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虚妄对话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ebbs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解构生活》的英文原名直译出来应该是“破门而入”。“破门而入”有两层意义:抽象一点,是作为“入侵者”的移民及其文化对伦敦本土文化的“破门而入”;具体一点,是移民少年米若对建筑师威尔工作室的“破门而入”。
  在第一层意义上,电影关注伦敦在开放中衍生的诸如种族、贫富悬殊、人际隔阂等现代城市问题。故事的发生地就在伦敦最乱的地区——国王十字车站,它聚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难民,也是罪犯、黑帮肆虐的地方,各种种族、阶层、人性的矛盾在这里冲撞。因此,政府选择在这附近开发一个绿色环境项目。这个设想显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试图以理想的生活环境来缔造理想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一层意义是第二层意义的背景。在第二层意义上,故事真正展开。威尔是一位知名建筑师,属于绅士型的城市精英,是绿色环境项目的主要设计者,与同居女友丽芙及丽芙与前夫生的十二岁的女儿碧住在一座豪华公寓里。往往生活硬件上完美无缺的人就容易在软件上出问题,精神困扰之类已经是常见的富贵病了。碧患上了自闭症,行为古怪,丽芙不得不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来照顾女儿。威尔怀疑碧就是要拆散他和丽芙才变得越来越乖张。威尔爱丽芙,却找不到安抚和接近她的途径。他被排斥在母女二人的圆圈之外,只能远远观望。
  情感疲惫的威尔只好把精力投入到国王十字车站附近的开发项目上去,但他的工作室成了附近混混们觊觎的目标,多次被洗劫一空。蹊跷的是小偷偷走了威尔的电脑,却将电脑里面的照片又刻录成光盘送了回来。威尔决定亲自缉盗,于是有一天晚上跟踪一个少年窃贼来到了他的家。这个叫米若的少年和他的母亲艾米娅是来自塞尔维亚的难民。难民当然是属于第三世界的了。在巴尔干战争中,米若的父亲因为是阿拉伯人而被疑为叛军,死在了萨拉热窝。米若因为自己的穆斯林名字而逃过一劫,母亲带他逃到伦敦,住在贫民区,靠给人缝补衣服和在社区做小时工艰难度日。作为一个失去父亲又失去祖国的少年,青春期可能有的问题米若都有。他留着爸爸的照片,恨自己的穆斯林名字,在网上搜寻有关萨拉热窝及其叛乱的一切,却不愿跟母亲回去。他还逃课,并在叔叔的教唆下偷起了东西。但是就算他逃课,就算他偷东西,他的内心还是纯洁善良的。他瞒着妈妈,怕她伤心,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妈妈唯一的希望了。他把电脑里的图片刻下来还给电脑的主人,因为他知道这是别人所珍视的。生活是匮乏的,但艾米娅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她在模拟的钢琴键上弹奏内心的音乐。这个女人似乎是文艺作品中称颂的那种美丽盲人形象:世界一片黑暗,内心却一片光明。艾米娅沉默寡言,形象也说不上多么美丽,但她的眼睛那么明亮,点亮了她整个人。
  威尔发现母亲对于儿子的所作所为完全不知情,于是,不知是出于对母子的怜悯,还是为艾米娅的神秘气质所吸引,他没有报警。其后,威尔再次在街头公园见到一起嬉闹的母子俩,艾米娅的笑声是那么清澈透亮,只有内心同样清澈透亮的人才能发出这样的笑声。而其时威尔正陪着偏执古怪的碧苦闷地从他们旁边走过。如同鸟儿美丽的歌声唱响晴空,艾米娅的笑声为威尔心中带来了奇异的明亮感。但艾米娅对他是完全陌生的。威尔再次以修改衣服的借口走进艾米娅家。对于贫穷的艾米娅来说,这是一笔“大生意”,但她却提醒威尔:修改的代价太大,也许不值得的了。可见她的善良纯正。威尔坚持修改。当艾米娅为威尔量尺寸的时候,手不时地碰到他身体的这里那里,艾米娅是心无旁骛的,但这些触碰在威尔心里引起的感觉可想而知。这时候我们就知道,这对男女将要发生什么了。
