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日本第三大商社日本港南商社采购推介会在浙洽会召开。据港南商社大陆负责人荒川春子介绍,宁波制造的产品占该商社百分之二十一左右,比日本本土制造的包括索尼、松下在内的电子产品高出两个点。
“中国制造”俨然已经占世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其中“宁波制造”更是国内制造业的佼佼者,宁波是全球最大的贴牌制造基地之一。但是,“宁波制造”仅仅局限在产品加工、制造,没有自身的技术,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
宁波制造业崛起
“在我们这里采购贴牌洗衣机最合适了,300元就帮你搞定,你去别的地方绝对拿不到这个价。”在一次家电贴牌制造合作会上,宁波一家企业以十足的底气喊出惊人低价,显示出宁波洗衣机制造业的雄厚实力。
其实,全国知名品牌比如雅戈尔、杉杉、奥克斯、波导都是“宁波制造”。据统计,宁波目前共有99种工业产品的产销量为全国第一,列入全国同行同类产品产销前10位的企业有160家,共206种产品。
中国俨然是世界的工厂。宁波的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国内市场的供求和产业发展状况,是国内重要的工业制成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宁波制造’的总体水平居国家前列,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在全国是领先的。”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凡处长告诉记者。
因此,日本商户青睐“宁波制造”也是理所应当的。作为中国企业,“宁波制造”首先存在成本优势;其次,“宁波有其自身的优势,中小企业多,经营相对更为灵活。”凡处长说。
资料显示,我国加入WTO后5年内获得的经济收益,浙江占其中10.8%的份额,成为获益最大的省份之一。其中,95%的收益集中在民营小企业中最为密集的服装、纺织、皮革制造等6个行业。
目前宁波的出口市场已达到200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宁波外贸出口总额达120.6亿美元,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二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和广州。不仅如此,宁波制造基地正吸引大量外国企业到宁波投资,截止到目前,已有2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波投资51家外资企业。
现在,宁波地区对日本市场出口量的增加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与欧洲的出口配额量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拿到的配额是非常的有限;再加上中美谈判难以达成共识,使得宁波很多中小型贸易公司不敢贸然接单,开始把出口的目标转向了较为稳定的日本市场。
日本制造业衰落
但是,日本的制造业也是相当发达,为什么倾向进口宁波的产品?这与近年来,日本制造业的不断衰落是分不开的。
伴随着索尼笔记本电池事件的爆炸,“日本制造”的神话彻底地破灭了。当时,《日本经济新闻》在头版进行了这样的调查:“日本能捍卫质量吗?”
20世纪80年代日本曾被誉为“世界工厂”,印有“日本制造”字样的商品畅销国际市场,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日本的制造业也就逐步陷入困境。然后,随着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取消,日本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恶化,“当失去了终身雇佣制度的保护,日本雇员对所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是漠不关心,产品质量的问题逐渐表露出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金柏松研究员告诉记者。
相比较,中国则抓住了全球经济化发展的浪潮,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霸主。中国的普通劳动者工资只有日本工资的1/20。
此外,中国拥有大批刚从大学毕业和海外学成归国的年轻技术人员,他们的工资只及日本同行的1/10,并且科技能力一点儿也不逊色,很多日本企业感到根本无法与拥有如此丰富人才资源的中国企业展开竞争。中日之间人力资源成本差距之大,使日本企业不得不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日本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以上优势,同时还能使产品更贴近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但是,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日本企业也充满了担忧。中国制造业低价格优势已经从服装鞋袜、家电产品推进到了通讯设备、精密仪器等日本长期以来优势的阵地。10年前松下、索尼、日立等世界级企业让中国同行难以企及,但是现在中国制造业的价格优势让日本同行无法竞争。这样的情形如同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超越美国时一般。
大批制造业从国内转移到国外,日本将重蹈美国当年之覆辙,养育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并有可能最终败于竞争对手。于是,一些日本企业将转移到中国的生产又撤回到日本国内。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大批欧美企业毫不犹豫地进入中国,抢占了中国市场份额,导致曾在中国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日本汽车和家电产品已风光不再,这也是日本企业近两年重新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企图卷土重来的重要原因。日本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只能将生产转移到中国。
