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比赛中传球失误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传球失误的次数排序为:传球速度过慢、球的飞行路线不明确、传球手法变形、球的落点不准确。传球失误的原因有学生传球基本功差、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传球的时机、方法选择不恰当、传球缺乏隐蔽性、运动员心理素质差。改善的对策是:加强传球基本功练习、合理运用传球技术动作、掌握最佳时机、传球的隐蔽性、加强传球技术动作的规范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加强。
关键词 体育专业学生 传球失误 调查与研究
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很强的运动。尤其是传球,它在整个比赛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传球技术的好坏往往决定一个队的整体实力。就从我校“迎新杯”篮球比赛中看出,绝大多数失分的原因在于传接球的失误。不管是专项学生还是非专项学生,都在传球方面存在很大的失误。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使传球失误降到最低。传接球技术的好,运用的合理,传球准确及时,创造良好的得分机会,都取决于它的高度,速度,力量和技巧的相结合,运动员技术才能向全面化方向发展。本文试图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比赛中传球失误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学生8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论文有关的书稿,搜集了相应的研究资料,并进行了分析整理。
2.观察统计法
现场观察比赛,并统计有关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传球失误的次数分析
传球失误表现一般有:传球动作变形、传球速度过慢、球的飞行路线不明确、球的落点不准确,这些都是导致传球失误的主要原因。从表1看出篮球专选学生在教学中传球失误次数最多的是传球速度过慢占总数的22.72%,这要引起老师的重视,狠抓学生的力量练习,平常多训练臂力。传球手法不变形的占82.86%,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传球手法比较规范,这需要继续保持。在传球过程中球的落点准确的占总数的84.10%,也是传球失误次数最少的。
在“迎新杯”篮球比赛中,07—08级比赛中两队仅传球失误就达到50次,而08级上半场传球总数共92次,失误次数却达到24次之多。08级—09级学生传球失误次数达到41次,也是这次比赛中失误次数最少的。而导致失误的原因有:学生的基本功太差、目标不明确、瞄准点与出手点有误差、时间的判断有误、运动员心理素质差(表2)。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传球失误的原因分析
1.学生传球基本功差
传球动作缓慢、手法僵硬,手指手腕用力不协调,容易变形,技术水平差。这主要说明学生的基本功太差。特别是在被夹击的情况下,处理球的技术动作更难控制,导致传球失误。
2.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
不同位置的学生传球运用的技术动作应当有所区别,例如:绝大数男生在外线传内线球时,采用双手胸前传球,传球不具有隐蔽性,容易被抢断。像这种球应该采用反弹球最适宜,也可以采用高吊球。在实际教学比赛中,很多同学在防守队员没有跟进时,经常采用难度较大的单手背后传球给自己的同伴,导致失误率很高,很容易丢球。
3.传球的时机、方法选择不恰当
能否把球在第一时间内传给最合理位置的同伴,主要取决于传球队员的观察、判断和传球的能力。在很多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队员传球的时机把握的不好,要么是球传早了,要么传球晚了,结果造成了传球失误。
4.传球缺乏隐蔽性
凡是传球好的学生都善于隐藏自己的传球意图,并学会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假动作隐蔽传球意图来传好球。而在比赛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队员传球意图暴露,直来直去,看着人传球,隐蔽性差,其导致传球屡次被抢断,这是我们共同存在的问题。
5.运动员心理素质差
通常在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差表现出说话节奏变快或不连贯,肌肉僵硬,浑身发抖,头脑不清,导致传球技术动作变形,传球方向改变,速度太慢看不清自己的队员,以至于传球失误。
(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传球失误的改善对策
1.加强传球基本功练习
传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动作。我们应该加强传球的练习:(1)原地徒手做传球动作,领悟其中的技术含量。(2)是自传球,一人一球,在头额上面做自传球。(3)传固定球。(4)近距离对墙传球作。(5)传抛来的球。(6)移动传球。
2.合理运用传球技术动作
在比赛过程中由守转攻时,进攻队员在左侧推进三步上篮时,用左手上篮完成投篮。右手推进则用右手完成三步上篮。防守时应积极利用脚步动作来堵封进攻队员的进攻路线。
3.掌握最佳时机
传球时机的选择应根据持球人和接球人的行动来定,做到人到球到,恰到好处。传球必须做到及时、到位,不能稍有迟延。传球的用力和飞行速度应相一致。一般来说,距离越远,传球力量越大,速度就越快,反之则相反。
4.传球意识的隐蔽性
首先,用眼神来迷惑对方。如背后传球和击地传球,隐蔽性好,不易被发现,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传球队员要利用动作、位置、方向、节奏等来迷惑对方,使其不知你传球意图而达到传球的目的。传球隐蔽性可用“假动作”和“假表情”来完成。
5.加强传球技术动作的规范
首先要加强运动员的基本功练习,先从手法练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养成边讲解边示范的良好习惯,同时指出动作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在练习时出现动作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强化动作的熟练程度。