   威尔尽心帮助着艾米娅母子,他让颇具建筑灵感的米若到他们公司学习设计。艾米娅渐渐被这个善良、温和而优秀的男人打动了,两人感情与日俱增,终于发展为情爱和性爱。尽管艾米娅贫穷,但是对威尔却没有任何要求,这是一个非常纯真的爱情事件。可是有一天,艾米娅无意间发现,原来威尔早就知道米若是到他工作室行窃的人。她认为威尔欺骗了她,他接近她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指控米若而取证,这是一个阴险的圈套。为了保护孩子,为了自己受伤的情感,艾米娅决定实施报复并颠覆威尔的圈套。在一次欢爱过后,艾米娅拍下了沉睡的威尔与自己的床上镜头,意在等威尔指控米若时以此为要挟。然而,威尔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对艾米娅越来越难舍难分。他决定离开丽芙,但见到丽芙时,又不知道如何开口,二人已形同陌路。
  这时,警方找到了有力证据,米若被抓。威尔原本乐于帮助艾米娅,米若是否定罪的关键取决于他。但艾米娅的误会以及那些照片导致威尔再也不想这么做了。艾米娅去求威尔,威尔拒绝。而且,这时问题已经被搞复杂,不是威尔一个人就可以帮助米若的了,他需要丽芙的配合,而这势必要把自己跟艾米娅的关系和盘托出。结局是:威尔向丽芙坦白,两人都证明了自己的高尚,到法庭去作了假证并撤诉,拯救了濒于危境的母子。被拯救的母子怀着感恩的心情返回萨拉热窝。已经形同陌路的一对男女又找回了丢失的爱情。
  影片试图建立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的对话关系,这是一个多么诚实而美好的愿望。然而结尾却证明了这个愿望在诚实而美好的同时又是多么狭隘而居高临下,身为第一世界的代言人,电影创作者把自己打扮成第三世界的上帝而毫不自知。威尔和丽芙既然已经在道德上证明了自己的高尚,感情上形同陌路的问题自然就被解决了,这是一种多么混乱的逻辑。难道道德认同可以代替两性之间的情投意合吗?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问题。难道高尚道德可以解决感情问题吗?这又是怎样简单、牵强甚至愚蠢的解决策略。威尔和丽芙和解的基础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可是,他们的感情问题原本与道德无关。电影提供了一个根本不能成立的结局,因为,如果这个结局成立的话,威尔在家庭中的苦闷以及对艾米娅的爱将统统被证明是虚伪的。电影的意旨是对话,结尾却以第三世界的善良和高尚解决了种族与文化间的对话问题。但他们实际上并未开始对话,更不要说平等对话。艾米娅母子的离去宣告对话尚未开始便已经终止,却被错误地当成对话的完成。这恰恰说明什么呢?说明两个世界之间根本不可对话。第一世界敞开心胸,寻求对话,最终却保护性地关闭了自己。第一世界带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优越感很有修养地拒绝了第三世界,如同丽芙母女构成的圆圈拒绝威尔。威尔最后的反省是:“之所以认为她们母女是一个圆圈,自己被排除在外,是由于自己内心的黑暗。”如果作为种族与文化关系的一个能指来看待,这一归结显然更让人不能接受。
  威尔和丽芙的感情还能修复吗?我觉得很难。丽芙能改变那种兴师问罪的样子吗?碧能不再那么阴阳怪气吗?只要碧不能改变她的阴阳怪气,丽芙就要把坏情绪转嫁到威尔头上,似乎一切都是威尔造成的。丽芙和碧为第一世界的任性和骄纵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注解。看看威尔那张压抑而疲惫的脸吧,一开始我就觉得那样的日子他不应该再过下去了。电影《通天塔》同样是反映种族问题的,其中也有一对感情出现危机的夫妇,决定到中东旅游一次,这也是他们为婚姻所做的最后的努力。结果就在旅游巴士上,女的似飞来横祸一般被两个阿拉伯小孩闹着玩的一颗子弹击中。这对夫妇被抛在了一个阿拉伯人家里,女的伤势危急,男的焦急万分心疼万分地抱着她。女的说,我想小便。男的赶紧拿便盆,女的却像一个小女孩一样害羞而难为情地说,我已经尿到身上了。男的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小心地拉起她的裙子,把一个便盆放到她身下。就是这个细节,让我觉得他们还能过下去。突发的灾难性的事件可能会把已经疏远的两个人拉近,比如《通天塔》中这对男女。但这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两个人性情胸怀还能相容。威尔和丽芙似乎不属于这种情况,威尔总是像一个做错事的男孩,对丽芙无所适从,这不是突发的灾难性事件可以改变的,何况他们之间的事件并不是客观灾难性的,仍然与两个人的情感有关,仍然是威尔欠了丽芙的,仍然是威尔低低地求得丽芙的原谅。
