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色彩营销”战略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国外已被广泛承认和使用。色彩是产品最重要的外部形象,它给产品所创造的低成本高附加值作用是惊人的。同样的一种产品,色彩上的差别往往使其在消费层次、消费价格和受欢迎程度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合适及有特点的色彩可以使产品显得更令人瞩目,这就是色彩的功效。产品的包装能直接抓住消费者的视觉的注意力,使消费者通过鲜亮动人的象征性色彩,引发联想,引起感情活动,从而产生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动机,促成购买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决策过程的最大诱因是商品的包装盒包装的色彩效果。
【关键词】:包装;色彩应用;创新
一、色彩与包装的关系
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的效应和感人的魅力,国外有一种理论叫“七秒钟色彩”,即对一个人的认识乃至对一件商品的认识,可以在七秒钟之内以色彩的形状留在人们的印象里。同时,有关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视觉感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占80%,而形体感觉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多么迅速、持久、深刻。德基以其特有的红黑两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影响,激发了大众的消费欲望,在全球打开了市场。
色彩在包装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传播力,致使色彩与包装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注意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关系,使色彩在包装的外观表现中尽可能的地发挥出独特的视觉传达功能。
2包装里的色彩表述
包装是典型的实用性装饰设计形式,其实用性可以堪比所有平面设计载体,因此包装所载荷的所有设计元素,都是以实用性为功能和目的的,作为包装色彩的设计元素更是首当其冲。色彩在揭示和诠释包装所载荷的内置物,有着其他视觉元素所无法取代的功能和职责。特别是非开放式的包装,色彩对内容物的演绎功能显得尤为的重要和不可替代。
食品是一个宽泛的词义,具体而言,食品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对食品的理解应该是粮食或粮食加工品。其间,可以分为固态或液态。固态类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有面包、饼干、糕点、方便面及干果类等食品,这些食品的共同特点是非生活规律的食品加工品,以其形象色的特征而言,则更多地倾向于色相中的暖色系,其中朱红、橙色、橙黄、中黄及淡黄最为合适,对食欲的引发与想象最为合适。
这些色相与上述种类的食品色彩极为相似,以其为代表更能体现其特质与内涵。同时,这种形象色在长期的生活中与人们习惯性的应用互动中,形成了自然地视觉条件反射,与上述色彩相组合的包装,对食欲的引发与想象成了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了。
液态类的食品,通常指的是商品市场上的饮用品,也就是饮料。饮料的种类很多,其间,由单一的纯净水、矿泉水,也有营养素饮料。就属性而言,饮料类食品的色彩倾向似乎与饮料本质与属性有直接的关联,任何原料都有其固有的色彩特性。以水果而言,常见的西瓜、苹果、梨、橘子、橙和猕猴桃分别代表了红色、橙色、黄色及绿色。这些具有较强色性色彩的水果,一旦加工成饮料,其色性的特征自然就成了视觉解读的标志。
3包装外色彩的表述
除了吃以外,穿是与人的生活最密切的部分。就色彩而言,用万紫千红来形容人们穿用的服饰并不过分。服饰是色彩最好的诠释者,同时,也是色彩语言表达的理想平台。任何服饰经过色彩的诠释与洗礼,能准确传递出色彩包裹下所包含的内在的性别、年龄、职业及品味等内涵与信息。
按性别来划分,高纯度、多色相及强对比的色彩多用于女性性别,这些色彩较能体现女性内在和外在的心理和生理的审美标准和要求,这是对女性与服饰色彩的大致定位。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服饰的特点大多趋于单一的色相及低纯度色彩特征。因此,黑、白、灰及带有色相倾向的灰色系列服饰成了男性色彩的特点与象征。在当今社会环境开放性与多样性的大背景下,色彩在性别上的甄别变得越来越模糊,使得服饰的色彩在性别上的跨度变得越来越自由和宽泛。
除了性别外,色彩在年龄上的体现也有其也有的职责。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儿童服饰大都是纯色系。随着年龄越加成熟,儿童喜爱的色彩也倾向成熟。青年时期,是对新鲜事物最敏感、接受也是最快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对色彩的追求更为多元与敏感。由时尚带来的流行色服饰,更是青年追求的对象。中年时期,各方面比较成熟,不轻易改变已形成的习惯,服饰的色彩追求多趋向于端庄、典雅。老年时期,各个方面都呈现衰老的迹象。为了减轻衰老带来的暮气,我国老年人习惯于庄重的打扮,近年来也有所改变,高明度,暖色调的色彩使老年人显得有朝气,更年轻。
