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清官窑中的螭龙纹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agua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螭龙”简介
  
  “螭”在历代文献中经常遇到,一般不止一种含义。在《左传·宣公三年》中有“魑魅魍魉”一词,“魑”通“螭”,做“兽形山神”解释;《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蛟龙赤螭”词,有做“龙子”也有做“雌龙”解释的;最常用、详细的应是《说文》,将其做“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解释。
  现代资料普遍将“螭”解释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即《说文》中的后者——“无角曰螭”。然而从明清官窑瓷看,器中所绘螭龙多独角,偶尔双角,几乎没有无角情况。因此,对螭的解释还应以前者“若龙而黄”更显妥当。因“若龙”,人们通常就称其为“螭龙”。
  
  二、“螭龙”在工艺品中的应用
  
  螭龙纹是原始社会形成的图腾标志之一,在古代建筑以及青铜、玉、陶瓷等工艺品中经常出现,较为人熟知。《宋书》志第八中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表明秦始皇玉玺上雕刻螭虎。随后,各朝纷纷仿效,常以螭为纽制作宝玺。除该例之外,使用螭纹的其他各类工艺名品不胜枚举,这里不多介绍。雕、绘螭纹多做“蟠(即盘曲之意)”状,因此谓其“蟠螭”。
  
  三、“螭龙”在明代御厂瓷中的应用
  
  虽然明清官窑瓷中经常使用螭龙纹饰,但在洪武、永乐御厂器中并没有发现,因此它在明清官窑中的使用上限暂且推断为宣德朝,与夔龙纹的始用时间相仿。
  
  1.宣德时期的螭龙纹
  从宣德螭龙纹的形体特征看,当时的螭龙皆为四足,爪数可细分为三(图1)、四(图2、3、4)、五只(图5)三大类。总体看,强悍雄健的体魄、造型与当时流行的永宣龙纹极为相似,仅是身上缺少鳞片、头部独角、尾部呈卷草形状。宣德螭龙唇上无两条龙须,这点也与普通龙纹略有差别。另外,宣德螭龙还经常口叼灵芝(图2一图5),可能是借鉴夔龙口含西蕃莲的结果。
  
  
  2.成化及之后的明代螭龙纹
  宣德御厂的螭龙形象一旦确立,较长时间没有太大变化。成化(图6)、正德(图7)以及之后(图8、9)的各朝螭龙纹基本都保持了宣德时期的造型特征,唯一变化的是不同时期青料与彩釉的改革。
  
  
  四、“螭龙”在清代御厂瓷中的发展应用
  
  进入清代后的御厂螭龙发展较为迅速,应用广泛,不论纹饰种类还是器物造型都较以往出现不少改进,变化比较明显。
  
  1.螭龙纹饰种类的变化
  首先,清代官窑瓷中出现唇上带龙须的螭龙(图10)。带须螭龙在清代也相当少见,但无疑与明代无须螭龙形成一定对比,称得上清代螭龙的发展变化之一。其次,一扫明朝俱为龙爪螭龙现象,清代开始出现兽足螭龙,该变化较夔纹足部相同变化略有些晚。雍正青花釉里红天球瓶(图11)中绘画了各种不同造型的螭龙纹,既有兽足,也有龙爪,足以表现当时螭龙种类的多样性。另外,部分螭龙口中所含灵芝造型明显复杂化,这都说明螭龙纹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螭龙器物造型的多样化发展
  螭龙纹器物多样化是清代御厂瓷造型发展大趋势所带动的必然结果。当螭纹逐渐应用于各类创新制品时,也进一步壮大了该类器物造型的队伍。在这种情况下螭龙纹饰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呈现出茁壮活力。
  根据当时的螭纹造型看,器物种类千变万化,包括蒜头瓶(图10)、天球瓶(图11)、洗口瓶(图12)、如意耳瓶(图13)、葫芦瓶(图14)、敛口尊(图15)、瓜棱瓶(图16)、僧帽壶(图17)等,品种之多难以列举。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螭龙纹
  
  3.螭龙釉色种类的改革发展
  清代最典型的官窑发色莫过于各种彩瓷,这一观点在螭龙纹器物中也可以得到证实。明代螭龙纹器物以青花、斗彩器为主,发展至清中期,已经广泛应用至各类单色釉(图12)、青花(图13)、釉里红(图14、15)、斗彩(图16、17)、粉彩(图18)等中,纹饰与釉色相互促进、变化,越发争奇斗艳。
  
  4.螭龙在雕塑、透雕方面的应用
  除器物中的螭龙绘画外,御厂在宣德时期就运用雕刻技法制作雕螭制品(图1),至清朝依然流行(图12)。清初康熙时期,御厂工匠还模仿青铜、珐琅等,将雕螭粘贴于瓷体表面(图19),产生立体效果,同类器物在雍、乾朝屡有制作(图20、21、22、23)。这种使用雕塑螭龙造型的方法提高了制瓷难度,增加了器物的艺术造诣,称得上螭龙纹饰发展的又一个进步。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螭龙纹
  利用透雕技术处理瓷体(图24)也是螭龙纹应用中不可忽视的方法之一。透雕瓷制作耗费人力,成功率也很低,因此相关制品较少,在螭龙纹瓷系中最为罕见。
  
  五、“螭龙”与“夔龙”、“应龙”间的相互对比
  
  螭龙与夔龙、应龙都是明清官窑中永宣时期开始出现、相对少见的特殊龙纹造型,由于制作、绘画时期基本一致,所以三者间存在许多共同点,容易使人混淆。为此,特将三者作一比较:
  螭、夔龙皆无鳞、各有兽足的造型,这很可能与传说中的二者皆为兽有关。假如撇开三者的诸多局部变化,对比各自异同点,可以简单归结为:四足、无鳞、无翼者为螭龙;双足、无鳞、有翼者为夔龙;足可有可无、有鳞有翼者为应龙。
  
