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流配送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物流网络中,配送中心连接着供货点和需求点,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在物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搞好配送中心的选址将对物流系统作用的发挥乃至物流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征,笔者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模拟案例,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带领学生以综合因素评分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配送中心 选址 综合因素评分
1 基于兴趣教学法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教学设计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事业规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而今天的学生十分关注所学知识对社会、个人就业和生活的影响。为此,教师有责任使学生明白课堂中介绍的知识或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争取其学习的主动性。高职高专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1 知识结构 ①掌握物流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②了解物流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
1.2 能力素质结构 ①具备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②具备物流活动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③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具备物流管理能力。由上可知,让学生所得、学以致用,是高职高专物流教学的根本要求。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采用灌注、填鸭式教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教好的教师。传统观念认为如果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碗水,那么自己必须储备有一缸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和解惑。但如今的形式来看,物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学生的兴趣多种多样且不断在发展变化,如果专业和教师不能够及时跟上发展的脚步,就无法真正完成教师的使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应該快步跟上,所以笔者认为,如今教师要想传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一条不断更新的河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笔者在自己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创新的使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用模拟案例的方式启发学习热情,带领学生一起掌握了利用综合因素评分法来解决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途径。
2 配送中心选址及综合因素评分法概述
配送中心是供应商和客户的桥梁纽带,在物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配送中心的选址将影响其长远的经济效益。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而作为连接物流网络上下游的配送中心也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物流系统规划环节中关键的一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不仅直接关系到物流配送中心自身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同时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属于物流系统的长期规划,一旦位置选择不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不是通过以后的加强和完善管理等其他措施可以弥补的。因此,在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决策中通常要全面考虑众多影响因素,这使得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一般都非常复杂,难以解决,通常需要将定性和定量技术结合起来以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综合因素评分法属于定量技术方法。它的实质是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法的特点表现为:①评价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②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③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综合因素评分法的实施步骤是:①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②收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③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④对经过处理后的指标在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评价分值。⑤根据评价分值对参评单位进行排序,并由此得出结论。
3 基于兴趣教学的综合因素评分法确定配送中心选址的教学设计
3.1 设计案例 如果教师单纯以定量技术的角度去教授给学生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而学生一旦失去兴趣,那么教学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抓住重点、简化问题,先以一个学生中间的热门话题——“某娱乐卫视的歌手总决赛谁会夺冠”吸引同学们注意,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情况下,模拟出了综合因素评分法的使用过程,即四位选手的评价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各自会占总评中比重如何,进而带领热情高涨的学生进行评分并最终得出结论。短短的十几分钟,学生对这一方法的步骤已熟透于心。
为保证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笔者以一个学生熟悉的环境——学校所在地的县城为背景,设计出一个独立的配送中心选址的背景资料:①配送中心为独立配送中心;②主要供货客户为县城的所有零售超市;③假设每个配送中心的经济配送距离为2公里以内;④客户需求量与区域内超市数量和占地面积成正比;⑤里程可根据地图干道距离折算。
3.2 提出要求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作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决策者,相互之间展开竞赛。为方便同学们的沟通交流,笔者特意把同一宿舍和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分在一组。要求小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分工、展开实地调查。
运用综合因素评分法来确定几个备选地点并最终完成选址任务,之后还要有理有据的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并在下次课的时候用PPT的方式来进行决策汇报。最终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评审团的评分下分出优劣,不但最终优胜者有象征性的奖励,其成绩也会被计入平时考核成绩单并同期末考试共同组成期末总评成绩。
很快,在笔者的建议下各个小组基本确定了五个被普遍认可的备选地址,分别是:荟萃路与北环交叉口附近、新世纪广场附近、尼桑路与西环交叉口、官渡大街与建设路交叉口、尼桑路路与建设路。
由于选址地点是大家熟悉的环境,同学们的兴趣被提升起来,大家踊跃的开始讨论应该确定哪些评价指标,以及各个指标应该在评价体系当中的权重。在这一环节中,笔者没有过多的参与,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各个小组。笔者观察了一下,大部分同学开始回忆上次课老师讲到的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还有同学开始利用网络查询相关的专业知识。
3.3 实地调研 按照综合因素评分法的步骤,下一步是评分和汇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留出一天的时间,要求各个小组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对各个地点的辐射范围进行实地考察,以负责任的科学态度进行评分。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为保障教学质量也游走于各个备选地点之间,观察和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并且同各小组长保持实时电话联系,确保同学们的出行安全。
3.4 汇总分析 经过了半天时间的实地考察,各个小组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科学评分并排序,最终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3.5 授课总结和反馈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终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此方法在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觉得这样的上课方式让自己感到充实,同时也感受到了物流管理科学性的一面。而笔者个人也发现了同学们的兴趣点和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妙处,而学生们的实验报告也让笔者感动。很多同学手绘出了选址的地图,并且制作出了汇总分析的表格,实验报告丰富且具有说服力。之后通过笔者设计的课程问卷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80名学生中,有68人认为已经全面掌握了该知识和技能;有76明确表示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有72人表示这样的创新教学方法值得推广。这更加让笔者确信,没有坏学生,只有不努力的教师。也更加坚定了笔者在今后创新使用教学方法和传授物流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决心。
4 结论
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而将学生兴趣和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结合在一起,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改革的必然选择。作为高职高专教师,如何全面细致将各类物流管理的科学知识和学生兴趣及实践技能结合理应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焰.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
[2]钱芝网.配送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1.
[3]江少文.配送中心运营实务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7.
[4]罗秋菊.钱谈高职高专教学质量[J].农业与技术,2006.12.
[5]孙小弟,魏晓红.谈高职高专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纵横,2005(04).