6.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从心理方面讲,传球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员的自信心很重要。要想在比赛中克服紧张情绪,首先要做好赛前心理准备。它是通过对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情况的适应能力,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来克服因紧张而造成的传球失误。主要方法有:兴奋转移法,如赛前听喜欢的音乐进行与比赛无关的谈话,分散比赛的注意力,排除一切与比赛无关的杂念。肌肉放松法,通过放松肌肉使机体释放出能量减少紧张,情绪就会得到调节,通过自我暗示,就可控制有关肌肉群的紧张与放松。
7.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简单的战术配合去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通过比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传球意识。
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传球思路,培养正确的传球意识。
多让学生打比赛,在实战中去摸索、提高传球意识,多做总结。
8.提高传球在教学训练中的地位
我们应该在比赛中吸取教训。如何进一步提高传球技术,大幅度减少传球失误,这在比赛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关键问题是我们队传球技术的重视不够,重视投篮的训练,而忽略传球的训练。投篮准确率的掌握全靠自己,而传球的准确即使略有偏差。接球人还可以通过移动来调整。所以在篮球比赛中传球技术占得比例高,我们应该加强传球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6-99.
[2] 朱秀英.浅议篮球传球技术运用与时机把握[J].教育教学刊.2007.4(6):44-45.
[3] 李茂,郝志伟.传球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6.18(3):94-96.
[4] 孙民志.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79-97.
[5] 周万斌.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传球能力与意识的研究[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6):212.
[6] 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1996(3):1-5.
[7] 曾正阳.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的基本技术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3(4):29-30.
[8] 翁丽.提高中学生篮球传接球技术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I):610-611.
[9] 周雪亚,滕朝阳.浅谈篮球的传球教法[J].四川体育科学.1998(2):39.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比赛中传球失误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传球失误的次数排序为:传球速度过慢、球的飞行路线不明确、传球手法变形、球的落点不准确。传球失误的原因有学生传球基本功差、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传球的时机、方法选择不恰当、传球缺乏隐蔽性、运动员心理素质差。改善的对策是:加强传球基本功练习、合理运用传球技术动作、掌握最佳时机、传球的隐蔽性、加强传球技术动作的规范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加强。
关键词 体育专业学生 传球失误 调查与研究
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很强的运动。尤其是传球,它在整个比赛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传球技术的好坏往往决定一个队的整体实力。就从我校“迎新杯”篮球比赛中看出,绝大多数失分的原因在于传接球的失误。不管是专项学生还是非专项学生,都在传球方面存在很大的失误。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使传球失误降到最低。传接球技术的好,运用的合理,传球准确及时,创造良好的得分机会,都取决于它的高度,速度,力量和技巧的相结合,运动员技术才能向全面化方向发展。本文试图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比赛中传球失误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学生8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论文有关的书稿,搜集了相应的研究资料,并进行了分析整理。
2.观察统计法
现场观察比赛,并统计有关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传球失误的次数分析
传球失误表现一般有:传球动作变形、传球速度过慢、球的飞行路线不明确、球的落点不准确,这些都是导致传球失误的主要原因。从表1看出篮球专选学生在教学中传球失误次数最多的是传球速度过慢占总数的22.72%,这要引起老师的重视,狠抓学生的力量练习,平常多训练臂力。传球手法不变形的占82.86%,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传球手法比较规范,这需要继续保持。在传球过程中球的落点准确的占总数的84.10%,也是传球失误次数最少的。
在“迎新杯”篮球比赛中,07—08级比赛中两队仅传球失误就达到50次,而08级上半场传球总数共92次,失误次数却达到24次之多。08级—09级学生传球失误次数达到41次,也是这次比赛中失误次数最少的。而导致失误的原因有:学生的基本功太差、目标不明确、瞄准点与出手点有误差、时间的判断有误、运动员心理素质差(表2)。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传球失误的原因分析
1.学生传球基本功差
传球动作缓慢、手法僵硬,手指手腕用力不协调,容易变形,技术水平差。这主要说明学生的基本功太差。特别是在被夹击的情况下,处理球的技术动作更难控制,导致传球失误。
