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对《新华日报》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提出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地方报纸的条件和前提;重视《新华日报》的队伍建设,认为领导班子是核心,要适当增加职工福利,重视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和能力培养;在全面了解西南地区全局动态的同时,带头为《新华日报》写稿件,并具体指导一些重大问题的宣传报道。重温邓小平对《新华日报》的历史贡献,对于新形势下开展报刊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邓小平;《新华日报》;中共西南局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4—0065—07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深知自己肩上的任务繁重,完成任务仅靠西南局党组织的力量之力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充分发挥西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西南局党组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唤起他们的觉悟,激发他们的热情,统一他们的意志,为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作贡献。而在当时最能起到这一宣传作用的就是报纸,尤其是中共西南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正如他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因此,邓小平对西南地区的报纸,尤其是《新华日报》给予了足够的关怀。
一、提出办好地方报纸的条件和前提
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邓小平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办好地方报纸的条件和前提。《新华日报》是严格按照这一条件和前提来执行的。
(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一份好的地方报纸肯定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的,否则就称不上好报纸。1950年5月16日,鄧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把“结合实际”放在办好地方报纸的三个条件之首,可见其重要性不一般。对于如何结合实际,邓小平指出:“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从邓小平这句话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是“当地”实际。地方报纸务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不能撇开当地而去报道其他地区的情况。西南地区的报纸理所当然要报道整个西南地区的情况,但是也不能完全只报道西南地区的情况,对代表党中央声音的新华社发来的稿件也应该高度重视,给予报道。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报纸要登中央发的一般消息,但作为地方报纸,新华社总社的广播稿不一定全用,要适当选择、改编、压缩、提炼。”“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其次是“当时”实际。报纸报道的新闻务必要是最新的,紧扣当时发生的事件,否则就谈不上“新闻”。所谓“当时”,邓小平认为主要是指本地区的中心任务。为了给西南报纸指出明确方向,邓小平概括了当时西南地区的中心任务,即“从全区说,一是剿匪,二是完成征粮、税收、公债任务,三是领导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四是调整工商业、救济失业人员。”㈣随着时间的变化发展,中心任务也在不断地调整,报纸报道的内容也要及时作出变化。邓小平指出:“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
(二)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对报纸的支持,是报纸得以生存的基础。对于报纸如何联系人民群众,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了两点:首先是要考虑阅读对象。报纸报道出来的新闻主要是给领导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阅读的,就必须考虑到阅读对象的情况。正如邓小平所说:“要考虑对象,能不能看那么多,看了懂不懂。”其次是正确引导人民群众。不是什么言论都可以上报的,搞不好后果将不堪设想。特别是那些重大的思想问题,报纸切勿妄下结论。邓小平指出,“现在报纸的影响比过去大了,有些不正确的东西在报上一表扬,就糟了”,因此,“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或者写个东西,说这个好,但也存在哪些危险性,使群众从另一方面再考慮,这也就是领导”,“正因为干部群众都重视报纸,我们就要很慎重”。为了使报纸更好地联系人民群众,邓小平还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提到了两个判断标准:第一,是否反映民声,“摸到社会的脉搏”,而不是“有闻必录”。第二,是否传达党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普遍传播到各阶层群众中去”。
(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当重要,邓小平就十分欣赏和支持这一做法。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他还特地赞扬了《新华日报》。他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新华日报》最近做得好一些。过去报喜不报忧,现在也报忧了,这就可以医治自满和麻痹。”为了让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一种风气,他还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大大发扬,我们还很不够。领导上,党委和政府,要全力支持通讯员写批评稿,现在敢说话的人太少,要鼓励说话。对有些与事实不符的批评,必要时也要提醒和说明”,明确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邓小平还指导了报纸如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说:“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有时还要有意识地作好坏对比。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有力量,才说明是为了改进工作,而不是消极的”。同时,邓小平还指出了批评报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即“我们有的批评往往只是把问题摆出来了,没有下文”。在他看来,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只是摆出问题,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甚至最好还能提出有效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办法和建议。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认为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善于把握时机。1950年4月,通过解放军战士的艰苦斗争,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报社的同志不了解当前剿匪的实际情况,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主要以批评为主要内容的报道,影响很坏。对此,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不正确?也正确。合不合时宜?不合时宜。正确与否要考虑到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来判断。……放在一个月以前则刚合时宜。” (四)坚持党的领导
