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教学与研究的不平衡状态,如轻教学重研究或者教学质量不能很好作为研究的基础等状况。本文分析了教学与研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各自作用及产生这种教学与研究不平衡状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教学 研究 平衡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从1922年中国出现正规的研究生教育到如今已经过了90年的时间,从最初全国的寥寥几十人到现在每年几十万人的招生人数,研究生教育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①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创新与研究而越来越忽视专业知识的基础训练和教学的作用,研究生教育质量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出现了教学与研究的不平衡问题。本文先分析教学与科研教育的作用,探讨其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以期找到解决的办法。
1 教学与研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重视研究生教学并不是与重视本科教学一样,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况且现在的本科教学也越来越强调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照本宣科了。所谓重视研究生的教学,其实是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上,增加备课时间,教师们在教学内容上有更充分的准备。②而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是存在问题的:因为研究生教学中更强调讨论,而不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这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Seminar。Seminar是指一群有先进知识的人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大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自己的信息与报告并与其他人一起讨论。③这样的课堂讨论形式更适合研究生的教学,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收获,专业知识得到巩固。
2 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实际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1 教学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质量,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方面的教育产生影响。教学是基础,研究是拔高。
2.2 研究
在研究方面产生了比教学更多的问题。研究需要经费,不同层级的学校获得的经费不同,这就导致了研究的质量有所区别。获得更多经费的高校,如重点部属高校或重点研究型大学,他们更有能力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条件,研究生在研究这方面的教育质量当然就能保障;而作为地方高校,特别是二类高校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他们招收少量的研究生,资金却无法保障,进而培养质量则无从保证。
关于导师们更重视研究这个现象,其实除了升职的压力,追求学术地位,部分导师其实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作为重点部属或重点研究性大学的导师,他们在拥有更多研究资金的同时也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无论是在外以个人名义与单位或公司签订的项目,还是作为研究对学校的贡献获得的奖金,亦或是从巨额的国家批复下发的研究资金中获取,长期积累都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二类高校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导师,本身因为获得政府批复下发的研究资金及其少量,而又不满足于学校奖励的奖金或者基本的工资,于是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个人名义与单位或公司签订的项目中去,这无疑减少了导师们在除研究以外的其他精力和时间投入。这当然就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质量产生影响。④
3 教学与研究之不平衡状态的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1 教学与研究对教师产生的利益直接关系
教学无非是对教师自身内部的一种成长和提升做出的要求。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对所教授课程的内容有所研习,对教学方法有所掌握,也要对各个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培养,也许对教师个人而言这些都是收获较少但是精力耗费却很多的一项工作。而作为一个社会人,不仅精神上有提升的需求,物质上也同样存在。因此,部分导师利用学校、社会和国家给予他们的资源使自己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虽然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是也许收获却是和投入的成正比的。相比之下,部分导师更愿意选择去做研究而不是改进教学。所以引导和吸引导师们将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是解决教学与研究不平衡状态十分重要的方法。既然导师们增加了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必然就需要减少研究的时间,这样一来当然就会造成导师们在经济上的利益损失,或者是会使对有研究兴趣和研究志向的导师感到心理上的不满足。⑤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导师们应该完成的教学时间和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把教学评估作为导师们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还须补偿教师由于教学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提高工资福利,发放更多的研究项目资金等。而对于仅仅是对研究感兴趣,减少研究时间使他们感到心理上不满足的导师们,则应该采取软性开放政策。
3.2 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有待改革和革新
教学和研究都是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国家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的教育模式所包含的要求。⑥所以教学与研究的这种不平衡状态是与研究生不发达的教育模式有关,无论是自己创新建立完全属于中国风格,符合自己国内实情的教育模式还是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模式,总的来说就是要对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地改革和革新,使越来越大众化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能得到保证。
3.3 教师的资质和学生的质量的提高
高校教师一般分为三种:教学非常好但不愿做研究、学术研究做得非常好但不善言辞,以及第三种也是两方面都擅长的,既会做研究又会教学。无论哪一种教师都对学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宝贵的财富,但是对的教师要用到对的地方。提高教师的质量,既然只会教学那就聘请教学真的有实力的教师;如果学术研究很有水平,那就聘请在学术研究上真有所作为的教师负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如果是两方面都具有能力的教师,聘请这样高质量的教师更是对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质量保证。
当然,招收学生的质量也要有所保证。既然研究生已经到达了高等教育中的第二个层次的教育,对招生学生的要求自然就应该提高,有能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才能成为研究生。但是这一点又与日益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相悖,如果将对学生的要求提高,势必符合这一要求的学生人数就会减少。目前中国的本科生数量逐年增多,研究生教育需要帮助社会消化分流这庞大的基数的一部分。解决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国家政府提出新的改革方案解决面临的严峻问题。
注释
①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③ [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④ 田建荣.大众化:21世纪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⑤ 王源升,杨波,陈仕平.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
⑥ 刘科荣,唐竞瑜,邱瑞玲.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9.7(7).