2.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
不同位置的学生传球运用的技术动作应当有所区别,例如:绝大数男生在外线传内线球时,采用双手胸前传球,传球不具有隐蔽性,容易被抢断。像这种球应该采用反弹球最适宜,也可以采用高吊球。在实际教学比赛中,很多同学在防守队员没有跟进时,经常采用难度较大的单手背后传球给自己的同伴,导致失误率很高,很容易丢球。
3.传球的时机、方法选择不恰当
能否把球在第一时间内传给最合理位置的同伴,主要取决于传球队员的观察、判断和传球的能力。在很多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队员传球的时机把握的不好,要么是球传早了,要么传球晚了,结果造成了传球失误。
4.传球缺乏隐蔽性
凡是传球好的学生都善于隐藏自己的传球意图,并学会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假动作隐蔽传球意图来传好球。而在比赛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队员传球意图暴露,直来直去,看着人传球,隐蔽性差,其导致传球屡次被抢断,这是我们共同存在的问题。
5.运动员心理素质差
通常在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差表现出说话节奏变快或不连贯,肌肉僵硬,浑身发抖,头脑不清,导致传球技术动作变形,传球方向改变,速度太慢看不清自己的队员,以至于传球失误。
(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传球失误的改善对策
1.加强传球基本功练习
传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动作。我们应该加强传球的练习:(1)原地徒手做传球动作,领悟其中的技术含量。(2)是自传球,一人一球,在头额上面做自传球。(3)传固定球。(4)近距离对墙传球作。(5)传抛来的球。(6)移动传球。
2.合理运用传球技术动作
在比赛过程中由守转攻时,进攻队员在左侧推进三步上篮时,用左手上篮完成投篮。右手推进则用右手完成三步上篮。防守时应积极利用脚步动作来堵封进攻队员的进攻路线。
3.掌握最佳时机
传球时机的选择应根据持球人和接球人的行动来定,做到人到球到,恰到好处。传球必须做到及时、到位,不能稍有迟延。传球的用力和飞行速度应相一致。一般来说,距离越远,传球力量越大,速度就越快,反之则相反。
4.传球意识的隐蔽性
首先,用眼神来迷惑对方。如背后传球和击地传球,隐蔽性好,不易被发现,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传球队员要利用动作、位置、方向、节奏等来迷惑对方,使其不知你传球意图而达到传球的目的。传球隐蔽性可用“假动作”和“假表情”来完成。
5.加强传球技术动作的规范
首先要加强运动员的基本功练习,先从手法练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养成边讲解边示范的良好习惯,同时指出动作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在练习时出现动作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强化动作的熟练程度。
6.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从心理方面讲,传球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员的自信心很重要。要想在比赛中克服紧张情绪,首先要做好赛前心理准备。它是通过对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情况的适应能力,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来克服因紧张而造成的传球失误。主要方法有:兴奋转移法,如赛前听喜欢的音乐进行与比赛无关的谈话,分散比赛的注意力,排除一切与比赛无关的杂念。肌肉放松法,通过放松肌肉使机体释放出能量减少紧张,情绪就会得到调节,通过自我暗示,就可控制有关肌肉群的紧张与放松。
7.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简单的战术配合去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通过比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传球意识。
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传球思路,培养正确的传球意识。
多让学生打比赛,在实战中去摸索、提高传球意识,多做总结。
8.提高传球在教学训练中的地位
我们应该在比赛中吸取教训。如何进一步提高传球技术,大幅度减少传球失误,这在比赛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关键问题是我们队传球技术的重视不够,重视投篮的训练,而忽略传球的训练。投篮准确率的掌握全靠自己,而传球的准确即使略有偏差。接球人还可以通过移动来调整。所以在篮球比赛中传球技术占得比例高,我们应该加强传球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6-99.
[2] 朱秀英.浅议篮球传球技术运用与时机把握[J].教育教学刊.2007.4(6):44-45.
[3] 李茂,郝志伟.传球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6.18(3):94-96.
[4] 孙民志.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79-97.
[5] 周万斌.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传球能力与意识的研究[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6):212.
[6] 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1996(3):1-5.
[7] 曾正阳.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的基本技术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3(4):29-30.
[8] 翁丽.提高中学生篮球传接球技术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I):610-611.
[9] 周雪亚,滕朝阳.浅谈篮球的传球教法[J].四川体育科学.199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