  威尔和艾米娅之间的误会远远比威尔和丽芙之间的隔膜容易消除,但电影却没有让威尔和艾米娅去对话。如果两个种族阶层的相爱者都不能对话,那么,两个种族阶层之间的对话就是毫无可能的了,彼此始终是“他者”。他们在浴缸中坦白并决裂,艾米娅说,“我们每个人都说了多少谎言?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说了多少谎?”误会,不就是对自己的谎言吗?她认为他耍阴谋,她伤心“你偷了别人的心,这是真正的犯罪。”他认为她太阴险,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辱没了他的感情。我们无奈地看着他们,心里祈望着:不要误会。但他们都看不清对方了,只有我们能看清,因为我们是局外人。电影为什么取消了威尔和艾米娅对话的机会呢?现成的原因是两个种族阶层、两种文化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天然的戒备,使他们根本不具备沟通的可能和基础,所以连尝试都不必去做了。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创作者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不愿意让威尔和艾米娅达成谅解,因为那意味着他们之间距离的消失,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平等,意味着艾米娅高攀与上升了。考虑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象征着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一选择就更加不可避免了。这一对男女之间的问题其实已经上升为政治。
  中国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也在为第一世界所言说,比如,卡夫卡《万里长城建造时》、马尔罗《人的命运》、卡内蒂《迷惘》、布莱希特《四川好人》、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尤瑟纳尔的《王佛脱险记》、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以及赛珍珠的一系列小说,他们注视中国时,也都隐隐约约地带有一些殖民主义者的优越目光。这种类似于殖民主义文化的优越目光不仅体现在国际上,也体现在地域上。作家温亚军在论述王安忆的《大刘庄》时提到,为了体现出大刘庄与上海的距离,王安忆写了一个上海来的哑巴。哑巴在这里完全是表达一种观念的隐喻,即表明了上海就是一个神话,上海人不必在大刘庄这个小地方开口说上海话,别人还得知道她是上海来的,不能说话的哑巴得受到礼遇和尊崇。王安忆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她内心里存在着大地方人的优越感。这种近似于“势利”的心态也体现于第三世界自身,甘阳有篇文章提到,中国的翻译中也存在着种族歧视问题,对比一下“美利坚”和“厄瓜多尔”这两个国名的翻译,即可以发现,用于美国的字眼远比用于非洲国家的字眼体面和英姿勃发。
  威尔的中产阶层的绅士气质使我愿意他与艾米娅走近。这样物质与精神互补,正好达成圆满。不知是出于第三世界人民的天然的认同感还是对于艾米娅的扮演者朱丽叶•比诺什的偏爱,我的感情一上来就倾向于艾米娅,我不喜欢盛气凌人的丽芙——这可能也是第三世界对于第一世界的直观感受。不排除第三世界的敏感、过激、病态的自尊在其中作祟的可能。可是,电影只为保全威尔和丽芙,关心的也只有威尔和丽芙,其他人都是促进二人关系好转的催化剂。艾米娅的感情原来只是用来牺牲的。第三世界所牺牲的自尊令人难过,尤其与爱情有关时。艾米娅与威尔的爱难道就不是真的,就不值得珍惜吗?电影却只倾心于挽救威尔与丽芙的感情,顾此失彼。