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秋之交,气温变化大,感冒发烧的孩子不知不觉地多了起来,成为年轻父母们的一大心病。如何看待孩子发烧?怎样应对才算科学?且看本文为你解惑。
发烧也有益
发烧表明孩子生病了,在父母眼里当然是“祸”。其实,发烧对孩子的身体也有很多益处:
锻炼免疫系统 发烧能促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因而大大提升了体内免疫系统对入侵细菌或病毒的战斗力,有利于缩短病程,加速身体康复。
反映病情变化 体温曲线的变化往往反映病情的变化,对医生寻找病因、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减少患过敏症和癌症的风险 1周岁前从未发过烧的孩子中,有50%在7周岁前发生过敏反应;而在那些发过1次烧的孩子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是46.7%;发过2次烧以上的孩子中,这一比率则降至31%。另外,经过感冒发烧的孩子,免疫系统能得到锻炼,使人体内能生产更多的干扰素,而干扰素是公认的癌症杀手。
脑子会“烧坏”吗?
年轻父母常常担心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高烧确实会对机体带来一些危害。例如,发烧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烧(40~41℃)时,孩子可能出现烦躁、谵语、幻觉、抽搐(医学上称为热惊厥)。发烧可使心跳加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增加15~20次。此外,发烧时还会消耗大量的自身物质和能量,对机体抗病不利。但孩子发烧如果处理得当,一般不会造成大脑损伤,只有极个别孩子由于抽搐过久而发生缺氧,可能造成脑部的损伤而影响智力。
孩子发烧是否会造成智力下降,主要是潜藏在发烧背后的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作祟的结果。所以,必须针对疾病本身治疗,而不是单纯只是追求退烧。
判断方法 凡脑部疾病,尤其是脑膜炎者,不管有没有发烧,都会有精神不好,面色很差,不吃东西,哭声微弱或不哭,甚至昏睡、呕吐、抽搐等凶险症状;如果孩子的精神比较好,哭声响亮,食欲不错,即使体温高一点,危险性也相对较小。
错误退烧不可取
应当承认,对高烧且有热惊厥史的孩子,要施行退烧措施。但措施一定要得当,严禁使用以下种种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一:快速退烧
年轻父母由于对发烧有偏见,动辄要求医生打退烧针,如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甚至地塞米松,来个闪电式降温。殊不知一来病因未弄清,笼统地退烧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烧退了又可能再升高;二来扰乱了病孩的体温曲线,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三来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以氨基比林为例,它可引起白细胞结构的改变,导致血中白细胞减少,比氯霉素副作用更大。对某些孩子还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过敏体质孩子可能会发生皮疹、荨麻疹,甚至剥脱性皮炎。故儿科专家反复强调,14岁以下孩子禁用退烧针。
错误做法二:吃好、吃多、吃甜
父母大多这样认为,孩子发烧了,从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出发,应该吃些好的。而一般所谓的好食品,不外乎肉、蛋类,蛋白质含量丰富,但是蛋白质的“剩余热量”高(医学上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大大超过另外2种营养素,即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产能。大量进食蛋白质类食物,无异于“火上浇油”,使发烧的孩子体温更高。吃甜是又一个误区。首先,孩子生病后消化道分泌液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食欲已有所下降。若再进甜食,大量消耗维生素B2,则消化液将进一步减少,食欲更差。
所以,孩子病中尽量少吃甜食与高蛋白,食谱应突出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的优势,粥类、水果、蔬菜等才是佳品。
错误做法三:盲目保暖
父母一方面催促医生给孩子打退烧针,开退烧药,另一方面又给孩子加衣添被,在夏天也不敢开空调、吹电扇。殊不知,这样不利于体表散热,会引起大量出汗、脱水、循环血量减少,甚至出现休克、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
正确之举是将患儿置于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少穿一些衣服,以增加皮肤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来散发体内过多的热量,这样可避免机体的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以及抽搐的发生。
正确降温方法
降温标准 目前主张38.5℃是一个分水岭,超过这道岭就可以采取退烧措施(给予退烧药等);如果孩子有热惊厥史,一超过38.3℃就有可能发生抽搐,不妨在38℃时就预先给予退烧药以作防范。记住:退烧的目的不在于治本,而是设法使体温稍降一点,让孩子感到舒服一些即可,不必非要降到正常标准。
非药物疗法安全性高,宜作为首选。如用空调、风扇等降低居室的温度(夏天可降至25℃左右,确保孩子处于凉爽但不寒冷的环境中);用接近体温的温水毛巾敷前额部,擦四肢和前胸后背;酒精擦浴、冰敷等办法限于大孩子,1周岁内婴儿不用此法。
药物疗法 如口服药、肛门栓剂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退烧药只用于高热(肛门温度达39℃或以上)的幼儿,2个月以内的小宝宝禁用。首选药物是泰诺啉、百服宁等扑热息痛制剂。退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父母不要性急,不能将不同种类退烧药混合使用,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如用了口服药约30分钟没退烧,又加栓剂),使烧退得过猛过急,致使体温骤降至36℃以下而发生意外。
栏目管理、编辑/曹雯
E-mail:[email protected]
发烧也有益
发烧表明孩子生病了,在父母眼里当然是“祸”。其实,发烧对孩子的身体也有很多益处:
锻炼免疫系统 发烧能促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因而大大提升了体内免疫系统对入侵细菌或病毒的战斗力,有利于缩短病程,加速身体康复。
反映病情变化 体温曲线的变化往往反映病情的变化,对医生寻找病因、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减少患过敏症和癌症的风险 1周岁前从未发过烧的孩子中,有50%在7周岁前发生过敏反应;而在那些发过1次烧的孩子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是46.7%;发过2次烧以上的孩子中,这一比率则降至31%。另外,经过感冒发烧的孩子,免疫系统能得到锻炼,使人体内能生产更多的干扰素,而干扰素是公认的癌症杀手。
脑子会“烧坏”吗?
