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初中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和成长发育特点,因此,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是课堂教学要改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生活。教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角色的一个本质转变,正所谓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把课堂 “活”起来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和成长发育特点,因此,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是课堂教学要改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如何改变课堂上的教法是每一位教师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感悟。
一、激发兴趣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库,善于把理智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心灵中点燃求知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更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创设多种活动情境,借助学生的个体经验,以活动为中介,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情景模拟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认同、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施加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创设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教学课堂氛围,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改变教法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的教学方法改变就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四、夯实基础培养创新能力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基点,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目标落实在知识点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既要勤奋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注意掌握创新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归纳和综合,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邪教“法轮功”的危害等;讲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就要联系到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用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台独分子,藏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中遇到的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冒“两面针”牙膏、仿冒的“金嗓子”喉宝、仿冒的“耐克”运动鞋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深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学渠道,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生活。教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角色的一个本质转变,正所谓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把课堂 “活”起来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和成长发育特点,因此,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是课堂教学要改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如何改变课堂上的教法是每一位教师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感悟。
一、激发兴趣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库,善于把理智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心灵中点燃求知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更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创设多种活动情境,借助学生的个体经验,以活动为中介,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情景模拟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认同、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施加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创设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教学课堂氛围,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改变教法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的教学方法改变就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四、夯实基础培养创新能力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基点,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目标落实在知识点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既要勤奋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注意掌握创新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归纳和综合,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邪教“法轮功”的危害等;讲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就要联系到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用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台独分子,藏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中遇到的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冒“两面针”牙膏、仿冒的“金嗓子”喉宝、仿冒的“耐克”运动鞋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深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学渠道,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