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从认识、人员、管理制度、绩效管理结果运用等多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从提高认识,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49-01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人力进行规范的培训、调配和组织,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动态平衡状态,并对组织中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协调控制,使人事匹配相宜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事业单位能否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主要将依靠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知识技能,也就是事业单位所具有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人员等组成。目前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管理人员占据很大比例,这些都具有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的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一定组织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对所属单位人员在工作成果、行为能力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并将此作为事业人员职务变动、奖惩、培训和辞退等管理活动的主要客观依据。
一、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方面进行着探索和尝试,但实施结果却差强人意,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缺失。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识,人员的能力不够
对绩效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识。很多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存在主管认识上的误区,将绩效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各种考核,从而使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反而有可能使员工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机制,而是把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事务性工作,采用多体系管理,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麻痹单位的管理岗位,造成单位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上错误地安排设置,或者进行管理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不能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岗位设置问题是目前大多是事业单位存在的共同问题。在单位内部复杂事务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安排面临极大的难度,很多岗位的数量和分工都存在问题;在单位不断扩充规模的影响下,聘请的务工人员在编制方面存在纰漏,进而对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等。工资分配制度中缺乏按劳分配的体现会使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和效果。
3.绩效管理的方法运用不当和操作能力不强
在绩效管理实际操作中,指标不易量化,量化的过细反而又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实绩,因此绩效指标选择不当极易造成绩效管理结果出现偏差。而且当前在多数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各级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对绩效结果缺少反馈。于是出现事业单位频繁进行评估,却忽视了对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反馈,从而导致绩效管理与实际工作情况分离,不能真正的为实际工作服务。这种形式的绩效考核将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水平的健康发展,绩效管理也就失去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4.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不当
部分绩效管理人员出发点并不是将绩效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工具,而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仅注重控制、监督和考核员工,而忽视了激励和发展员工的根本目的。由于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深刻内涵理解的不深刻,绩效考核的结果反而使员工与管理者产生对立的情绪,让员工缺乏成就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绩效考核最后也就变成了流于形式,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涣散,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
5.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突出表现在事业单位管理中领导的绝对权威以及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部分从事创造性工作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却得不到合理的绩效结果。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目标,缺乏有效的激励促进机制,不能很好地激发职工创造性的动力和工作热情,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在事业单位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措施
1.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认识,树立科学绩效的管理理念
要提高绩效改革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成效,必须从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方面做好工作。让员工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领导做起,带头執行绩效改革,明确这一改革和公司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潜在作用,从而提升绩效改革的成效和结果。同时,必须从观念上和思想上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价值和地位,要把绩效管理从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和层次。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岗位基本职责,还要跟单位的职能与组织的发展有效有机地结合起来,绩效管理不再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附属配套系统,它本身就具有其他管理系统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和重要价值。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员工执行企业要求的最好约束条件和促进方法。事业单位为了将绩效改革和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就应该将这一内容纳入到单位的规章制度当中,将其作为每一个员工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规范和准则,明确考核的对象和考核的内容,从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执行度。
3.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实施的最本质目的就是进行人的管理。只有保证员工的基本业务能力有所提升,才能够保证绩效考核的实效。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一个关键就是完善员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上岗前培训,使员工意识到绩效管理和考核的意义,充分把握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准确评价工作成效,保证单位发展。
4.强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培训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初始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和不均衡,因此就很有必要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使这些新进人员很快的进入和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也应当提供相应的绩效管理的技能培训课程,使其掌握工作必要的技巧和处理手段;对于基层绩效管理人员,应当提供专业的绩效管理技术培训,使得绩效管理工作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限,更加突出关注具体实际工作的效果。事业单位全体员工都要理解自身的绩效和整体单位绩效间的关系,实现事业单位希望引导的行为改变与绩效提高。
