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生小窗口,要啥啥都有
葫芦岛市南票区三家子街道计生办,针对有些群众对有些计生知识记不住的情况,精心设计制作了计生“小窗口”。就是在一米见方布上缝制十多个小口袋,把育龄群众应知应会的生育政策、奖扶政策、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条件、初次生育的夫妻办理生育登记的程序、再生育指标审批、特殊情况生育审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手续、生育、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制成卡片或折页放入口袋里,然后把“小窗口”挂在街道、社区外面的明显处,过往的群众按自己的需要选择资料带回家中。
“小窗口”建立半年来,每天都有育龄群众前来观看、索取。有一千多份资料被育龄群众带走并相互的传送。大家都说:“计生小窗口,大家都伸手。只要你伸手,要啥啥都有”!
杨明俭
她当之无愧“十星”级
44岁的王丽华是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孤家镇湾龙泡村的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在2006年的全县新农村建设“十星户”评比活动中,她被评为集文明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一身的“十星级文明户标兵”。
村民小王、小柳夫妻俩刚刚生完小孩,王丽华就及时地为他们送去了避孕工具,同时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夫妻讲解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和哺乳期的常识。小两口儿感动地说“你真是计划生育部门派来的天使呀。”
在湾龙泡村,王丽华是第一个养鸡专业户,身为中心户长的王丽华凭着自己多年的养鸡经验,先后帮助7位姐妹成了养鸡专业户。尽管自己家里的活很忙。但她总是能忙里偷闲地到各家各户送计生报刊和避孕药具,通过唠家常,了解有关情况,谁家有困难,她都帮助想办法解决。育龄妇女陈娜,家境贫寒,生活困难,爱人身体又不好。为了帮助她快些富起来,王丽华用自家的3间大瓦房做担保,为陈娜赊了1500只肉食鸡雏和饲料。40多天后,第一批出栏的肉用鸡就赚了5000余元。陈娜尝到了甜头,也有了本钱,又重新买了鸡雏饲养。现在的陈娜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了。
村里还有一对夫妻在生活中发生了误会,闹得非要离婚。王丽华多次上门去说和,最后在她的劝说下,两个人终于消除了误会,和好如初了。
艾哲任树林赵新宇
宁远镇有远见笑
鞍山市千山区宁远镇为了贯彻中央《决定》,构建和谐计生,从为广大计划生育家庭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入手,推出了融“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的“六位一体”社会保障新制度。
一是对镇内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的收养子女的农村村民,并且女方年满50周岁,在男女双方享受农村“五保”待遇之前,每年每户享受镇政府的500元补助。
二是对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农民给予增加10%养老补助金待遇。
三是对镇内低保户中独生子女考取大专以上院校的农村村民(自费生除外),凭低保证、独生子女光荣证、入学通知书或在校就读证明,按照考入院校的等级给予1000—5000元奖励,即大专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本科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研究生以上一次性奖励5000元。
郝景隆刘东辉
女孩成了香饽饽
在凌海市新庄子镇计划生育家庭的女孩成了最受优待,众人羡慕的香饽饽。2003年初,镇政府规定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的扶持力度,对全镇计划生育独女户和双女户,在生产、生活,发展经济,求学、就业等方面给予特殊关爱。镇计生办建立了女孩家庭档案,将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女孩就学等情况列入档案。有关部门对女孩家庭优先提供致富信息服务;优先提供实用技术指导;优先帮助解决生产短缺资金;优先进行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各村组成了帮扶小组,以贫困女孩家庭为重点对象,开展“连心、帮困、带富”活动。先后帮助68户落实了致富项目,现已有31脱贫致富。几年来,先后协调安排100多名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夫妇到多家民营企业就业,使其大大增加了经济收入。女孩考取大学本科以上的,还能享受到镇政府发给的3000——6000元的“女儿成才奖学金”。四年来,全镇先后有11名优秀女孩享受到了这种优厚待遇。
张景华
摊上个好户长,福气啊!
