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与乐队的浪漫音诗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23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四部交响乐作品中的第二部,创作于1834年,最初是应帕格尼尼的邀约而作。这部作品也反映了作曲家在获得巴黎音乐学院的“罗马大奖”后,在意大利旅行的见闻。无论是从演奏者的角度还是从聆听者的角度来看,《哈罗尔德在意大利》都是一部异常独特的作品。与著名的《幻想交响曲》相同的是,它们都有高度文学化的情节与人物形象设计,同样运用了“固定乐思”的写作技法。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作曲家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这部作品中,赋予了中提琴以特殊的地位。独奏乐器和乐队之间形成了既非协奏曲,但相互对峙互文的形式,在音乐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对其后的同类作品(如丹第的《法国山歌交响曲》、理查施特劳斯的《唐璜》和《堂吉诃德》、法雅的《西班牙花园之夜》)产生了深远影响。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十分巧妙地将音乐逻辑与文学内涵结合在了一起。柏辽兹借用了他崇拜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内容与场景,用纯器乐创造了“哈罗尔德式”的浪漫主义文艺青年的激情与沉思,刻画出浪漫时期英雄主义追求自我、和平、自由的形象。主人公哈罗尔德愤世嫉俗、孤僻忧郁、高冷傲慢、内心空虚,却又向往光明和平等的世界。他在朝圣的行列中寻找着超越自然和自我的精神境界,在乐曲中构建了一座梦想与现实的美丽桥梁。
  作品的第一乐章《哈罗尔德在山中》为奏鸣曲式。哈罗尔德开始了他的旅程。他走进了被雾气笼罩的阴暗山林中,不知所措地徘徊、游荡。乐队营造了现实中罪恶、混乱的社会,它的黑暗让哈罗尔德无法喘息。乐章进入G大调的同时,也是呈示部的开始,预示着在哈罗尔德在迷茫之际,雾气散去,眼前—片光明。
  中提琴用略带伤感的中音区奏出这段动听而优美的旋律,表达了漂泊之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固定乐思在第一乐章共有四次呈示。
  第一次呈示以3/4拍、mf的力度出现,由中提琴演奏固定乐思旋律,竖琴伴奏,既柔美又具有流动感。随后,单簧管与中提琴的一答一应,就好似一对恋人在对话。弦乐长线条的铺垫,又为整个主部段落增加了温暖的色彩。
  第二次呈示以乐队为主。当乐队呈示主题时,中提琴以延迟一拍的节奏差与乐队进行卡农式的模仿。乐队中固定乐思的主导音色为高声部木管组,而中提琴声部此時以八度音程在mf力度上奏响固定乐思旋律。独奏声部与乐队声部以对等的力度、错位的音区和错开的节奏时值交织对抗,戏剧性地刻画了哈罗尔德的内心抗争。
  第三次呈示在再现部。乐队配器上,单簧管与圆号在独奏中提琴旋律的基础上加以重叠,这样的声音布局营造了温暖的色彩,描绘了辽阔的自然景色,在音响效果上也显得更加饱满。
  第四次呈示对于演奏的情感与力度,作曲家有了不同的要求。力度以mf为基点,逐步递进。在第三与第四次呈示中,中提琴声部奏出的固定乐思虽不再哀伤幽怨,却依然带有一丝迷茫,乐队弦乐声部跳动的音型与固定乐思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绪。用苏联中提琴艺术史学C波尼亚托夫斯基的话来说,是“在欢陕的音响背景反衬下哈罗尔德固定乐思的再现,更是在比较中显得更加孤单寂寞,令人同情”。
  第二乐章《唱晚祷的香客行列》和许多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的慢乐章那样,采用了复三部曲式。这一乐章旋律优美动听,经常独立于整部作品而在音乐会中被单独演奏。它描述的是夜色中,一队口诵晚祷的队伍缓缓走向圣地,这是朝圣者在行走过程中对心灵的洗涤。除了行进者的脚步声以外,还有远处传来的钟声,声音由远及近,又由近而远去。主人公哈罗尔德受到这些虔诚的朝圣者的感染,也默默地走进了他们的行列。他仍旧保持着内心追寻永恒精神的渴望,这种精神超越了文化,超越了宗教。
  柏辽兹在这一乐章中建立了非传统的和声构架,用音量的变化模仿钟声的渐行渐远,也用音程级进制造行进的效果。由竖琴、长笛、单簧管、圆号象征修道院僧侣的“钟声”,在弦乐组与木管组从pp、p、mf、f-dinmf-dim交织的音量变化中,引出并点缀着固定乐思。另外,独奏中提琴持续的分解和弦,在Sul ponticello(近琴马)演奏技巧的运用下,也好似寺院的钟声,伴随着木管、低音提琴拨弦的“脚步”声,乐曲充满了静谧和沉思。这样的旋律线条、音响效果与朝圣者的口诵晚祷交融在一起,不但渲染了气氛,体现出圣洁的宁静,也使得哈罗尔德的内心体会到了平静,孤独的心得到了抚慰。在不断重复的晚祷中,固定乐思的旋律被低声诵出。
  第三乐章名为《阿布鲁齐山民的小夜曲》。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的记载,柏辽兹在意大利游历时曾来到阿布鲁齐山区,他被那里的美景和淳朴的民风所感染,记录下了这首山民演唱的情歌的旋律。
  经过前两个乐章的迷茫、探寻后,哈罗尔德似乎逐渐找到了自己,并开始了回归之路,但在回归的过程中仍然不时有些困惑和犹豫。中提琴独奏声部与乐队出现了短暂的脱离,与乐章开头不同的是,中提琴没有跟随乐队演奏相同的音型,而是脱离伴奏声部,开始自己的旋律。此段落也可以称为“固定乐思”段。作为乐章的展开段,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主调性的织体与非功能性的和声进行。固定乐思以中提琴独奏的方式展开,独奏中提琴声部以八度演奏完成整个段落的固定乐思,与乐队的舞蹈性织体形成对位,一慢一快的对比非常鲜明。这时的哈罗尔德虽然被山民的热情感染,而独奏声部进入八度音程演奏时,还是描绘出他始终难以摆脱的忧郁情绪和内心的空旷荒芜。
