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和能量合剂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TB、SDB和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满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关键词】淤胆型肝炎;治疗方法;中西药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41-01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多伴胆汁淤积,皮肤瘙痒明显,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明显,且黄疸持续时间长,常进行性加深,但自觉症状常较轻,不出现凝血功能及蛋白质合成功能明显障碍。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之邪不解入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汁外溢,浸渍肌肤所致,辨证为瘀热痰阻之证。活血,清热,解毒,通下是治疗淤胆型肝炎的常用方法【1】。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在临床上采用茵栀黄注射液配合自拟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及合作医院治疗的淤胆型肝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9±11.4)岁;病程(35.9±14.4)d;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8.5±8.6)岁,病程(39.0±11.0)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自觉症状均较轻,皮肤瘙痒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均﹥60%,黄疸持续3周以上,且经B超检查均排除了肝外阻塞性黄疸及其他系统疾病。中医诊断参照1991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主证:①黄疸较深,经月不退。色泽晦滞;②皮肤瘙痒。次证:①舌质暗红;②右胁胀痛;③大便色浅或灰白。要求具备主证①、②或具备主证①及次证3项中的两项。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治疗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万荣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剂型、规格为10毫升/支,按5~10毫升/次加入5%葡萄糖静脉点滴,每天1次。
自拟清肝利胆降酶汤组成如下:柴胡,丹参,白芍,生栀子,龙胆草,车前草,板蓝根,田基黄,山楂,溪黄草各15克;虎杖,绵茵陈各25克,大黄8克,生甘草5克,每日一剂,每日服2次。
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剂量同治疗组)和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50u,维生素C 0.3g)静滴。每日一次。
两组疗程均为四周,治疗后统计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观察 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皮肤瘙痒有效率为66.7%(20/30)和33.3%(10/30)(p﹤0.01);乏力有效率分别为50%(15/30)、33.3%(10/30)(p﹤0.01);纳差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50%(15/30)(p﹤0.01)。以主诉、症状消失作为有效的制定标准。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7例注射部位疼痛,减慢输液速度后上述症状消失。对照组4例出现下肢轻度水肿,予中药利湿药处理后水肿消失。
3 讨论 长期以来,淤胆型肝炎被认为是肝内毛细胆管和小胆管阻塞所致。但近年来,通过电镜内组织学检查证明其是胆汁分泌和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一般采用护肝降酶及对症治疗,疗效不满意。中医理论中没有“淤胆”与“淤胆型肝炎”之概念,临证当属“黄疸”范畴。在中医病因病机方面,不少学者也意识到淤胆型肝炎之特殊性,骆抗先【2】认为淤胆型肝炎病因病机多为湿邪郁遏,脾胃升降失常,肝失疏泄,而致气滞血瘀,胆汁外溢,为本虚标實之证。胆汁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有赖于肝的疏泄,所以肝气郁滞是本病最主要的病机,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改善肝脏微循环,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参、白芍的活血养血功能对提高治疗效率和改善肝脏微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茵栀黄注射液来源于茵陈蒿汤加减,每支10毫升,内含茵陈4克,黄芩2.5克,山栀子1.5克,大黄2克,其中茵陈中含有茵陈酮,叶酸,β–蒎稀等。除能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利胆外,还能拮抗溶血,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退黄等,栀子中含有栀子素,红花素,黄酮类等,能减少血胆红素。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黄芩提取物中主要含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素,能利尿,抗过敏及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三味配伍时增强清热利湿,利胆作用。而黄芩益气扶正,使用茵陈栀黄注射液,既有清热利湿利胆之功,又有益气扶正之效,达到协调配伍,主治湿热郁蒸之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者协同作用,能达到明显的退黄作用【3】。
自拟清肝利胆降酶汤由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和茵陈蒿汤化裁而成。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行气、和血止痛的作用;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作用;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共奏疏肝利胆,清利湿热的作用。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明降酶汤的应用,可明显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肝功能的恢复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疗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可靠,临床实用,且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聪,陈明。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综合评析〔J〕。河北中医,2004,26(8):633-635
[2] 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8-200