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陈贾村第三村民组计划生育中心户户长尚桂英是个致富能手,她和丈夫开的小食杂店年收入近万元,在国家出台植树造林的政策后,她又和丈夫在自家的荒山上种起了树,经过几年的奋斗,现在种树面积已近百亩。自己富了,身为中心户长感觉到一定要帮助群众也走上致富的道路。在她的劝导下,刘庆英夫妇也想种树,可他们连买树苗的钱也拿不出来,尚桂英就借给他们二千元钱,又专程请镇林业站的技术人员到山上做技术指导。在她的带动下,现在全村十几户村民都学会了种树,村里的杨树、松树、果树等面积达1300多亩,走上了兴林富民之路。育龄妇女吴素珍和王丽红还种上了细辛、黄芪等中草药村,第二年收入就增加了三、四千元。
育龄妇女李素元是尚桂英的特殊服务对象,她曾两次难产,孩子都没保住,因失血过多,还差一点连命都搭上,最终还落下了不少妇科病。一到寒冷的冬季,她就卧病在床,生活都不能自理。天长日久,丈夫有时也顾不上她,尚桂英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她的任务。每次得知她病了,丈夫又不在家的时候,尚桂英都不请自到,帮助她干家务,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感动得夫妻俩直落泪。他们经常感慨地说“能摊上这么个好户长,真是福气啊!”张立志
我出钱,咱们外出学艺去
近日,大连市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大石洞村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刘永礼自费组织本村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张本和、张本祥、刘永武等11人到瓦房店市福庙村魏屯学习大樱桃管理技术。这是刘永礼第8次组织协会会员办科技培训和外出参加学习。
刘永礼从事果树生产和水果产销20多年,2004年,他成立的大石洞水果产销合作社,遍布全区5个涉农街道,每年销售巴梨、大樱桃、苹果、桃子等水果1500多吨,销往长春、哈尔滨、大庆等10多个省市和地区。在水果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如何把旅顺当地的水果品牌打入其他城市的市场。他们从生产管理到储藏包装,每年针对有关问题都请相关的果树专家给协会会员授课。通过学习、参观、培训,会员们掌握了大樱桃、苹果、巴梨等果树的先进管理技术,使生产水果的质量越来越高。2006年这个村的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
吴浪
务欢池里传欢笑
新春前夕,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人口计生委、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中共阜新市委宣传部、阜新市人口计生委、阜新市人口文化传播基地联合组织开展的辽宁省暨阜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三下乡”活动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隆重举行。
在热闹的务欢池镇集市上,计生人员、文艺工作者冒着凛冽的寒风搭起了计划生育宣传台和文艺演出舞台,省人口计生部门的专家为农民义诊、送药;市人口计生委设咨询台,向过往群众讲授计生政策、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市人口文化传播基地暨阜新县民族艺术团为农民群众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宣传婚育新风,传播人口文化;阜新县人口计生局出动宣传服务车在集市上用广播进行宣传,医务人员为群众开展生殖健康服务。
在这次活动中,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人口计生委、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向务欢池赠送2台电视、2台cd、300本图书、100套光盘、1000本挂历、1000册宣传资料、20部手机以及避孕药具,市、县也为该镇送去了宣传品。省人口计生委纪检组长郝欣在活动中做了重要讲话。副市长张树森参加了此次活动。省、市领导还到务欢池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送去大米、白面、豆油。
刘丹阳
辛勤笔耕者得奖励
几年来,黑山县计生局把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当作一件大事来抓。2006年,被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69篇,其中国家级7篇,省级33篇,市级29篇。对全县人口与计生工作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2004年开始,黑山县计生局就动员机关干部人人动手撰写新闻稿件,并明确规定:凡被国家、省、市新闻单位和计生系统内部刊物采用的各类新闻稿件和工作信息,每篇奖励撰稿人奖金50—400元不等,经验和论文加倍奖励。极大的调动了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局长王建武亲自带头撰写新闻稿件10余篇,并经常号召机关同志多调研多动手写稿,还多次为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各股、站同志结合部门业务,积极收集素材,踊跃写稿投稿。老同志干劲十足,年轻同志积极向上,调研员李启元同志,今年58岁,多年来热衷于计划生育新闻写作,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基层,走村入户调查采访,挖掘素材,一个人就撰写新闻稿件30余篇,其中有3篇被《中国人口报》刊登,23篇被省报采用。
大家动手写稿,既总结了先进经验,弘扬了先进典型,又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全机关学习风气空前高涨。2006年1月上旬,局党组按年初规定,专门对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总结奖励,兑现奖金7650元。
刘爱新白玉芝
与驻区企业“零距离”沟通