有了结合实际、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个条件,报纸还不能办好,还得有个前提,即坚持党的领导。正如邓小平指出:“这三条离开了领导也搞不好,报纸就没有力量,容易变成‘有闻必录’。所以办好报纸的前提在领导。”今天,当我们翻阅《新华日报》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共西南局的领导下,结合西南地区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西南人民群众和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报道的。
二、重视《新华日报》的队伍建设
“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就高度重视《新华日报》的队伍建设。
(一)领导班子是核心
在任何队伍中,领导班子是核心,是决策者,具有支配地位。领导班子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队伍的状况。鉴于领导班子的重要性,在二野进入四川之前,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西南局就明确指定了《新华日报》的领导班子。1949年11月下旬,中共西南局宣传部就通知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说《新华日报》的班子已经配好,有常芝青、邵子南和高丽生。社长由时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总编辑廖并丹兼任,常芝青、邵子南分别任报社委员会正副主任。邓小平对于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晋绥日报》在老解放区是众所周知的,名声相当好,该报纸曾经因为反对“客里空”、反对土改中“左”的偏向,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受到过毛泽东的高度表扬。事实证明,《新华日报》在常芝青的带领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西南区党和人民群众的称赞。邓小平曾经在一次会议上说,他对《新华日报》和《新华日报》的领导班子是比较满意的。
(二)适当增加职工福利
邓小平认为,增加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职工们的劳动积极性。鉴于《新华日报》工作的劳累和艰辛程度、工资待遇又不是很好以及当时中共西南局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邓小平要求《新华日报》走经营企业化道路。1951年,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兼任西南财委主任一职,他非常清楚西南地区的财政困难。此时,《新华日报》向西南财委请示修建办公大楼,这对于中共西南局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为此,邓小平约见了报社秘书长毛伯浩。尽管邓小平最后批准了报社的请示,但同时要求报社坚决实行经营企业化。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报社收入,改善报社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从而推动报社进一步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财政困难。邓小平这一想法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在当时的全国报业中,很少有人会考虑到办报要盈利,为国家财政作贡献。
(三)重视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和能力培养
抗战时期,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中指出:“文化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自己在政治、文艺方面的修养和实际工作的锻炼,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新闻工作者作为文化工作者的一部分,当然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在各种场合都要求《新华日报》的全体职工加强政治修养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努力建设成为一支合格的党的新闻队伍。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新华日报社加緊了对新闻队伍的培养。首先是对全体职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教育。根据中共西南局的安排,报社一方面加紧了对干部的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和马列主义的学习教育;另一方面加紧了对普通职工的党的知识的教育。其次是要求职工进行基层锻炼。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实践、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反映民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新华日报》创刊不久,为了报道剿匪征粮等工作情况,报社派出“带枪的记者”到农村去采访。土改开始后,报社又安排人员到土改工作队参加实际工作。为了响应当时的少数民族政策,一批同志先后进入空气稀薄、山高岭大的村寨去访问少数民族,通过与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深入交流,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三、关注并指导《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作为中共西南局的机关报,是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下创刊的。对于自己亲自创办的报刊,邓小平给予了密切关注和细心指导。
(一)全面了解西南地区全局动态
对某个区域动态的全面了解是有效管理该区域的前提。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身负管理整个西南地区的重任,当然需要时刻了解西南地区的动态。然而对于事务繁忙的邓小平,不可能直接了解整个西南地区的动态,只能去间接了解。这种间接了解的最好办法就是关注《新华日报》。正如中共西南局宣传部部长张子意说:“邓小平同志天天都看《新华日报》”。
(二)带头为《新华日报》写稿件
带头写稿件,这也是落实邓小平自己在西南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1950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九周年和纠正当时西南地区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关门主义等脱离人民群众的不良作风,邓小平为《新华日报》的专刊题词,写道:“共产党员应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紧紧地联系群众,才能完成任务并使自己勇敢地前进”。1950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周年,邓小平应新华日报社之请,写了《开国一年在西南》一文。邓小平在文中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一年来,西南地区在剿匪、城市接管工作、公粮完成情况和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但是也指出当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财政收支不平衡、工业管理经验不足和民族问题等。195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邓小平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紧密地联系群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邓小平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他指出:“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的血流在一起,凝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系,正是这种血肉的联系,赋予中国革命以无限的生命力,从而取得了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利。”在鄧小平的带头示范下,先后不少领导干部为报刊写稿,加强了领导与报刊之间的联系。 (三)具体指导一些重大问题的宣传报道
