大有人在。
据武汉黄陂警方透露,包工头叶华兵等人利诱、哄骗二十余名智障、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到砖厂劳动,用电棍实施控制。智障工人因打斗闹出人命,包工头合谋埋尸灭迹,情节令人发指。
2015年以来,一个团伙先后拐卖十名广西、广东籍智障妇女,带至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临清市等地,囚禁于养猪场内,等待买主上门挑选,伺机卖出,非法获利共计六十余万元——这些活生生的、薅法律“羊毛”的行为,有良知的人看了都会义愤填膺!
有没有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呢?有。1990年底,国家出台了一部令广大残疾人既喜欢又无奈的《残疾人保障法》。喜歡,是因为国家开恩,建国四十年后,总算有了一部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无奈,是因为《残疾人保障法》缺少权威性、操作性和监督性,难以起到保护残疾人的作用。反而往往成了某些官员、残联和部门拿在手里的把玩、擦在脸上的胭脂和扔在角落里的皮球。
让人惊诧的是,一些搬家公司辩称:那些智障人都是流浪人员,公司雇佣他们并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服穿,生病了还给看病,这是在做好事,是出于“人道”救助。好一个“人道”救助哇,挂羊头卖狗肉,还要找一个时髦的“理由”招摇过市,某些国人的脸皮真是厚到了极点!
目前,我国有智障人士约一千三百多万。这上千万的智障人的家庭究竟该怎么办?尤其是在对这些智障人连起码的尊重都缺少的时候,一旦他们失去监护人,谁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在一些“黑砖窑”事件中,当“智障工”名单被公开后,残障人的亲人并没有去寻找他们失踪的孩子,一些家长和亲人在听到失踪亲人的消息后,不仅反应冷淡,甚至拒绝接其回家。显然,智障人、精神病人、流浪人群这些法律的“羊毛”,只能被一些家庭所抛弃,被黑心老板所利用、压榨甚至迫害致死。
对此,笔者呼吁:要重新修订不合时宜的《残疾人保障法》,增加其刚性条款,增强其可操作性,增大其对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不能在法理上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职责不清,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源头和根本上维护此类人群的利益,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心、呵护智障人、精神病人和尊重流浪人群的氛围。
【原载2015年第4期《北京杂文》】
小品就是逗观众哈哈一笑,可是,如果真的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薅法律的“羊毛”,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薅法律的“羊毛”?这可不是笔者搞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薅法律“羊毛”的,还大有人在。
据武汉黄陂警方透露,包工头叶华兵等人利诱、哄骗二十余名智障、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到砖厂劳动,用电棍实施控制。智障工人因打斗闹出人命,包工头合谋埋尸灭迹,情节令人发指。
2015年以来,一个团伙先后拐卖十名广西、广东籍智障妇女,带至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临清市等地,囚禁于养猪场内,等待买主上门挑选,伺机卖出,非法获利共计六十余万元——这些活生生的、薅法律“羊毛”的行为,有良知的人看了都会义愤填膺!
有没有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呢?有。1990年底,国家出台了一部令广大残疾人既喜欢又无奈的《残疾人保障法》。喜歡,是因为国家开恩,建国四十年后,总算有了一部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无奈,是因为《残疾人保障法》缺少权威性、操作性和监督性,难以起到保护残疾人的作用。反而往往成了某些官员、残联和部门拿在手里的把玩、擦在脸上的胭脂和扔在角落里的皮球。
让人惊诧的是,一些搬家公司辩称:那些智障人都是流浪人员,公司雇佣他们并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服穿,生病了还给看病,这是在做好事,是出于“人道”救助。好一个“人道”救助哇,挂羊头卖狗肉,还要找一个时髦的“理由”招摇过市,某些国人的脸皮真是厚到了极点!
目前,我国有智障人士约一千三百多万。这上千万的智障人的家庭究竟该怎么办?尤其是在对这些智障人连起码的尊重都缺少的时候,一旦他们失去监护人,谁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在一些“黑砖窑”事件中,当“智障工”名单被公开后,残障人的亲人并没有去寻找他们失踪的孩子,一些家长和亲人在听到失踪亲人的消息后,不仅反应冷淡,甚至拒绝接其回家。显然,智障人、精神病人、流浪人群这些法律的“羊毛”,只能被一些家庭所抛弃,被黑心老板所利用、压榨甚至迫害致死。
对此,笔者呼吁:要重新修订不合时宜的《残疾人保障法》,增加其刚性条款,增强其可操作性,增大其对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不能在法理上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职责不清,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源头和根本上维护此类人群的利益,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心、呵护智障人、精神病人和尊重流浪人群的氛围。
【原载2015年第4期《北京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