朝阳市开发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24小时绿色通道”,畅通企业务工人员和计生办的沟通渠道。计生办流动人口工作人员公开自己的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外来务工人员可直接拨打咨询相关事宜,勤沟通,多联系,工作人员也便于及时掌握务工人员在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需求。二是查验驻区企业流动人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要求企业把所有流动人口纳入管理,未办理相关证件的限期补办。截止目前,已为辽宁柏慧燕都食品有限公司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205人,为14人办理了临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三是在驻区企业开办“计生流动小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目前计生办已在驻区企业开办宣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的小课堂20多场,免费发放人口计生报刊及其它计生宣传品,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阿苗
长话短说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口计生局 在“三下乡‘活动中,围绕 “新农村、新家庭、新生育观念”做文章,开展“四送”,即为广大群众送政策、送知识、送温暖、送健康,向广大群众发放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品2万余份,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计划生育干部困难家庭,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70多户,联合科协等相关部门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同时,还充分发挥文艺志愿者的积极性,利用农村集市演出20多场次。王玉杰
庄河市太平岭乡6名党政领导每人分别帮扶1名贫困女孩,全乡共有六个村,村领导也分别帮扶1名贫困女孩,他们定期深入贫困女孩家庭走访,在送去帮扶资金和学习用品的基础上,还为其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当参谋,做技术指导,营造了有利于女孩生存发展的社会氛围。刘英兰
新春之际,大连市甘井子区人口计生局领导班子,走访慰问了部分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独生子女家庭以及为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做出贡献的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付淑丽
沈阳市大东区小北街道梨树社区人口学校利用寒假期间请来大东区家长中心学校宣讲团成员到社区为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如何当好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知识讲座。何光继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白塔子镇计生协会组织全镇会员开展“献爱心,让贫困母亲开心”活动,仅十天时间,收到捐款8000余元,为18位贫困母亲购买了18台彩电。张晖
沈阳市铁西区16个街道办事处结合区域特色和群众需要,分别以“学习中央《决定》,共建和谐计生”、“倡新风,送关爱”、“同是铁西新区人”、“奖励扶助政策好,计划生育帮养老”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宣传活动。寇春妮
抚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出动一台宣传车,录制了《决定》的录音带,天天奔走在各乡村间,让《决定》精神走进千家万户,在宣传过程中还发放药具和宣传品1480份。吴迪
葫芦岛市南票区三家子街道计生办,针对有些群众对有些计生知识记不住的情况,精心设计制作了计生“小窗口”。就是在一米见方布上缝制十多个小口袋,把育龄群众应知应会的生育政策、奖扶政策、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条件、初次生育的夫妻办理生育登记的程序、再生育指标审批、特殊情况生育审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手续、生育、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制成卡片或折页放入口袋里,然后把“小窗口”挂在街道、社区外面的明显处,过往的群众按自己的需要选择资料带回家中。
“小窗口”建立半年来,每天都有育龄群众前来观看、索取。有一千多份资料被育龄群众带走并相互的传送。大家都说:“计生小窗口,大家都伸手。只要你伸手,要啥啥都有”!
杨明俭
她当之无愧“十星”级
44岁的王丽华是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孤家镇湾龙泡村的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在2006年的全县新农村建设“十星户”评比活动中,她被评为集文明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一身的“十星级文明户标兵”。
村民小王、小柳夫妻俩刚刚生完小孩,王丽华就及时地为他们送去了避孕工具,同时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夫妻讲解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和哺乳期的常识。小两口儿感动地说“你真是计划生育部门派来的天使呀。”
在湾龙泡村,王丽华是第一个养鸡专业户,身为中心户长的王丽华凭着自己多年的养鸡经验,先后帮助7位姐妹成了养鸡专业户。尽管自己家里的活很忙。但她总是能忙里偷闲地到各家各户送计生报刊和避孕药具,通过唠家常,了解有关情况,谁家有困难,她都帮助想办法解决。育龄妇女陈娜,家境贫寒,生活困难,爱人身体又不好。为了帮助她快些富起来,王丽华用自家的3间大瓦房做担保,为陈娜赊了1500只肉食鸡雏和饲料。40多天后,第一批出栏的肉用鸡就赚了5000余元。陈娜尝到了甜头,也有了本钱,又重新买了鸡雏饲养。现在的陈娜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了。
村里还有一对夫妻在生活中发生了误会,闹得非要离婚。王丽华多次上门去说和,最后在她的劝说下,两个人终于消除了误会,和好如初了。
艾哲任树林赵新宇