当报社面临一些重大问题不知道如何报道时,邓小平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西南解放初期,由于干部紧缺且各种任务繁重,为了完成任务,不少单位就从大专院校大量抽调学生,一时导致学校没有学生,严重阻碍了学校的正常进展,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当时,新华日报社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此事怨声载道,他们说“共产党员要革命,不要教育”。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社长常芝青亲自撰写了《乱招乱调的混乱现象必须坚决克服》的社论。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们也了解到相关单位的委屈,他们说“机构新建,工作要人做,上面派不来干部,不到学校抽调人,工作怎么进行呢?”这时,社长常芝青觉得问题的复杂性,不好解决,于是把社论送给邓小平审阅。邓小平权衡利弊,最后把社论题目《乱招乱调的混乱现象必须坚决克服》改为《是结束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混乱现象的时候了》。这一改动,既消除了有关单位的委屈心理,也得到了高校师生的拥护。1951年夏天,新华日报社批评了重庆市三区人民政府在处理一所小学的工作中有压制民主的现象,区政府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去报社大吵大闹,甚至还扬言追查批评者的姓名和住址。这件事情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报社今后还敢不敢坚持公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问题。邓小平得知后,当即要求重庆市委尽快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与此同时,他还指示社长常芝青:“报纸必须大力反对一切压制民主的现象,要坚持真理,不应动摇”。这对报社以后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后来经过重庆市委的调查,最后三区人民政府承认了错误。
四、现实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华日报》之所以能够对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等方面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与邓小平对其的历史贡献是密不可分。重温邓小平对《新华日报》的历史贡献,对于新形势下开展报刊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一)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
我国的报刊作为党对外对内的宣传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同各种敌对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锐利武器,具有明确的党性原则。报刊新闻宣传这一阵地的巩固与否直接关系党的生命。正如江泽民所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坚守报刊新闻宣传这一阵地,加强党对新闻报刊的领导。为此,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报刊新闻宣传工作,使报刊、网络、广播等媒介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
(二)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决定宣传导向,宣传导向体现政治方向。”因此,做好报刊新闻宣传工作就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新形势下,报刊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主要体现为:第一,明确党的中心任务。当前我国的中心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大力宣传和解读党的经济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密切关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物质文明的主人,同时也是创造精神文明的主人。报刊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迫切愿望和现实要求以及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把“我们所说的”和“群众所想的”统一起来,切切实实地反映群众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报刊新闻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了解得越多,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就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越能成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第三,正面报道为主,但敢于批评性报道。我国报刊新闻的主方向仍然是“以正面宣传为主”,但是不能忽略批评性报道的作用。批评性报道通过对社会阴暗面进行揭露曝光,能够在整个社会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方面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另一方面还能警告那些违法乱纪的機关和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揭露、批评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产生舆论监督力量来加以引导。
(三)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报刊新闻宣传工作与党的命运紧密相关,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所谓高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与能力素质。江泽民指出:“新闻战线的同志特别是中青年同志,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在打好思想政治和业务根底上,老老實实地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这里的“业务根底”就是指能力素质。作为一名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观察社会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这是前提条件。显然,做好报刊新闻宣传工作仅有一腔政治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素质。这就要求他们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精通宣传报道技巧以及拥有深厚的写作功底。为此,要把握政治素质与能力素质两个方向,加强对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培养,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宣传阵地。
