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应用不同类型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血脂康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或住院的服用他汀类的老年患者314例,年龄60~94(73.6±7.9)岁。根据服用他汀种类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组108例,平均剂量(16.4±4.8)mg/d;瑞舒伐他汀组104例,平均剂量(8.7±3.0)mg/d;血脂康组102例,平均剂量(0.9±0.3)g/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脂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肌酸激酶(CK)情况。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方案,各组患者分为中危(3组分别为13、12和21例)、高危(3组分别为40、44和48例)和极高危(3组分别为55、48和33例),计算各组不同危险分层血脂达标率及达标剂量。

结果

3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前后LDL–C水平,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为(3.14±0.78)和(2.14±0.65)mmol/L,瑞舒伐他汀组分别为(2.92±0.77)和(1.96±0.55)mmol/L,血脂康组分别为(2.70±0.62)和(2.16±0.61)mmol/L,P均<0.01。治疗后LDL–C达标率,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及血脂康组的中危患者分别为13/13、11/12和20/21,高危患者分别为95.0%(38/40)、86.4%(38/44)和83.3%(40/48),极高危患者分别为40.0%(22/55)、62.5%(30/48)和51.5%(17/33)。不同危险分层的3组患者LDL–C、非HDL–C及TC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1例患者ALT出现3倍以上升高,各组均无CK升高超过正常上限5倍者。

结论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和(或)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血脂康降脂治疗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连续入选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经皮穿刺腔内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术前均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术后半年检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30 mmHg(1 mmHg=0.133 kPa)为治疗有效。分析磁共振参数与PTSMA疗效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
期刊
期刊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左主干和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angioplasty" "coronar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stent"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 SVV)在白藜芦醇抗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完全随机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组)、缺血再灌注+白藜芦醇+LY294002组(LY294002组)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