[6]张晨.高职高专教学特色.文艺理论,2009-14-0095-01.
关键词:配送中心 选址 综合因素评分
1 基于兴趣教学法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教学设计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事业规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而今天的学生十分关注所学知识对社会、个人就业和生活的影响。为此,教师有责任使学生明白课堂中介绍的知识或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争取其学习的主动性。高职高专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1 知识结构 ①掌握物流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②了解物流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
1.2 能力素质结构 ①具备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②具备物流活动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③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具备物流管理能力。由上可知,让学生所得、学以致用,是高职高专物流教学的根本要求。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采用灌注、填鸭式教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教好的教师。传统观念认为如果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碗水,那么自己必须储备有一缸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和解惑。但如今的形式来看,物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学生的兴趣多种多样且不断在发展变化,如果专业和教师不能够及时跟上发展的脚步,就无法真正完成教师的使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应該快步跟上,所以笔者认为,如今教师要想传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一条不断更新的河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笔者在自己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创新的使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用模拟案例的方式启发学习热情,带领学生一起掌握了利用综合因素评分法来解决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途径。
2 配送中心选址及综合因素评分法概述
配送中心是供应商和客户的桥梁纽带,在物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配送中心的选址将影响其长远的经济效益。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而作为连接物流网络上下游的配送中心也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物流系统规划环节中关键的一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不仅直接关系到物流配送中心自身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同时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属于物流系统的长期规划,一旦位置选择不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不是通过以后的加强和完善管理等其他措施可以弥补的。因此,在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决策中通常要全面考虑众多影响因素,这使得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一般都非常复杂,难以解决,通常需要将定性和定量技术结合起来以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综合因素评分法属于定量技术方法。它的实质是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法的特点表现为:①评价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②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③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综合因素评分法的实施步骤是:①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②收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③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④对经过处理后的指标在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评价分值。⑤根据评价分值对参评单位进行排序,并由此得出结论。
3 基于兴趣教学的综合因素评分法确定配送中心选址的教学设计
3.1 设计案例 如果教师单纯以定量技术的角度去教授给学生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而学生一旦失去兴趣,那么教学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抓住重点、简化问题,先以一个学生中间的热门话题——“某娱乐卫视的歌手总决赛谁会夺冠”吸引同学们注意,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情况下,模拟出了综合因素评分法的使用过程,即四位选手的评价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各自会占总评中比重如何,进而带领热情高涨的学生进行评分并最终得出结论。短短的十几分钟,学生对这一方法的步骤已熟透于心。
为保证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笔者以一个学生熟悉的环境——学校所在地的县城为背景,设计出一个独立的配送中心选址的背景资料:①配送中心为独立配送中心;②主要供货客户为县城的所有零售超市;③假设每个配送中心的经济配送距离为2公里以内;④客户需求量与区域内超市数量和占地面积成正比;⑤里程可根据地图干道距离折算。
3.2 提出要求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作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决策者,相互之间展开竞赛。为方便同学们的沟通交流,笔者特意把同一宿舍和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分在一组。要求小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分工、展开实地调查。
运用综合因素评分法来确定几个备选地点并最终完成选址任务,之后还要有理有据的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并在下次课的时候用PPT的方式来进行决策汇报。最终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评审团的评分下分出优劣,不但最终优胜者有象征性的奖励,其成绩也会被计入平时考核成绩单并同期末考试共同组成期末总评成绩。
很快,在笔者的建议下各个小组基本确定了五个被普遍认可的备选地址,分别是:荟萃路与北环交叉口附近、新世纪广场附近、尼桑路与西环交叉口、官渡大街与建设路交叉口、尼桑路路与建设路。
由于选址地点是大家熟悉的环境,同学们的兴趣被提升起来,大家踊跃的开始讨论应该确定哪些评价指标,以及各个指标应该在评价体系当中的权重。在这一环节中,笔者没有过多的参与,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各个小组。笔者观察了一下,大部分同学开始回忆上次课老师讲到的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还有同学开始利用网络查询相关的专业知识。
3.3 实地调研 按照综合因素评分法的步骤,下一步是评分和汇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留出一天的时间,要求各个小组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对各个地点的辐射范围进行实地考察,以负责任的科学态度进行评分。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为保障教学质量也游走于各个备选地点之间,观察和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并且同各小组长保持实时电话联系,确保同学们的出行安全。
3.4 汇总分析 经过了半天时间的实地考察,各个小组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科学评分并排序,最终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3.5 授课总结和反馈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终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此方法在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觉得这样的上课方式让自己感到充实,同时也感受到了物流管理科学性的一面。而笔者个人也发现了同学们的兴趣点和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妙处,而学生们的实验报告也让笔者感动。很多同学手绘出了选址的地图,并且制作出了汇总分析的表格,实验报告丰富且具有说服力。之后通过笔者设计的课程问卷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80名学生中,有68人认为已经全面掌握了该知识和技能;有76明确表示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有72人表示这样的创新教学方法值得推广。这更加让笔者确信,没有坏学生,只有不努力的教师。也更加坚定了笔者在今后创新使用教学方法和传授物流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决心。
4 结论
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而将学生兴趣和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结合在一起,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改革的必然选择。作为高职高专教师,如何全面细致将各类物流管理的科学知识和学生兴趣及实践技能结合理应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焰.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
[2]钱芝网.配送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1.
[3]江少文.配送中心运营实务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7.
[4]罗秋菊.钱谈高职高专教学质量[J].农业与技术,2006.12.
[5]孙小弟,魏晓红.谈高职高专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纵横,2005(04).
[6]张晨.高职高专教学特色.文艺理论,2009-14-00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