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发肿瘤的肢端角化病――恶性肿瘤的一个皮肤新标志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ia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复习了一种特殊的伴发于肿瘤的皮肤病,伴发肿瘤的肢端角化病(acrokeratosis paraneoplastica,APN).1965年Bazex等首先描述了此病,认为它是恶性肿瘤的一种皮肤标志.此后在法国报告的病例日渐增多.

其他文献
作者在32例瘤型(LL)、25例结核样型(TT)麻风患者和20名正常人对照者中,在体外进行了外周血单核细胞功能的研究.检测的项目和结果如下.1.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LL、TT和正常人对照者均在正常范围.2.单核细胞的Fc和C3b受体活性试验:分别测定单核细胞结合用兔IgG抗体包被的绵羊红细胞或结合用兔IgM抗体与补体包被的人红细胞的能力,以“附着指数”(“attachmentindex”)表示结果
由于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很不满意,因此预防此并发病就很重要.自从Sulzberger报告应用ACTH和可的松治疗一例带状疱疹以来,已有许多报告.早期报告,在24~36小时内有明显缓解疼痛作用,有些可以降低疱疹后的神经痛.相反的意见认为,系统性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使皮疹恶化,导致播散,应慎重考虑.
期刊
作者总结目前有关维甲酸的研究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提出对维甲酸临床应用的看法.
本文报导一例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SCLE).皮损区发生了许多传染性软疣,在软疣的周围出现临床上、组织学上均无炎症的晕轮.患者为21岁男性,自1974年随诊至1979年死亡.整个病程以皮肤LE为主要表现,并有SLE的全身症状,皮肤活检HE染色亦诊断LE.
1942年Hobby等在体外研究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时发现了约有1%的菌在适当的药物浓度下能存活下来,并注意到药物对积极繁殖的菌作用最强。1957年McDermott对细菌残存现象的临床和实验提出综合观点。大约在同时,有人在结核病治疗中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作者综合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的资料提出了菌的残存现象和残存菌的概念。
期刊
Kushner等证明在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患者和其某些亲属中由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肝脏及红细胞尿卟啉原脱羧酶活性低下。另一些作者测定红细胞酶活性却得到相反的结果。肝脏的多形性乙酰化作用是一种可遗传的特征。缓慢型乙酰化功能是一种纯合的常染色体隐性基因。而快速型乙酰化功能是一种纯合的或是杂合的显性基因。因此,乙酰化功能表现型象HLA系一样可作为一种遗传标记。作者测了51例PCT患者(男50例,
期刊
何杰金氏病的皮肤病变并不少见。一般认为,有15~30%患者在其病程中可出现皮肤病变。其皮肤病变包括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种。非特异性皮损多表现为红皮病、皮肤瘙痒或皮肤干燥等,在临床上与组织病理学上均不具特异性。特异性皮损系在组织病理学上具有特异性的恶性淋巴肉芽肿的组织象,临床症状亦较特殊,多表现为肿瘤。然此种皮损较为少见,一般认为,不超过患者总数的10%。
期刊
作者曾证明PUVA结合口服芳香维甲酸(Tigason),治疗银屑病是比较有效的.可加速银屑病损害对PUVA的反应,减少照射次数和治疗时间,并可使银屑病治疗所需要的总UVA照射量至少减少一半.
银屑病伴淀粉样变是罕见的.脓疱型银屑病伴淀粉样变至今仅报告3例.本文报告1例系统性淀粉样变病人长期伴有银屑病以后发展为红皮病、关节病变、脓疱型银屑病和肾病综合征.
本文报告两例口腔白色损害临床诊断为扁平苔藓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一年内皮疹形态发生改变,经活检诊断为念珠菌性粘膜白斑,而后又均在原发疹的部位产生鳞状细胞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