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的发展与深入,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也纷纷涌现而出,“以学定教”就是其中一种。其不仅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理念中的重要体现,更是协调教与学的有效方法。在“以学定教”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再也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设定,而是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以让学生对知识赋予独特的见解,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特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也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更好的发挥。因此本文以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为探讨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教学策略
1.引言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给原本沉闷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这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实现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的理解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以学定教,多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受益者。
2.“以学定教“的概念阐述
“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教学的起始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这里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平,学生课前对于课程的预习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情绪状态等学生的基本情况。“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始点,它不宜过高或过低,在适当的起始点上选择最好的教学手法,运用各种教学艺术,让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以学定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有针对性的确定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到 “学”,又要高度重视“教”,在关注 “学”的情况下也势必将带动科任教师的“教”,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学”是“教”的目的和基础,“教”是“学”的核心和关键。
“以学定教”和“以教定教”,“以案定教”的根本区别在于眼中有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根本,切实体现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主体。而“以案定教”,在教师心目中只有教案,而不顾及学生群体的基础、思想和情绪。“以教定教”,那教师心目中就只有自己,只单纯的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忙着传授学习方法,却很少考虑学生有没有兴趣,能不能接受。
为了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学定教”主要强调的是“学”,进一步追求的是“教”。因此,它要求教师改变思路从以往的“不见学生,只见教材”的备课模式中走出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前准备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通常教师想要做好学情分析,就要充分涉及到学生,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特点、学习的方法如何、学习的习惯如何、主动学习兴趣如何,学生现有的基础如何等。而对上述情况的充分、有效的分析将直接影响着教师本人及其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等。
3.“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3.1以学习兴趣拟定教学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好奇心,在遇到一些新事物和感兴趣的事物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求知欲,从而能够对其主动的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以获取相应的技能与知识。因此教师在应用“以学定教”这一理念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学生的角度把握其内在需求与认知需要,从而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进行教学内容的拟定。小学时期的学生并不适合枯燥死板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运用多样性的教学形式,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例如在学习乘法计算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没有进行学习之前,出示一些关于乘法计算的题目来让学生回答,因为学生还并未进行学习,因此在回答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教师就要在这时说出答案,从而让学生对教师为什么会计算的如此快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3.2以个体差异拟定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中,虽然有些教师可以做到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但是在分析学生情况时,只是对学生整体进行了一个掌握,并没有对学生个体情况加以重视。一些教师常常认为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很完美,非常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并没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这一教学观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太深,是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核心设定教学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应用“以学定教”理念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整體发展情况加以注重,同时也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引起必要的重视,以更好的落实因材施教。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划分为 a、b、c 三层来进行教学的展开。同时对学生所提出的学习要求也要具有相应的层次,以使每个同学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得以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圆柱体表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时,对于 c 层学生只掌握计算方法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即可,而 a、b 层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计算方法之外,还要解决一些较难的实际问题。
3.3以思维发展拟定教学
数学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在后天的锻炼中不断形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提问,并通过分析与探索,使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的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比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提问,如“学校中最高的一棵树到底有多高呢?”从而让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测量方式,有的学生说按照自己与树的比例进行计算、还有的学生说以升气球、放风筝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在这一过程中就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给学生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以成为开展教学中的宝贵资源,为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制定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4.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以学定教”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更好的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从而为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以定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吴春燕.以学定教 将专业特色融入数学教学——中职数学应用取向教学的策略实践[J].职业技术,2014,(06):36-37.
[2]李国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小数大小比较》课堂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4,(05):48-49.
[3]曾扬明.“以学定教”,教学内容价值的审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鲸》的课堂观察与深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4,(05):45-47.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教学策略
1.引言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给原本沉闷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这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实现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的理解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以学定教,多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受益者。
2.“以学定教“的概念阐述
“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教学的起始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这里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平,学生课前对于课程的预习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情绪状态等学生的基本情况。“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始点,它不宜过高或过低,在适当的起始点上选择最好的教学手法,运用各种教学艺术,让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以学定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有针对性的确定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到 “学”,又要高度重视“教”,在关注 “学”的情况下也势必将带动科任教师的“教”,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学”是“教”的目的和基础,“教”是“学”的核心和关键。
“以学定教”和“以教定教”,“以案定教”的根本区别在于眼中有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根本,切实体现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主体。而“以案定教”,在教师心目中只有教案,而不顾及学生群体的基础、思想和情绪。“以教定教”,那教师心目中就只有自己,只单纯的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忙着传授学习方法,却很少考虑学生有没有兴趣,能不能接受。
为了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学定教”主要强调的是“学”,进一步追求的是“教”。因此,它要求教师改变思路从以往的“不见学生,只见教材”的备课模式中走出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前准备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通常教师想要做好学情分析,就要充分涉及到学生,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特点、学习的方法如何、学习的习惯如何、主动学习兴趣如何,学生现有的基础如何等。而对上述情况的充分、有效的分析将直接影响着教师本人及其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等。
3.“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3.1以学习兴趣拟定教学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好奇心,在遇到一些新事物和感兴趣的事物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求知欲,从而能够对其主动的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以获取相应的技能与知识。因此教师在应用“以学定教”这一理念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学生的角度把握其内在需求与认知需要,从而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进行教学内容的拟定。小学时期的学生并不适合枯燥死板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运用多样性的教学形式,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例如在学习乘法计算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没有进行学习之前,出示一些关于乘法计算的题目来让学生回答,因为学生还并未进行学习,因此在回答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教师就要在这时说出答案,从而让学生对教师为什么会计算的如此快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3.2以个体差异拟定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中,虽然有些教师可以做到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但是在分析学生情况时,只是对学生整体进行了一个掌握,并没有对学生个体情况加以重视。一些教师常常认为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很完美,非常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并没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这一教学观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太深,是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核心设定教学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应用“以学定教”理念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整體发展情况加以注重,同时也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引起必要的重视,以更好的落实因材施教。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划分为 a、b、c 三层来进行教学的展开。同时对学生所提出的学习要求也要具有相应的层次,以使每个同学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得以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圆柱体表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时,对于 c 层学生只掌握计算方法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即可,而 a、b 层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计算方法之外,还要解决一些较难的实际问题。
3.3以思维发展拟定教学
数学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在后天的锻炼中不断形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提问,并通过分析与探索,使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的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比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提问,如“学校中最高的一棵树到底有多高呢?”从而让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测量方式,有的学生说按照自己与树的比例进行计算、还有的学生说以升气球、放风筝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在这一过程中就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给学生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以成为开展教学中的宝贵资源,为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制定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4.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以学定教”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更好的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从而为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以定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吴春燕.以学定教 将专业特色融入数学教学——中职数学应用取向教学的策略实践[J].职业技术,2014,(06):36-37.
[2]李国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小数大小比较》课堂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4,(05):48-49.
[3]曾扬明.“以学定教”,教学内容价值的审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鲸》的课堂观察与深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4,(0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