年轻父母常常担心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高烧确实会对机体带来一些危害。例如,发烧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烧(40~41℃)时,孩子可能出现烦躁、谵语、幻觉、抽搐(医学上称为热惊厥)。发烧可使心跳加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增加15~20次。此外,发烧时还会消耗大量的自身物质和能量,对机体抗病不利。但孩子发烧如果处理得当,一般不会造成大脑损伤,只有极个别孩子由于抽搐过久而发生缺氧,可能造成脑部的损伤而影响智力。
孩子发烧是否会造成智力下降,主要是潜藏在发烧背后的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作祟的结果。所以,必须针对疾病本身治疗,而不是单纯只是追求退烧。
判断方法 凡脑部疾病,尤其是脑膜炎者,不管有没有发烧,都会有精神不好,面色很差,不吃东西,哭声微弱或不哭,甚至昏睡、呕吐、抽搐等凶险症状;如果孩子的精神比较好,哭声响亮,食欲不错,即使体温高一点,危险性也相对较小。
错误退烧不可取
应当承认,对高烧且有热惊厥史的孩子,要施行退烧措施。但措施一定要得当,严禁使用以下种种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一:快速退烧
年轻父母由于对发烧有偏见,动辄要求医生打退烧针,如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甚至地塞米松,来个闪电式降温。殊不知一来病因未弄清,笼统地退烧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烧退了又可能再升高;二来扰乱了病孩的体温曲线,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三来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以氨基比林为例,它可引起白细胞结构的改变,导致血中白细胞减少,比氯霉素副作用更大。对某些孩子还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过敏体质孩子可能会发生皮疹、荨麻疹,甚至剥脱性皮炎。故儿科专家反复强调,14岁以下孩子禁用退烧针。
错误做法二:吃好、吃多、吃甜
父母大多这样认为,孩子发烧了,从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出发,应该吃些好的。而一般所谓的好食品,不外乎肉、蛋类,蛋白质含量丰富,但是蛋白质的“剩余热量”高(医学上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大大超过另外2种营养素,即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产能。大量进食蛋白质类食物,无异于“火上浇油”,使发烧的孩子体温更高。吃甜是又一个误区。首先,孩子生病后消化道分泌液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食欲已有所下降。若再进甜食,大量消耗维生素B2,则消化液将进一步减少,食欲更差。
所以,孩子病中尽量少吃甜食与高蛋白,食谱应突出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的优势,粥类、水果、蔬菜等才是佳品。
错误做法三:盲目保暖
父母一方面催促医生给孩子打退烧针,开退烧药,另一方面又给孩子加衣添被,在夏天也不敢开空调、吹电扇。殊不知,这样不利于体表散热,会引起大量出汗、脱水、循环血量减少,甚至出现休克、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
正确之举是将患儿置于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少穿一些衣服,以增加皮肤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来散发体内过多的热量,这样可避免机体的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以及抽搐的发生。
正确降温方法
降温标准 目前主张38.5℃是一个分水岭,超过这道岭就可以采取退烧措施(给予退烧药等);如果孩子有热惊厥史,一超过38.3℃就有可能发生抽搐,不妨在38℃时就预先给予退烧药以作防范。记住:退烧的目的不在于治本,而是设法使体温稍降一点,让孩子感到舒服一些即可,不必非要降到正常标准。
非药物疗法安全性高,宜作为首选。如用空调、风扇等降低居室的温度(夏天可降至25℃左右,确保孩子处于凉爽但不寒冷的环境中);用接近体温的温水毛巾敷前额部,擦四肢和前胸后背;酒精擦浴、冰敷等办法限于大孩子,1周岁内婴儿不用此法。
药物疗法 如口服药、肛门栓剂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退烧药只用于高热(肛门温度达39℃或以上)的幼儿,2个月以内的小宝宝禁用。首选药物是泰诺啉、百服宁等扑热息痛制剂。退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父母不要性急,不能将不同种类退烧药混合使用,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如用了口服药约30分钟没退烧,又加栓剂),使烧退得过猛过急,致使体温骤降至36℃以下而发生意外。
栏目管理、编辑/曹雯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