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越少越好!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

  作者: [美]加里·陶布斯(Gary Taubes)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The Case Against Sugar
  译者: 李奕博
  出版年: 2018年12月
  页数: 372
  定价: 59.00
  吃多少糖才算少?谁也不知道。当FDA在1986年宣布糖属于总体安全时[当时糖的年人均消费量是42磅(19.05千克),这是FDA的判断基础],当研究机构认定肥胖是由于摄入和消耗的热量不平衡,并指责饱和脂肪导致心脏病时,我们本应通过临床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却从未这么做。
  这个问题的传统答案是:应该适量—不要太多,这又是一个套套逻辑。我们只有在发胖,出现胰岛素抵抗或代谢综合征的症状时,才能知道自己吃了太多的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减量,例如每天只喝1~2瓶饮料,而不是原来的3瓶。如果是教育孩子,我们可以只允许他们在周末吃冰激凌,而不是天天吃。可问题是,如果出现症状的时间长达一二十年,甚至要在下一代人身上才能看见症状,那么即使现在被认为适量,也可能还是太多。如果代谢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的症状不是肥胖,而是更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那么很不幸,没有降低剂量的机会了。
  那些鼓励我们适量吃糖的专家(或自封的专家)往往相对较瘦,也比较健康。他们定义的“适量”对自己适用,却假定这种方法或剂量适合所有人(对他们有效的当然会一直有效)。如果我们或我们的孩子不幸失败(当然会),没能保持苗条和健康,他们就会说,这是因为你把“合适”的量算错了,吃糖太多。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套套逻辑,我举个例子:有个吸烟的人没得肺癌(也没有心脏病和肺气肿),于是他认为那些因吸烟得肺癌的人吸得太多。这个结论当然没错,却没法告诉我们吸多少才算健康,这个“适量”真的存在吗?我们是否能算出能够保持健康的吸烟量?如果这个问题无解,我们又该如何定义“适量”呢?这样的逻辑也许同样适合糖。和吸烟类似,吃糖的后果往往需要20年才能显现,所以在情况还能挽回之时,吃糖还是越少越好,不是吗?

糖可能具有成瘾性


  普莉希拉·怀特曾在1924年跟随乔斯林在波士顿的糖尿病门诊工作,她说:“哪个孩子能放弃每周吃一勺冰激凌的乐趣呢?”在临床实践中允许这种行为,就意味着要给吃冰激凌的孩子注射更多胰岛素,加重糖尿病的并发症,最终减少寿命。和不吃冰激凌的孩子相比,偶尔的放纵却导致减寿,如果怀特知道(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一点,会改变主意吗?我敢说她肯定会的,不仅如此,她还会想知道,每一勺冰激凌有多严重,减少多久寿命(如果真能算出来的话)。好奇的不仅是怀特,孩子的父母也是,因为这样就能討价还价,权衡利弊,判断到底吃多少冰激凌才算合适。
  如果孩子从未吃过冰激凌,自然也就不会如此渴望,就像从未抽烟的孩子难以理解大人的烟瘾一样。
  任何关于多少糖才算少的讨论,都不能回避一个可能性:糖可能具有成瘾性。即使如查尔斯·曼写的“只是看起来像上瘾”,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只有在一个嗜糖成瘾且无人幸免的世界,才会有人想要拼尽全力地保留一点儿吃糖的可能。
  不管“适量”被如何定义,劝人少吃糖和劝人少抽烟一样,不管收益有多大,试图约束一种习惯都是不太现实的,这种约束反而会影响生活(想想控制孩子吃糖的父母)。有些人觉得完全不吃比只吃一点儿容易控制—完全拒绝甜品,而不是先吃一两勺再推到一边。如果越吃越多无法避免,宣传适量吃糖就毫无意义。
  或者我们也可以从国家的角度考虑,制定一个糖消费量的“限值”。这个方法可能太粗放,或目光短浅。乔治·坎贝尔在20世纪60年代将糖的年人均消费量限值设定为70磅(31.75千克),认为超过这个量会出现大规模的糖尿病。1986年FDA认为安全值是42磅(19.05千克)。他们可能是对的,但要知道,糖尿病的爆发流行和糖尿病本身可不一样,在大规模爆发前,糖尿病会以遗传的方式影响几代人,其效果会通过母亲的子宫,在孩子身上放大。这样一来,定义出个体保持健康的安全值就越发困难。如果现在这代人的限值是70磅,那么往前的一两代人可能是30磅(13.61千克)。我们一旦跨过了某个阈值,向肥胖和糖尿病前进,一些生理学特点就可能改变,新一代人的基因就会随着高糖的饮食环境改变。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未来也许没有回头路,现有的研究并不能提供更多信息。

