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南部山区旱作农业经营新模式初探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fa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部山区旱作农业种植区农业劳动力短缺、土地的整合治理成效显著、政府有力的扶持等因素的分析,总结出适合该现状条件下形成的新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 农业生产;旱作农业;经营模式;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2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部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土壤多为以黄绵土,以山坡地,山地梯田、沟坝地为主。特殊的自然地貌和土层深厚的特性使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区域包括刘千河、古塔、鱼河峁、余兴庄、上盐湾等12个乡镇办事处,人口约18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8%,总土地面积3100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5% ,人均耕地约0.17 hm2,该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8.1 ℃,全年日照2 914.2 ℃,平均降水400 mm左右,无霜期150 d。由于“十一五”期间榆林市榆阳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区政府“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支撑,使得榆阳南部山区生产现状呈现出了新的局面,也产生了新的农业经营模式。
  1 形成背景及因素
  1.1 农业劳动力短缺,为农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进入“十二五”以来,榆阳区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化的发展使各乡镇农业人口大量外流,这一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严重短缺。南部山区出现“只见窑洞不见人”“村口设个点将台”的现象,村里留守的仅是“613899250”部队(既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劳力基本都涌向城市,留守在家的主要以老、少、妇、智障人群。)这一现象成为农业生产不利因素。如刘千河办事处总计人口9 727人,目前,留守人口2 588人,近几年,外出务工劳力60%左右:鱼河峁镇白家沟村原来共249户人家788人,400多劳力,现留守40来户70余人, 34个劳力。
  同时,劳动力的短缺使得各村耕地撂荒严重,鱼和峁镇白家沟村2010年前60%的耕地撂荒,古塔镇罗硷村2014年前47 hm2以上的耕地撂荒。
  再从收入角度讲农业收入所占比例甚少,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如刘千河办事处2013年人均收入为7 514元,其中农业种植业收入仅有2 000余元,占总收入的26.75%;古塔镇罗硷村人均年收入8 047元,农业种植业收入占25%左右。占总收入份额比重较少。
  1.2 土地的整合治理为新的经营模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资料,南部山区农用耕地仅占土地面积的1/3,2014年,国家提出新的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及京津防护线的建设,在确保1.2亿hm2土地红线的同时,也坚持着生态红线。退耕还林政策使南部山区的农业生态得到了恢复,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使农用耕地变得更为有限。
  榆阳区整合治理土地从2010年开始,截至2014年底,共有4.7万hm2之多,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以互换为主的细碎化整合、以各政府部门或先富裕起来的返乡农民新修的大排梯田、以企业带动为主的大型农场的建设(以北部为主)。如刘千河办事处仅2012、2013两年先后有新寨、乐家畔、刘千河、杨渠、殷家堰 、蔺家畔等村,以各政府部门和民间资金投入整合治理土地面积超过200 hm2,鱼河峁镇白家沟从2010年以来,先后超过133.33 hm2的零星、分散的小面积梯田整合治理,形成可以机械操作的大面积连片梯田和平整土地,为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前提条件,也为榆阳南部山区实现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1.3 政府的支持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3年,榆阳区被定为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2014年榆阳区“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我区建设成陕北现代农业强区”的奋斗目标,并建成一到两个旱作农业示范园。榆阳把发展旱作农业作为粮食增产增效的工程来抓。2014年,省市财政就榆阳区农业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三产业的项目资金投入1 040万元、区级财政配套资金近千万余元。全部以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采用技物配套的办法下拨给农民。政府的重视、政策的倾斜为南部山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鼓舞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2 形成模式
  2.1 以小型机械为基础的“支部+农户+政策+科技”的经营模式自然诞生
  随着政策的扶持和倾斜,榆阳农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农村涌现出许多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社,承担了各村种地的职责,如位于河谷川道地区的鱼河镇鱼河村60%的土地有6个种粮大户承担完成。但是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还没真正形成有种地能力的大户和合作社,种地主体仍然以留守农民户为主。这些地区在整合治理了的土地、有限的劳动力、政策的扶持的现状之下,产生了以支部为主要领导者,组织各农户,采用小型的农业机械,由农技推广单位引导规划,开展统一的农业生产。
  这一模式在该区目前的现状下得到了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以鱼河峁镇白家沟村为例,从2010年开始,农业系统牵头连续四年开展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主要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脱毒马铃薯种植等技术为主。)采用统一规划、统一耕地、统一覆膜、统一播种的办法,面积由原来的13.33 hm2扩大到2014年的134 hm2。作物生长期实行有组织的分户管理。春种期间使用穴耕机、覆膜机、点播机等小型的机械,灵活、便捷、实用,既克服了山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制约因素,提高了劳动身产率,使农民有条件将撂荒地变为耕种田块,增加了耕地面积。白家沟村近四年平均每年每户农民增加耕地在0.67 hm2以上,增加收入1万多元;2014年,该村实现产值242.4万元,较2013年增加62万元,较2010年增加142.4万元。充分证实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榆阳区古塔镇罗硷村,2014年采用此模式,以不足40个劳力,增加耕地面积超过46.67 hm2,初步新建成榆阳另一旱作农业示范园,面积超过80 hm2。2014年实现产值146.4万元,较2013年增加74.5万元。同时,解决了该村“谁来种地’的问题,又改变了原来单家独户的小农种植模式,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2.2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整村推进模式
