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音乐风雨路 我用拼搏写青春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见到倪珈时,她正在认真的读着《四书五经》,一袭长发披肩,带着异域特色的姣好面容,在喧嚣的咖啡厅中仿若遗世而独立,我的脑海中不自觉的开始浮现出这首唯美的诗。从翩翩舞者到笑傲歌坛,从年少轻狂到择善固执,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打破了人们对90后的偏颇与定论。在她的音乐故事里,有挫折有坎坷,可倪珈用爽朗的笑声告诉我们放手一搏的魄力与收获。眼前的姑娘不浮躁,不张扬,无论对音乐还是对生活,都带着一种平和的执着。也许记者的工作应是将故事变成文字,可我想做的是让倪珈在我的文字故事里生动起来。
  抓紧梦想,相信我可以
  新疆是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为我国的艺术培育了大批的人才,倪珈就出生在这个风景独特的地方。这个地地道道的新疆姑娘,从小在家乡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孕育成长,艺术方面的天赋也一天天显露出来。
  儿时的小倪珈爱上了跳舞,对舞蹈疯狂着迷。2002年,10岁的倪珈以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十几岁正是自己的思想逐渐成型的时候,像很多孩子一样,倪珈清高与倔强的个性在进入军艺后也逐渐显露出来。入学以后,十岁的倪珈每天都要接受军人标准的训练,对很多人来说,练习舞蹈已经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但是部队的训练生活更加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十岁的她瘦瘦小小,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练功,压腿、下腰、基本功练习都是风雨无阻,面对着高强度的训练,倪珈没有丝毫的松懈,认真的完成每一个动作,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六年的学习时光,对倪珈来说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自我的磨砺与蜕变。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倪珈一方面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同时自己也努力练习,自此教学楼的天台成为让倪珈印象最深的地方,无论是早功还是专业课,她都在那里一个人完成,对于她来说那是她的舞台。倪珈说,在军艺学习舞蹈的六年时间改变了自己很多东西,为年少的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如今坚忍不拔的性格也是那些年的学习生活练就的。她很感谢学校给予的一切,也许曾经吃过很多苦,但在今天取得的成绩面前,那些付出与汗水都是值得的。
  军艺毕业后,倪珈进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成为了一名舞蹈演员。进入团里以后,倪珈多次随团到各地演出,赢得观众的好评,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山西春晚的一次演出中,一位歌手因伤不能演唱,导演便让能歌善舞的她救场,节目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也让倪珈发现了自己舞蹈以外的才能,因此迫切的想要充实自己。正值团里积极倡导“德艺双馨,一专多能”,平时就爱唱歌的倪珈做了人生最重大的一次决定:考军艺声乐系研究生。
  当倪珈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别人时,听到最多的不是鼓励与支持,更多的是不理解,觉得她在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事儿。但她十分坚持,无论成功与失败,至少自己要尝试。准备考研那一年,几乎是她度过最艰难的一年,作为文工团的一员,按时完成工作是基本要求,同时跨专业考研成为巨大挑战,一切几乎从零开始。凌晨三点起床,看书到五点半,然后练早功,上班工作,这几乎是倪珈一年的时间表。中午十二点,当别人开始午饭的休闲时光,倪珈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文化课,晚上六点半甚至更晚下班后,她也不能休息,要看书、练习唱歌。开始队友还觉得考研只是倪珈一时兴起的想法,但渐渐的她们发现,平时对什么事情都很活跃的倪珈好像一下子消失了,每天都只能在寝室的书桌前看到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别人8年的课程,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对倪珈来说这仅仅是开始,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跟老师学习声乐,她只能自己练习,离考试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又接到通知这次增加了曲式分析的科目,对很多声乐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这也是不容易。三个月时间,她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要住到老师家里,终于学完了这门课程。也许一个人的刻苦程度无法用具体数字来计算,但对倪珈来说,4个用坏的护眼灯灯泡、骤降的40斤体重,告诉了我们这一年的辛苦与付出。本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信心满满的准备报考时,问题又出现了,19岁的她年龄太小,老师告诉她说,研究生考试是按总分排名取前五名,你年龄太小,再回去准备一年,明年再来。倪珈说:“当时心里特别着急,因为这一年准备的特别辛苦,于是我跟老师争取,我就正常报名考试,如果我的成绩不能排在前五名,我肯定明年再考一次。”
  顺利的通过全国统考和笔试,倪珈进入到专业课考试的环节,要求连唱5首歌。倪珈编排了一个五首歌曲连在一起的歌舞,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老师说“军艺30年都没有这种风格的演出了!”唱完之后,新颖的表演形式,评委老师议论纷纷。在等待成绩的半个月里,倪珈十分忐忑,最终在五位主考官的分别打分累加总排名后,倪珈以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有了好成绩,问题却没有结束,軍艺方面觉得倪珈年龄太小,有待考虑。但是文工团觉得倪珈小小年纪便能努力取得如此成绩非常不容易,对她读研究生深造非常支持,最终军艺方面也以特殊人才破格录取。正式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倪珈本以为自己会很激动,但她觉得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从“舞痴”到歌者,倪珈的音乐之路并不平坦,她说:“我要感谢学习舞蹈的经历,它改变了很多东西,我现在的性格也是在学舞蹈的期间磨练出来的。” 有人曾经说倪珈是创造奇迹的人,这不是说她创造了多大的奇迹,有多大成就,倪珈的奇迹是不断战胜自己。