关键词 教学 研究 平衡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从1922年中国出现正规的研究生教育到如今已经过了90年的时间,从最初全国的寥寥几十人到现在每年几十万人的招生人数,研究生教育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①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创新与研究而越来越忽视专业知识的基础训练和教学的作用,研究生教育质量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出现了教学与研究的不平衡问题。本文先分析教学与科研教育的作用,探讨其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以期找到解决的办法。
1 教学与研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重视研究生教学并不是与重视本科教学一样,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况且现在的本科教学也越来越强调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照本宣科了。所谓重视研究生的教学,其实是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上,增加备课时间,教师们在教学内容上有更充分的准备。②而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是存在问题的:因为研究生教学中更强调讨论,而不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这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Seminar。Seminar是指一群有先进知识的人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大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自己的信息与报告并与其他人一起讨论。③这样的课堂讨论形式更适合研究生的教学,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收获,专业知识得到巩固。
2 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实际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1 教学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质量,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方面的教育产生影响。教学是基础,研究是拔高。
2.2 研究
在研究方面产生了比教学更多的问题。研究需要经费,不同层级的学校获得的经费不同,这就导致了研究的质量有所区别。获得更多经费的高校,如重点部属高校或重点研究型大学,他们更有能力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条件,研究生在研究这方面的教育质量当然就能保障;而作为地方高校,特别是二类高校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他们招收少量的研究生,资金却无法保障,进而培养质量则无从保证。
关于导师们更重视研究这个现象,其实除了升职的压力,追求学术地位,部分导师其实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作为重点部属或重点研究性大学的导师,他们在拥有更多研究资金的同时也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无论是在外以个人名义与单位或公司签订的项目,还是作为研究对学校的贡献获得的奖金,亦或是从巨额的国家批复下发的研究资金中获取,长期积累都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二类高校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导师,本身因为获得政府批复下发的研究资金及其少量,而又不满足于学校奖励的奖金或者基本的工资,于是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个人名义与单位或公司签订的项目中去,这无疑减少了导师们在除研究以外的其他精力和时间投入。这当然就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质量产生影响。④
3 教学与研究之不平衡状态的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1 教学与研究对教师产生的利益直接关系
教学无非是对教师自身内部的一种成长和提升做出的要求。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对所教授课程的内容有所研习,对教学方法有所掌握,也要对各个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培养,也许对教师个人而言这些都是收获较少但是精力耗费却很多的一项工作。而作为一个社会人,不仅精神上有提升的需求,物质上也同样存在。因此,部分导师利用学校、社会和国家给予他们的资源使自己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虽然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是也许收获却是和投入的成正比的。相比之下,部分导师更愿意选择去做研究而不是改进教学。所以引导和吸引导师们将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是解决教学与研究不平衡状态十分重要的方法。既然导师们增加了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必然就需要减少研究的时间,这样一来当然就会造成导师们在经济上的利益损失,或者是会使对有研究兴趣和研究志向的导师感到心理上的不满足。⑤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导师们应该完成的教学时间和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把教学评估作为导师们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还须补偿教师由于教学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提高工资福利,发放更多的研究项目资金等。而对于仅仅是对研究感兴趣,减少研究时间使他们感到心理上不满足的导师们,则应该采取软性开放政策。
3.2 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有待改革和革新
教学和研究都是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国家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的教育模式所包含的要求。⑥所以教学与研究的这种不平衡状态是与研究生不发达的教育模式有关,无论是自己创新建立完全属于中国风格,符合自己国内实情的教育模式还是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模式,总的来说就是要对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地改革和革新,使越来越大众化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能得到保证。
3.3 教师的资质和学生的质量的提高
高校教师一般分为三种:教学非常好但不愿做研究、学术研究做得非常好但不善言辞,以及第三种也是两方面都擅长的,既会做研究又会教学。无论哪一种教师都对学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宝贵的财富,但是对的教师要用到对的地方。提高教师的质量,既然只会教学那就聘请教学真的有实力的教师;如果学术研究很有水平,那就聘请在学术研究上真有所作为的教师负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如果是两方面都具有能力的教师,聘请这样高质量的教师更是对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质量保证。
当然,招收学生的质量也要有所保证。既然研究生已经到达了高等教育中的第二个层次的教育,对招生学生的要求自然就应该提高,有能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才能成为研究生。但是这一点又与日益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相悖,如果将对学生的要求提高,势必符合这一要求的学生人数就会减少。目前中国的本科生数量逐年增多,研究生教育需要帮助社会消化分流这庞大的基数的一部分。解决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国家政府提出新的改革方案解决面临的严峻问题。
注释
①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③ [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④ 田建荣.大众化:21世纪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⑤ 王源升,杨波,陈仕平.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
⑥ 刘科荣,唐竞瑜,邱瑞玲.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