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倡“讨论式”教学方式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由于教师多年形成的教学理念和习惯使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符合讲授式教学方法,钝化了欣的教学方式实施进程。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教师面临的心理障碍,提出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教师教学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保障。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讨论式教学法;课堂沉默;“赏识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一、引言
思考决定命运,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你感受到了什么,无论你需要什么——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帮助人们对任何事物独立思考和综合判断,帮助人们对任何选择做出最佳判断。持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对某种观点的评判是:理性的真诚、理性的谦恭、理性的争议、理性的执着、理性的公正、理性的推理、理性的换位思考。
二、教师的心理障碍
(一)是否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
按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师对要事先设定教学计划,制定每小时要讲授的篇章段落、语言点和中心大意,完成每篇文章讲授需要多少时间等均在计划之中,保证学生在不同班级得到相同的学习内容。讨论式授课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可预测性:讨论的时间长短可定,但很难严格预测、讨论深度不可预测、讨论结果不可预测。因此,教师担心用讨论式方法,就会出现在不同的班里不能保证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学生讨论问题所用的时间和讨论深度有偏差,甚至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进度。
(二)学生是否能讨论出“正确结论”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阅读”课程在讲授式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进行整理,将自己对原作者得出的“正确理解”讲授给学生听,如:教师在讲课中要针对文章的重点句意及段落讲解、分析,挖掘内在含义,拓展引申含义。课堂上,教师要确保学生接受一定量的“正确信息”,凭借教师的业务水平,可以给学生做精彩演讲。而在讨论式课堂上,教师事先不知道参与讨论的学生要说什么,也无法规定学生说什么、怎么说,而且,由于学生受不同经历的影响,对同一个问题的见解不同,学生会出现理解差异,甚至有时学生讨论的结论偏离了教师预设的“正确结论”,教师心里不能接受学生没能讨论出“正确结论”。
(三)害怕讨论出现“冷场”
多数教师认为学生踊跃发言是讨论的最佳状态,他们最担心学生“沉默”。在讨论式课堂上,教师即怕有的学生发言过多地占用时间,又怕学生没话可说。在沉默的学生中,有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发表个人观点,怕说错,怕被认为愚蠢;有的学生思考速度比其他同学慢,习惯做听众;还有的学生对所讨论的文章背景知识了解少,对讨论的话题兴趣不高而造成的无话可说,在组织讨论中,教师即要想方设法调动多数学生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又要关注学生讨论的观点内容,教师的注意力很难兼顾。所以,教师希望每次讨论,学生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四)害怕遇到有偏执观点的学生
由于当今的大学生接受各种信息源的信息,即容易受到正面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他们的社会经历单纯,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心理。有时他们对社会某一现象容易产生偏执观点;有时他们分析社会问题带有情绪化或观点偏激,甚至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容易被说服。当别人同意他的观点的时候,他会认为别人是正确的;如果别人不同意他的观点,就认为别人是错误的。在讲授式的课堂环境下,成年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很容易被掩盖;而在讨论式教学中,各种心理的学生都会有所表现。
三、解决建议
(一)改革“工业化统一标准管理模式”对教学的评价方法
目前,评价教学效果遵守的是行为主义教学观和认知论对“教”的概念,将“教学”看作为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完成一系列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可操作的、可演练的、可传授的、可模仿的。所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对教师的不同程度的评价方式中,多是针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评价:教师授课中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有逻辑性?授课重点是否突出?是否完成教学计划?是否能清楚地回答学生的问题?等等。教学运行的各阶段必定会有一个教学内容计划,教师按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是天经地义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中,检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计划也是合理的。但是,这种评价模式具有工业革命时期标准化生产的管理模式特点——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这种管理方式是否符合教育教学呢?
