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弱势高校的出现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为拉动经济内需,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到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高校在政府的指令下实施扩招政策。此举加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由社会关注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关注的中心;给高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向高校提出了严峻的发展问题。在现实中,大学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的制约和自身思想文化的无助等诸多压力,只能艰难而又无奈地求得生存和发展。
政府为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缩短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于上世纪末推出了“211工程”和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985工程”)。同时“教育产业化”和“大学市场化”理论思潮的涌起等诸多因素的交织变化使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层次日趋明显。各学校朝着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方向分化,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高校之间出现了强势高校与弱势高校。
如何区分强势高校与弱势高校,从定位的角度来看,高校定位应从一所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等事实层面加以考虑。[1]如此看来,国家部门直属高校的综合实力,如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都明显强于省属高校,自然属于强势高校。在省属高校之间进行比较,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位于前列,而部分落在后面的高校自然成为弱势高校。
弱势高校是属于相对的、动态的和群体的概念,是基于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学术力量、外部环境、社会认同等而对高校部分群体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的价值判断。[2]本文所谈的弱势高校是指基本办学条件薄弱、学科结构非均衡发展、师资力量差、科研成果少且质量低、学生生源(本科)层次低的地方本科院校,其中包含着一少部分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院校。笔者认为,弱势高校之所以弱势,主要体现在资源和学校文化两个方面。
二、资源的匮乏
资源匮乏是弱势高校的外在表现,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学科资源(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发展前景)、人力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质量)、自然资源(学校所处的地域和自然发展空间)和社会资源(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声誉)。
经济资源: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的渠道有: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学费、社会捐助、学校自主创收和银行贷款。据统计,2003年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92%、学生人数85%的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57%,地方高校获得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等收入、捐集资收入等比例更低,很多学校科研经费极少。生均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分别仅为中央部属高校的49%和43%。[3]学生学费的收缴情况不容乐观,欠费多、收缴难在弱势高校普遍存在。社会捐助取决于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弱势高校在这方面基本属于空白。创收工作的收益少、见效慢。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的短缺,银行贷款困难,投入到学校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等硬件的建设中极其有限。少部分高校已经难以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资源:根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不同,我国高校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种类型。弱势高校大多属于教学型,拥有的学科多为单科或有限的非均衡发展的多科院校,主要以农、林、师、医等学科和专业为主,与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有一部分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向下合并成为新的综合性大学,学科结构得到了整合;但由于原来彼此基础薄弱,属于“弱弱合并”,新的学校在与其他高校竞争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人力资源: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师资力量薄弱和优秀教师资源不足是所有弱势高校的共同特点,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从师资数量上来看:每所弱势高校的教职工比例不均衡,一线教师比例偏低,扩招在增加学生数量的同时也将师生比扩大到了极限。从师资质量上来看:优质师资短缺,平庸的教师居多。教学、科研水平与强势高校之间的差距大。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学院结构以本校留校生和一般大学毕业生为主。
弱势高校的学生质量低是必须面对的事实。虽然学术界对高考制度褒贬不一,但从主体上分析,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明显高于那些分数低、文化基础差的学生。弱势高校在招生录取时上线的生源与计划招生数相比缺额较大,只能靠调剂来保证招生计划的实现。学生入校后,在学业和生活方面经常出现问题。在就业方面,多数学生不愿去基层工作,不愿到条件差的地方工作;而自身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又不高,很难做到准确的自我定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弱势高校多处于中小城市,经济文化水平欠发达或者属于后开发地区。图书资料少、信息交流慢,尤其是缺少学术交流的机会。仅通过媒体和网络是不能满足大学发展的需要。各方面条件的不利限制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弱势高校的社会资源取决于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声誉主要取决于学校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培养人才的质量。毋庸多言,从每年高中生报考升学志愿的选择上和学校各专业的录取分数上看,足以证明一所高校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