吃糖的习惯已经改变了我们


  有些也许不那么科学的观点,总让我怀疑“适量”这个词的定义。首先是两千年前的印度医生,他们说糖既提供营养,也使人发胖。还有弗雷德里克·艾伦写的“吃糖可能导致糖尿病”,部分是因为其症状之一是尿中含糖,部分是因为几乎只有富人才患此病,只有他们才能无节制地享用糖和面粉。(“碳水化合物食物是主要问题,”艾伦写道,“这不是出于基于化学的主观猜测,而是来源于纯粹的临床观察。”)
  然后是17世纪70年代的托马斯·威利斯,虽然欧洲在历史上长期通过尿液味道诊断疾病,但他是第一个发现糖尿病人的尿液有甜味的医生。为什么此前没人发现?威利斯诊断糖尿病的时间正好是来自加勒比的糖进入英国的时期(现在是从中国销往英国)。   1715年,弗莱德里克·斯莱尔在“对于威利斯医生指控糖的抗辩”中认为可以适量吃糖,可有些事情始终让我对“适量”感到纠结。当糖的角色开始转换,一如茜德妮·明茨写的“从国王的珍宝变成平民的奢侈”时,斯莱尔注意到,“为了保持身材,妇女们避免吃糖”。1825年的《味觉生理学》(The Physiology of Taste)也许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美食书,书中说,法国的律师兼美食家撒瓦兰认为肥胖是由淀粉和面包引起的,而且如果和糖一起吃,就会胖得更快。19世纪60年代,葡萄牙医生亚伯·若尔当说糖可能是一种发胖剂。受此启发,哈佛大学的查尔斯·布里格姆对女性进行观察,发现那些“干瘦的女性,靠吃糖增加体重,恢复柔美的身材”。
  不管是坎贝尔的70磅,还是FDA的42磅,以前的富人们吃糖也没那么多。当斯莱尔在1715年说那番话时,英国人年均消费白糖大概只有5磅(2.26千克)。
  结合历史资料,再想想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子宫环境影响下一代人,恐怕长久以来吃糖的习惯已经改变了我们。无论食物还是饮料,饮食环境已彻底不同,而身处其中的我们也已随之变化。我们对糖的反应也许已和百年前的人类不同,能够耐受的也许更少、也许更多,无从证明,只能推测。吃糖对慢性病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如丹尼斯·伯基特所说,不同的种群对此反应不一。
  让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个除水果和蔬菜的甜味外,完全没吃过精炼糖的族群,把他们分成两个部落,独立繁衍。一个部落的人吃精炼糖和高果糖浆,并且越吃越多;另一个部落保持无糖的状态。这两个部落都能享受现代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那么问题是,如此这般几代人后,两个部落的人会患有同样的慢性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和痴呆吗?正如本书的观点,如果吃糖的部落存在明显更高的发病率,那么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让两个部落的健康水平再次相同?还真的能再相同吗?
  对于这种实验,我们只能想想,在现实情况下,已经无人不在进行高糖饮食了。我们已经忘了“正常”或“健康”的无糖世界是什么模样,也不知人类以后会怎样。我们老了会变胖吗?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血压会随年龄而增加吗?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会更加恶化吗?最致命的疾病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
  这种实验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未来的研究可能永远无法肯定地回答这些问题。这就回到了前面说过的,虽然我个人深信不疑,但反对糖的证据不是决定性的。比如说,随机分配一些人去吃含糖或不含糖的现代食物,由于所有加工食物都含糖,像面包之类的食物本身就是糖,所以避免吃糖的人实际上必须放弃所有加工食品,减少所有被迈克尔·波伦称为“像食物的物质”的摄入量。如果这些人因此变得更加健康,这就不仅仅是糖的因素,而是一系列因素的集合体,比如精制谷物、麸质、反式脂肪、防腐剂或人工调味剂,没什么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区分。

人工甜味剂可能导致肥胖?