那等于在告诉我们,艾米娅的感情是不值得关注的,因为她是难民,她什么都缺,她的感情上的遗憾根本不必挽回,能够在迫切的生存安危问题上给予补偿就可以了。而威尔和丽芙的感情本来就是门当户对的,他们什么都不缺,只缺感情上的和谐,所以值得挽回。电影给了我们这样的暗示:难民的需要只能是实际的,情感不是他们的问题,情感是上等人才配有的奢侈品,也只有上等人才存在情感问题。爱情也是摆脱不了阶层问题的,再怎么体贴的爱情都无法逾越高低贵贱,因为两个世界的界限是无法逾越的。一个误会就导致了一对相爱的男女变成陌路,这样的爱似乎太脆弱了。但真正脆弱的其实不是爱,而是爱背后的巨大的差异性背景。导致艾米娅与威尔结局的并不仅仅是误会,因为结尾意味着误会消除了,可结局还是一样。威尔需要艾米娅的是什么?他累,他苦闷,他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现在,他不需要了。威尔原来知道,艾米娅包容,不给他压力,且有着很美的内心世界。但现在,他更知道,艾米娅是处于弱势的,这会给他带来麻烦。他还是需要跟他一样处于强势的丽芙。
  如果必须在爱情里分出贵人贱人,那是多么令人难受的事情。有一个细节让我感到特别刺痛,为了救儿子,艾米娅去求威尔,在高坡上,她一面乞求,一面试图去解威尔的裤带,威尔拒绝着。我理解这个女人的绝望,当优雅的情感已经不可能时,她只有采取这么低级的手段了。艾米娅所经历的摧毁性的撕裂,是一个女人超出伤感的绝望。她把一个女人的尊严全部放弃了,只为挽救儿子。那一刻,她已经不要自己了。这样的舍弃,跟死差不多。他们的爱情是最真的,但爱情的轨迹已经完全改变了,以至于面目全非。爱情中搀杂进现实的威逼和就范,格外令人心酸和难堪。爱以温存、渴慕开始,以如此卑贱不堪的情形结束。这个女人已经给生活压扁了,她身上本来就已经集中了所有倒霉的问题:难民,单身母亲,问题少年,犯罪。床上拍照那一节,我们看到朱丽叶•比诺什的身体,正是一个17岁男孩的母亲的身体。与主演《英国病人》时相比,朱丽叶•比诺什苍老了许多,沧桑了许多,寒伧了许多,正是一张难民母亲的脸。不堪回首的过去,勉力支撑的现在,无法展望的未来,都写在这张脸上。面对出其不意的爱情,她既渴望拥抱又小心防备着,结果还是被碾碎,零落成泥。还记得与威尔决裂时她说的话吗?“你知道我多久没有碰男人了吗?”这时候想起这句话,会让我们心里发颤。
  电影先让他们在误会中决裂,接着让艾米娅陷入困境,需要求助于威尔。这一安排可以让我们对电影创作者的阶级倾向性一目了然。如果先后次序颠倒一下,艾米娅就不至于跌进如此尖锐的屈辱之中。电影这样安排,等于给了威尔做艾米娅的救主的机会。他们不仅物质富足,而且道德完善,他们无懈可击。电影人物格局的设置本身就透露出第一世界的不言而喻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暗暗地击伤第三世界的自尊。如果艾米娅的身份换成英国下层的穷女人,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可是电影却给了她这样一个身份,那就说明它反映的不仅是等级问题,而且是种族问题。但它解决种族问题的思路却完全违背了自己的诚意。难民,住在肮脏混乱危险的贫民窟,上帝的上等子民,在实施一个街区建设计划,改善并拯救他们,多么慈善,多么人道。这就是我们今天世界的对话格局的象征。英国中产阶级的那种雍容稳泰的顽强的优越感下面,也许正遮蔽着深刻的危机。余秋雨走过战火纷飞的中东,再来到欧洲,看到街头整个下午喝着咖啡的悠闲的欧洲人,就感到这个世界正蕴涵着危机。可欧洲人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也许正是根深蒂固的优越感造成了他们的意识盲点。
  连丽芙都这么高尚地参与了对艾米娅母子的拯救,艾米娅除了流下感激的泪水,还能怎么样呢?当威尔和丽芙出现时,等在那里的艾米娅母子仰头看见,眼睛倏的一亮,他们被上等人的高贵灵魂照亮了。上帝出现时就是这样的,带着光明,接受子民虔诚的仰望。可是,这似乎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特例,多数情况下,第三世界人民似乎并不这么领情,敌意几乎没有消泯过。第一世界虽然试图表明他们博爱仁慈,他们并无敌意,但那种深刻的戒备,不就是下意识中的敌意吗?《通天塔》中,美国游客在阿拉伯地区的恐慌,不正是第一世界内心的缩影吗?他们好像置身原始森林,必须随时防备野蛮动物的侵袭,他们完全把阿拉伯人视为恐怖的动物。他们虽然故作坦然,但敌意实际上已渗入他们的潜意识,会不由自主地以隐蔽的方式传达出来。