[3] 郑玉花,文英姬,金海燕。茵栀黄注射液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论坛,2007,5(10)35-36
【关键词】淤胆型肝炎;治疗方法;中西药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41-01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多伴胆汁淤积,皮肤瘙痒明显,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明显,且黄疸持续时间长,常进行性加深,但自觉症状常较轻,不出现凝血功能及蛋白质合成功能明显障碍。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之邪不解入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汁外溢,浸渍肌肤所致,辨证为瘀热痰阻之证。活血,清热,解毒,通下是治疗淤胆型肝炎的常用方法【1】。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在临床上采用茵栀黄注射液配合自拟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及合作医院治疗的淤胆型肝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9±11.4)岁;病程(35.9±14.4)d;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8.5±8.6)岁,病程(39.0±11.0)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自觉症状均较轻,皮肤瘙痒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均﹥60%,黄疸持续3周以上,且经B超检查均排除了肝外阻塞性黄疸及其他系统疾病。中医诊断参照1991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主证:①黄疸较深,经月不退。色泽晦滞;②皮肤瘙痒。次证:①舌质暗红;②右胁胀痛;③大便色浅或灰白。要求具备主证①、②或具备主证①及次证3项中的两项。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治疗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万荣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剂型、规格为10毫升/支,按5~10毫升/次加入5%葡萄糖静脉点滴,每天1次。
自拟清肝利胆降酶汤组成如下:柴胡,丹参,白芍,生栀子,龙胆草,车前草,板蓝根,田基黄,山楂,溪黄草各15克;虎杖,绵茵陈各25克,大黄8克,生甘草5克,每日一剂,每日服2次。
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剂量同治疗组)和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50u,维生素C 0.3g)静滴。每日一次。
两组疗程均为四周,治疗后统计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观察 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皮肤瘙痒有效率为66.7%(20/30)和33.3%(10/30)(p﹤0.01);乏力有效率分别为50%(15/30)、33.3%(10/30)(p﹤0.01);纳差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50%(15/30)(p﹤0.01)。以主诉、症状消失作为有效的制定标准。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7例注射部位疼痛,减慢输液速度后上述症状消失。对照组4例出现下肢轻度水肿,予中药利湿药处理后水肿消失。
3 讨论 长期以来,淤胆型肝炎被认为是肝内毛细胆管和小胆管阻塞所致。但近年来,通过电镜内组织学检查证明其是胆汁分泌和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一般采用护肝降酶及对症治疗,疗效不满意。中医理论中没有“淤胆”与“淤胆型肝炎”之概念,临证当属“黄疸”范畴。在中医病因病机方面,不少学者也意识到淤胆型肝炎之特殊性,骆抗先【2】认为淤胆型肝炎病因病机多为湿邪郁遏,脾胃升降失常,肝失疏泄,而致气滞血瘀,胆汁外溢,为本虚标實之证。胆汁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有赖于肝的疏泄,所以肝气郁滞是本病最主要的病机,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改善肝脏微循环,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参、白芍的活血养血功能对提高治疗效率和改善肝脏微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茵栀黄注射液来源于茵陈蒿汤加减,每支10毫升,内含茵陈4克,黄芩2.5克,山栀子1.5克,大黄2克,其中茵陈中含有茵陈酮,叶酸,β–蒎稀等。除能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利胆外,还能拮抗溶血,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退黄等,栀子中含有栀子素,红花素,黄酮类等,能减少血胆红素。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黄芩提取物中主要含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素,能利尿,抗过敏及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三味配伍时增强清热利湿,利胆作用。而黄芩益气扶正,使用茵陈栀黄注射液,既有清热利湿利胆之功,又有益气扶正之效,达到协调配伍,主治湿热郁蒸之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者协同作用,能达到明显的退黄作用【3】。
自拟清肝利胆降酶汤由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和茵陈蒿汤化裁而成。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行气、和血止痛的作用;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作用;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共奏疏肝利胆,清利湿热的作用。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明降酶汤的应用,可明显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肝功能的恢复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疗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可靠,临床实用,且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聪,陈明。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综合评析〔J〕。河北中医,2004,26(8):633-635
[2] 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8-200
[3] 郑玉花,文英姬,金海燕。茵栀黄注射液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论坛,2007,5(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