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村金银器赏析(二)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鎏金蜂鸟纹六曲银盘
  高1.7厘米 口径15-16厘米 沿宽0.3厘米 壁厚0.2厘米 重220克 唐 西安何家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锤击成型,纹饰鎏金。窄平折沿,边沿缝中涂有黑色;浅腹,有6个明显的葵花瓣,平底。盘心冲出一只侧身提足振翅欲飞回首之凤鸟纹。器底正对纹样处略内凹,凤鸟的表现巧夺天工。这种翘尾侧身回首姿势的选择,使凤鸟的身体形成一种向中的凝聚力,富有整体的力度,从而也被赋予动感。若盛放水等液状物,凤鸟随着水波便活灵活现,如将飞而欲翔,更具生命力,极富审美情趣。
  鎏金双雁纹银盒
  高1.8厘米 直径4.05厘米 盖厚0.1厘米 盒身厚0.15厘米 子母口厚0.08厘米 重39.5克 唐 西安何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圆形,盒盖、底微隆,子母口,外表通体饰鱼子纹地。盒面中央有相向站立的双雁,做振翅状,俱站于一莲之上,对冲一菱形胜,胜下缀穗。胜上方有一组三出莲,一花二叶。雁踏莲蓬两侧的莲叶勾卷蔓延,呈半合抱状。盖侧面饰十一朵流云。盒底中央为四枚桃叶、忍冬连结花瓣,四瓣尖处各生长一朵阔叶折枝花,花瓣交汇的四结点处各生长出一朵莲叶串枝花。盒身侧面饰十二朵流云。
  大雁在古代象征着夫妇忠贞不渝,彼此不离不弃,因有着这层吉祥寓意,所以也被用于装饰图案。这件银盒上除了双雁,还有莲叶、莲蓬图案,则寓意了百年好合,多子多福,皆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福。
  鎏金团花纹银盒
  高4.7厘米 直径11.4厘米 壁厚0.1-0.21厘米 重290克 唐代西安何家村出土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六瓣葵花形盒盖、底微隆,子母口。外表通体鱼子纹地,主题花纹鎏金,使用捶揲技法加工而成,并透映到盒内面。盖面中央为六出团花,外绕以六朵阔叶折枝花。盒底纹饰、布局与盖面几乎相同,惟折枝花蕊的细节有所不同,底面有大块绿锈。盒侧面与六瓣盒形相对应,分成六区,每区内有缠枝花一串。
  中国古代器皿的形制大都为圆形。唐代约在武则天以后,多瓣花形器物逐渐盛行,金银器、铜器、铜镜和瓷器中常见。葵花瓣形是许多唐代银器的特征,尤其多见于银盘。这种造型特征在唐代广泛出现,而在中亚、西亚难见源头,应被视作唐式造型风格。8世纪中叶以后,这种造型渗透到粟特以及北方草原地带的银器中,使粟特银器的唐式风格越来越浓。
  鎏金石榴花纹银盒
  高6.6厘米 口径12.8厘米 壁厚0.12厘米 重414克 唐代 西安何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平面圆形,顶和底均微隆起,子母口扣合,花纹平錾,纹饰鎏金、鱼子纹地,盖、底主纹相同,均为三重,中心为八出团花一朵,第二重为八枚忍冬石榴花结,第三重为六株柿状花结构成的团花八朵,团花心均有衔草翱翔的鸿雁一只。盖沿与盖侧以四枚石榴花结组成的菱形四出团花八朵,上下口沿以六枚石榴花结组成团花八朵,盖内墨书“溪州井砂卅七两,十两,兼盛黄粉”,虽个别字迹模糊不清,经仔细辨认,仍可通读。
  盒是唐代金银器皿中常见的器类。唐代皇帝常常在腊月初八用精制的金银盒盛放贵重的化妆品,如面脂、香药等来赏赐大臣。此盒用来装药材,盒内井砂实测重444克,黄粉787克,黄粉即金屑,为炼制丹药的材料。
  此件器物上的纹饰錾刻流畅,一气呵成,表现了唐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鎏金鸳鸯纹银盒
  高1.9厘米 直径4.2厘米 盖厚0.11厘米 盒身厚0.15厘米 子母口厚0.08厘米 重35.9克 唐 西安何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圆形,盒盖、底微隆,子母口,外表通体为鱼子纹地。盒面中央有一只雄鸳鸯,蓬首、振翅、扬尾、信步,姿态怡然自得,外绕八个桃叶、忍冬、莲叶花结。盖侧面饰十二朵流云。盒底中央为八出团花一朵,外绕八个桃叶、忍冬、莲叶花结。盒身侧面饰十三朵流云。盒内可见到清晰的同心螺旋纹。
  盒面单只鸳鸯的布局,似脱胎于8世纪中叶以前唐代金银器上见到的“徽章式纹样”。这种纹样来自萨珊金银器的做法。
  莲瓣纹提梁银罐
  高25.2厘米 口径16.8厘米 唐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
  贮盛器。银质。鼓腹,圈足外侈,盖大出罐沿一周,盖面略鼓,饰六瓣莲花纹,上有等距虎爪形三足;提梁为半圆形,两端穿过钮口后弯曲上翘,尾巴呈荷包形;从罐颈至罐底饰一排大型莲瓣花纹。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外径4.6厘米 金香盂直径2.8厘米 链长7.5厘米 唐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香囊外壁用銀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以子母扣套合。内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以铆钉铆接,可自由转动,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此银香囊制作过程复杂,设计科学与巧妙,令今人叹绝。
