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继电保护技术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k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电力已跃居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当代电力系统是一个由电能产生、输送、分配和用电环节组成的大系统。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迫使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升。怎样合理的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来减少电气故障,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置与应用;维护;发展趋势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发展的基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生产工作中,基本全部都是机械化作业,而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是依靠电力来维持的,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与否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的电的,没有了电,大部分的程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情况事关重大,对继电保护工作也应该引起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依据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原件会因为短路或者电气量发生变化等出现问题,这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会进行保护工作。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会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监视,检测运行中设备的各项数据,以此来分析设备的运转状况,然后向操作人员汇报,使操作人员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会根据事先设置好的程序,有选择性的将出现故障的部分断开,以保证其他设备的正常,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当电力系统发生停电事故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会自动运行发电设备,对设备进行持续的供电,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如果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中的某些设备出现异常反应,但是短时间之内不会对工作造成影响,那么继电保护装置会通过自身的智能化系统检测到它的异常状况,向工作人员发出预警,提示其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的对设备进行故障检修,不至于造成大的安全事故。
  1.2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选择性。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
  灵敏性。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的性质怎样,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但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该产生错误动作。
  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加快系统电压的恢复,从而为电气设备的自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提高了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可靠性。保护装置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确保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计算、安装调试正确无误;同时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运行维护得当、系统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2、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安全生产的后盾,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继电保护装置要时刻处于工作状态,不要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应该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将日常对保护装置发现的各项数据及时的记录,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的时候,要及时的向有关的领导反应,及时的进行排查,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保证。进行维护的时候,维护人员一定要有非常细致的耐心,不错过微小的细节,需要有非常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对于保护装置的操作规定,要做到专人专职,与保护装置无关人员一律不得接触设备,不得随意的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如果因为特殊情况需要对设备有所操作的时候,也要向有关的领导进行请示。一定要严守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所以一定要加强重视。
  对继电保护装置要进行定期的清扫工作,防止因为灰尘或者杂物等的进入引起机器出现故障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机器进行清扫的人员也要有专业精神,要同时有两个人进行,避免在对机器进行清扫的过程中,人为的原因,与机器发生触电行为,造成人员的安危和机器的短路,一定要精心细心,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打印。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使微机保护装置具备一台PC 的功能。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装置必须协调工作,因此,必须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投资大,且使得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要保证日常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翠平.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试验[J].科苑论坛,2007.
  [2]严兴畴.继电保护技术极其应用[J].科技资讯,2007.
  [3]周培华.浅谈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J].科技咨询导报,2007.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互联网 ”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全国创新大潮推动下,新技术、新设备运用于教育,使得有效、高效的课堂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伴随新技术的使用,尤其是“智慧课堂”的理念的提出,在推动高效课堂教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合理的运用技术成为研究探讨的核心目标。  高效课堂理论最初来自于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的“学习金字塔”,美国缅因州国家科学实验室研究表明,在两周
教学在整体上要有计划,在局部中要能生发,在宏观上要进行预设,在微观上要积极生成.为了有效促进生成性教学的开展,教师应该采取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呢?确定目标,创设生成
本文以京石客运专线永定河特大桥跨拒马河40m+56m+40m连续梁为例,介绍了悬浇连续梁合拢段的施工方法及需注意事项,为以后同类型连续梁的合拢段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几年前,我曾参加过宜昌市西陵区的一个教育研讨活动,印象深刻的是参观西陵区的几所学校,从中直接感受到了西陵人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雄心与作为。通过近几年直接感受和间接认知,我对西陵的教学改革形成了如下的观感:  西陵区的教学改革追求体现了我国课堂教学转型的大势  西陵区的教学改革有自觉而明确的指向和追求。针对传统课堂“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弊端,该区提出课堂教学改革总体目标是创建“现代课堂”,其核心价值
电子公务是公共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电子公务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缺乏统筹发展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失衡和服务性不突出等问题:要从根本上实现公共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伴随着我国用电设备使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诸如电压突然降低以及供电系统忽然中断等电能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当今电力行业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在飞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用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来越高。因此,在当今传统的电力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用电需求的情况下,必须对电力控制技术进行创新。而定制电力技术是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问题的一种新技术,本文主要对定制电力技术在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方面的应
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最为主要的任务。钱学森之问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指向了教育。“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表明质疑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创造力。如何在小学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做了一些实际探索。  指导学生预习,为敢问、愿问打好基础  “凡事预则立”,可以说预习得越充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会越高,敢于质疑才有基础。小学生不喜欢预习,需要老师引路,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解读数
在青少年责任感研究中,关于责任结构的定位,是将责任分为义务、职务和代价责任。而青少年责任感研究,应定位于义务层面;关于责任主客体的定位,按责任主体来说,应该是青少年的个人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