吃穿并非人们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品。生活用品的范围极其广泛,大到大的家用电器,小到办公用品的图钉与别针。较为典型的以色彩来表述和传递信息的莫过于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化妆品。众所周知,化妆品主要以原料、功能和性别来区分和定义色彩属性的。
原料是构成化妆品的成型的主要成分,原料的属性决定了化妆品的功能与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其色彩的表述与倾向。雅诗兰黛鲜活营养精华水,其主要的原料成分是红石榴、樱桃、番茄、凤仙花为主的。从原料的外在色彩表象中可以看到,都是以红色为主。红色作为产品的形象很合适。从功能上看,它还是促进食欲、性欲、排泄、具有兴奋效果等特点与作用。这些与红色的色性相吻合的特点,无论在外在视觉还是内在心理感受都是极吻合的。
作为修饰形象的的主要载体的化妆品,已不仅仅是女性的专利,更多的男性随着社会活动日益频繁,也加入了化妆和修整形象的行列。在欧美国家,男性的美容护肤品市场正按25%的年增长率递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化妆品包装的色彩有了性别的划分。男士用品的包装色彩有了性别的划分。男士用品的包装色彩必须符合男士对色彩的理解与追求,不能类同于与性的化妆品色彩。
从色彩心理的角度而言,男性则喜欢黑、白、灰色以及蓝色等冷色系表现男性的成熟与刚毅。女性喜欢暖色系代表女性的柔美,男性则喜欢黑、白、灰色是因为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往往给人沉稳、严谨、庄重之感。如图3-2像日本的资生堂MG5男用化妆品用的是黑色为主的色感装饰。白色给人的印象是洁净、开阔、沉静、外扬等特点。灰色是中性色,不像黑色那么彰显,但却透露出含蓄、沉稳、雅致之感,所以很多男性化妆品用灰色为主色调。如曼秀雷敦的男士专业护肤液及法拉利男士香水用的都是灰色调。
相比男士化妆品的形象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的现象,女性的要显的丰富的多,女性的色彩取向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全色相系,特别是女性特有的色彩情感更多的倾向于基色、红色的偏爱,这种充满激情、梦幻和朦胧的色彩情感是所有女性所憧憬和向往的。
参考文献:
[1] 黄吉淳著.包装艺术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砚祖著.产品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芦影著.平面艺术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戴光华著.平面设计艺术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关键词】:包装;色彩应用;创新
一、色彩与包装的关系
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的效应和感人的魅力,国外有一种理论叫“七秒钟色彩”,即对一个人的认识乃至对一件商品的认识,可以在七秒钟之内以色彩的形状留在人们的印象里。同时,有关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视觉感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占80%,而形体感觉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多么迅速、持久、深刻。德基以其特有的红黑两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影响,激发了大众的消费欲望,在全球打开了市场。
色彩在包装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传播力,致使色彩与包装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注意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关系,使色彩在包装的外观表现中尽可能的地发挥出独特的视觉传达功能。
2包装里的色彩表述
包装是典型的实用性装饰设计形式,其实用性可以堪比所有平面设计载体,因此包装所载荷的所有设计元素,都是以实用性为功能和目的的,作为包装色彩的设计元素更是首当其冲。色彩在揭示和诠释包装所载荷的内置物,有着其他视觉元素所无法取代的功能和职责。特别是非开放式的包装,色彩对内容物的演绎功能显得尤为的重要和不可替代。
食品是一个宽泛的词义,具体而言,食品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对食品的理解应该是粮食或粮食加工品。其间,可以分为固态或液态。固态类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有面包、饼干、糕点、方便面及干果类等食品,这些食品的共同特点是非生活规律的食品加工品,以其形象色的特征而言,则更多地倾向于色相中的暖色系,其中朱红、橙色、橙黄、中黄及淡黄最为合适,对食欲的引发与想象最为合适。
