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让企业从产品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但社会大环境下,人才的高流失率让企业不得不断招募新员工加入企业,通常招募新员工通过社招和校招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如何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成为关键。
很多企业认为社招新员工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能够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很少对社招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甚至不对其进行培训。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这种错误造成的后果往往也是最严重的。
工作时间的长短能够成为衡量其能力的标准吗?相信很多企业的领导者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但恰恰这是很多企业忽略的问题。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不代表其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社招新员工加入企业之后,对新员工能力的衡量很重要,如果在能力方面有不足,那么企业就要承担培育的责任。
企业还忽视的一点是,大多数社招新员工身上都有前一家企业的影子存在,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上,都不可避免的无法摆脱之前企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很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负面作用:迟迟难以融入团队、将目前的工作标准和之前企业的进行对比、位置和职责的转变带来的落差等等,由于很多社招新员工在加入企业不久就承担较大的职责,如果将这些内容忽视,那么很可能对团队带来极大的影响。
大型规模的企业每年都要引进一批大学毕业生,然后像"宝"一样进行培训,希望他们成长为企业未来的顶梁柱。而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之高又让不少企业头疼。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跳槽高峰期。因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思想难免偏于理想化,而工作后会发现现实并非想像的那么完美,容易出现心理落差。
这当然与大学生对社会、对企业了解不充分,思想不够成熟有一定关系,但是企业对新员工初期的培训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不同的培训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好的培训方式能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
企业首先要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这第一步很重要。有些企业迫不及待地向新进毕业生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职业技能,强迫他们去接受,希望他们能尽快派上用场,而全不顾及他们的感受。毕业生新到一个陌生的与学校完全不同的环境,总会有些顾虑:待遇与承诺是否相符;会不会得到重视;升迁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等。所以企业要先肯定待遇和条件,让新人把"心"放下,做到心里有"底"。接下来会举行新老大学生见面会,让师兄师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对企业的感受,使新员工尽快客观了解企业。同时人力资源部、后勤各部门的主管领导会同时出席,与新人面对面地沟通,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不回避企业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另外还与员工就如何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升迁机制、生活方面等问题进行沟通。让员工真正把心态端平放稳,认识到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就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关键是认清这些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机制本身的问题,让新员工正视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走极端。要知道没有人随随便便跳槽的,往往是思想走向极端,无法转回时才会"被迫"离开。
其次企业要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员工虽然能接受与自己的理想不太适应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坦然接受了,这时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合理。让员工把话说出来是最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你连员工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就没有针对性。所以应该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使他们的想法第一时间反映上来。企业应该给新员工每人都发了"合理化建议卡",员工有什么想法,无论制度、管理、工作、生活等任何方面都可以提出来。对企业有益的合理化建议,企业应当立即采纳并实行,对提出人还要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不适用的建议也给予积极回应,因为这会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被考虑过,他们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在新员工提的建议与问题中,有的居然把"蚊帐的网眼太大"的问题都反映出来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企业的工作相当到位。而有些企业做得就不够:新进大学生因为来到企业后受到的待遇与招聘时的承诺不太符合,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原本并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员工出来乍到时很自然的一种反应而已,但是这个企业却没有能很好的消除这种不满,反而造成了新员工情绪激化,导致新员工把老总堵在了办公室里要求给个答复。而老总出来后居然说"你们愿干就干,不愿干就走人"!把员工当作工作的"乞讨者",员工还有什么理由留下呢?