  第四乐章为带再现的五个段落的三部五部曲式。乐章在一片喧嚣声中开始,哈罗尔德加入了强盗们的豪饮盛宴,但仍旧在醉酒的迷蒙中,最后一次吟唱出固定乐思的旋律。不过这时他已不能完整唱出,而是含糊不清,旋律变成了一声声的叹息。
  固定乐思在此通过同音反复及节奏扩大的手法,强调旋律中的最后一个音,原本平稳的节奏型在这里变成了许多重音移位的切分音型。连续切分的节奏、非规整型的乐句以及每个乐句小二度音程在句尾的加入,犹如一句句不得其解的疑问。在配器上,单簧管声部与中提琴独奏形成变化模仿的织体,长笛以分解和弦上行的方式进行点缀,弦乐组演奏柱式和弦,以拉奏、拨弦交替的奏法演奏和声。随着固定乐思在这里的呈示,哈罗尔德沉醉了,在梦里,有旅途中甜蜜的回忆,有天堂的歌声。渐渐地,他站起身,微笑地消失在飘渺之中。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一件独奏乐器与交响乐队的标题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奠基之作。中提琴以其极富特点的音色作为作品的戏剧结构核心,成为了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角色。作曲家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不再考虑独奏中提琴的技巧,不再有意突出它的辉煌……我想把中提琴比作拜伦诗中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是一位忧郁的梦幻者,把它镶入我那漫游阿布鲁齐山的富有诗意的回忆当中。”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有意识地赋予独奏中提琴以人物形象与丰富的情感内涵,而作为演奏者,以主人公角色出现的固定乐思在与不同乐器共同演奏时,对于声音的描绘需要有多变性。具体演奏技法主要体现在合理的弓段和弓速安排、换弓换弦的连贯性,以及恰当的指法、揉弦等相匹配,以此获得独奏中提琴和乐队之间的最佳声音平衡。
  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作曲家柏辽兹传达了两个重要的理念——“自我隔离”和“自我回归”。作为弦乐家族的一员,中提琴当时长时间处于“流浪”的状态,很少担当重要的角色,但又坚持着自己的本质。浪漫时期的英雄主義就是有着这样强烈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格格不入,却又不放弃探求和摸索。在乐曲中,中提琴常常在留下“固定乐思”后,不知不觉地游离在乐队之外。它在害怕、惊恐、怀疑中看着乐队,看着社会,甚至最后消失。它“自我”地寻找着自己的角落,而最终,仍旧会自我回归。
  中提琴演奏者们往往对中提琴的奏鸣曲、协奏曲等体裁关注较多。《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似乎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它既不属于中提琴与乐队的协奏作品,又不仅仅是一部交响乐作品中的困难片段。与前者相比,其独奏部分的体量不够丰满;与后者相比,它的独奏部分并没有固定在某一个段落中。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情况,帕格尼尼当年不愿意演奏这部作品。
  然而必须要提及的是,正是因为中提琴炫技性独奏部分的缺失,《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才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与《幻想交响曲》一样,无论是从和声与色彩,还是表情及结构形式上,《哈罗尔德在意大利》都在现代配器法上建立了新的模式,成为浪漫主义中期标题音乐创作的巅峰,并为浪漫派后期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发与借鉴。
  此外,这首作品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民众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开始觉醒,诗歌是当时时代变迁的最强有力的记录。人们抨击和嘲讽旧的社会制度,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黑暗,只能通过诗歌和其它的文学形式来安抚内心的空虚,寻求精神食粮。柏辽兹用“无词的诗歌”音乐化地塑造了哈罗尔德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在许多人看来,“固定乐思”是一种琐碎的重复。其实不然,相反,它是一种对思想和灵魂的反思。它既不仅仅是文学,也不是单纯的对生活的描述,而是文学和生活在音乐中找到的共同点,是火花的碰撞。因此,我认为这部作品无论是作为中提琴教学的参考文献,还是作为演奏者拓宽个人保留曲目的选择,都极具教学与演奏价值。
其他文献
近期,我听了中央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作曲家徐昌俊个人作品音乐会。  徐昌俊199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2000年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其后赴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深造,回国后又多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苏里大学进行学术研究。他现为天津音乐学院院长,是目前国内活跃的、有成就的作曲家。  中央民族乐团近年来努力创新,加强民族音乐的创作改革和演奏形式的改革