  《尘雾家园》也是一部与种族有关的电影,一个美国女人的一套房子由于错过一步手续而被官方拍卖,买到这套便宜房子的就是一家阿拉伯移民。女人回来后,去找阿拉伯人交涉。就人情而言,也许阿拉伯人应该把房子还给女人,就法律而言,阿拉伯人则完全可以不这么做,他是合法地得到这套房子的。女人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幸而获救。扮演这个阿拉伯人的是本•金斯利,他还在《死亡与少女》中扮演了一个顽固死硬可恶的家伙。如同冯远征扮演了《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中那个变态的家庭暴力实施者之后,无论他演什么,我都无法扭转印象一样,有一种演员是非常适合被类型化的,本•金斯利可以被类型化为顽固死硬可恶的家伙——尽管本•金斯利也成功地扮演过甘地。导演选择本•金斯利来扮演这个阿拉伯人,恐怕也是某种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吧?这个阿拉伯人顽固死硬不通人情但又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有凭有据无懈可击,很难攻克,让你恨得牙根痒痒但又毫无办法,这可能就是美国人对于阿拉伯人的突出感觉吧?尽管美国人的表达非常文明,但是一看阿拉伯人这个形象,以及他给人的那种传神的感觉,你就明白基督教文明与穆斯林文明之间的冲突有多么根深蒂固刻骨铭心了。事实上,如果房子的买主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一个美国人,他多半也不会搬离已经合理合法得到的房子,但他是一个阿拉伯人,他就要承受无声的谴责和无形的仇恨了,女人的自杀把这种情绪推到极致。难道美国被阿拉伯世界逼到自杀的地步了吗?这不过是一个煽情策略,为的就是激起某种情绪。女人的房子是被官方依法拍卖的,美国人不去谴责自己国家法律的机械性弊端,却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一个合理合法的阿拉伯人,也实在说不过去。
  试图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在第三世界面前,结果却说服不了自己,而且还遭到抵制,这说明第一世界的思路出了问题。《解构生活》中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拯救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却导致了整部电影的失败。归根结底,也是思路问题。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这是任何施舍都不能取代的。影片不过在拿第三世界的人垫底,难民、移民是作为困扰第一世界生活的因素出现的,不同阶级、不同种族的人各自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干扰消失了,第一世界的问题也不存在了。第三世界的消失居然成了解决第一世界精神危机以及与人际沟通问题的药方。“解构生活”,被解构的其实仅仅是艾米娅和米若的生活,就像绷带被撕开,伤口露出来;就像一堆破烂,在探照灯下显示出它的惨白。艾米娅和米若的生活被解构到一无所有,除了可怜。威尔和丽芙的生活却得到了建构,以艾米娅的可怜和羞耻为代价。
  在街头的车里无聊地等待窃贼出现时,威尔没有接受妓女,因为他还在相信并寻找着爱情,而且,他不确定自己现有的是否为爱情。妓女进他的车里取暖,他同意了。在一个寒冷而黑暗的夜里,无法拒绝相互的取暖。威尔与丽芙之间,又何尝不是一种相互取暖呢?他们在浴缸坦白时,对于彼此的情感是充满质疑、迷惑与不确定的,这其实非常符合男女在情感寻觅过程中的真相,不这样反而不真实了。也许就是要经过一次次的误会和决裂,两个人才能唇齿相依地走到一起。关键是,要有爱的信念,要不放弃。
  电影中关于威尔和丽芙的关系有一句话,这句话对于两性之间、两个世界之间,都是一个带有警醒意味的质询:“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不再注视对方?”