  唐代,香囊还可用于佛事。人们认为将佛经盛放在香囊之中,随身携带,能起到消灾辟邪的作用。
  金梳背
  长7.9厘米 高1.5厘米 厚0.34厘米 唐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纯金质,半月形。在顶部相连的双层半月形金片上,掐丝焊接出繁复的花纹。花纹以对称的卷枝花草为中心,辅以各种边饰。卷枝花草由金丝坠焊的多重卷枝和金筐内填金珠的花苞构成。中空,为梳脊上的装饰。该金梳背制作技法高超,形制精巧,堪称唐代金银器装饰品中的杰作。
  唐金梳背为个圆形,先用两层金片剪裁成型,然后将金丝掐制成的卷草、梅花焊接在梳背的两面,花草外围还
  唐金梳背是唐代掐丝焊和炸珠焊接工艺的杰作,在指头大的梳背上,将发丝细的金银掐成的花草整齐地焊接在上面,周边还接一圈针尖般的金珠,金丝粗细均匀,金珠大小一样,焊口平直,看不出丝毫焊缝,经历一千多年,仍然没有开裂、脱落,令人难以想像,堪称金银细工的典范,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鎏金走龙
  高10.8厘米 长18厘米 唐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通体鎏金,呈行走状,左侧双腿向后,右侧双腿向前,尖嘴龇牙,长舌卷曲,独角竖耳,头顶卷发向后,锯齿状背脊,长尾后拖,末梢上卷,全身装饰鳞纹,劲健有力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高14.8厘米 口径2.3厘米 壁厚0.12厘米 底足长径8.9厘米 短径7.2厘米 足厚0.21厘米 腹长径11.1厘米 短径9厘米 提梁高3.1厘米 重549克 唐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银壶的造型采用了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和马镫的综合形状。在壶身的两面,以模压的手法各捶出一匹翘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提梁、盖及舞马纹饰均鎏金,灿灿金色与灼灼银光交相辉映,色调分外和谐富丽。此壶造型、纹饰别具匠心,制作精湛,舞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风采,更因其印证了史书中记载的玄宗驯养舞马祝寿的故事而弥足珍贵。
  这件仿皮囊形银壶,器腹两面均锤出一马衔杯纹,马颈系飘带,昂首扬尾,似作舞状。纹饰鎏金。形制优美,图案别致,制作精工。圈足内有墨书一行:“十三两半”。
  鎏金鸿雁纹银匝
  高8.4厘米 口径20.2厘米 唐 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略呈直角的榫口,与匝体嵌合十分紧密,达到严丝合缝的程度。银匜底部的圈足系单独制作好后再焊接上去。银匝的内壁和外壁都经过反复多次的抛光打磨,加之长期使用所浸润的油气,因此光滑润泽,有如玉般的质感。外壁中央区域装饰一周花纹,花纹分为三组:三组阔叶折枝花与三组成对瑞鸟相间排列。三组阔叶折枝花造型各异,三组成双的瑞鸟也各不相同:有并肩伫立的鸳鸯,有回眸对视的鸿雁,有低头衔枝的雀鸟,形成节奏上的相互呼应,但又在同一性中有些许变化;装饰风格上与繁复细密的满地装迥然相异,简洁醒目。
  鎏金蔓草鸳鸯纹银羽裳
  高3.2厘米 口径10.6、宽7.7厘米 壁厚0.2厘米 耳壁厚0.24厘米 重146克 唐 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鎏金银羽觞呈椭圆形,内外壁均錾刻精美花纹。内底錾刻团花一朵,内壁饰折折枝花四株,枝叶宽厚肥大,花叶间饰流云纹。外壁两侧双耳下各饰一只站在莲瓣上的鸿雁和鸳鸯,两端各有一个莲座,分别站立着相对而立的鸳鸯和一对回首的鸿雁。花纹以外空白处均饰鱼子纹,细密整齐。纹饰鎏金,装饰效果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是唐代金银器满地装的杰作。
  鎏金花鸟纹银碗
  高3.1厘米 口径10.2厘米 重136克 唐 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碗内外錾刻花纹,纹饰鎏金,通体以鱼子纹为底。碗心及足底各有一朵宝相花,内腹壁装饰有折枝花及流云,外腹壁折枝花草间錾刻出一对鸳鸯,两只鹦鹉。
