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中需要着重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化课堂成为了当前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探索。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难点和问题,有必要针对这些情况思考其对策,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化课堂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化教学因其较强的实践性、灵动性为众多高校思政教师提倡与践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则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的实践活动,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灵动性强,形式丰富,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模拟教学、撰写论文和心得体会等等,这些参与性极强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授课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切实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难题,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当前,实践化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面临着某些困境和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做简要分析。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
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实践活动的本质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存在以下几方面客观原因: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堂教学有待规范。在大部分高校中,实践课堂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直接影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感兴趣及有责任压力者会较投入,反之则使自己成为旁观者。二是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被洗脑”,对课程表现一种抗拒的态度,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性。三是大学生对自身的主体意识价值认识不到位。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刚及成年,他们在思维上趋向独立自主,对自身的现实中主体意识有一定的认识,有了突出自我、投入社会的愿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依赖他人,特别是在大学前的教育长期处于被动和服从状态,认为学校教师是主体,自己是客体,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因此,难以找到主人翁的感觉,在课堂上也就难以表现出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和创新意识。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运行机制尚待健全和规范
机制的规范和保障是任何一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以其生动活泼的方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可是在落实中却遇到诸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健全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
首先在于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实践化课堂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指导。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是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教学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化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被众多高校所认同,也组织开展了一些举措,但也仅限于此,并没有制定相关的实施规范和保障机制,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教学的开展达不到教学的实际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如人意。
其次在于实践化课堂教学管理有待规范。一是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大班教学方式使授课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难以对每个学生做到具体的指导和管理,少部分学生本来积极性就不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往往采取置身事外的消极态度。二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尚缺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如何进行这项工作的问题,各教师各行其是,没有形成严密的计划方案,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没有得到合理安排,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课堂实践教学的功能性被大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没有得到学校各级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高校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设备设施、场地、音响、电脑设备这些辅助工具,音像资料、图书资料、信息资料等等更新补充工作也不够及时。课堂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2.3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化课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度”难以把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强调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性,另一方面则不能冲淡理论内容的教学。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也是简单的;拒绝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愚蠢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局面,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教学中较好达到两者兼顾,是众多授课教师纠结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化课堂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组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内容组织的缺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内容的过于抽象或过于形式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要花费多过的精力去讲解,减少了学生课堂实践锻炼的机会,达不到原有的目标;有些内容过于繁琐且针对性不强,不够简明的理論内容给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相当的难度,出现了学生既不愿意学习理论更不愿意投入课堂实践的状况。
二是在于教师自身现场实践指导技术有待提高。学生是实践化课堂的主体,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主体将不容易把握在课程中的思路及方向。在实践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情况和问题会随时出现,容易偏离课堂教学中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如何化解问题,做到及时的、有效的引导,是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尚需加强的素质。
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实效的对策
3.1 着实抓紧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作力度
(1)授课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般来说,由于受到教学计划、理论讲授、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从自身的角度来论述课程内容,不能过多顾及学生的感受。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是一门触及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论体系,要得到学生的接受和共鸣,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来考虑问题。在此,我们强调在授课中要注重换位思考的同时,亦不能忽略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担负起的正确启发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领路人作用。
(2)端正大学生对自身主体意识的态度。逐渐培养大学 生新的主体性理念是高校的必然要求,课堂上积极参与融入到课程中发挥能动性作用是具备主体意识的表现之一,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部分大学生消极对待课程,杜绝“人到心不到”的不良现象。
(3)要多渠道开辟大学生发挥课堂主体意识的途径。学生具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诉求与能力,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0开辟大学生发挥课堂主体意识的途径可以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模拟教学等等,使学生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究缘由,从自身的感受体验来领会思想政治理论。