于是,日本企业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把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转移到中国,把核心技术和核心制造业留在日本。将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连同二流技术和设备一起转移到中国,日本企业就能集中国内财力和人力发展高新技术,专心致志地追赶欧美。有消息显示,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制造业保证有10%左右的核心产业留在日本。
无法形成品牌
宁波制造业缺少的正是核心技术这一环节,导致了他们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
在纽约、东京、米兰、柏林等国际大都市,琳琅满目的国际知名服裝品牌中却鲜见宁波品牌。然而,这些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相当一部分却是由宁波企业制造的,如申洲、巨鹰等企业专门为NIKE、PUMA、ADIDAS等国际服装品牌。“宁波制造”表面上虽然非常红火,但是却没有办法给宁波企业带来巨大利益。产品的运营流程中,宁波企业成本投入几乎最大,获取的收益却几乎最小。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就曾指出:宁波制造业是在用自己的产品为别人的品牌打工。人家用品牌赚上几十、几百美金,但宁波的整个产品只获得几元、几十元的人民币。因为你没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品牌主导权。
“宁波制造”不仅是没有自身的品牌,现在连自身的价格优势也难以保住。由于宁波制造业非常集中,行业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而中国商家一向把低价格竞争视作制胜法宝,加之现阶段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不断下降,而制造企业是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末端,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靠低成本来维持。此外,今后的用工制度、福利保障也会逐渐完善起来,用工费用也会提高。这样的话,宁波如何维持低成本的竞争力。
今后企业的成功之道,主要利润将产生于品牌营销和市场推销,而不是在生产制造。今后宁波企业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并将这些推向国际市场,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以前我们是为美菱和松下提供制造服务,但现在我们要打自己的品牌。这样企业才会越做越大。”宁波吉德电器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黎辉告诉记者,“我们不会简单放弃制造服务,但我们也要打自己的品牌。”
不仅仅是,要形成自身的品牌,同时,还要将品牌推向国际。宁波全市6000余家出口企业仅有367家拥有境外注册商标,平均16家出口企业只有1家拥有国外品牌。“离开自创品牌发展外贸出口,只能替外国人创造品牌的无形资产。”金柏松说。提升品牌的国际化程度,已成为“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的必经之路。
“中国制造”俨然已经占世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其中“宁波制造”更是国内制造业的佼佼者,宁波是全球最大的贴牌制造基地之一。但是,“宁波制造”仅仅局限在产品加工、制造,没有自身的技术,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
宁波制造业崛起
“在我们这里采购贴牌洗衣机最合适了,300元就帮你搞定,你去别的地方绝对拿不到这个价。”在一次家电贴牌制造合作会上,宁波一家企业以十足的底气喊出惊人低价,显示出宁波洗衣机制造业的雄厚实力。
其实,全国知名品牌比如雅戈尔、杉杉、奥克斯、波导都是“宁波制造”。据统计,宁波目前共有99种工业产品的产销量为全国第一,列入全国同行同类产品产销前10位的企业有160家,共206种产品。
中国俨然是世界的工厂。宁波的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国内市场的供求和产业发展状况,是国内重要的工业制成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宁波制造’的总体水平居国家前列,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在全国是领先的。”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凡处长告诉记者。
因此,日本商户青睐“宁波制造”也是理所应当的。作为中国企业,“宁波制造”首先存在成本优势;其次,“宁波有其自身的优势,中小企业多,经营相对更为灵活。”凡处长说。
资料显示,我国加入WTO后5年内获得的经济收益,浙江占其中10.8%的份额,成为获益最大的省份之一。其中,95%的收益集中在民营小企业中最为密集的服装、纺织、皮革制造等6个行业。
目前宁波的出口市场已达到200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宁波外贸出口总额达120.6亿美元,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二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和广州。不仅如此,宁波制造基地正吸引大量外国企业到宁波投资,截止到目前,已有2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波投资51家外资企业。
现在,宁波地区对日本市场出口量的增加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与欧洲的出口配额量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拿到的配额是非常的有限;再加上中美谈判难以达成共识,使得宁波很多中小型贸易公司不敢贸然接单,开始把出口的目标转向了较为稳定的日本市场。
日本制造业衰落
但是,日本的制造业也是相当发达,为什么倾向进口宁波的产品?这与近年来,日本制造业的不断衰落是分不开的。
伴随着索尼笔记本电池事件的爆炸,“日本制造”的神话彻底地破灭了。当时,《日本经济新闻》在头版进行了这样的调查:“日本能捍卫质量吗?”