  六、总结
  
  根据官窑制品可以发现,明清期间的螭龙纹饰在足、爪方面变化甚少,造型基本稳定,但是清代的应用要比明代更加蓬勃、广泛。因此可以说,在御厂器物造型及釉色方面大力发展时期,螭龙纹能够适应当时的各种情况,最终成为清代较具竞争力的瓷器纹饰之一。
  (责编:耕生)
其他文献
周村,曾经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村”,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如今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这里自古就盛行收藏之风,在齐鲁大地上享有盛名。近期,周村政府也针对“收藏”二字提出了“周村收藏,收藏周村”的理念。“周村收藏”收藏什么?“收藏周村”又有什么含义?日前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周村一探究竟。    “周村收藏”由来已久      据随行的周村人介绍,周村收藏的兴起并不是近两年的事情,而有着久远的历史
期刊
一代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画荷花的佼佼者,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描绘人物、仕女画的一代宗师。  张大千人物、仕女画,构思严谨、线条流畅、设色亮雅。特别富有韵味的是他笔下的仕女图,脸形轮廓柔和秀朗,柳眉凤眼神态温良,纤手柔美细腻传神,衣裳飘逸流光溢彩。之所以张大千在人物、仕女画题材方面有如此大的成就,这固然与他在平时生活中细心观察、留心细节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在年轻时他受恩师启发,中年时
期刊
在古今玉器的各种价值因素中,以玉质工艺造型、艺术性和文史价值最为重要。均衡具备各种价值因素的玉器极罕见,价值大多只侧重于一两个因素上。按玉器价值侧重的因素来分类,可归纳为两大价值类型,即偏重于玉质价值的现代商品类玉器和偏重于艺术及文史价值的收藏类玉器。当某一价值因素异常突出时,从不同侧面衡量,会是不同的价值类型。  在现代玉器的主要价值因素中,玉质如血肉,是展现玉质美和艺术形象的基础及载体,具有自
期刊
艺术的盛宴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又称“纽约城博物馆”、“都城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初建于1872年,后又多次扩建。主体为哥特式建筑,其规模可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相比。博物馆如同一个浩瀚的艺术海洋,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艺术作品超过三百万件,年代跨越上下五千年。主要包括埃及艺术、希腊罗马艺术、东方艺术、西欧艺术、伊斯兰艺术、美国艺术等,还附设有少年美术馆。博物馆内
期刊
软玉的主要产地有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和朝鲜等。我国的软玉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四川、辽宁、青海、江苏和台湾等多个地区均有产出。以产区来划分,我国的软玉品种有和田玉、青海玉、岫岩软玉、玛纳斯碧玉、龙溪玉、梅岭玉及丰田玉等,而其中以和田玉最为著名。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外国软玉品种。    和田玉:因主要产在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软玉品种
期刊
厚积薄发,几十年馆藏精品推出,传承有序,海外顶级瓷珍汇聚中翔。辽宁中翔拍卖有限公司经过细心策划,精心筹备,将于11月3日——5日在沈阳洲际酒店举行2006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11月3日至4日预展。届时将有一大批顶级艺术精品奉献给海内外藏家。  中翔拍卖公司刚刚成立,是一家从事综合拍卖的专业公司。此次推出的中国书画专场汇集中国古代及现代书画名家包括仇英、沈宗敬、黄倬、文徵明、启功、关山月、黎雄才、
期刊
2003年11月8日,古泉园地网站的精华图文栏目中,天津的孙振泰先生披露了一枚“崇宁通宝”大字遒劲长尾“通”的新版别。此泉的面世震惊了古泉币界,一时间赞誉之声雀起,不绝于耳,被泉界朋友所称颂。网友们赞誉道:“具有震撼的美”,“所见最美的毋庸置疑的极品”。  笔者曾在2006年第7期《收藏界》发表《“崇宁通宝”中的几种稀有版别》一文,其中第一枚就是这种大字遒劲长尾“通”版别,其直径达到37.1毫米。
期刊
长沙窑生产的文房用具,以小件为多,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它却承载了大量的唐代文化信息。李泽厚先生说:“……而书法和诗歌却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普及和成熟的书法艺术,必然对其用具的生产有所要求和刺激,丰富多彩的长沙窑文房用具,就是在唐代兴盛的书艺活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长沙窑的文房用具,是唐代普及成熟的书法艺术的一个物证。   
期刊
古代的陶瓷都是在转盘上通过旋转拉坯成型,将一堆泥土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千姿百态的旋转体,是陶瓷艺人手工技术和艺术想象的结合,这种结合在长沙窑发挥到极致。为了满足各种用途和特殊造型的需要,仅有旋转体是不够的,还需增加一些配件和附件,就有了必不可少的拼接工艺,如壶嘴和壶把的拼接安装。随着造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也出现了旋转体对旋转体的拼接,还有相同口径的对接,如很高的瓶由两部分对接而成。也有不同直径的拼接,
期刊
书画名家请人代笔,屡见史书记载。徐邦达先生在《古代书画鉴定概论》中,就“代笔”论述中例举了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吴道子、王维皆授人代为画作设色的记载。又如:所见明人黄姬水致钱谷、米万钟尺牍中述及书画代笔事,还在“绘画的代笔”中指出:“明、清以来名画家代笔较多的,董其昌仍是‘领先’的一人。陈继儒的山水画,几乎无一不是出于苏松派画家如赵左等人之手,曾见陈画《江南秋图》卷,即赵左代笔。而清代的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