(本文选自:邓小平研究 2017年04期)
[关键词]邓小平;《新华日报》;中共西南局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4—0065—07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深知自己肩上的任务繁重,完成任务仅靠西南局党组织的力量之力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充分发挥西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西南局党组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唤起他们的觉悟,激发他们的热情,统一他们的意志,为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作贡献。而在当时最能起到这一宣传作用的就是报纸,尤其是中共西南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正如他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因此,邓小平对西南地区的报纸,尤其是《新华日报》给予了足够的关怀。
一、提出办好地方报纸的条件和前提
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邓小平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办好地方报纸的条件和前提。《新华日报》是严格按照这一条件和前提来执行的。
(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一份好的地方报纸肯定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的,否则就称不上好报纸。1950年5月16日,鄧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把“结合实际”放在办好地方报纸的三个条件之首,可见其重要性不一般。对于如何结合实际,邓小平指出:“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从邓小平这句话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是“当地”实际。地方报纸务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不能撇开当地而去报道其他地区的情况。西南地区的报纸理所当然要报道整个西南地区的情况,但是也不能完全只报道西南地区的情况,对代表党中央声音的新华社发来的稿件也应该高度重视,给予报道。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报纸要登中央发的一般消息,但作为地方报纸,新华社总社的广播稿不一定全用,要适当选择、改编、压缩、提炼。”“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其次是“当时”实际。报纸报道的新闻务必要是最新的,紧扣当时发生的事件,否则就谈不上“新闻”。所谓“当时”,邓小平认为主要是指本地区的中心任务。为了给西南报纸指出明确方向,邓小平概括了当时西南地区的中心任务,即“从全区说,一是剿匪,二是完成征粮、税收、公债任务,三是领导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四是调整工商业、救济失业人员。”㈣随着时间的变化发展,中心任务也在不断地调整,报纸报道的内容也要及时作出变化。邓小平指出:“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
(二)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对报纸的支持,是报纸得以生存的基础。对于报纸如何联系人民群众,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了两点:首先是要考虑阅读对象。报纸报道出来的新闻主要是给领导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阅读的,就必须考虑到阅读对象的情况。正如邓小平所说:“要考虑对象,能不能看那么多,看了懂不懂。”其次是正确引导人民群众。不是什么言论都可以上报的,搞不好后果将不堪设想。特别是那些重大的思想问题,报纸切勿妄下结论。邓小平指出,“现在报纸的影响比过去大了,有些不正确的东西在报上一表扬,就糟了”,因此,“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或者写个东西,说这个好,但也存在哪些危险性,使群众从另一方面再考慮,这也就是领导”,“正因为干部群众都重视报纸,我们就要很慎重”。为了使报纸更好地联系人民群众,邓小平还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提到了两个判断标准:第一,是否反映民声,“摸到社会的脉搏”,而不是“有闻必录”。第二,是否传达党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普遍传播到各阶层群众中去”。
(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当重要,邓小平就十分欣赏和支持这一做法。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他还特地赞扬了《新华日报》。他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新华日报》最近做得好一些。过去报喜不报忧,现在也报忧了,这就可以医治自满和麻痹。”为了让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一种风气,他还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大大发扬,我们还很不够。领导上,党委和政府,要全力支持通讯员写批评稿,现在敢说话的人太少,要鼓励说话。对有些与事实不符的批评,必要时也要提醒和说明”,明确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邓小平还指导了报纸如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说:“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有时还要有意识地作好坏对比。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有力量,才说明是为了改进工作,而不是消极的”。同时,邓小平还指出了批评报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即“我们有的批评往往只是把问题摆出来了,没有下文”。在他看来,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只是摆出问题,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甚至最好还能提出有效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办法和建议。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认为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善于把握时机。1950年4月,通过解放军战士的艰苦斗争,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报社的同志不了解当前剿匪的实际情况,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主要以批评为主要内容的报道,影响很坏。对此,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不正确?也正确。合不合时宜?不合时宜。正确与否要考虑到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来判断。……放在一个月以前则刚合时宜。” (四)坚持党的领导