在“高级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这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教师的教学目的远不是课上完成几篇课文的讲解,而是将课文做媒介,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正确认识,对文章的思想及文化内涵的理解。因此,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语言技能的时刻,而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和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仅短期内很难量化,而且表现是滞后的。
“高级英语阅读”课堂可以采用个性化的课程考查方式,对教师教学随机观摩,观察课堂上师生的精神兴奋状态;可以对学生进行“实考”,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现实讨论,考查学生产生什么样的认识、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式”课堂上,当一个学生的发言增加了讨论的深度和准确性,或与其他同学的观点产生共鸣或抵触,教师参与其中与同学共同思考,这样的课堂已经证明了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家的观点得到分享,即使不能达到统一认识,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保留己见,这是检查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的“质”的问题。
(二)使“课堂沉默”的学生说话
“课堂沉默”表现为学生在不发言的时间里的一种状态。有的学生表现为若有所思,暂时不发言并不等于没有在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一个新的观点或与自己观点相悖论点时,在一定的时间进行慎重的思考、调整思路、组织语言表达或倾听别人的发言后,还要进行反思和分析,这是独立思考的正常过程,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沉默对于提高学习效果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有助于人们在带着情绪发言之前停下来认真地思考,以便使自己的发言更加有逻辑,便于他人接受。
为了避免更多的沉默现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讨论的话题难易度决定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程度。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S.Vygotsky,),也就是在学生可操作的难度水平范围内。在“高级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事先设计讨论题时,要考虑讨论的论题尽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以Alice Munro的短片小说Nettles(《现代大学英语》梅仁毅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例,学生讨论该小说中女主人公多年后见到儿时好友Mike时的激动心情、Mike的心理与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理表现等问题,多数学生可以以原文信息为线索,在讨论中有话可说。如分析Nettles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心理特征”及“该小说的现实社会意义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学生会因个人认识偏差,或对问题不感兴趣而出现冷场。教师可以先制定参与讨论的原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组讨论,并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教师选择性格内向的学生代表本组向大组汇报。或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抽取一名成员,组成一个新的小组再次交流。因为讨论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还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的形式而缺乏讨论激情。
(三)教师“赏识教育”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发现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对我们教师体验“讨论式”教学法很受用。“赏识教育”观的合理使用很重要。“给予大量肯定”会使学生失去评判标准,而“不给予肯定”会使学生失去参与讨论信心。因此,教师在讨论式教学课堂上的角色是学习者和指导者并存。教师可以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发表个人见解,共学生参考;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领航”作用,教师凭着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且先于学生思考论题,对论题有自己的观点。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先给予鼓励,允许学生持有若干个不同观点,教师可以给予观点补充,对学生各种不同观点的点评和综合能力考验教师的敏锐思考能力。
四、结论
以往,人们讨论教师的业务素质总是着眼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很少关注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讨论式教学环境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进程的推动者,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范围拓宽了。教师除了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有如何设计讨论题、如何平衡讨论进程、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因此,帮助教师摆脱各种心理障碍,使教师坚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的重要,他们才能大胆进行教学实践改革。
参考文献:
[1]Richard W. Paul and Linda Elder, Critical Thinking[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Stephen D. Brookfield, Stephen Preskill,实用讨论式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陈玲,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讨论式教学法;课堂沉默;“赏识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一、引言
思考决定命运,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你感受到了什么,无论你需要什么——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帮助人们对任何事物独立思考和综合判断,帮助人们对任何选择做出最佳判断。持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对某种观点的评判是:理性的真诚、理性的谦恭、理性的争议、理性的执着、理性的公正、理性的推理、理性的换位思考。
二、教师的心理障碍
(一)是否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
按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师对要事先设定教学计划,制定每小时要讲授的篇章段落、语言点和中心大意,完成每篇文章讲授需要多少时间等均在计划之中,保证学生在不同班级得到相同的学习内容。讨论式授课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可预测性:讨论的时间长短可定,但很难严格预测、讨论深度不可预测、讨论结果不可预测。因此,教师担心用讨论式方法,就会出现在不同的班里不能保证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学生讨论问题所用的时间和讨论深度有偏差,甚至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进度。
(二)学生是否能讨论出“正确结论”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阅读”课程在讲授式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进行整理,将自己对原作者得出的“正确理解”讲授给学生听,如:教师在讲课中要针对文章的重点句意及段落讲解、分析,挖掘内在含义,拓展引申含义。课堂上,教师要确保学生接受一定量的“正确信息”,凭借教师的业务水平,可以给学生做精彩演讲。而在讨论式课堂上,教师事先不知道参与讨论的学生要说什么,也无法规定学生说什么、怎么说,而且,由于学生受不同经历的影响,对同一个问题的见解不同,学生会出现理解差异,甚至有时学生讨论的结论偏离了教师预设的“正确结论”,教师心里不能接受学生没能讨论出“正确结论”。
(三)害怕讨论出现“冷场”
多数教师认为学生踊跃发言是讨论的最佳状态,他们最担心学生“沉默”。在讨论式课堂上,教师即怕有的学生发言过多地占用时间,又怕学生没话可说。在沉默的学生中,有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发表个人观点,怕说错,怕被认为愚蠢;有的学生思考速度比其他同学慢,习惯做听众;还有的学生对所讨论的文章背景知识了解少,对讨论的话题兴趣不高而造成的无话可说,在组织讨论中,教师即要想方设法调动多数学生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又要关注学生讨论的观点内容,教师的注意力很难兼顾。所以,教师希望每次讨论,学生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四)害怕遇到有偏执观点的学生
由于当今的大学生接受各种信息源的信息,即容易受到正面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他们的社会经历单纯,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心理。有时他们对社会某一现象容易产生偏执观点;有时他们分析社会问题带有情绪化或观点偏激,甚至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容易被说服。当别人同意他的观点的时候,他会认为别人是正确的;如果别人不同意他的观点,就认为别人是错误的。在讲授式的课堂环境下,成年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很容易被掩盖;而在讨论式教学中,各种心理的学生都会有所表现。
三、解决建议
(一)改革“工业化统一标准管理模式”对教学的评价方法
目前,评价教学效果遵守的是行为主义教学观和认知论对“教”的概念,将“教学”看作为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完成一系列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可操作的、可演练的、可传授的、可模仿的。所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对教师的不同程度的评价方式中,多是针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评价:教师授课中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有逻辑性?授课重点是否突出?是否完成教学计划?是否能清楚地回答学生的问题?等等。教学运行的各阶段必定会有一个教学内容计划,教师按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是天经地义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中,检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计划也是合理的。但是,这种评价模式具有工业革命时期标准化生产的管理模式特点——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这种管理方式是否符合教育教学呢?