宁远镇有远见笑
鞍山市千山区宁远镇为了贯彻中央《决定》,构建和谐计生,从为广大计划生育家庭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入手,推出了融“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的“六位一体”社会保障新制度。
一是对镇内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的收养子女的农村村民,并且女方年满50周岁,在男女双方享受农村“五保”待遇之前,每年每户享受镇政府的500元补助。
二是对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农民给予增加10%养老补助金待遇。
三是对镇内低保户中独生子女考取大专以上院校的农村村民(自费生除外),凭低保证、独生子女光荣证、入学通知书或在校就读证明,按照考入院校的等级给予1000—5000元奖励,即大专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本科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研究生以上一次性奖励5000元。
郝景隆刘东辉
女孩成了香饽饽
在凌海市新庄子镇计划生育家庭的女孩成了最受优待,众人羡慕的香饽饽。2003年初,镇政府规定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的扶持力度,对全镇计划生育独女户和双女户,在生产、生活,发展经济,求学、就业等方面给予特殊关爱。镇计生办建立了女孩家庭档案,将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女孩就学等情况列入档案。有关部门对女孩家庭优先提供致富信息服务;优先提供实用技术指导;优先帮助解决生产短缺资金;优先进行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各村组成了帮扶小组,以贫困女孩家庭为重点对象,开展“连心、帮困、带富”活动。先后帮助68户落实了致富项目,现已有31脱贫致富。几年来,先后协调安排100多名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夫妇到多家民营企业就业,使其大大增加了经济收入。女孩考取大学本科以上的,还能享受到镇政府发给的3000——6000元的“女儿成才奖学金”。四年来,全镇先后有11名优秀女孩享受到了这种优厚待遇。
张景华
摊上个好户长,福气啊!
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陈贾村第三村民组计划生育中心户户长尚桂英是个致富能手,她和丈夫开的小食杂店年收入近万元,在国家出台植树造林的政策后,她又和丈夫在自家的荒山上种起了树,经过几年的奋斗,现在种树面积已近百亩。自己富了,身为中心户长感觉到一定要帮助群众也走上致富的道路。在她的劝导下,刘庆英夫妇也想种树,可他们连买树苗的钱也拿不出来,尚桂英就借给他们二千元钱,又专程请镇林业站的技术人员到山上做技术指导。在她的带动下,现在全村十几户村民都学会了种树,村里的杨树、松树、果树等面积达1300多亩,走上了兴林富民之路。育龄妇女吴素珍和王丽红还种上了细辛、黄芪等中草药村,第二年收入就增加了三、四千元。
育龄妇女李素元是尚桂英的特殊服务对象,她曾两次难产,孩子都没保住,因失血过多,还差一点连命都搭上,最终还落下了不少妇科病。一到寒冷的冬季,她就卧病在床,生活都不能自理。天长日久,丈夫有时也顾不上她,尚桂英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她的任务。每次得知她病了,丈夫又不在家的时候,尚桂英都不请自到,帮助她干家务,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感动得夫妻俩直落泪。他们经常感慨地说“能摊上这么个好户长,真是福气啊!”张立志
我出钱,咱们外出学艺去
近日,大连市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大石洞村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刘永礼自费组织本村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张本和、张本祥、刘永武等11人到瓦房店市福庙村魏屯学习大樱桃管理技术。这是刘永礼第8次组织协会会员办科技培训和外出参加学习。
刘永礼从事果树生产和水果产销20多年,2004年,他成立的大石洞水果产销合作社,遍布全区5个涉农街道,每年销售巴梨、大樱桃、苹果、桃子等水果1500多吨,销往长春、哈尔滨、大庆等10多个省市和地区。在水果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如何把旅顺当地的水果品牌打入其他城市的市场。他们从生产管理到储藏包装,每年针对有关问题都请相关的果树专家给协会会员授课。通过学习、参观、培训,会员们掌握了大樱桃、苹果、巴梨等果树的先进管理技术,使生产水果的质量越来越高。2006年这个村的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
吴浪
务欢池里传欢笑
新春前夕,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人口计生委、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中共阜新市委宣传部、阜新市人口计生委、阜新市人口文化传播基地联合组织开展的辽宁省暨阜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三下乡”活动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隆重举行。
在热闹的务欢池镇集市上,计生人员、文艺工作者冒着凛冽的寒风搭起了计划生育宣传台和文艺演出舞台,省人口计生部门的专家为农民义诊、送药;市人口计生委设咨询台,向过往群众讲授计生政策、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市人口文化传播基地暨阜新县民族艺术团为农民群众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宣传婚育新风,传播人口文化;阜新县人口计生局出动宣传服务车在集市上用广播进行宣传,医务人员为群众开展生殖健康服务。
在这次活动中,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人口计生委、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向务欢池赠送2台电视、2台cd、300本图书、100套光盘、1000本挂历、1000册宣传资料、20部手机以及避孕药具,市、县也为该镇送去了宣传品。省人口计生委纪检组长郝欣在活动中做了重要讲话。副市长张树森参加了此次活动。省、市领导还到务欢池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送去大米、白面、豆油。