有了结合实际、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个条件,报纸还不能办好,还得有个前提,即坚持党的领导。正如邓小平指出:“这三条离开了领导也搞不好,报纸就没有力量,容易变成‘有闻必录’。所以办好报纸的前提在领导。”今天,当我们翻阅《新华日报》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共西南局的领导下,结合西南地区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西南人民群众和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报道的。
二、重视《新华日报》的队伍建设
“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就高度重视《新华日报》的队伍建设。
(一)领导班子是核心
在任何队伍中,领导班子是核心,是决策者,具有支配地位。领导班子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队伍的状况。鉴于领导班子的重要性,在二野进入四川之前,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西南局就明确指定了《新华日报》的领导班子。1949年11月下旬,中共西南局宣传部就通知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说《新华日报》的班子已经配好,有常芝青、邵子南和高丽生。社长由时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总编辑廖并丹兼任,常芝青、邵子南分别任报社委员会正副主任。邓小平对于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晋绥日报》在老解放区是众所周知的,名声相当好,该报纸曾经因为反对“客里空”、反对土改中“左”的偏向,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受到过毛泽东的高度表扬。事实证明,《新华日报》在常芝青的带领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西南区党和人民群众的称赞。邓小平曾经在一次会议上说,他对《新华日报》和《新华日报》的领导班子是比较满意的。
(二)适当增加职工福利
邓小平认为,增加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职工们的劳动积极性。鉴于《新华日报》工作的劳累和艰辛程度、工资待遇又不是很好以及当时中共西南局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邓小平要求《新华日报》走经营企业化道路。1951年,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兼任西南财委主任一职,他非常清楚西南地区的财政困难。此时,《新华日报》向西南财委请示修建办公大楼,这对于中共西南局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为此,邓小平约见了报社秘书长毛伯浩。尽管邓小平最后批准了报社的请示,但同时要求报社坚决实行经营企业化。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报社收入,改善报社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从而推动报社进一步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财政困难。邓小平这一想法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在当时的全国报业中,很少有人会考虑到办报要盈利,为国家财政作贡献。
(三)重视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和能力培养
抗战时期,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中指出:“文化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自己在政治、文艺方面的修养和实际工作的锻炼,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新闻工作者作为文化工作者的一部分,当然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在各种场合都要求《新华日报》的全体职工加强政治修养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努力建设成为一支合格的党的新闻队伍。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新华日报社加緊了对新闻队伍的培养。首先是对全体职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教育。根据中共西南局的安排,报社一方面加紧了对干部的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和马列主义的学习教育;另一方面加紧了对普通职工的党的知识的教育。其次是要求职工进行基层锻炼。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实践、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反映民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新华日报》创刊不久,为了报道剿匪征粮等工作情况,报社派出“带枪的记者”到农村去采访。土改开始后,报社又安排人员到土改工作队参加实际工作。为了响应当时的少数民族政策,一批同志先后进入空气稀薄、山高岭大的村寨去访问少数民族,通过与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深入交流,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三、关注并指导《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作为中共西南局的机关报,是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下创刊的。对于自己亲自创办的报刊,邓小平给予了密切关注和细心指导。
(一)全面了解西南地区全局动态
对某个区域动态的全面了解是有效管理该区域的前提。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身负管理整个西南地区的重任,当然需要时刻了解西南地区的动态。然而对于事务繁忙的邓小平,不可能直接了解整个西南地区的动态,只能去间接了解。这种间接了解的最好办法就是关注《新华日报》。正如中共西南局宣传部部长张子意说:“邓小平同志天天都看《新华日报》”。
(二)带头为《新华日报》写稿件
带头写稿件,这也是落实邓小平自己在西南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1950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九周年和纠正当时西南地区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关门主义等脱离人民群众的不良作风,邓小平为《新华日报》的专刊题词,写道:“共产党员应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紧紧地联系群众,才能完成任务并使自己勇敢地前进”。1950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周年,邓小平应新华日报社之请,写了《开国一年在西南》一文。邓小平在文中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一年来,西南地区在剿匪、城市接管工作、公粮完成情况和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但是也指出当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财政收支不平衡、工业管理经验不足和民族问题等。195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邓小平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紧密地联系群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邓小平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他指出:“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的血流在一起,凝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系,正是这种血肉的联系,赋予中国革命以无限的生命力,从而取得了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利。”在鄧小平的带头示范下,先后不少领导干部为报刊写稿,加强了领导与报刊之间的联系。 (三)具体指导一些重大问题的宣传报道