3.2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机制
(1)建立一套实际、科学、统一的实践化课堂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考核应该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应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细化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考核的方式同样要灵活多变,在实践化课堂教学中,由于其本身具有学生全方位主体参与的客观优势,考核评价的依据也可以是全方位的,比如口试面谈、专题演讲、课堂辩论、分组讨论、模拟操作以及小论文、调查报告相结合等。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更为全面具体的了解,相比以往单一的考核形式,这样的评价结果也更客观更真实。
(2)科学合理安排实践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育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要求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课堂理论教学来进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门课程的理论侧重点各不相同,决定实践化课堂教学内容也要注重本学科特性。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主要要求正确认识人类发展基本规律,就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相关实践化课堂教学活动。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实践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各门课程中也要有侧重点,课堂讨论、演讲、模拟教学的实践教学形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运用就比较合适,而调查、辩论等这类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在“原理”课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运用则效果更佳。
(3)细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措施,保障实践化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对实践化课堂教学有全面认识,不吝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资金和各项配套设施等。
3.3 丰富、强化实践化课堂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1)在系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式教学。专题研究式教学是以教学大纲作为基本准则,对各章节内容作出系统梳理,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针对一些重点理论和难点理论,或者是实践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出相关的鲜明的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一方面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综合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概括,做到兼顾理论的“点”和“面”。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掌握教材知识体系的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专题研究式教学把教材体系转化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体系,为讨论辩论式、学生自主式等实施路径提供了鲜明的主题,是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最主要路径,是其他路径的统领。
(2)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的要求培训教师实践指导水平。教师掌握理论水平程度、分析问题实质能力以及现场掌控能力等几个方面的素养尤为重要。指导教师要不断地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从他们的现实需要出发,使实践化课堂成为符合他们切身实际需要、提高分析社会问题能力的广阔平台。一方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常规任务,鼓励教师在实践化课堂教学中敢于尝试,不断进行归纳总结,以完善实践化课堂教学计划、增强教师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对此类培训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实践化课堂教学顺利开设。教师培训方式可通过学习文件、集中讲授、专题报告、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多种进行,确保在每次课程开课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机会,为高质量、高起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限于上述所提,如何提高其实效性,有待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分析探讨,使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在高校和全體师生共同努力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化课堂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化教学因其较强的实践性、灵动性为众多高校思政教师提倡与践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则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的实践活动,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灵动性强,形式丰富,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模拟教学、撰写论文和心得体会等等,这些参与性极强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授课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切实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难题,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当前,实践化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面临着某些困境和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做简要分析。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
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实践活动的本质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存在以下几方面客观原因: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堂教学有待规范。在大部分高校中,实践课堂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直接影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感兴趣及有责任压力者会较投入,反之则使自己成为旁观者。二是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被洗脑”,对课程表现一种抗拒的态度,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性。三是大学生对自身的主体意识价值认识不到位。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刚及成年,他们在思维上趋向独立自主,对自身的现实中主体意识有一定的认识,有了突出自我、投入社会的愿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依赖他人,特别是在大学前的教育长期处于被动和服从状态,认为学校教师是主体,自己是客体,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因此,难以找到主人翁的感觉,在课堂上也就难以表现出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和创新意识。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运行机制尚待健全和规范
机制的规范和保障是任何一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以其生动活泼的方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可是在落实中却遇到诸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健全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
首先在于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实践化课堂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指导。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是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教学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化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被众多高校所认同,也组织开展了一些举措,但也仅限于此,并没有制定相关的实施规范和保障机制,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教学的开展达不到教学的实际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如人意。