其他文献
作为妻子,她与在皖南事变中英勇牺牲的袁国平乃是“模范夫妻”;作为战士,她是斯诺《西行漫记》中记载的30位女红军之一;作为母亲,她养育了一个已成长为共和国海军将军、教授的儿子。    南京雨花台功德园,一座墓碑上镶有红五星的坟茔静卧在苍松翠柏之中,这里安息着一对革命夫妻的英灵,他们是:袁国平与邱一涵。  人们早已铭记在皖南事变中英勇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烈士的名字,但对他的妻子邱一涵却知之甚少
期刊
每天看报看电视,听人讲话作报告,与人交谈拉家常,发现人的舌头颇有意思,并由此想起有关“舌头”的故事与评说。  我一向认为,人的舌头是最软弱、最没骨气的东西。为了某种需要、某种利益,它可以不顾事实、不讲良心而信口雌黄,胡说八道。对同一人、同一事、同一理,舌头一会儿能这样说,一会儿又能那样说。明明是白的,舌头能说成是黑的;明明是黑的,舌头又能说成是白的。一个人在台上的时候,舌头能把他夸成一朵花,好得什
期刊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可谓卧虎藏龙,即使在街头小巷,市井街区,也无不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隐藏着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奇人。    温红美:全国唯一的“女变脸师”     夜晚的龙蟠中路,灯光璀璨,一家名为巴国布衣的川菜馆大厅里热闹非凡,人们在一阵阵惊奇的欢叫声中骚动不已:这变脸真的是绝活啊,一眨眼的工夫就变了十几张脸,咦,这位变脸师还是个女的。    没拜师,自学成才的女变
期刊
裴家舍,顾名思义,通常人们会认为该村姓裴的是大姓。但怪得很,这里竟没有一个人姓裴。这是什么原因呢?  传说,这个村是两百多年前,由裴家四弟兄披星戴月,辛勤劳动兴建起来的。那时他们拥有良田上千亩,耕牛十多头,日子过得很红火。左邻右舍都说这里的“风水”好。  裴家弟兄听说“六十年甲子颠倒转,三十年河东变河西”,好风水也会变坏的。竟因此忧虑起来,特地请来阴阳先生,摆起八卦,一心想保住这个好风水。  阴阳
期刊
2008年元月19日,南京的天空飘着雨夹雪,大街上交通显得格外拥挤而繁忙。下午5点刚过,一辆辆轿车、出租车驶进了位于明故宫附近的“东宫大酒店”。6点整,座谈会准时开始。   出席座谈会的有本刊高级顾问: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兰保景中将,原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吕振林少将。  江苏省文联党组副书记高以俭,文学界著名学者和作家陈辽、凤章、马春阳、孙友田、宋词、吴功正、汪政、张光芒、张
期刊
电影《巴黎我爱你》的制片当初的意图是通过这部集锦片“将爱的神话与巴黎的神话结合起来”,“向巴黎和电影致敬”。这部由18位知名导演分别执导的18个小短片组成的集锦片,故事的场景选择的是巴黎的18个区,每个故事都带着浓郁的都市风情,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巴黎这样一个多元的国际都市的物质的和人文的风采。本文的重点要论述的是这部电影中反映的典型的都市人心理特征。  在中国当下语境中,乡村的方式被阐释为:人与自然
期刊
不知不觉,《大众文学》已经走过一周年历程。该刊不领政府一分钱而期期不拉,准时出刊,并准时支付作者稿酬,颇为一些官办刊物所不及。作为一本正式出版物,《大众文学》的装帧是朴素的,家常的,甚至略显寒伧,然而其内容却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精当和精要。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一年来,《大众文学》自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揭露鞭挞贪腐,指陈文坛衰相,努力践行雅从俗中来的文化理念,坚持民间立场,抵挡汹汹物欲,在滚滚红尘中历练
期刊
在对服刑人员家人的采访中,最难交流的是他(她)们的配偶。找到他们就比较难。真正面对面了,他们总是说很忙,没有时间;或者说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确实的,他们很忙,而更主要的,是他们不愿意去谈及自己正在服刑的丈夫或者妻子,不愿意把现在和过去相比,不愿意把自己现下窘迫的困境显露给不相干的人来看。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通过各种途径,用自己的诚意感动对方,了解到一些情况。    有时候,体力上的劳
期刊
《人面桃花》是格非继《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之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十年磨一剑的又一杰作。如此漫长的时间或许会成就一部作品,也可能会消磨掉一位优秀的作家。十年后的格非,随着《人面桃花》的问世,再次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  《人面桃花》与格非之前的小说呈现出迥异的格调。虽然小说中仍然采用了“空缺”的手法,但是这种空缺大多可以由读者通过上下文的阅读填补。与他的先锋小说相比,由空缺造成的悬
期刊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中国的名山  都离不开挑夫  离不开背山人  离不开他们苦咸的汗    背着超过自身的重量  向着海拔数千米的高度  沿着崎岖和惊险  让黄沙和水泥  一步登天    山花烂漫 泉水潺潺  那是游人的风景  大山给他的  是重量加高度  重量超载也得载  高不可攀也要攀    山上的观景平台  在他肩上  未来的楼台殿阁  在他肩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