三、学校文化的缺失
对于大学来讲,文化是潜在的、深层次的力量;文化是一所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构成一所大学不仅是客观的外显的物质文化,更是一种意会的内隐的精神文化的存在。大学文化是高校凝聚员工人心,扩大学校影响力、提高竞争力和推动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和重要手段;是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内涵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笔者从这四个层面分析弱势高校在学校文化方面所处的困境。
精神家园的失落: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员在学校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共有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它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号召力。由于弱势高校长期处于弱势的压力,管理者缺少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精神层面的建设无意识或不意识等诸多因素,学校员工从教师到学生,很少有人将学校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对学校发展的前景不报有太多期望。没有形成共有的积极的价值观,凝聚力低,自然谈不上组织的生命力和号召力。精神文化的失落是学校文化渐趋落后和缺失的标志。
物质文化的透支:物质包括人和物,物质文化一方面是指在校园内可以观察到的实物所承载的文化,包括各种建筑物的形态、人文景观和教学设备等诸多“硬件”。其重要之处在于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可以体会到大学内在的品质和蕴含的大学精神,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品位;一方面是指从学校拥有的精英教师的数量,这里所指的精英教师在生活中做人、教学中传授知识、学术中求真各个层面都是当之无愧的,他们是教师追求效仿的原型,是学生口碑传递的人物,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砥柱。在弱势高校,办学经费匮乏的现象比较普遍;但资源浪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如学校虽穷可校级领导年年出国考察,用车、办公配置最优化,年人均消费几十万元。有的学校可能有高楼大厦,但不过是负债累累的产物。学校的精英教师从“羽翼丰满的凤凰”到“吱吱的喜鹊”相继流失。有些高校花费巨额资金建立所谓的“绿色通道——引智工程”用以引进高端人才,但多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所准备。人力资源的流失和短缺注定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低下。
制度文化的失范:制度是指在文本中写明的规章制度、现实中运行的发挥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和人们心中内隐的规章制度。制度文化是在制度形成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是学校文化的“净化器”,是学校文化的保障。学界一直讨论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实质就是制度文化的理念。
弱势高校的制度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首先是制度不完善。一些工作没有制度的约束,随意性处理因素大,容易造成工作失误。有的属于制度的内容上有要求,有规定,但没有监控,制度管理缺乏力度。其次是制度健全但执行不力。有的弱势高校文本上的制度面面俱到,体系十分完整,但在现实中却不能落实。其主要原因是制度自身有矛盾。一些制度相互矛盾、互相抵牾,在执行时导致制度失去权威性。制度与人的行为脱节,得不到师生员工的认可和内化,在执行上没有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自觉行动。第三是管理者自我约束的问题。许多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践踏者。[4]管理者只注重规章制度对被管理者的制约,却忽视对自身的约束功能。制度异化为管理者对资源占有、制约师生员工的工具。制度文化的失范直接导致学校各种政策的失灵、行政权力的泛化和局面的无序。
行为文化的忧伤:由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缺失,在行为文化上学校各层次人员表现的共同之处就是无奈和忧伤。对于大多数成员来说,大学是精神家园,也是生存和发展之所。如果学校没有发展的前景,个人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能够跳出的毕竟是少数人且前途未卜,能否融入他者的文化还是未知数。无奈的选择和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充斥着大学里每一个具有良知的人的精神世界。在行为表现方面,教师采取的是逃避,不再关心学校的命运。长者希望早日退休,中年人寻找退路,年轻人图谋学历的提升和个人羽翼的丰满。教师的忧伤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失去专业的行政人员只有丢掉心中的道德律和理想,寻找仕途上的庇护伞,得到升职是他们的最大目的;或者利用制度的空隙和掌握的国家资源寻找生财之道。
四、结语
弱势高校如何摆脱弱势的压力,如何由弱变强。从外部因素来讲,关键在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关系的重塑。政府为高校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由集权管理转变为调控监督;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由政府主办转变为社会机构主管和政府监督,评价标准从单一的学术性标准变为多元的评价标准;资源的配置由按人头拨款转变为以办学的绩效进行拨款,鼓励同一层次的高校相互竞争。从内部来讲,学校管理者需要建构科学健康的管理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基石。确立新的大学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学校文化,是通过实践来操作的,是通过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来实现的。厘清管理的问题所在,重新构建管理文化是现实对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没有以管理文化为依托的学校文化,只是在精神层面的倡导,不会成为高校师生共同的文化选择。通过管理文化的建设,更新“自我封闭”的管理意识,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新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机制,促进学校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 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 唐海英、符润中. 资源短缺:弱势高校品质提升中亟待解决的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 2003(4).
[3] 王保华. 千万别冷落了地方高校[N]. 中国教育报, 2005-09-23(4).
