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课程体系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积极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呈现的人本化、综合化、现代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高师院校必须大力推进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高师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精于从事素 质教育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
  [关键词]高师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郭宏(1968-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赵淑光(1969- ),女,吉林德惠人,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四平13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吉林省教师教育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H 042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131-02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专业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
  
  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如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性思想,以及孔子“因材施教”“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方法。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其《第一流教育家》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进入21世纪,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备受关注,学者们纷纷对什么是创新能力加以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基于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核心要素,是拥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良好素质。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传播和利用。各国纷纷把竞争的焦点放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二、现有高师课程体系的弊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曾指出“教育可以培养创造性,也可以扼杀创造性”。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高师教育往往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而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对这一局面的形成无疑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知识分割过细。由于多数课程按专业设置,课程也往往局限于狭窄的专业知识,过分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了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专业之间泾渭分明,学科之间难以迁移。这种知识分割过细、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考虑的课程体系,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不必要的重复和产生某些漏洞;另一方面,又造成学生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不利于他们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教材中很少涉及科学发展前沿的东西,缺乏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内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新颖性,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3.课程设置过于求同。目前高师院校的课程内容大多是定论的知识,学生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课程设置也强调统一性,讲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的培养,而教学过程中又过分注重对学生求同思维的训练,忽视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其结果是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不利于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4.教师习惯于单向灌输。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片面强调知识传承和应试技巧的训练。教学中过分倚重讲授法,强调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够重视。
  5.课程结构不当,实践环节薄弱。不少高师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环节薄弱,学生从理论到理论,虽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至于理论学习也存在专业课比例过大、对基础课重视不够的问题;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重课堂教学、轻活动课程等问题。其结果是课程门类多,学生负担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三、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依据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及高师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对高等师范教育产生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高师课程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客观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须依据以下三方面进行高师课程体系的改革:
  1.应反映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各专业的设置和课程设置以及各类教材的编写,均须符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些高师院校专业设置和一些院系的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更重要的是,高师的课程设置和各科教材内容,必须深刻反映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2.应体现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可从两方面来认识。其一,是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当代社会正呼吁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复出,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时代,人类文明开始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其二,是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均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整体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所培养的人才只受到与某一专业有关的教育与训练,那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必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更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必将使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事业遭受巨大损失。这表明,高等师范教育的内容应包含通识教育、专才教育和教育科学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应使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
  3.应充分满足高师学生发展的合理需要。从笔者掌握的情况看,高师学生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需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为新时期合格教师的需要。被调查的高师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他们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是,从用人单位谋职归来的许多毕业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事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一些被调查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在大学开设的课程几乎全是理论课,实践课占的比例太小,而理论课中,专业课的比例太大,通识课和教育理论课比例太小。二是培养特殊才能和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或希望获得某种特殊才能,或想多才多艺、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从而既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又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他们希望学校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
  