  此种模式是2014年在榆阳区的上盐湾镇高家湾村推行的一种模式。榆阳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土层深厚、光照强、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具有生产名优小杂粮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常年种植面积达1万hm2,但是过去仍然以零星种植为主,2014年,高家湾村将整合治理后的土地流转给榆林市陕北杂粮合作社,由合作社将土地反租给农户,农户按照“四统一分”的办法耕种管理土地,企业实行订单农业的办法,及将生产的小杂粮以上浮市场价格来收购产品(以高于市场价格2元/kg的价格收购)。2014年高家湾村种植的33.33 hm2香谷实现产值111.72万元,增加收益18.62万元,平均每户增收3 724元。这样的模式既有利于规模化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企业和合作社、基地、农户间有机结合,为农户提供了产前产后的服务,农民的效益有了保障,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企业加工农产品的原料也有了保障,确保了小杂粮产业化发展。适于南部山区小杂粮生产区积极推广。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摘 要 百合枯萎病也称茎腐病,是百合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随着百合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枯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百合的产量和质量。掌握百合枯萎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结合百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是控制百合枯萎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百合;枯萎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4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 对优质牧草红三叶的药用价值、环保价值、园林价值、食用价值、经济价值等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挖掘红三叶的应用价值,为更好的利用红三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三叶;牧草;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S54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02  红三叶,也称红车轴草、红荷兰翘摇,其最初的产地是小亚西亚及欧洲西南部,后来由于播种迁徙到了欧洲、美国东部、新西兰等
期刊
摘 要 以鸡冠花幼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几周后将得到的植物与室外种植的鸡冠花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组织培养得到的鸡冠花在外部形态上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株高明显变低,叶长和叶宽都明显变窄,分支数和节数明显减少,整株植物相对变小,成为“迷你植物”。  关键词 鸡冠花;组织培养;形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S68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3  鸡冠花(
期刊
摘 要 基于报酬递减和生产能力约束,建立包含两个企业的生产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一:分析城乡企业在不同的规模环境下企业的再生产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部分简单加工制造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上涨及规模报酬递减而向农村转移,基于国家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模型二:从创业的角度和经济增长的角度建立农村创业与经济增长机理模型,并提出如下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营造创业服务环境、加强创业市场信息引导;实
期刊
摘 要 随着畜牧兽医行业发展和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基于动物生长过程的《禽病诊断与防控学》校本教材完成编写,并在2012级06班试行。实践表明,新的校本教材不仅适用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有利于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作为企业员工的岗位指导手册,指导临床生产。  关键词 畜牧兽医;禽病诊断与防控学;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S8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
期刊
摘 要 机插秧是当前主推的稻作技术,为了筛选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水稻机插品种,开展了21个中熟中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在生育特性、抗逆性等方面进行鉴定比较。试验结果:在2014年特殊气候条件下,早熟、大穗、抗倒性好的品种产量较高。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机插;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11.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2  江苏省海东县为稻麦两熟地区,温光
期刊
摘 要 目的验证0.2%莪术醇饵剂控制森林害鼠抗生育。方法 在吉林省永吉县林木种子站天然次生林开展0.2%莪术醇饵剂控制森林鼠害示范推广,投药量2.5~5 kg/hm?,投药后1~4个月采用铗夜法调查害鼠种类数量,并解剖统计每只害鼠的性别,记录雌鼠的怀孕率、胎仔数和子宫斑;雄鼠睾丸是否下降;根据胴体重指标确定害鼠的年龄组。结果雌体繁殖率下降了60%,平均胎仔数下降了24.68%,抗生育效果显著,在
期刊
摘 要 采用郑国宏等人的改进法测定土壤有效硫,虽然硫标准曲线的绘制比常规法可靠,相关系数有时也能达到0.99以上,但在实际操作中,曲线的稳定性不好。新的改进法中,硫标准溶液浓度改为20 mg/L,以吸取样品改为10 mL,待测液体积改50 mL,所添加的试剂都增加1倍,以静止时间20 min为统一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新的改进法测定的硫标准曲线相关系数每次都能达到0.99以上,曲线和样品都很稳定,可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 色叶植物因本身特有的亮丽的色彩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于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广泛。但目前,以改变叶片颜色、培育新的彩叶植物为目的的研究报道非常少,基于此,介绍了色叶植物叶色表现的呈色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色叶植物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应用方向。  关键词 色叶植物;呈色机理;色素  中图分类号:S68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2  色叶植物的叶片
期刊
摘 要 高职高专是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主,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植物保护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研究表明,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是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的保障。  关键词 高职高专;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18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