其次在于实践化课堂教学管理有待规范。一是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大班教学方式使授课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难以对每个学生做到具体的指导和管理,少部分学生本来积极性就不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往往采取置身事外的消极态度。二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尚缺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如何进行这项工作的问题,各教师各行其是,没有形成严密的计划方案,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没有得到合理安排,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课堂实践教学的功能性被大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没有得到学校各级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高校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设备设施、场地、音响、电脑设备这些辅助工具,音像资料、图书资料、信息资料等等更新补充工作也不够及时。课堂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2.3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化课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度”难以把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强调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性,另一方面则不能冲淡理论内容的教学。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也是简单的;拒绝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愚蠢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局面,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教学中较好达到两者兼顾,是众多授课教师纠结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化课堂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组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内容组织的缺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内容的过于抽象或过于形式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要花费多过的精力去讲解,减少了学生课堂实践锻炼的机会,达不到原有的目标;有些内容过于繁琐且针对性不强,不够简明的理論内容给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相当的难度,出现了学生既不愿意学习理论更不愿意投入课堂实践的状况。
二是在于教师自身现场实践指导技术有待提高。学生是实践化课堂的主体,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主体将不容易把握在课程中的思路及方向。在实践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情况和问题会随时出现,容易偏离课堂教学中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如何化解问题,做到及时的、有效的引导,是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尚需加强的素质。
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实效的对策
3.1 着实抓紧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作力度
(1)授课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般来说,由于受到教学计划、理论讲授、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从自身的角度来论述课程内容,不能过多顾及学生的感受。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是一门触及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论体系,要得到学生的接受和共鸣,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来考虑问题。在此,我们强调在授课中要注重换位思考的同时,亦不能忽略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担负起的正确启发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领路人作用。
(2)端正大学生对自身主体意识的态度。逐渐培养大学 生新的主体性理念是高校的必然要求,课堂上积极参与融入到课程中发挥能动性作用是具备主体意识的表现之一,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部分大学生消极对待课程,杜绝“人到心不到”的不良现象。
(3)要多渠道开辟大学生发挥课堂主体意识的途径。学生具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诉求与能力,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0开辟大学生发挥课堂主体意识的途径可以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模拟教学等等,使学生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究缘由,从自身的感受体验来领会思想政治理论。
3.2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机制
(1)建立一套实际、科学、统一的实践化课堂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考核应该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应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细化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考核的方式同样要灵活多变,在实践化课堂教学中,由于其本身具有学生全方位主体参与的客观优势,考核评价的依据也可以是全方位的,比如口试面谈、专题演讲、课堂辩论、分组讨论、模拟操作以及小论文、调查报告相结合等。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更为全面具体的了解,相比以往单一的考核形式,这样的评价结果也更客观更真实。
(2)科学合理安排实践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育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要求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课堂理论教学来进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门课程的理论侧重点各不相同,决定实践化课堂教学内容也要注重本学科特性。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主要要求正确认识人类发展基本规律,就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相关实践化课堂教学活动。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实践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各门课程中也要有侧重点,课堂讨论、演讲、模拟教学的实践教学形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运用就比较合适,而调查、辩论等这类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在“原理”课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运用则效果更佳。
(3)细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措施,保障实践化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对实践化课堂教学有全面认识,不吝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资金和各项配套设施等。
3.3 丰富、强化实践化课堂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1)在系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式教学。专题研究式教学是以教学大纲作为基本准则,对各章节内容作出系统梳理,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针对一些重点理论和难点理论,或者是实践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出相关的鲜明的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一方面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综合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概括,做到兼顾理论的“点”和“面”。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掌握教材知识体系的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专题研究式教学把教材体系转化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体系,为讨论辩论式、学生自主式等实施路径提供了鲜明的主题,是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最主要路径,是其他路径的统领。
(2)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的要求培训教师实践指导水平。教师掌握理论水平程度、分析问题实质能力以及现场掌控能力等几个方面的素养尤为重要。指导教师要不断地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从他们的现实需要出发,使实践化课堂成为符合他们切身实际需要、提高分析社会问题能力的广阔平台。一方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常规任务,鼓励教师在实践化课堂教学中敢于尝试,不断进行归纳总结,以完善实践化课堂教学计划、增强教师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对此类培训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实践化课堂教学顺利开设。教师培训方式可通过学习文件、集中讲授、专题报告、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多种进行,确保在每次课程开课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机会,为高质量、高起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限于上述所提,如何提高其实效性,有待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分析探讨,使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在高校和全體师生共同努力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