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时段要适宜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我们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
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是什么样的,怎样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面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如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
我们不难发现,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与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程度要适当
现在,我们的课堂拓展阅读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度现象。如,一年级教师教《看菊花》一文,提供的拓展阅读是黄巢的诗作《咏菊》,四年级教师教《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拓展的是但丁的《神曲》,而《神曲》一般是在高中才要学的内容。更糟糕的是低年级的阅读要求和高年级的阅读要求几乎一样,都是读诵拓展的内容,想象描写的情境,使得教学出现了超水平的拔高。另一种无度则表现为忽视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而过早过多补充内容,结果导致一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读熟;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与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任意拓展延伸。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小学阶段,课本依然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选文都是文质兼美之作,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范例作用,让学生通过课文品读,了解掌握基本的阅读过程、阅读技能。语文教学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阅读是必要的,但必须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开展;拓展阅读固然要重视量的扩张,但更应重视质的提升,要精心挑选,把一些真正的经典性的材料引进语文教学中来。可以说无度的拓展,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销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学行为。
三、拓展类型要丰富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主题是由语文阅读教材而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1.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
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主题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学生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学习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虚拟网上游——《中国名胜任我游》。我以自己制作的专题学习网站《中国指南》为依托,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通过有关某一中国名胜大量资料的收集阅读,了解、体验那里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向大家描绘和阐述,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
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寓言”、“成语故事”等文体特征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如《感受中国寓言》是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后的拓展閱读,主要学习目标为:阅读某一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作涉及的背景和典故,理解体验寓言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3.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欣赏散文、诗歌、随笔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学习后的《冰心散文鉴赏》就属于欣赏式拓展阅读。五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到冰心的文笔之独特,笔下的意蕴之美。后续的拓展阅读可以开展《冰心散文欣赏》的主题学习。主要了解冰心散文的特点和进一步感受冰心散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总之,与所有的教学研究一样,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同样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要讲求有度、高效,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拓展时段要适宜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我们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
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是什么样的,怎样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面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如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
我们不难发现,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与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程度要适当
现在,我们的课堂拓展阅读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度现象。如,一年级教师教《看菊花》一文,提供的拓展阅读是黄巢的诗作《咏菊》,四年级教师教《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拓展的是但丁的《神曲》,而《神曲》一般是在高中才要学的内容。更糟糕的是低年级的阅读要求和高年级的阅读要求几乎一样,都是读诵拓展的内容,想象描写的情境,使得教学出现了超水平的拔高。另一种无度则表现为忽视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而过早过多补充内容,结果导致一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读熟;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与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任意拓展延伸。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小学阶段,课本依然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选文都是文质兼美之作,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范例作用,让学生通过课文品读,了解掌握基本的阅读过程、阅读技能。语文教学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阅读是必要的,但必须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开展;拓展阅读固然要重视量的扩张,但更应重视质的提升,要精心挑选,把一些真正的经典性的材料引进语文教学中来。可以说无度的拓展,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销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学行为。
三、拓展类型要丰富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主题是由语文阅读教材而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1.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
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主题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学生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学习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虚拟网上游——《中国名胜任我游》。我以自己制作的专题学习网站《中国指南》为依托,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通过有关某一中国名胜大量资料的收集阅读,了解、体验那里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向大家描绘和阐述,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
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寓言”、“成语故事”等文体特征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如《感受中国寓言》是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后的拓展閱读,主要学习目标为:阅读某一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作涉及的背景和典故,理解体验寓言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3.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欣赏散文、诗歌、随笔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学习后的《冰心散文鉴赏》就属于欣赏式拓展阅读。五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到冰心的文笔之独特,笔下的意蕴之美。后续的拓展阅读可以开展《冰心散文欣赏》的主题学习。主要了解冰心散文的特点和进一步感受冰心散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总之,与所有的教学研究一样,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同样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要讲求有度、高效,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