  我们也可以试着改变所有食品的配方,去掉糖分。但这样一来,它们的味道也会变化,除非我们用人工甜味剂来取代糖。实验中尽量少吃糖的人可能会减重,我们却不能确定这是因为糖本身,还是因为摄入的总热量降低了。实际上,所有饮食方法都存在这个难题,不管是避免麸质、反式脂肪、饱和脂肪、所有种类的精制碳水化合物中的哪一种成分,还是仅仅降低热量(吃得更少、更健康),所有饮食法往往都会避免摄入含糖和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虽然我们因此获益,但无法得知具体原因。建议吃健康食品而非加工食品,就等于不吃精炼糖。建议不吃糖,也就等于不吃所有加工食品。
  人工甜味劑(美国农业部的叫法是无热量甜味剂)的使用让情况变得更复杂。很多对它们的担心,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由制糖业资助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导致甜蜜素作为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而被禁止使用,糖精虽未被禁,但也被认为可能致癌(通过剂量极高的老鼠实验)。这些担心已随时间逐渐消解,但又有猜测认为人工甜味剂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从而间接导致肥胖和糖尿病。
  这种猜测主要来自流行病学研究:吃人工甜味剂的人有更多可能患肥胖和糖尿病,但这是否说明人工甜味剂导致了肥胖和糖尿病呢,这就无从知晓了。有可能是胖人因为体重问题,倾向于使用人工甜味剂来代替糖。最新的研究认为,没有确实的证据支持人工甜味剂有害的观点,虽然概率很小,但是也无法排除人工甜味剂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升的可能性。
  正如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长菲利普·汉德勒在1975年所说,以及泰迪·罗斯福总统在1907年所说,我们想知道的是,在终身使用或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糖和人工甜味剂哪个更好。反正我不相信糖能胜出,但现有的研究无法给出确切答案,就像无法确定吃糖的长期影响一样。实验室已经发现,人工甜味剂可能促使人体产生和糖相似的生理反应。和口腔类似,我们的内脏和消化道中存在感受甜味的受体,所以除了作用于大脑信号以外,甜味剂也许同样能作用于身体。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引发代谢综合征和增加体重方面,很难说人工甜味剂比糖更健康。如果目标只是戒糖,那么使用甜味剂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如果你要问,经年累月地使用人工甜味剂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使用甜味剂是否会妨碍我们享受无糖饮食的益处,这就不是目前能解答的了。
  科研领域绝对能比以前做得更好,但我们要等,可能要很久,直到公共健康机构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分配经费,才能提供一些确定的证据,解答我们的疑惑。可是在那之前,如何是好呢?
  糖,多少才算少?这个问题最终还要自己判断,就像我们都在自行决定应该喝几两酒、吸几根烟、喝几杯咖啡一样。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糖很可能对我们而言有毒性,这点我已经说了,我也会告诉你们要平衡风险和收益。想知道收益是什么,就要看看无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成功戒烟的人会告诉你,在真的戒掉前,他无法想象成功后的情景,这是一个需要经历几周、几月,甚至几年的过程,需要经历长期而艰苦的挣扎。直到有一天,他们已然忘了吸烟的感觉,不知当初为何吸烟,更没有吸烟的欲望。
  戒糖也是如此,直到我们试着不吃,并且坚持几天或几周,否则永远不会明白其中的差别。
  (责编:栗月静)
其他文献
2018 Automechanika shanghai全新亮点紧扣全球趋势  为期四天的第十四届Automechanika ShanghaiS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展览面积达35万平方米,是历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展会。Automechanika Shanghai由法蘭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全球的参展商、专业观众、行业
产品名:德龙3D空气烹饪锅  标签:无油烟、健康、厨房  亮点:该产品采用德龙3D魔力旋风系统,能通过顶部加热元件向食材持续不断的输送热量,并快速带走表层的水分,使表层形成一种蛋白脆壳的“保护膜”,这样可以有效保留食物内部的“汁水”,再配合底部加热元件起到的“炉热”作用,以完成食材的烹饪过程。同时,锅内的可拆卸自动搅拌桨,可以自行轉动搅拌,令食材均匀受热;而且在使用时可以设置烹饪时间,一旦时间结束