5.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的发展和管理非常重要。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挖掘员工工作的源动力,从内而外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成效。充分发挥绩效改革的效果,从绩效工资着手进行员工的激励工作,通过薪酬分配制度带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49-01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人力进行规范的培训、调配和组织,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动态平衡状态,并对组织中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协调控制,使人事匹配相宜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事业单位能否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主要将依靠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知识技能,也就是事业单位所具有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人员等组成。目前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管理人员占据很大比例,这些都具有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的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一定组织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对所属单位人员在工作成果、行为能力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并将此作为事业人员职务变动、奖惩、培训和辞退等管理活动的主要客观依据。
一、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方面进行着探索和尝试,但实施结果却差强人意,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缺失。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识,人员的能力不够
对绩效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识。很多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存在主管认识上的误区,将绩效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各种考核,从而使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反而有可能使员工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机制,而是把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事务性工作,采用多体系管理,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麻痹单位的管理岗位,造成单位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上错误地安排设置,或者进行管理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不能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岗位设置问题是目前大多是事业单位存在的共同问题。在单位内部复杂事务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安排面临极大的难度,很多岗位的数量和分工都存在问题;在单位不断扩充规模的影响下,聘请的务工人员在编制方面存在纰漏,进而对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等。工资分配制度中缺乏按劳分配的体现会使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和效果。
3.绩效管理的方法运用不当和操作能力不强
在绩效管理实际操作中,指标不易量化,量化的过细反而又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实绩,因此绩效指标选择不当极易造成绩效管理结果出现偏差。而且当前在多数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各级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对绩效结果缺少反馈。于是出现事业单位频繁进行评估,却忽视了对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反馈,从而导致绩效管理与实际工作情况分离,不能真正的为实际工作服务。这种形式的绩效考核将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水平的健康发展,绩效管理也就失去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4.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不当
部分绩效管理人员出发点并不是将绩效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工具,而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仅注重控制、监督和考核员工,而忽视了激励和发展员工的根本目的。由于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深刻内涵理解的不深刻,绩效考核的结果反而使员工与管理者产生对立的情绪,让员工缺乏成就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绩效考核最后也就变成了流于形式,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涣散,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
5.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突出表现在事业单位管理中领导的绝对权威以及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部分从事创造性工作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却得不到合理的绩效结果。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目标,缺乏有效的激励促进机制,不能很好地激发职工创造性的动力和工作热情,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在事业单位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措施
1.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认识,树立科学绩效的管理理念
要提高绩效改革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成效,必须从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方面做好工作。让员工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领导做起,带头執行绩效改革,明确这一改革和公司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潜在作用,从而提升绩效改革的成效和结果。同时,必须从观念上和思想上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价值和地位,要把绩效管理从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和层次。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岗位基本职责,还要跟单位的职能与组织的发展有效有机地结合起来,绩效管理不再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附属配套系统,它本身就具有其他管理系统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和重要价值。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员工执行企业要求的最好约束条件和促进方法。事业单位为了将绩效改革和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就应该将这一内容纳入到单位的规章制度当中,将其作为每一个员工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规范和准则,明确考核的对象和考核的内容,从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执行度。
3.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实施的最本质目的就是进行人的管理。只有保证员工的基本业务能力有所提升,才能够保证绩效考核的实效。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一个关键就是完善员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上岗前培训,使员工意识到绩效管理和考核的意义,充分把握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准确评价工作成效,保证单位发展。
4.强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培训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初始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和不均衡,因此就很有必要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使这些新进人员很快的进入和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也应当提供相应的绩效管理的技能培训课程,使其掌握工作必要的技巧和处理手段;对于基层绩效管理人员,应当提供专业的绩效管理技术培训,使得绩效管理工作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限,更加突出关注具体实际工作的效果。事业单位全体员工都要理解自身的绩效和整体单位绩效间的关系,实现事业单位希望引导的行为改变与绩效提高。
5.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的发展和管理非常重要。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挖掘员工工作的源动力,从内而外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成效。充分发挥绩效改革的效果,从绩效工资着手进行员工的激励工作,通过薪酬分配制度带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