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各地的小学教育都开始重视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我国部分边远山区,虽然由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温饱不再是问题,但是大部分家长都在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势必就和正常的德育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这些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模式,而不能只重视教学成绩,还要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进行德育素养潜移默化的渗透。小学班主任要寻求新的教育模式,不断促进这些学生的德育水平提升。
关键词: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对策
引言:在我国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主要他们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没有父母岁时的陪同。心理健康已成为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也很想拥有亲情,但他们的父母在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没有时间陪他们学习生活,而缺乏亲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许多孩子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小学阶段对儿童来说是一个积累以及认知成长阶段,对留守儿童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需要学生在教室里学习认真倾听、遵守校规,养成两良好的品德习惯。而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孩子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和心理成熟度都比较薄弱。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根本途径”。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十分重要。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存在与先天不足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这部分留守儿童不能像普通儿童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而道德教育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渗透的,但是留守儿童在这方面存在缺陷。他们的父母需要离开他们去赚钱养家,孩子缺乏家庭中最重要的陪伴养成部分,没有学习的方向和动力,难免在心理上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1]。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的家庭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个是由上上辈的老人看护,这在当代社会很常见。然而,老一辈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过去,思想也比较传统,受过他们教育影响的孩子很难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且老一辈的人普遍更喜欢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尤其纵容,容易使孩子更加任性和自私,在他们的品德养成时期,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第二,父母没有时间教育他们的孩子。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就会让亲戚帮忙管教孩子。这样,孩子就得不到太多的照顾,而且他们的照顾方式比较粗糙,孩子感受不到太多的温暖,于是就很难形成正确的三观,会出现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并且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会使大多数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胆小,越产生孤独感,不利于健康品德的养成。第三是单亲照顾,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亲虽然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可靠,但是没有母亲照顾的孩子却会比较情绪化。因为父母的陪伴是同样重要的。缺少任何一方,孩子们都不能茁壮健康成长。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感到特别孤独、自卑,还可能会非常任性和顽皮。这就是单亲的缺失造成的孩子成长元素缺乏的原因之一。最后就是兄姐照顾或自我照顾。留守儿童要么由兄弟姐妹照顾,要么就是独自生活。但是因为孩子们的各种生活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自己,所以留守儿童可能会形成自己的性格缺陷,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的思想,不断渗透德育理念,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对留守儿童额心理健康要不断进行引导,加强他们的思想以及心理教育
1、构建一个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强化教育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应该得到国家以及学校的重视。首先,学校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发挥其应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作用。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交流,通过了解他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困难,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免因父母的缺席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进行解决。而且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当学生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时,可以有效的进行引导,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
有一个例子:在班上有个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他学生说话的时候可能嘲笑了他没有父母,这在学生的心理留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两人之间发生了语言冲突,差一点上升为肢体冲突,幸亏班长及时发现制止了。本人就将两个学生分别叫来进行谈话,先是那个引发冲突的学生,对话是这样的,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说你的同学?生:我不是故意的,就是随口一说,开个玩笑他就冲过来了。师:那你这样想一下,你的父母没在家,班里有人说你坏话,没人帮你出头,你会怎么想,会是什么表现?老师平时教你们的互帮互助去哪里了,以后说话之前,先考虑一下其他人的想法,换位思考,才能避免跟其他人发生矛盾,出去后你先跟那位同学道个歉,一定要诚恳点生,明白吗?生:懂了,以后不会这样了,我这就去道歉;第二个留守学生,师:老师跟他聊过了,他其实想个玩笑,只是不知道你的家庭情况,老师已经教育过他了,刚刚他跟你道歉了吗?生:嗯嗯,我也不想跟他吵架的,谁让他说我爸妈了,师:嗯嗯,老师理解你,老师也已经教育过他了,他也道歉了,你能不能原谅他呢?生:嗯嗯,老师,没事,我已经没啥吵架的想法了。通过对两个学生不同的教育,可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灵比较敏感,需要教师及时发现进行开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应时刻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
在学校里,班主任不仅是这些留守学生的老师,也是作为他们的家长这一角色存在的。除了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并融入其中。然而,近年来,据一些教师反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以及身份代沟越来越大,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对这些教师所教的课程缺乏兴趣。其实这里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学生没有深入的了解,无法融入他们的生活导致的。
例如,本人要开展关于节约粮食的主题教育活动。就会让学生们看一下们每天消耗的食物量的表格。然后通过这个节约粮食的课程教育,我在教学的空余时间就可以对学生简单的热量知识科普。有部分偏远山区的孩子有些可能每天都吃不饱。所以当我呼吁孩子们在家吃饭时不要浪费食物就会得到很好的响应,而他们也会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结语
因此,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的要求下,班主任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进而不断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还应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提高留守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珺沫.有效组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措施[J].新课程导学,2020(31):48-49.
