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初中;高中;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4—0057—01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从初中进入高中之后,原本成绩很好的学生,学习下降得很快,有的甚至学习非常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认识到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差异所致。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高中数学存在的差异。
一、知识范围方面的差异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面较窄,知识点较少,难度也较小,对于学生来说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掌握。但是到了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增加了,知识点也多了,但是学生还是没有从初中时期的学习状态转变过来,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精力上,都依然采取初中时期的做法,这必然导致成绩的下降和退步。
二、学习方法方面的差异
首先是机械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较少,所涉及的知识点也相对简单,每个学期的课堂时间充足,所以通常教师所采取的手段大多是在课堂上放慢速度,对于各个知识点反复进行强化和练习,课后的作业更是对此进行重点巩固。到了高中,随着科目的增加,学生学习逐渐紧张,数学课时也减少了很多,但是知识点反而增加了很多,这就使得教师不可能再像初中的时候那样详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还有一部分知识需要学生课后自学,这使得学生无法迅速适应高中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其次是模仿和创新之间的差异。初中,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因为知识点较少,而且很多题型学生都做过。到了高中之后,知识点不断增多,题目类型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结合导致题目的难度增大。教师又受到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涵盖所有的题目类型。如果学生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模仿阶段,那么必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必须在学习方法上进行创新,开拓思维,有效地做到举一反三。
三、自学能力方面的差异
初中时期,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低,而且考试中所有的题目或者题型大多都是在平时见过的,甚至有的题型是经过教师反复训练的,学生照葫芦画瓢就可以做对。但是到了高中,内容多,题型多,教师把高考的全部题型都涉及到是不可能的,通常只能是对于典型的题目重点进行讲解。如果学生不进行自学,不主动去发现,去练习,那么对于很多类型的题目就会觉得陌生,这必然会影响考试成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学能力不仅仅是对于当前的高中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不可能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当离开了学校,就需要自学。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他们以后人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思维习惯方面的差异
受知识范围和知识层次方面的限制,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往往是不全面的,这就使得解题的方向出现偏差。比如,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过负数,所以他们考虑的范围都是大于零的数,但是如果到了高中学习了负数后,依然按照初中的思维习惯去考虑,那么必然会出现错误或者失误。高中数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这就需要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注意问题的全面性。
在初中的数学题目中,通常情况下答案都是唯一的,很少会出现两种结果,所以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果就认为完成任务了。但是这种解答方式到了高中则恰恰是导致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比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答,总是会包括正负两个结果,所以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出现错误。
总之,和初中相比,高中数学知识更加复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课本的数量上。选修的书本不算,必修的课本就至少比初中多了一倍,但是课时却减少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安排上更加紧凑,教学节奏加快,同时还要能够将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梳理,并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和所含的数学思想,认识到高中知识和初中知识的差异所在,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进而有效提高数学成绩。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4—0057—01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从初中进入高中之后,原本成绩很好的学生,学习下降得很快,有的甚至学习非常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认识到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差异所致。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高中数学存在的差异。
一、知识范围方面的差异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面较窄,知识点较少,难度也较小,对于学生来说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掌握。但是到了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增加了,知识点也多了,但是学生还是没有从初中时期的学习状态转变过来,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精力上,都依然采取初中时期的做法,这必然导致成绩的下降和退步。
二、学习方法方面的差异
首先是机械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较少,所涉及的知识点也相对简单,每个学期的课堂时间充足,所以通常教师所采取的手段大多是在课堂上放慢速度,对于各个知识点反复进行强化和练习,课后的作业更是对此进行重点巩固。到了高中,随着科目的增加,学生学习逐渐紧张,数学课时也减少了很多,但是知识点反而增加了很多,这就使得教师不可能再像初中的时候那样详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还有一部分知识需要学生课后自学,这使得学生无法迅速适应高中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其次是模仿和创新之间的差异。初中,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因为知识点较少,而且很多题型学生都做过。到了高中之后,知识点不断增多,题目类型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结合导致题目的难度增大。教师又受到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涵盖所有的题目类型。如果学生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模仿阶段,那么必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必须在学习方法上进行创新,开拓思维,有效地做到举一反三。
三、自学能力方面的差异
初中时期,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低,而且考试中所有的题目或者题型大多都是在平时见过的,甚至有的题型是经过教师反复训练的,学生照葫芦画瓢就可以做对。但是到了高中,内容多,题型多,教师把高考的全部题型都涉及到是不可能的,通常只能是对于典型的题目重点进行讲解。如果学生不进行自学,不主动去发现,去练习,那么对于很多类型的题目就会觉得陌生,这必然会影响考试成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学能力不仅仅是对于当前的高中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不可能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当离开了学校,就需要自学。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为他们以后人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思维习惯方面的差异
受知识范围和知识层次方面的限制,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往往是不全面的,这就使得解题的方向出现偏差。比如,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过负数,所以他们考虑的范围都是大于零的数,但是如果到了高中学习了负数后,依然按照初中的思维习惯去考虑,那么必然会出现错误或者失误。高中数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这就需要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注意问题的全面性。
在初中的数学题目中,通常情况下答案都是唯一的,很少会出现两种结果,所以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果就认为完成任务了。但是这种解答方式到了高中则恰恰是导致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比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答,总是会包括正负两个结果,所以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出现错误。
总之,和初中相比,高中数学知识更加复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课本的数量上。选修的书本不算,必修的课本就至少比初中多了一倍,但是课时却减少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安排上更加紧凑,教学节奏加快,同时还要能够将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梳理,并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和所含的数学思想,认识到高中知识和初中知识的差异所在,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进而有效提高数学成绩。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