这些色相与上述种类的食品色彩极为相似,以其为代表更能体现其特质与内涵。同时,这种形象色在长期的生活中与人们习惯性的应用互动中,形成了自然地视觉条件反射,与上述色彩相组合的包装,对食欲的引发与想象成了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了。
液态类的食品,通常指的是商品市场上的饮用品,也就是饮料。饮料的种类很多,其间,由单一的纯净水、矿泉水,也有营养素饮料。就属性而言,饮料类食品的色彩倾向似乎与饮料本质与属性有直接的关联,任何原料都有其固有的色彩特性。以水果而言,常见的西瓜、苹果、梨、橘子、橙和猕猴桃分别代表了红色、橙色、黄色及绿色。这些具有较强色性色彩的水果,一旦加工成饮料,其色性的特征自然就成了视觉解读的标志。
3包装外色彩的表述
除了吃以外,穿是与人的生活最密切的部分。就色彩而言,用万紫千红来形容人们穿用的服饰并不过分。服饰是色彩最好的诠释者,同时,也是色彩语言表达的理想平台。任何服饰经过色彩的诠释与洗礼,能准确传递出色彩包裹下所包含的内在的性别、年龄、职业及品味等内涵与信息。
按性别来划分,高纯度、多色相及强对比的色彩多用于女性性别,这些色彩较能体现女性内在和外在的心理和生理的审美标准和要求,这是对女性与服饰色彩的大致定位。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服饰的特点大多趋于单一的色相及低纯度色彩特征。因此,黑、白、灰及带有色相倾向的灰色系列服饰成了男性色彩的特点与象征。在当今社会环境开放性与多样性的大背景下,色彩在性别上的甄别变得越来越模糊,使得服饰的色彩在性别上的跨度变得越来越自由和宽泛。
除了性别外,色彩在年龄上的体现也有其也有的职责。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儿童服饰大都是纯色系。随着年龄越加成熟,儿童喜爱的色彩也倾向成熟。青年时期,是对新鲜事物最敏感、接受也是最快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对色彩的追求更为多元与敏感。由时尚带来的流行色服饰,更是青年追求的对象。中年时期,各方面比较成熟,不轻易改变已形成的习惯,服饰的色彩追求多趋向于端庄、典雅。老年时期,各个方面都呈现衰老的迹象。为了减轻衰老带来的暮气,我国老年人习惯于庄重的打扮,近年来也有所改变,高明度,暖色调的色彩使老年人显得有朝气,更年轻。
吃穿并非人们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品。生活用品的范围极其广泛,大到大的家用电器,小到办公用品的图钉与别针。较为典型的以色彩来表述和传递信息的莫过于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化妆品。众所周知,化妆品主要以原料、功能和性别来区分和定义色彩属性的。
原料是构成化妆品的成型的主要成分,原料的属性决定了化妆品的功能与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其色彩的表述与倾向。雅诗兰黛鲜活营养精华水,其主要的原料成分是红石榴、樱桃、番茄、凤仙花为主的。从原料的外在色彩表象中可以看到,都是以红色为主。红色作为产品的形象很合适。从功能上看,它还是促进食欲、性欲、排泄、具有兴奋效果等特点与作用。这些与红色的色性相吻合的特点,无论在外在视觉还是内在心理感受都是极吻合的。
作为修饰形象的的主要载体的化妆品,已不仅仅是女性的专利,更多的男性随着社会活动日益频繁,也加入了化妆和修整形象的行列。在欧美国家,男性的美容护肤品市场正按25%的年增长率递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化妆品包装的色彩有了性别的划分。男士用品的包装色彩有了性别的划分。男士用品的包装色彩必须符合男士对色彩的理解与追求,不能类同于与性的化妆品色彩。
从色彩心理的角度而言,男性则喜欢黑、白、灰色以及蓝色等冷色系表现男性的成熟与刚毅。女性喜欢暖色系代表女性的柔美,男性则喜欢黑、白、灰色是因为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往往给人沉稳、严谨、庄重之感。如图3-2像日本的资生堂MG5男用化妆品用的是黑色为主的色感装饰。白色给人的印象是洁净、开阔、沉静、外扬等特点。灰色是中性色,不像黑色那么彰显,但却透露出含蓄、沉稳、雅致之感,所以很多男性化妆品用灰色为主色调。如曼秀雷敦的男士专业护肤液及法拉利男士香水用的都是灰色调。
相比男士化妆品的形象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的现象,女性的要显的丰富的多,女性的色彩取向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全色相系,特别是女性特有的色彩情感更多的倾向于基色、红色的偏爱,这种充满激情、梦幻和朦胧的色彩情感是所有女性所憧憬和向往的。
参考文献:
[1] 黄吉淳著.包装艺术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砚祖著.产品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芦影著.平面艺术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戴光华著.平面设计艺术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