[2]梁伙嬌.关爱留守儿童,有效实施小学德育教育[A].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教育教学与研究论坛论文汇编[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2.
关键词: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对策
引言:在我国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主要他们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没有父母岁时的陪同。心理健康已成为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也很想拥有亲情,但他们的父母在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没有时间陪他们学习生活,而缺乏亲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许多孩子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小学阶段对儿童来说是一个积累以及认知成长阶段,对留守儿童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需要学生在教室里学习认真倾听、遵守校规,养成两良好的品德习惯。而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孩子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和心理成熟度都比较薄弱。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根本途径”。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十分重要。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存在与先天不足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这部分留守儿童不能像普通儿童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而道德教育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渗透的,但是留守儿童在这方面存在缺陷。他们的父母需要离开他们去赚钱养家,孩子缺乏家庭中最重要的陪伴养成部分,没有学习的方向和动力,难免在心理上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1]。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的家庭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个是由上上辈的老人看护,这在当代社会很常见。然而,老一辈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过去,思想也比较传统,受过他们教育影响的孩子很难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且老一辈的人普遍更喜欢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尤其纵容,容易使孩子更加任性和自私,在他们的品德养成时期,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第二,父母没有时间教育他们的孩子。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就会让亲戚帮忙管教孩子。这样,孩子就得不到太多的照顾,而且他们的照顾方式比较粗糙,孩子感受不到太多的温暖,于是就很难形成正确的三观,会出现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并且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会使大多数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胆小,越产生孤独感,不利于健康品德的养成。第三是单亲照顾,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亲虽然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可靠,但是没有母亲照顾的孩子却会比较情绪化。因为父母的陪伴是同样重要的。缺少任何一方,孩子们都不能茁壮健康成长。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感到特别孤独、自卑,还可能会非常任性和顽皮。这就是单亲的缺失造成的孩子成长元素缺乏的原因之一。最后就是兄姐照顾或自我照顾。留守儿童要么由兄弟姐妹照顾,要么就是独自生活。但是因为孩子们的各种生活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自己,所以留守儿童可能会形成自己的性格缺陷,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的思想,不断渗透德育理念,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对留守儿童额心理健康要不断进行引导,加强他们的思想以及心理教育
1、构建一个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强化教育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应该得到国家以及学校的重视。首先,学校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发挥其应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作用。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交流,通过了解他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困难,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免因父母的缺席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进行解决。而且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当学生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时,可以有效的进行引导,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
有一个例子:在班上有个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他学生说话的时候可能嘲笑了他没有父母,这在学生的心理留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两人之间发生了语言冲突,差一点上升为肢体冲突,幸亏班长及时发现制止了。本人就将两个学生分别叫来进行谈话,先是那个引发冲突的学生,对话是这样的,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说你的同学?生:我不是故意的,就是随口一说,开个玩笑他就冲过来了。师:那你这样想一下,你的父母没在家,班里有人说你坏话,没人帮你出头,你会怎么想,会是什么表现?老师平时教你们的互帮互助去哪里了,以后说话之前,先考虑一下其他人的想法,换位思考,才能避免跟其他人发生矛盾,出去后你先跟那位同学道个歉,一定要诚恳点生,明白吗?生:懂了,以后不会这样了,我这就去道歉;第二个留守学生,师:老师跟他聊过了,他其实想个玩笑,只是不知道你的家庭情况,老师已经教育过他了,刚刚他跟你道歉了吗?生:嗯嗯,我也不想跟他吵架的,谁让他说我爸妈了,师:嗯嗯,老师理解你,老师也已经教育过他了,他也道歉了,你能不能原谅他呢?生:嗯嗯,老师,没事,我已经没啥吵架的想法了。通过对两个学生不同的教育,可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灵比较敏感,需要教师及时发现进行开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应时刻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
在学校里,班主任不仅是这些留守学生的老师,也是作为他们的家长这一角色存在的。除了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并融入其中。然而,近年来,据一些教师反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以及身份代沟越来越大,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对这些教师所教的课程缺乏兴趣。其实这里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学生没有深入的了解,无法融入他们的生活导致的。
例如,本人要开展关于节约粮食的主题教育活动。就会让学生们看一下们每天消耗的食物量的表格。然后通过这个节约粮食的课程教育,我在教学的空余时间就可以对学生简单的热量知识科普。有部分偏远山区的孩子有些可能每天都吃不饱。所以当我呼吁孩子们在家吃饭时不要浪费食物就会得到很好的响应,而他们也会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结语
因此,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的要求下,班主任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进而不断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还应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提高留守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珺沫.有效组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措施[J].新课程导学,2020(31):48-49.
[2]梁伙嬌.关爱留守儿童,有效实施小学德育教育[A].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教育教学与研究论坛论文汇编[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