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iLva分型在子宫颈腺癌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6年12月—2017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收治的子宫颈腺癌患者78例,患者的年龄为(45.1± 9.1)岁(27~71岁);临床分期:Ⅰ期(包括Ⅰa期26例、Ⅰb期49例)75例(96%),Ⅱa期3例(4%).收集78例患者的病理切片,根据SiLva分型标准重新进行分型,分析不同SiLva亚型的子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子宫颈腺癌患者的SiLva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截止至2018年1月3日,随访时间为5~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失访25例(32%,25/78),比较不同SiLva亚型的子宫颈腺癌患者的预后.结果(1)78例子宫颈腺癌患者中,SiLva A、B、C型分别为30、16、32例,分别占38%(30/78)、21%(16/78)、41%(32/78).其中,30例SiLva A型患者的临床分期均为Ⅰ期,包括Ⅰa期24例、Ⅰb期6例;中位肿瘤厚度(指子宫颈黏膜至肿瘤浸润最深处的距离)为2.1 mm(1.0~10.0 mm);术后检查均未见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侵犯;24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均无瘤生存.16例SiLva B型患者的临床分期均为Ⅰ期,包括Ⅰa期2例、Ⅰb期14例;中位肿瘤厚度为5.2 mm (2.0~11.0 mm);术后检查LVSI阳性4例(4/16),神经侵犯阳性1例(1/16),淋巴结转移阳性1例(1/10);13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均无瘤生存.32例SiLva C型患者的临床分期为Ⅰb期29例、Ⅱa期3例;中位肿瘤厚度为11.5 mm(4.0~21.0 mm);术后检查LVSI阳性17例(53%,17/32),神经侵犯阳性5例(16%, 5/32),淋巴结转移阳性8例(31%,8/26);16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复发2例(2/16),其中1例(1/16)死亡.(2)子宫颈腺癌患者的SiLva分型与临床分期(r=0.754,P=0.000)、肿瘤厚度(P=0.000)、LVSI(r=0.534,P=0.000)均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3)SiLva A、B、C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间复发率(分别为0、0、2/16)、死亡率(分别为0、0、1/16)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Lva分型应用于子宫颈腺癌,可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在术前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实现子宫颈腺癌的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