20世纪80年代日本曾被誉为“世界工厂”,印有“日本制造”字样的商品畅销国际市场,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日本的制造业也就逐步陷入困境。然后,随着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取消,日本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恶化,“当失去了终身雇佣制度的保护,日本雇员对所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是漠不关心,产品质量的问题逐渐表露出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金柏松研究员告诉记者。
相比较,中国则抓住了全球经济化发展的浪潮,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霸主。中国的普通劳动者工资只有日本工资的1/20。
此外,中国拥有大批刚从大学毕业和海外学成归国的年轻技术人员,他们的工资只及日本同行的1/10,并且科技能力一点儿也不逊色,很多日本企业感到根本无法与拥有如此丰富人才资源的中国企业展开竞争。中日之间人力资源成本差距之大,使日本企业不得不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日本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以上优势,同时还能使产品更贴近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但是,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日本企业也充满了担忧。中国制造业低价格优势已经从服装鞋袜、家电产品推进到了通讯设备、精密仪器等日本长期以来优势的阵地。10年前松下、索尼、日立等世界级企业让中国同行难以企及,但是现在中国制造业的价格优势让日本同行无法竞争。这样的情形如同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超越美国时一般。
大批制造业从国内转移到国外,日本将重蹈美国当年之覆辙,养育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并有可能最终败于竞争对手。于是,一些日本企业将转移到中国的生产又撤回到日本国内。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大批欧美企业毫不犹豫地进入中国,抢占了中国市场份额,导致曾在中国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日本汽车和家电产品已风光不再,这也是日本企业近两年重新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企图卷土重来的重要原因。日本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只能将生产转移到中国。
于是,日本企业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把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转移到中国,把核心技术和核心制造业留在日本。将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连同二流技术和设备一起转移到中国,日本企业就能集中国内财力和人力发展高新技术,专心致志地追赶欧美。有消息显示,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制造业保证有10%左右的核心产业留在日本。
无法形成品牌
宁波制造业缺少的正是核心技术这一环节,导致了他们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
在纽约、东京、米兰、柏林等国际大都市,琳琅满目的国际知名服裝品牌中却鲜见宁波品牌。然而,这些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相当一部分却是由宁波企业制造的,如申洲、巨鹰等企业专门为NIKE、PUMA、ADIDAS等国际服装品牌。“宁波制造”表面上虽然非常红火,但是却没有办法给宁波企业带来巨大利益。产品的运营流程中,宁波企业成本投入几乎最大,获取的收益却几乎最小。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就曾指出:宁波制造业是在用自己的产品为别人的品牌打工。人家用品牌赚上几十、几百美金,但宁波的整个产品只获得几元、几十元的人民币。因为你没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品牌主导权。
“宁波制造”不仅是没有自身的品牌,现在连自身的价格优势也难以保住。由于宁波制造业非常集中,行业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而中国商家一向把低价格竞争视作制胜法宝,加之现阶段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不断下降,而制造企业是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末端,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靠低成本来维持。此外,今后的用工制度、福利保障也会逐渐完善起来,用工费用也会提高。这样的话,宁波如何维持低成本的竞争力。
今后企业的成功之道,主要利润将产生于品牌营销和市场推销,而不是在生产制造。今后宁波企业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并将这些推向国际市场,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以前我们是为美菱和松下提供制造服务,但现在我们要打自己的品牌。这样企业才会越做越大。”宁波吉德电器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黎辉告诉记者,“我们不会简单放弃制造服务,但我们也要打自己的品牌。”
不仅仅是,要形成自身的品牌,同时,还要将品牌推向国际。宁波全市6000余家出口企业仅有367家拥有境外注册商标,平均16家出口企业只有1家拥有国外品牌。“离开自创品牌发展外贸出口,只能替外国人创造品牌的无形资产。”金柏松说。提升品牌的国际化程度,已成为“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