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古城,近期活动不断。“‘守护古城情系姑苏’古城保护对象标识设计创意征集赛”赛程过半。一边,参赛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从业人员不断寻找着灵感,希望能以设计语言勾勒出苏州古城一砖一瓦长留于人们心中的情感与形象,设计出可与2500年古城长相共守的标识杰作;一边,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首次保护对象普查的成果论证会也于近日举行,普查核实保护对象4000余处(项)、采集信息总量97000余条、筛选利用照片8000余张、制作图纸4000余张,成果全部录入“古城保护信息平台”。
自出台《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到开展首次保护对象普查、启动“古城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再到为古城保护工作不断储备青年人才,在古城保护上花费的功夫正一点一点“收获”。
普查掌握现状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首次保护对象普查于2019年啟动,范围覆盖87.8平方公里的姑苏区行政辖区,其中重点区域在19.2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即古城全城、山塘街山塘河沿岸、上塘街上塘河沿岸,以及虎丘片、枫桥寒山寺片、留园西园片。
首次保护对象普查由姑苏区古保委牵头组织,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属地街道、社区的全力配合下,对18类保护对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护对象展开了全面普查,形成《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首次保护对象普查名录》《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首次保护对象普查档案资料》等多项重要的普查成果。
在首次保护对象普查成果论证会上,5名来自规划、古城保护、文史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认为此次普查全面掌握了姑苏区文化遗存的基础信息和分布情况,实现了姑苏区保护对象名录从无到有的跨越,将为后续准确掌握保护现状、科学制定保护政策、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提供依据。首次保护对象普查成果,经专家论证后也将适时正式对外发布。
信息化提升质量
对于历史遗存丰厚的苏州古城,利用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保护遗产本体与古城格局,落实好《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势在必行。姑苏区古保委此前就启动了“古城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于2019年底基本完成建设,目前已正式运行。
目前,平台已通过建成一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一个数据枢纽中心和七大应用系统,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相对完整地摸清了姑苏区的保护对象“家底”;首次建档立案,按照类别为所有保护对象建立了一整套信息化地理空间档案,并编制首份完整详细的保护名录;首次建立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建成保护对象的综合性信息平台;首次整体展现,将所有普查所得的保护对象信息在“一张图”上进行展示。
“平台的运行和使用,实现了全区各类保护对象分布的可视化,将为保护对象的日常管理、保护修缮、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有力的数据支撑。”姑苏区古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平台二期建设也于近期着手开展。建设内容将包括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和院落地块信息采集、文保单位空间信息采集等,二期建设突出古城开发利用服务和文物保护管理服务。
着力推进姑苏区于古城保护方便的信息化建设,“古城保护信息平台”将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在“大数据应用、城市保护信息化、古城管理”方面的新路。
人才蓄积力量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说数字化信息系统可作为古城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和相关决策的“高参”,那么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核心、关键是人,各种各样的人,包括专业人才、管理人才。
为增强古城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公众参与性,姑苏区启动试行古城片区规划师制度,由专家学者、高校和专业机构、政府工作人员中的热心人士参与组成一支监督参谋型调研指导队伍,首批聘任18位片区规划师,分为文史、建筑、规划设计、市政管线、施工工艺等五个工作小组,通过参与古城保护有关项目的调研论证、前期设计、方案把控、施工跟踪,组织开展基础性调研和相关规划的社会征询,为古城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目前,在平江、虎丘、沧浪等三个街道启动了试点。
今年,为进一步丰富片区规划师制度内涵,推动古城保护利用人才储备,姑苏区古保委联合团区委计划开展青年规划师助手项目,将选拔一批具备文史、建筑、规划、设计、市政、工程等古城保护相关领域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的优秀青年,作为助手配合各规划师工作组开展具体工作;同时吸纳更多热爱古城、乐于保护古城的青年,充实姑苏区古城保护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姑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自出台《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到开展首次保护对象普查、启动“古城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再到为古城保护工作不断储备青年人才,在古城保护上花费的功夫正一点一点“收获”。
普查掌握现状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首次保护对象普查于2019年啟动,范围覆盖87.8平方公里的姑苏区行政辖区,其中重点区域在19.2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即古城全城、山塘街山塘河沿岸、上塘街上塘河沿岸,以及虎丘片、枫桥寒山寺片、留园西园片。
首次保护对象普查由姑苏区古保委牵头组织,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属地街道、社区的全力配合下,对18类保护对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护对象展开了全面普查,形成《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首次保护对象普查名录》《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首次保护对象普查档案资料》等多项重要的普查成果。
在首次保护对象普查成果论证会上,5名来自规划、古城保护、文史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认为此次普查全面掌握了姑苏区文化遗存的基础信息和分布情况,实现了姑苏区保护对象名录从无到有的跨越,将为后续准确掌握保护现状、科学制定保护政策、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提供依据。首次保护对象普查成果,经专家论证后也将适时正式对外发布。
信息化提升质量
对于历史遗存丰厚的苏州古城,利用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保护遗产本体与古城格局,落实好《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势在必行。姑苏区古保委此前就启动了“古城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于2019年底基本完成建设,目前已正式运行。
目前,平台已通过建成一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一个数据枢纽中心和七大应用系统,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相对完整地摸清了姑苏区的保护对象“家底”;首次建档立案,按照类别为所有保护对象建立了一整套信息化地理空间档案,并编制首份完整详细的保护名录;首次建立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建成保护对象的综合性信息平台;首次整体展现,将所有普查所得的保护对象信息在“一张图”上进行展示。
“平台的运行和使用,实现了全区各类保护对象分布的可视化,将为保护对象的日常管理、保护修缮、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有力的数据支撑。”姑苏区古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平台二期建设也于近期着手开展。建设内容将包括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和院落地块信息采集、文保单位空间信息采集等,二期建设突出古城开发利用服务和文物保护管理服务。
着力推进姑苏区于古城保护方便的信息化建设,“古城保护信息平台”将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在“大数据应用、城市保护信息化、古城管理”方面的新路。
人才蓄积力量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说数字化信息系统可作为古城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和相关决策的“高参”,那么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核心、关键是人,各种各样的人,包括专业人才、管理人才。
为增强古城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公众参与性,姑苏区启动试行古城片区规划师制度,由专家学者、高校和专业机构、政府工作人员中的热心人士参与组成一支监督参谋型调研指导队伍,首批聘任18位片区规划师,分为文史、建筑、规划设计、市政管线、施工工艺等五个工作小组,通过参与古城保护有关项目的调研论证、前期设计、方案把控、施工跟踪,组织开展基础性调研和相关规划的社会征询,为古城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目前,在平江、虎丘、沧浪等三个街道启动了试点。
今年,为进一步丰富片区规划师制度内涵,推动古城保护利用人才储备,姑苏区古保委联合团区委计划开展青年规划师助手项目,将选拔一批具备文史、建筑、规划、设计、市政、工程等古城保护相关领域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的优秀青年,作为助手配合各规划师工作组开展具体工作;同时吸纳更多热爱古城、乐于保护古城的青年,充实姑苏区古城保护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姑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注入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