  鸳鸯和鹦鹉是深受唐人喜爱的禽鸟。由于鸳鸯雌雄相伴、形影不离,因此人们总以此比喻情投意合的夫妻,象征着纯洁坚贞的浪漫爱情。鹦鹉毛色艳丽,又善学人言,深受贵族阶层的宠爱,因而鹦鹉纹盛行一时,常常与鸳鸯、鸾鸟等出现在唐代金银器、铜镜等器物上,并且多成双成对出现,成为智慧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这件银碗的纹饰布局和花鸟形象富有很强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出唐代工匠超凡的艺术夸张和想象力,同时也是唐代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的真實写照。
  鎏金小簇花银盖碗
  高11.7厘米 口径21厘米 盖捉手径12.8厘米 盖口径22.7厘米 足径12厘米 口沿厚0.26厘米 重1220克 唐 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银质,鎏金。有盖,深腹,侈口,圈足,盖似覆扣的侈口盖,大于碗口一周。盖圈足内饰阔叶六出团花一朵,外饰等距离向心式小簇花;底与盖足饰六朵小花。碗内底墨书“卅两并盖”;盖内墨书“卅两并底”;底足内沿刻“卅两三分”;盖捉手内沿刻“卅两一分”字样。碗盖与碗体扣合不紧密,与何家村其它器物的器体与器盖丝丝入扣有别,且錾文重量不一,似乎有张冠李戴之嫌。纹饰全部鎏金,简洁大方又不失华贵。
  鎏金折枝花纹银盖碗
  高11.9厘米 口径21.8厘米 盖足手径11.7厘米 盖口径22.1厘米 足径12.2厘米 口沿厚0.15厘米 重1380克 唐 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侈口,深腹,喇叭形圈足,盖足内有莲叶组成的六出团花一朵,盖周散点排列桃形忍冬结六朵,腹部刻折枝花六株,花形似葡萄石榴。盖面及底部外沿均有小花六朵,花纹平錾,纹饰鎏金。盖内有“二斤一两并底”。碗内底有“二斤一两并盖”墨书,圈足内錾刻“进”字。说明这是地方官员进奉给朝廷之物。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高24.2厘米 口径12.4厘米 底径14.3厘米 重1789克 唐 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罐身通体装饰以婴鹉为中心的团花,余白衬填以折枝花草。鹦鹉展翅于花丛间,灵动可爱,刻画逼真。罐颈与足饰二方连续式菱花图案一周,盖心内饰宝相花一朵,盖面周围饰葡萄、忍冬卷草,提梁上饰菱形几何纹。盖内有墨书一行“紫英五十两,石英十二两”。令人惊奇的是圈足底内加焊一圈圆箍,这样使得底部不易脱落,更加结实。银罐采用了锤击、浇铸、切削、抛光、錾刻、涂金、焊接等7种工艺完成。由此可见,制作者是一位十分聪慧、工序娴熟的工匠,匠心独特,该器既创作出实用价值又充分体现了唐代人的审美情趣。这件富丽堂皇、圆浑饱满的银罐,是一件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稀世珍品。该罐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透过这种银罐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水平,同时它那圆浑饱满的造型和丰富的装饰题材,也是唐代审美时尚、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折射。
其他文献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近代上海银器种类丰富。从功用而言,近代上海银器有社交礼物,首饰、餐饮器具、体育比赛奖品类……近代上海,中西交汇,海纳百川,体育也不例外。开埠后,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象棋等,依然活跃在民间,但更多的是随外侨而至的近代体育项目。上海是近代外侨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城市。外侨是近代体育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参与者。  伴随着近代体育项目在上海的展开,外国人在体育比赛中颁发银质体育奖品的习惯
期刊
河南邓州位于豫、鄂两省边陲,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得,自古以来就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称于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地上地下遍布着众多文化遗迹。  在邓州市城区大十字街西南角,原来曾经有一座著名佛教寺院——福胜寺。该寺原称龙兴寺,明代更名为福胜寺。据清顺治《邓州志·创设志》载:“福胜寺在州治南关,宋天圣年间创建,元兵毁,明洪武初,僧子颜重建。”由此可见该寺的大体建造时间在北宋天圣年间(约公元1023
期刊
凤首提梁纯金壶 日本制作 明代(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时代)  最高处16.5厘米,最宽处13.5厘米,重619.69克。  纯手工打制,凤首流,圆弧形提梁,盖钮上雕琢翡翠圆环,金光熠熠,富丽堂皇。  纯金净瓶(一对) 唐代  高23厘米,瓶口直径5.4厘米,重393.6克/396.3克。  器型规整,敞口,长颈圆腹,底足外撇,通体金光灿灿。  净瓶,梵文叫军持,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用以容水的器具,为