2008年底的印尼首都雅加达当地法庭,一位31岁的年轻人正接受最后审判,他面容清秀、一对漆黑眼眸宛若夜空,周身散发着蓝色忧郁气质。法官一锤定音,宣称他“已经失去了活着的资格”,这团宁静的“蓝”终于受到死神眷顾。正当旁听席传来一片释怀的感叹之声,已被定罪的年轻人突然唇角上扬,在印尼人看来可称得上“俊俏”的面孔浮现了愉悦的笑容。  是的,他笑了,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将十一条无辜生命残忍击杀的罪犯竞以如此诡
【摘 要】本文通过对《非诚勿扰》开播之后,所有外国男嘉宾参与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从价值观、个人态度、交流障碍等方面,总结年轻人在涉及婚恋方面,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传播 异国婚恋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自从开播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型的相亲婚恋类节目,《非诚勿扰》打破了以前相亲婚恋节目的模式,适应现代生活节奏而且在节目过程中体现了当代男
飞机的广播中开始通知乘客还有十多分钟就要在德黑兰机场降落了,一时间女乘客们纷纷行动,掏出围巾往头上裹,而男乘客们则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场变魔术一般的“行动”。正如我之后在一家餐馆的墙上看到一张海报上写的那样:“戴头巾是我国的法律,请遵守这项法律。”因此,即便是外国游客也必须遵守。  伊朗的女人们  在去伊朗之前,曾看到有人提到过在伊朗看到的一句话:“裹在黑袍子里的女人,是一颗蚌壳里的珍珠”,也听说过伊
27岁的同性恋异装癖艺术家Blanquita在酒吧表演。这些打破社会禁忌的人群遭遇着从不公到宽容的改变。  词汇变更往往暗含着人类行为的演变,正如“Cult”这个词,它从文化 (culture)分离开来,却不曾有过完整的定义,即便如此,也不曾影响它在文化圈的流行,尤其在影迷之间出现频率极其之高,他们追求个性化,观影类型往往不局限于单一一种,或者蔓延着恐怖气氛、充斥着暴力美学以及后人类科幻场景,亦或
湟源石堡城示意图,日月山坐落于今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4877米。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赞普林卡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距西宁43公里,是目前青藏高原上唯一的一处集藏传佛教八大教派为一体的藏王寺院,主殿供奉有唃厮啰王朝(北宋)遗留下来的两件镇国之宝: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玉身像,墙壁绘有藏传佛教壁
临近过年,翻了自己写的游记,居然从来没有写过自己的家乡,每次在国外待了超过十天,就有点想家乡的味道,想家乡湿湿的空气,想家乡咸鲜的大黄鱼,想蟹黄鲜嫩的大闸蟹。作为一个旅行博主,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最喜欢哪个城市,最喜欢哪个国家呀?  虽然有点俗气,但是内心还是有个小声音想说,最喜欢的还是我的家乡——宁波呀!  也许你看过很多篇关于宁波的游记攻略,也许你也来过宁波,来过天一阁、保国寺,逛过南塘老
导语:因为《情人》,中国观众初识阿诺,殊不知,早在1976年,他就以处女作《高歌胜利》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81年的《人类创世》和1983年的《火之战》也曾两度摘得法国凯撒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后者还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化妆奖。  正文:  让·雅克·阿诺是法国难得的多面手导演,既拍得出像《情人》这样的法式文艺片,让痴缠在一起的梁家辉和珍·玛琪把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欲演得撩人心火,也可以在《兵
大家都知道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主要撰写者,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其实他还是美国园艺的奠基人之一。杰斐逊不但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个农夫、律师、投资人、建筑师、音乐家、植物学家、语言学家、目录学家、美食家、哲学家、科学家和一位绅士,他多才多艺,是启蒙运动的真正产物。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附近的蒙蒂塞洛园是杰斐逊本人一手打造的,经过修复之后,这处杰斐逊的故居依然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