当报社面临一些重大问题不知道如何报道时,邓小平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西南解放初期,由于干部紧缺且各种任务繁重,为了完成任务,不少单位就从大专院校大量抽调学生,一时导致学校没有学生,严重阻碍了学校的正常进展,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当时,新华日报社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此事怨声载道,他们说“共产党员要革命,不要教育”。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社长常芝青亲自撰写了《乱招乱调的混乱现象必须坚决克服》的社论。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们也了解到相关单位的委屈,他们说“机构新建,工作要人做,上面派不来干部,不到学校抽调人,工作怎么进行呢?”这时,社长常芝青觉得问题的复杂性,不好解决,于是把社论送给邓小平审阅。邓小平权衡利弊,最后把社论题目《乱招乱调的混乱现象必须坚决克服》改为《是结束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混乱现象的时候了》。这一改动,既消除了有关单位的委屈心理,也得到了高校师生的拥护。1951年夏天,新华日报社批评了重庆市三区人民政府在处理一所小学的工作中有压制民主的现象,区政府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去报社大吵大闹,甚至还扬言追查批评者的姓名和住址。这件事情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报社今后还敢不敢坚持公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问题。邓小平得知后,当即要求重庆市委尽快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与此同时,他还指示社长常芝青:“报纸必须大力反对一切压制民主的现象,要坚持真理,不应动摇”。这对报社以后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后来经过重庆市委的调查,最后三区人民政府承认了错误。
四、现实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华日报》之所以能够对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等方面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与邓小平对其的历史贡献是密不可分。重温邓小平对《新华日报》的历史贡献,对于新形势下开展报刊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一)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
我国的报刊作为党对外对内的宣传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同各种敌对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锐利武器,具有明确的党性原则。报刊新闻宣传这一阵地的巩固与否直接关系党的生命。正如江泽民所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坚守报刊新闻宣传这一阵地,加强党对新闻报刊的领导。为此,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报刊新闻宣传工作,使报刊、网络、广播等媒介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
(二)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决定宣传导向,宣传导向体现政治方向。”因此,做好报刊新闻宣传工作就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新形势下,报刊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主要体现为:第一,明确党的中心任务。当前我国的中心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大力宣传和解读党的经济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密切关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物质文明的主人,同时也是创造精神文明的主人。报刊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迫切愿望和现实要求以及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把“我们所说的”和“群众所想的”统一起来,切切实实地反映群众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报刊新闻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了解得越多,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就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越能成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第三,正面报道为主,但敢于批评性报道。我国报刊新闻的主方向仍然是“以正面宣传为主”,但是不能忽略批评性报道的作用。批评性报道通过对社会阴暗面进行揭露曝光,能够在整个社会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方面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另一方面还能警告那些违法乱纪的機关和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揭露、批评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产生舆论监督力量来加以引导。
(三)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报刊新闻宣传工作与党的命运紧密相关,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所谓高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与能力素质。江泽民指出:“新闻战线的同志特别是中青年同志,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在打好思想政治和业务根底上,老老實实地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这里的“业务根底”就是指能力素质。作为一名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观察社会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这是前提条件。显然,做好报刊新闻宣传工作仅有一腔政治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素质。这就要求他们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精通宣传报道技巧以及拥有深厚的写作功底。为此,要把握政治素质与能力素质两个方向,加强对报刊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培养,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宣传阵地。
(本文选自:邓小平研究 201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