再次企业要把员工归属感"养"起来,敢于说话了是一大喜事,但那也仅是"对立式"的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可能就会产生不满、失落情绪,这其实并没有在观念上把问题当成自己的"家务事",这时就要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新员工不当自己是"外人"。企业本身的文化就该给员工一种吸引,一种归属感,领导对新员工的关心真正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对于长期在"家"以外的地方漂泊流浪,对家的概念逐渐模糊的大学生来说(一般从高中就开始住校),企业要帮他们找回“家”的感觉。
最后企业要把员工的职业心树起来,当一个员工真正认同并融入到企业当中后,就该引导员工树立职业心,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躯体上的一个健康的细胞,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新员工培训对于个人来说是对企业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通过对企业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一方面可以缓解新员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员工对企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正确看待企业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待遇,顺利通过磨合期,在企业长期工作下去。
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新员工培训意味着新员工必须放弃原有的与现在的企业格格不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适应新组织的行为目标和工作方式。
如果说招聘是对新员工管理的开始,那么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对新员工管理的继续。这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将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介紹给新员工时,对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新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员工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节约管理成本。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让企业从产品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但社会大环境下,人才的高流失率让企业不得不断招募新员工加入企业,通常招募新员工通过社招和校招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如何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成为关键。
很多企业认为社招新员工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能够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很少对社招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甚至不对其进行培训。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这种错误造成的后果往往也是最严重的。
工作时间的长短能够成为衡量其能力的标准吗?相信很多企业的领导者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但恰恰这是很多企业忽略的问题。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不代表其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社招新员工加入企业之后,对新员工能力的衡量很重要,如果在能力方面有不足,那么企业就要承担培育的责任。
企业还忽视的一点是,大多数社招新员工身上都有前一家企业的影子存在,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上,都不可避免的无法摆脱之前企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很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负面作用:迟迟难以融入团队、将目前的工作标准和之前企业的进行对比、位置和职责的转变带来的落差等等,由于很多社招新员工在加入企业不久就承担较大的职责,如果将这些内容忽视,那么很可能对团队带来极大的影响。
大型规模的企业每年都要引进一批大学毕业生,然后像"宝"一样进行培训,希望他们成长为企业未来的顶梁柱。而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之高又让不少企业头疼。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跳槽高峰期。因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思想难免偏于理想化,而工作后会发现现实并非想像的那么完美,容易出现心理落差。
这当然与大学生对社会、对企业了解不充分,思想不够成熟有一定关系,但是企业对新员工初期的培训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不同的培训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好的培训方式能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
企业首先要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这第一步很重要。有些企业迫不及待地向新进毕业生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职业技能,强迫他们去接受,希望他们能尽快派上用场,而全不顾及他们的感受。毕业生新到一个陌生的与学校完全不同的环境,总会有些顾虑:待遇与承诺是否相符;会不会得到重视;升迁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等。所以企业要先肯定待遇和条件,让新人把"心"放下,做到心里有"底"。接下来会举行新老大学生见面会,让师兄师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对企业的感受,使新员工尽快客观了解企业。同时人力资源部、后勤各部门的主管领导会同时出席,与新人面对面地沟通,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不回避企业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另外还与员工就如何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升迁机制、生活方面等问题进行沟通。让员工真正把心态端平放稳,认识到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就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关键是认清这些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机制本身的问题,让新员工正视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走极端。要知道没有人随随便便跳槽的,往往是思想走向极端,无法转回时才会"被迫"离开。
其次企业要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员工虽然能接受与自己的理想不太适应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坦然接受了,这时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合理。让员工把话说出来是最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你连员工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就没有针对性。所以应该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使他们的想法第一时间反映上来。企业应该给新员工每人都发了"合理化建议卡",员工有什么想法,无论制度、管理、工作、生活等任何方面都可以提出来。对企业有益的合理化建议,企业应当立即采纳并实行,对提出人还要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不适用的建议也给予积极回应,因为这会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被考虑过,他们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在新员工提的建议与问题中,有的居然把"蚊帐的网眼太大"的问题都反映出来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企业的工作相当到位。而有些企业做得就不够:新进大学生因为来到企业后受到的待遇与招聘时的承诺不太符合,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原本并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员工出来乍到时很自然的一种反应而已,但是这个企业却没有能很好的消除这种不满,反而造成了新员工情绪激化,导致新员工把老总堵在了办公室里要求给个答复。而老总出来后居然说"你们愿干就干,不愿干就走人"!把员工当作工作的"乞讨者",员工还有什么理由留下呢?
再次企业要把员工归属感"养"起来,敢于说话了是一大喜事,但那也仅是"对立式"的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可能就会产生不满、失落情绪,这其实并没有在观念上把问题当成自己的"家务事",这时就要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新员工不当自己是"外人"。企业本身的文化就该给员工一种吸引,一种归属感,领导对新员工的关心真正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对于长期在"家"以外的地方漂泊流浪,对家的概念逐渐模糊的大学生来说(一般从高中就开始住校),企业要帮他们找回“家”的感觉。
最后企业要把员工的职业心树起来,当一个员工真正认同并融入到企业当中后,就该引导员工树立职业心,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躯体上的一个健康的细胞,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新员工培训对于个人来说是对企业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通过对企业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一方面可以缓解新员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员工对企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正确看待企业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待遇,顺利通过磨合期,在企业长期工作下去。
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新员工培训意味着新员工必须放弃原有的与现在的企业格格不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适应新组织的行为目标和工作方式。
如果说招聘是对新员工管理的开始,那么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对新员工管理的继续。这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将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介紹给新员工时,对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新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员工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节约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