期刊
在我国古老悠久的陶瓷史上,许多陶瓷品种的命名都源于陶瓷产地,如“汝瓷”“钧瓷”“官瓷”“定瓷”“耀州瓷”“龙泉瓷”“景德镇瓷”等。唯有建窑的“曜变天目盏”,由日本人根据获得这类瓷器的地域名天目山,命名为“曜变天日盏”,颇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曜变天目盏”命名,长久以来甚至取代了“建窑建盏”,许多人只知有“曜变天目盏”。  据史料记载,宋代,浙江天目山一带佛教寺庙林立,山中有许多名刹。在日本镰仓时代
期刊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主题理当包括中国五千年的工艺美术史。就上下五千年的历程,要说中国古代艺术最辉煌时期(商中期至清末)大约三千多年。然而,中国铜镜艺术的鼎盛时代却雄踞了一千多年,涵盖了中国鼎盛艺术史三分之一的天地。正是铜镜的精湛艺术,延续并发展了中国古代青铜浇铸工艺的最高科技成果,致使中国铜镜工艺之精美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是任何其他文明古国的铜镜所不及的最高艺术成就。诚然,应该在世界工艺美术史
期刊
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画家山水扇面册》,于20世纪60年代收购于北京市文物市场(宝古斋)。册中收录清代“四王吴恽”六家中王晕作品3件,王原祁和恽寿平作品各1件,另有高简、戴熙、徐枋、吴鼐、李育5人作品各1件,共计10帧扇面集成一册。在本院所藏诸多明清书画扇面中,这件《清代画家山水扇面册》品相好而画功精湛,汇集名家笔墨,是院藏书画扇面系列中比较重要的一件,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1.高简《江南春色
期刊
2016年11月17日上午,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协作体、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协作体古代石刻专业委员会、ACBD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承办的“佛光石韵——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在ACBD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非国有博物馆馆长、石刻收藏界人士及现场嘉宾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展仪式没有举行通常的剪裁仪式,以茶会座
期刊
2016年11月18日,在“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之际,中华文化促进会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协作体组织旗下的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等十多家非国有博物馆,在西安大唐西市ACBD艺术中心举办“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30多件非国有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佛教题材石刻艺术精品,在业界及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出席“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六祖庭大法师不仅光临指导,而且邀请参
期刊
吉语文字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几千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大量以福、禄、寿、喜、吉、大吉、万寿无疆等吉语文字作为装饰的纹样,使用在器物和服饰上,它们或是单独成组,或是将吉祥文字与吉祥图像相结合,通过字形的巧妙变化,是文字与图像有机地融为一体,整体图像既是字又是图,使吉祥文字的寓意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饱满。  1月24日, “吉语迎春—
期刊
中华瓷文化源远流长。我国青花瓷器自创烧后,以釉下彩的新工艺,打破了长期以来单色釉青瓷为主色的传统施彩技法,制瓷工艺上获得重大突破。元代青花瓷器将其继续发扬光大,其烧制已相当精致。由于所使用的钴料分进口和国产两种,有的呈色明艳浑厚,釉面有黑色结晶斑点,用手摸之,有凹入胎骨的感觉;有的呈色又清晰淡雅,秀丽可爱。千百年来,元代青花瓷器以幽靓淡雅、旷达秀美的神韵,深受人们的喜爱,开辟了我国由素瓷向彩瓷过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