期刊
上海音乐学院院训“和毅庄诚”是继承了前身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校训。这个校训最早见载于1936年出版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舍落成纪念特刊》上。这是一份为纪念国立音专江湾新校址落成而出版的特刊,属于学校的校内刊物。从学校开院时的国立音乐院起,就有了基本上每年一册的《一览》,主要刊登学校的组织大纲、学则、课程设置、学分表、各种规章制度、教职员和学生名录等,供学生使用。从1928g11月出版的《国立音乐院一
期刊
庆祝上音社成立六十周年座谈会  2016年12月20日下午,“庆祝上海音乐出版社成立六十周年座谈会”在上海锦江小礼堂成功地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董云虎,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高韵斐,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党支部书记、副总编余震琪主持。  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
期刊
《浮生》借助东北抗战的史实,以小人物的艰难困苦道出了大历史的恢宏气魄。它讲述了“九—八”事变后东北的三兄妹在日本侵略的大局势中聚散离合的悲壮故事。  故事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以一位老妇人在和平年代的回忆揭开了序幕。她的回忆引出了芸芸众生在战乱年代“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艰难生活境况,展现了离散后三兄妹不同的奔命境遇。弟弟亲眼目睹了母亲惨死在鬼子枪下,所幸的是,他借助鬼子女儿的请求在鬼子身边卑躬屈膝偷命,
期刊
梨园是唐玄宗时宫廷内专门训练俗乐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为鼎足而三的机构。当时凡为人所爱好的乐工,多出身于梨园,“梨园弟子”遂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梨园”一词也被用以表示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乐工多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经过严格选拔进入宫廷后,得以专心磨练演奏技能,又能互相学习,技艺得到精进,对唐代歌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后世将戏曲界
期刊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很早便跟随尼古拉·兹维列夫学习钢琴,后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斯克里亚宾是一个在交响乐和钢琴音乐上的集大成者,他的早期作品以新的方式继承了俄罗斯的古典传统。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尖锐的戏剧性和英雄气概,旋律宽广,情绪激昂,而他那极具色彩性与神秘感的钢琴作品也是其众多作品中的瑰宝之一。  本期Naxos
期刊
幕间休息,你临近乐池,这半掩的空间并不深,乐队的椅座布联紧密得似乎已占用了极限,而指挥的形象倒还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得分享。记得那时参观坐落于拜罗伊特的瓦格纳节日庆典歌剧院,由指挥台至乐队后排下沉式的乐池被深埋于舞台下方,较大的体量却只露出月牙般的笑容,就连指挥的风采也被牢牢掩藏,仅留予演职人员品味。所以瓦格纳所追求的音效理应像古老的酒庄地窖硕大橡木桶中酿酵数百年的葡萄酒,只存留于拜罗伊特,每年也仅
期刊
十九世纪,芭蕾艺术在欧洲已经相当盛行。柴科夫斯基和格拉祖诺夫创作的芭蕾舞剧音乐从根本上摆脱了原来舞剧音乐狭义的实用意义,开创了芭蕾舞剧音乐交响化的先河。舞剧音乐的交响化和戏剧化,在提炼人物灵魂的同时,与舞剧情感的发展也极为默契与和谐。伴随着《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舞剧佳品的诞生,俄罗斯芭蕾几乎成为世界芭蕾的领头羊。当然,在俄罗斯芭蕾基本成为整个芭蕾艺术创作的中心时,奥地利及法国在这场发展
期刊
1974年6月的一天,一位名叫查尔斯·杜夫勒(Charles Duvelle)的法国人身掮笨重的录音器材,登上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部海岬与所罗门海域间的一个珊瑚礁岛。他此行的目的是采录当地土著各种民俗活动相关的音乐。  杜夫勒不仅是作曲家、钢琴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民族音乐学家,以及原生态音乐田野录音与发行的先驱。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杜夫勒不辞劳苦地行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传统音乐的现场采集工作,以极
期刊
桃李之教思如山  气贯民族魂,海纳四方音,笛声清丽婉转悠长。初识李乐,便觉乐如其人。以茶会友,自是雅人深致。“演奏者是活在舞台上的。”谈笑自若间,目光如镜通透而灵动,双手置于胸前时常摆出持笛之姿,这便是李乐对笛艺极致专注与投情的真实写照。  作为中国当代青年竹笛演奏家,李乐六岁学艺,手持竹笛便是二十多年。提及自己习笛的点滴往事,他不禁深觉正是儿时“魔鬼”般的训练,才为如今的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