[4] 季苹.学校管理诊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为拉动经济内需,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到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高校在政府的指令下实施扩招政策。此举加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由社会关注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关注的中心;给高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向高校提出了严峻的发展问题。在现实中,大学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的制约和自身思想文化的无助等诸多压力,只能艰难而又无奈地求得生存和发展。
政府为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缩短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于上世纪末推出了“211工程”和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985工程”)。同时“教育产业化”和“大学市场化”理论思潮的涌起等诸多因素的交织变化使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层次日趋明显。各学校朝着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方向分化,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高校之间出现了强势高校与弱势高校。
如何区分强势高校与弱势高校,从定位的角度来看,高校定位应从一所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等事实层面加以考虑。[1]如此看来,国家部门直属高校的综合实力,如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都明显强于省属高校,自然属于强势高校。在省属高校之间进行比较,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位于前列,而部分落在后面的高校自然成为弱势高校。
弱势高校是属于相对的、动态的和群体的概念,是基于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学术力量、外部环境、社会认同等而对高校部分群体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的价值判断。[2]本文所谈的弱势高校是指基本办学条件薄弱、学科结构非均衡发展、师资力量差、科研成果少且质量低、学生生源(本科)层次低的地方本科院校,其中包含着一少部分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院校。笔者认为,弱势高校之所以弱势,主要体现在资源和学校文化两个方面。
二、资源的匮乏
资源匮乏是弱势高校的外在表现,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学科资源(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发展前景)、人力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质量)、自然资源(学校所处的地域和自然发展空间)和社会资源(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声誉)。
经济资源: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的渠道有: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学费、社会捐助、学校自主创收和银行贷款。据统计,2003年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92%、学生人数85%的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57%,地方高校获得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等收入、捐集资收入等比例更低,很多学校科研经费极少。生均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分别仅为中央部属高校的49%和43%。[3]学生学费的收缴情况不容乐观,欠费多、收缴难在弱势高校普遍存在。社会捐助取决于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弱势高校在这方面基本属于空白。创收工作的收益少、见效慢。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的短缺,银行贷款困难,投入到学校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等硬件的建设中极其有限。少部分高校已经难以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资源:根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不同,我国高校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种类型。弱势高校大多属于教学型,拥有的学科多为单科或有限的非均衡发展的多科院校,主要以农、林、师、医等学科和专业为主,与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有一部分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向下合并成为新的综合性大学,学科结构得到了整合;但由于原来彼此基础薄弱,属于“弱弱合并”,新的学校在与其他高校竞争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人力资源: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师资力量薄弱和优秀教师资源不足是所有弱势高校的共同特点,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从师资数量上来看:每所弱势高校的教职工比例不均衡,一线教师比例偏低,扩招在增加学生数量的同时也将师生比扩大到了极限。从师资质量上来看:优质师资短缺,平庸的教师居多。教学、科研水平与强势高校之间的差距大。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学院结构以本校留校生和一般大学毕业生为主。
弱势高校的学生质量低是必须面对的事实。虽然学术界对高考制度褒贬不一,但从主体上分析,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明显高于那些分数低、文化基础差的学生。弱势高校在招生录取时上线的生源与计划招生数相比缺额较大,只能靠调剂来保证招生计划的实现。学生入校后,在学业和生活方面经常出现问题。在就业方面,多数学生不愿去基层工作,不愿到条件差的地方工作;而自身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又不高,很难做到准确的自我定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弱势高校多处于中小城市,经济文化水平欠发达或者属于后开发地区。图书资料少、信息交流慢,尤其是缺少学术交流的机会。仅通过媒体和网络是不能满足大学发展的需要。各方面条件的不利限制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弱势高校的社会资源取决于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声誉主要取决于学校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培养人才的质量。毋庸多言,从每年高中生报考升学志愿的选择上和学校各专业的录取分数上看,足以证明一所高校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