  四、实现教师教育创新,必须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而设置的一系列课程。我们应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重组课程结构,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间的融合,逐步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合理化。
  1.课程改革总目标的定位。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应该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应是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提高:(1)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由相辅相成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所组成的,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有五个明显的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可以使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新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2)自学能力的提高。课程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因为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首先,要从时间上加以保证,如缩减课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探索时间;其次,提供物质保障,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物质上保障,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建设。(3)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人格是指具有敢于怀疑、批判、冒险的科学精神,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动摇,决不因困难和挫折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勇于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有相对较强独立性的品格。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因此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4)实践能力的提高。针对我国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实践课程更应受到重视。光有理论、缺乏实践是很难取得更大突破的。理论不付诸于实践,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应加强实验课、第二课堂等活动课程的建设。
  2.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1)开好通识课程。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好,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笔者认为,在高师理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要开好人文学科课程,如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经济管理等。在文科课程体系中,要开好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科技导论、现代教育技术等。(2)强化教育学科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是体现高师师范性、专业性的主要课程。教育学科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学生教育素质的主要途径,教育理论课程对高师生教育观念的确立、教育规律的掌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师教育理论课应增大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20%~50%之间,我国教育理论课比例最起码也应该定在20%左右。同时应增设有实质内容的与中学教育实际密切联系的教育理论课,如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家原著选读、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心理学、青年心理学、心理咨询、中学教材研究、中学教育研究等。只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师范生才可能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规律和方法,培养从教能力,提高教育素质。(3)减缩学科专业课程。高师文理两类专业,都应在保证专业主干课的基础上压缩学时。访谈中许多中学优秀教师,都认为高师专业课的开设没有面向中学教育实际,与中学的教学实践相脱节。他们认为大学里专业课学得太深太多,许多抽象深奥的理论和中学的教育教学没有太大联系,在中学教育教学实际中派不上用场,对这些课,高师应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大胆减缩。(4)重视艺术课程。以往高师课程中,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并没有列为艺术类系科之外的师范生的必修课,甚至连选修课也不是,故一般的高师生艺术素养非常差,这也是造成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艺术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创新型教师,高师应把音乐、美术课列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同时除艺术课外,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组建各种类型的文艺社团,熏陶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的熏陶在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创造活动是左右脑协同作用的结果,右脑具有创造性,它能沟通与左脑的间隙,并能产生直觉性的突破。(5)增设创造类课程。高师应增设创造类的课程,形式既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通过创造的原理与方法、创造教育学、创造心理学、科学发明史话等课的开设,使高师生明确创造的价值,懂得创造的原理、方法,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意识与兴趣,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3.调整课程的形式结构。要培养高师生的创新素质,高师在课程形式方面应做如下调整。首先,压缩学科课程。削减不必要的理论课,该删的删,该并的并,摒弃理论课中陈旧的、脱离实际的、重复的内容,增加前沿的、实用的成分,使学科课程具有鲜明的少而精的特色。其次,强化活动课程。高师应把强化活动课,提高高师生日后活动课的开设能力(尤其是综合实践课的开设能力)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学校应派教师专门负责高师生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指导工作,给指导教师相应的课时,使高师生课外、校外活动正规化、系统化,真正成为学校课程的主流。最后,高师应把面向初高中第一线的教育实践时间延长为半年,二、三年级的见习时间和四年级的实习时间可各占50%。半年的教育实践时间,为高师生更多地感悟教育改革、感悟课堂教学、感悟教育对象提供了机会。教育实践能使高师生在与初高中生的接触中体会青少年心理,认识教育对象;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中提高素质,巩固专业知识;在与领导的交往中学习学校管理,领会教育法规政策;在真刀真枪的课堂中提高从教能力;在实地的教育调查中掌握教育科研方法。
  4.调整课程的选修制度。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独特的素质,决不能千篇一律,一种规格。高师的课程体系,要保证每个高师生既达到基本的培养规格,同时,又具备各自独特的素质规格。为此,应增大高师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和范围,笔者认为高师选修课的比例应当占总课时的25%~30%。
  
  [参考文献]
  [1]张民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59-60.
  [2]张宝臣.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0.
  [3]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75.
  [4]张鹏,于兰,刘助柏,张岩岩.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5]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32.
   [6]黄春林.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EB/OL].http://
  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7,2005-09-27.
其他文献
当前,现代远程教育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然而,远程教育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教育质量体系认证。文章主要阐述了实施ISO9000标准构建电
[摘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实施者也是人,因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理念。文章对“以人为本”理念在创新管理制度、构建管理模式、设置教育活动、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队伍中的具体实现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以人为本 管理理念 高职教学 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曹志平(1952- ),男,江苏南通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学课件的影响。教学课件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其制作前的设计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医学形态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
采用去离子水溶胀聚乙烯醇(PVA),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PVA纤维。研究了水质量分数35%和5%的PVA熔纺初生纤维在不同拉伸温度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以及其拉伸活化机制。结果表明:拉伸温度
通过光学、扫描电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云南禄劝中泥盆世晚期角质残植煤层中的植物角质层进行再研究。禄劝的植物角质层定为Orestoviacf.devonica Ergolskaya,1936,具有
泽普县麦田杂草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以多年生恶性杂草播娘蒿(阿曼草)危害显著,其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与小麦争水、争肥现象严重,导致小麦减产。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麦田除草剂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建设缺乏文化个性的现状,从文化个性入手,在阐释高职院校培育文化个性的三大意义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文化个性的培育提出了四条路径,即纵向追溯文化基因、横向辨析文化本性、宏观考量文化土壤、微观探究文化符号,从而将高职院校文化个性定位于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的实践型职业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个性 内涵 路径  [作者简介]邵云雁(1969- ),女,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依据目前基础和实际条件,建立公民身份信息中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分析了一些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深入企业,挖掘需求,个案追寻,倾听CIO的声音,请看企业信息化系列报导之五十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