在“高级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这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教师的教学目的远不是课上完成几篇课文的讲解,而是将课文做媒介,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正确认识,对文章的思想及文化内涵的理解。因此,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语言技能的时刻,而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和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仅短期内很难量化,而且表现是滞后的。
“高级英语阅读”课堂可以采用个性化的课程考查方式,对教师教学随机观摩,观察课堂上师生的精神兴奋状态;可以对学生进行“实考”,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现实讨论,考查学生产生什么样的认识、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式”课堂上,当一个学生的发言增加了讨论的深度和准确性,或与其他同学的观点产生共鸣或抵触,教师参与其中与同学共同思考,这样的课堂已经证明了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家的观点得到分享,即使不能达到统一认识,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保留己见,这是检查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的“质”的问题。
(二)使“课堂沉默”的学生说话
“课堂沉默”表现为学生在不发言的时间里的一种状态。有的学生表现为若有所思,暂时不发言并不等于没有在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一个新的观点或与自己观点相悖论点时,在一定的时间进行慎重的思考、调整思路、组织语言表达或倾听别人的发言后,还要进行反思和分析,这是独立思考的正常过程,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沉默对于提高学习效果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有助于人们在带着情绪发言之前停下来认真地思考,以便使自己的发言更加有逻辑,便于他人接受。
为了避免更多的沉默现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讨论的话题难易度决定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程度。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S.Vygotsky,),也就是在学生可操作的难度水平范围内。在“高级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事先设计讨论题时,要考虑讨论的论题尽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以Alice Munro的短片小说Nettles(《现代大学英语》梅仁毅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例,学生讨论该小说中女主人公多年后见到儿时好友Mike时的激动心情、Mike的心理与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理表现等问题,多数学生可以以原文信息为线索,在讨论中有话可说。如分析Nettles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心理特征”及“该小说的现实社会意义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学生会因个人认识偏差,或对问题不感兴趣而出现冷场。教师可以先制定参与讨论的原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组讨论,并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教师选择性格内向的学生代表本组向大组汇报。或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抽取一名成员,组成一个新的小组再次交流。因为讨论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还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的形式而缺乏讨论激情。
(三)教师“赏识教育”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发现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对我们教师体验“讨论式”教学法很受用。“赏识教育”观的合理使用很重要。“给予大量肯定”会使学生失去评判标准,而“不给予肯定”会使学生失去参与讨论信心。因此,教师在讨论式教学课堂上的角色是学习者和指导者并存。教师可以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发表个人见解,共学生参考;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领航”作用,教师凭着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且先于学生思考论题,对论题有自己的观点。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先给予鼓励,允许学生持有若干个不同观点,教师可以给予观点补充,对学生各种不同观点的点评和综合能力考验教师的敏锐思考能力。
四、结论
以往,人们讨论教师的业务素质总是着眼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很少关注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讨论式教学环境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进程的推动者,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范围拓宽了。教师除了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有如何设计讨论题、如何平衡讨论进程、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因此,帮助教师摆脱各种心理障碍,使教师坚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的重要,他们才能大胆进行教学实践改革。
参考文献:
[1]Richard W. Paul and Linda Elder, Critical Thinking[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Stephen D. Brookfield, Stephen Preskill,实用讨论式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陈玲,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