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提升大学生上课抬头率、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度的问题,为此在充分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学生诉求和教学人员的反馈的基础上,结合Dudley-Evans等模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实践结论。
【关键词】需求分析;学习效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一、引言
如何让学生在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传统教学感兴趣,并且让其有足够的投入度,并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和课堂参与度。这些都是当前高校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为此本团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采用Dudley-Evans[1]等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注重采用多样化、动态的数据信息,备受学术界的推崇[2],但该模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中相关的实证研究还少见。
二、研究方法
Dudley-Evans等提出的多维动态需求分析模型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業指导》(以下简称《大规》)现实需求为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度以及未来建立更加合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提供思路[3]。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商学院109位大三会计类学生。
(二)研究总体方案
采用Dudley-Evans等多维动态需求模型应用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需求分析、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评估三者头尾相连循环往复。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本研究对这一流程的具体应用如图2所示。
以上流程展示了在《大规》课程需求调查中实现多维互动和动态评估的方式。多维互动主要核心点是在课前需求分析阶段:首先确定了多个维度的调查顺序“以社会需求为起点通过文献阅读获取外界对本专业的各种技能的要求与核心点。进而从确保在其他两个维度从业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中得到真需求。其次该流程实现了学生与从业者(历届毕业学长等)的互动,从而解决了学生缺乏从业经历可能对自身客观需求认识不足,解决了“象牙塔”式的培养模式和与社会脱节等的困难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最后,动态评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两轮课堂(AB班交替循环)实践、观察与反思进行的教学评估与调整。
三、行动研究过程
(一)需求分析
根据Dudley-Evans等的需求分析模型本研究主要从教学人员(教师)、从业人员(社会职业能力需求)和课程学习者(学生)三大信息源来掌握课程需求(如图一所示)。1.从业人员(历届毕业的本专业学生)调查;调查工具为问卷和微信、QQ等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访谈涉及到以下主要相关内容:首先,主要了解从业人员背景信息如毕业时间、职位、地域和家庭基本状况等;第二部分调查课程学习中与毕业后的知识匹配度,优劣势和主要的核心点及自身现在处境;第三部分调查认为课程中主要应该学的知识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相关的大学生活建议。
(二)课前教学设计
根据Dudley-Evans等同类文献的前提下,认为当需求分析结果落实到课堂上来弥补欠缺知识时要综合学生的特点和所处的阶段及各方面的因素。要在遵循学生认知情感规律设计课堂活动、规划学习路径。考虑到本课程周期较长、教学方式按照“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理论。
(三)课堂实践反思
由教师主导的“灌输式”结合“学生学习中心法”任务链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对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带动课堂活力但由于缺乏相关场地及由于大班教学有很多需求需要灵活应对。同时,对学生在课堂和课后进行有效的反馈交流,以达到最佳组合。
本研究展现了如何利用多维度动态需求模型来揭示必修课《大规》整体需求和教学实际。基于需求分析基础上笔者在课程内容、技能和策略思维上进行了三大创新和尝试从而改变了过去只灌输知识和缺少接受者反馈的实际,且取得了一定的收益;首先,一定重视课前需求分析,并对来自学生、毕业生和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总结;其次,要对学生反映的诉求进行分类总结,并按照教学进度和安排做好及时反馈沟通工作;第三,反馈要及时和有效。因为有很多的问题不属于本课程能够解决的,要让其通过正常的途径反馈,并最好给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否则学生们会对诉求失去信心和耐心,最后可能会成为学生们的负担,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反馈诉求,反而可能起到反面作用;第四,一定要重要毕业生的反馈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很多社会上流行的方法、软件和热点问题,学生们有的关注到了,有的根本不知道,但是身为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方能够起到真正教学的需求满足的目的;最后,教学人员要做到及时有效的与学生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和加强学习,信息时代各种方法手段层出不穷,只有跟上时代步伐方能够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T,St.JOHNMJ.DevelopmentsinESP: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121-131.