刘丹阳
辛勤笔耕者得奖励
几年来,黑山县计生局把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当作一件大事来抓。2006年,被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69篇,其中国家级7篇,省级33篇,市级29篇。对全县人口与计生工作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2004年开始,黑山县计生局就动员机关干部人人动手撰写新闻稿件,并明确规定:凡被国家、省、市新闻单位和计生系统内部刊物采用的各类新闻稿件和工作信息,每篇奖励撰稿人奖金50—400元不等,经验和论文加倍奖励。极大的调动了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局长王建武亲自带头撰写新闻稿件10余篇,并经常号召机关同志多调研多动手写稿,还多次为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各股、站同志结合部门业务,积极收集素材,踊跃写稿投稿。老同志干劲十足,年轻同志积极向上,调研员李启元同志,今年58岁,多年来热衷于计划生育新闻写作,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基层,走村入户调查采访,挖掘素材,一个人就撰写新闻稿件30余篇,其中有3篇被《中国人口报》刊登,23篇被省报采用。
大家动手写稿,既总结了先进经验,弘扬了先进典型,又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全机关学习风气空前高涨。2006年1月上旬,局党组按年初规定,专门对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总结奖励,兑现奖金7650元。
刘爱新白玉芝
与驻区企业“零距离”沟通
朝阳市开发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24小时绿色通道”,畅通企业务工人员和计生办的沟通渠道。计生办流动人口工作人员公开自己的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外来务工人员可直接拨打咨询相关事宜,勤沟通,多联系,工作人员也便于及时掌握务工人员在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需求。二是查验驻区企业流动人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要求企业把所有流动人口纳入管理,未办理相关证件的限期补办。截止目前,已为辽宁柏慧燕都食品有限公司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205人,为14人办理了临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三是在驻区企业开办“计生流动小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目前计生办已在驻区企业开办宣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的小课堂20多场,免费发放人口计生报刊及其它计生宣传品,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阿苗
长话短说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口计生局 在“三下乡‘活动中,围绕 “新农村、新家庭、新生育观念”做文章,开展“四送”,即为广大群众送政策、送知识、送温暖、送健康,向广大群众发放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品2万余份,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计划生育干部困难家庭,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70多户,联合科协等相关部门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同时,还充分发挥文艺志愿者的积极性,利用农村集市演出20多场次。王玉杰
庄河市太平岭乡6名党政领导每人分别帮扶1名贫困女孩,全乡共有六个村,村领导也分别帮扶1名贫困女孩,他们定期深入贫困女孩家庭走访,在送去帮扶资金和学习用品的基础上,还为其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当参谋,做技术指导,营造了有利于女孩生存发展的社会氛围。刘英兰
新春之际,大连市甘井子区人口计生局领导班子,走访慰问了部分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独生子女家庭以及为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做出贡献的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付淑丽
沈阳市大东区小北街道梨树社区人口学校利用寒假期间请来大东区家长中心学校宣讲团成员到社区为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如何当好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知识讲座。何光继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白塔子镇计生协会组织全镇会员开展“献爱心,让贫困母亲开心”活动,仅十天时间,收到捐款8000余元,为18位贫困母亲购买了18台彩电。张晖
沈阳市铁西区16个街道办事处结合区域特色和群众需要,分别以“学习中央《决定》,共建和谐计生”、“倡新风,送关爱”、“同是铁西新区人”、“奖励扶助政策好,计划生育帮养老”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宣传活动。寇春妮
抚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出动一台宣传车,录制了《决定》的录音带,天天奔走在各乡村间,让《决定》精神走进千家万户,在宣传过程中还发放药具和宣传品1480份。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