三、学校文化的缺失
对于大学来讲,文化是潜在的、深层次的力量;文化是一所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构成一所大学不仅是客观的外显的物质文化,更是一种意会的内隐的精神文化的存在。大学文化是高校凝聚员工人心,扩大学校影响力、提高竞争力和推动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和重要手段;是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内涵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笔者从这四个层面分析弱势高校在学校文化方面所处的困境。
精神家园的失落: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员在学校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共有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它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号召力。由于弱势高校长期处于弱势的压力,管理者缺少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精神层面的建设无意识或不意识等诸多因素,学校员工从教师到学生,很少有人将学校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对学校发展的前景不报有太多期望。没有形成共有的积极的价值观,凝聚力低,自然谈不上组织的生命力和号召力。精神文化的失落是学校文化渐趋落后和缺失的标志。
物质文化的透支:物质包括人和物,物质文化一方面是指在校园内可以观察到的实物所承载的文化,包括各种建筑物的形态、人文景观和教学设备等诸多“硬件”。其重要之处在于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可以体会到大学内在的品质和蕴含的大学精神,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品位;一方面是指从学校拥有的精英教师的数量,这里所指的精英教师在生活中做人、教学中传授知识、学术中求真各个层面都是当之无愧的,他们是教师追求效仿的原型,是学生口碑传递的人物,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砥柱。在弱势高校,办学经费匮乏的现象比较普遍;但资源浪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如学校虽穷可校级领导年年出国考察,用车、办公配置最优化,年人均消费几十万元。有的学校可能有高楼大厦,但不过是负债累累的产物。学校的精英教师从“羽翼丰满的凤凰”到“吱吱的喜鹊”相继流失。有些高校花费巨额资金建立所谓的“绿色通道——引智工程”用以引进高端人才,但多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所准备。人力资源的流失和短缺注定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低下。
制度文化的失范:制度是指在文本中写明的规章制度、现实中运行的发挥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和人们心中内隐的规章制度。制度文化是在制度形成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是学校文化的“净化器”,是学校文化的保障。学界一直讨论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实质就是制度文化的理念。
弱势高校的制度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首先是制度不完善。一些工作没有制度的约束,随意性处理因素大,容易造成工作失误。有的属于制度的内容上有要求,有规定,但没有监控,制度管理缺乏力度。其次是制度健全但执行不力。有的弱势高校文本上的制度面面俱到,体系十分完整,但在现实中却不能落实。其主要原因是制度自身有矛盾。一些制度相互矛盾、互相抵牾,在执行时导致制度失去权威性。制度与人的行为脱节,得不到师生员工的认可和内化,在执行上没有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自觉行动。第三是管理者自我约束的问题。许多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践踏者。[4]管理者只注重规章制度对被管理者的制约,却忽视对自身的约束功能。制度异化为管理者对资源占有、制约师生员工的工具。制度文化的失范直接导致学校各种政策的失灵、行政权力的泛化和局面的无序。
行为文化的忧伤:由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缺失,在行为文化上学校各层次人员表现的共同之处就是无奈和忧伤。对于大多数成员来说,大学是精神家园,也是生存和发展之所。如果学校没有发展的前景,个人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能够跳出的毕竟是少数人且前途未卜,能否融入他者的文化还是未知数。无奈的选择和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充斥着大学里每一个具有良知的人的精神世界。在行为表现方面,教师采取的是逃避,不再关心学校的命运。长者希望早日退休,中年人寻找退路,年轻人图谋学历的提升和个人羽翼的丰满。教师的忧伤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失去专业的行政人员只有丢掉心中的道德律和理想,寻找仕途上的庇护伞,得到升职是他们的最大目的;或者利用制度的空隙和掌握的国家资源寻找生财之道。
四、结语
弱势高校如何摆脱弱势的压力,如何由弱变强。从外部因素来讲,关键在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关系的重塑。政府为高校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由集权管理转变为调控监督;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由政府主办转变为社会机构主管和政府监督,评价标准从单一的学术性标准变为多元的评价标准;资源的配置由按人头拨款转变为以办学的绩效进行拨款,鼓励同一层次的高校相互竞争。从内部来讲,学校管理者需要建构科学健康的管理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基石。确立新的大学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学校文化,是通过实践来操作的,是通过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来实现的。厘清管理的问题所在,重新构建管理文化是现实对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没有以管理文化为依托的学校文化,只是在精神层面的倡导,不会成为高校师生共同的文化选择。通过管理文化的建设,更新“自我封闭”的管理意识,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新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机制,促进学校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 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 唐海英、符润中. 资源短缺:弱势高校品质提升中亟待解决的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 2003(4).
[3] 王保华. 千万别冷落了地方高校[N]. 中国教育报, 2005-09-23(4).
[4] 季苹.学校管理诊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