[2]李静,郑春萍,郝劲梅.多维动态需求分析模型应用于职业英语课程的行动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罗慧敏.不同类型的教学视频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及生态效度的探索[D].山西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需求分析;学习效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一、引言
如何让学生在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传统教学感兴趣,并且让其有足够的投入度,并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和课堂参与度。这些都是当前高校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为此本团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采用Dudley-Evans[1]等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注重采用多样化、动态的数据信息,备受学术界的推崇[2],但该模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中相关的实证研究还少见。
二、研究方法
Dudley-Evans等提出的多维动态需求分析模型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業指导》(以下简称《大规》)现实需求为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度以及未来建立更加合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提供思路[3]。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商学院109位大三会计类学生。
(二)研究总体方案
采用Dudley-Evans等多维动态需求模型应用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需求分析、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评估三者头尾相连循环往复。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本研究对这一流程的具体应用如图2所示。
以上流程展示了在《大规》课程需求调查中实现多维互动和动态评估的方式。多维互动主要核心点是在课前需求分析阶段:首先确定了多个维度的调查顺序“以社会需求为起点通过文献阅读获取外界对本专业的各种技能的要求与核心点。进而从确保在其他两个维度从业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中得到真需求。其次该流程实现了学生与从业者(历届毕业学长等)的互动,从而解决了学生缺乏从业经历可能对自身客观需求认识不足,解决了“象牙塔”式的培养模式和与社会脱节等的困难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最后,动态评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两轮课堂(AB班交替循环)实践、观察与反思进行的教学评估与调整。
三、行动研究过程
(一)需求分析
根据Dudley-Evans等的需求分析模型本研究主要从教学人员(教师)、从业人员(社会职业能力需求)和课程学习者(学生)三大信息源来掌握课程需求(如图一所示)。1.从业人员(历届毕业的本专业学生)调查;调查工具为问卷和微信、QQ等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访谈涉及到以下主要相关内容:首先,主要了解从业人员背景信息如毕业时间、职位、地域和家庭基本状况等;第二部分调查课程学习中与毕业后的知识匹配度,优劣势和主要的核心点及自身现在处境;第三部分调查认为课程中主要应该学的知识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相关的大学生活建议。
(二)课前教学设计
根据Dudley-Evans等同类文献的前提下,认为当需求分析结果落实到课堂上来弥补欠缺知识时要综合学生的特点和所处的阶段及各方面的因素。要在遵循学生认知情感规律设计课堂活动、规划学习路径。考虑到本课程周期较长、教学方式按照“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理论。
(三)课堂实践反思
由教师主导的“灌输式”结合“学生学习中心法”任务链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对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带动课堂活力但由于缺乏相关场地及由于大班教学有很多需求需要灵活应对。同时,对学生在课堂和课后进行有效的反馈交流,以达到最佳组合。
本研究展现了如何利用多维度动态需求模型来揭示必修课《大规》整体需求和教学实际。基于需求分析基础上笔者在课程内容、技能和策略思维上进行了三大创新和尝试从而改变了过去只灌输知识和缺少接受者反馈的实际,且取得了一定的收益;首先,一定重视课前需求分析,并对来自学生、毕业生和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总结;其次,要对学生反映的诉求进行分类总结,并按照教学进度和安排做好及时反馈沟通工作;第三,反馈要及时和有效。因为有很多的问题不属于本课程能够解决的,要让其通过正常的途径反馈,并最好给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否则学生们会对诉求失去信心和耐心,最后可能会成为学生们的负担,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反馈诉求,反而可能起到反面作用;第四,一定要重要毕业生的反馈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很多社会上流行的方法、软件和热点问题,学生们有的关注到了,有的根本不知道,但是身为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方能够起到真正教学的需求满足的目的;最后,教学人员要做到及时有效的与学生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和加强学习,信息时代各种方法手段层出不穷,只有跟上时代步伐方能够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T,St.JOHNMJ.DevelopmentsinESP: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121-131.
[2]李静,郑春萍,郝劲梅.多维动态需求分析模型应用于职业英语课程的行动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罗慧敏.不同类型的教学视频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及生态效度的探索[D].山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