  从零开始 勇往直前
  2011年,倪珈考入军艺声乐系研究生,作为全军年龄最小的研究生,进入到梦想的学府,倪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是舞蹈系毕业,倪珈并没有专业的学习过声乐,在她自己看来,很多本科生唱的都要比自己好。面对着优秀的同学们,她一度不敢开口唱歌。老师很快就发现了她这一情况,并认真的告诉她说“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一面,你有的别人没有,但别人有的你可以练着有”,这句话让倪珈找回了信心,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去学校的琴房,从本科生的课程开始重新学过,用勤劳和汗水弥补自身的不足。   一路走来,倪珈觉得要感谢的人很多,从舞者到歌者,从青春年少到一身戎装,她在追求音乐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而在倪珈身后,父母的默默支持,恩师们的悉心栽培,领导的支持鼓励,让她的音乐之路走得越加坚实。
  在倪珈的眼中,她的父母是全天下最好的,对她的决定非常支持,哪怕觉得自己的女儿要闹个大笑话,也还是要让自己去闯荡。父母告诉她:路是自己走的,走得好是你的,但如果走得不好你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父母的支持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军艺的各位老师对她的辛勤栽培让她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入学考试时,很多人都觉得倪珈年龄太小,但老师并没有因此放弃这个学生,决定要看过考试的表现后再做决定。而后在军艺的学习中,老师也给予了她非常多的支持与帮助,让倪珈在音乐这条路上不断前进。
  进入文工团,褪去学生的身份,倪珈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严谨的作风培养了她对专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她说:“成为空政文工团这个大家庭的一员,站在舞台上高声歌唱,是件很幸福的事,我也十分感谢团里的领导对她的帮助,以及对我音乐事业的支持与帮助,我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团里争光,奉献自己的力量。”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无可取代
  在学校的学习让倪珈不断充实自己的音乐知识,但上进的她想要通过更大的舞台磨练自己。对倪珈来说,走上《星光大道》的舞台是一次机缘巧合,在李玉刚和他朋友的演唱会上,倪珈出众的气质被《星光大道》的一位导演相中,导演热情的邀请她报名参赛,因为还是学生,倪珈开始表示了拒绝,但导演不忍心放弃如此优秀的选手,多次发出邀请,最后倪珈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尝试比赛。初赛时,倪珈精彩的演唱和靓丽的外表,征服了评委与观众,让她在一众草根选手中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成为《星光大道》周冠军。首战告捷,倪珈既兴奋又惊讶,周赛可以说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独自表演,彩排时甚至紧张得手都在抖,可正式比赛时,凭借自己多年学习舞蹈的经验,她很快适应了舞台,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表演,并进入月赛。一周的时间,倪珈为自己的节目进行了巧妙的编排,将歌曲、舞蹈、巧妙的结合,曼妙的舞姿,穿透力十足的歌聲,让观众耳目一新,也让她顺利进入到年分赛的比拼中。在年分赛中,倪珈遇到了“劲敌”,她认真的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方是比较接地气的选手,能够更好的贴近观众,相比之下,自己则显得清高、远一些。随着比赛进行,当第三关第四关节目表演结束后,观众才发现原来倪珈可以这么好。经过漫长的打分环节,倪珈拿到并列冠军,进入年赛十强。
  总决赛的舞台星光熠熠,倪珈认真的准备,要保证每一环节的精彩表现,同时空政文工团的领导们也给予她大力的支持,在第一环节,派出女飞行员与倪珈一同登台演出;随后,一首为倪珈量身打造的歌曲《飒歌》,被她演绎的得唯美帅气;而歌曲《手舞足蹈》将歌曲、舞蹈、灯光三者巧妙的结合,曼妙的舞姿,穿透力十足的歌声以及炫目的灯光,给了观众一场视听盛宴,甚至几番要求再次表演,倪珈也被观众称为《星光大道》的“歌舞女神”,并最终斩获第四名的好成绩。
  面对荣誉,倪珈说自己要感谢很多人,“毕老爷”的鼓励与帮助让她更有勇气在比赛的道路上走下去,同时也要感谢音乐制作人和很多朋友的热情帮忙,有了大家的付出,才有如此精彩的节目奉献给观众。通过《星光大道》的比赛,让更多的观众熟知倪珈,也喜欢上了这个拥有阳光笑容的甜美女孩。对她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与蜕变。
  舞台上,倪珈是一个融情于声的歌者;生活中,她就是一个简单、纯朴的女孩。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最朴实的感动,能听出声音那最原始的味道。
  时值年关,倪珈又马不停蹄的忙碌起来,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录制主题歌曲《中国梦》,并拍摄成MV;积极参与“中国梦·星光情”星光大道文艺走基层演出。为此,倪珈放弃了很多商演的机会,因为对倪珈来说,作为一名军人要为兵服务,而作为《星光大道》的一名选手、演员要贴近百姓,为百姓服务,因此她积极参与走基层活动,也想通过这个平台为百姓带去更多更好的歌曲。
  对于未来,倪珈有很多的打算,现在是她歌唱的季节,她的新专辑正在积极筹备当中,从歌曲风格到曲目选择,倪珈都亲力亲为。从怎样贴近观众到如何不落俗套,仅新专辑的定位问题,倪珈就与制作人一次次的沟通,她表示一定力争把最完美的作品奉献给喜欢她的观众。
  音乐究竟能反应一个人怎样的特质,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倪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叫做执着与坚持的态度。在不断追求音乐的过程中,曾有过艰辛与挫折,但为了心中理想,倪珈默默坚守,不断努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音乐这条道路上,并没有捷径和坦途可走,因此倪珈不断摸索,满怀激情的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执着、坚韧、拼搏诠释了倪珈筑梦的旅程,我们也期待,倪珈的未来在更加绚丽的舞台上闪耀光芒!
其他文献
摘要: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贝拉·巴托克创作的《小宇宙》是专为儿童而作的一套钢琴教材,其丰富的音乐内容、生动的音乐形象、鲜明的民族特征,使其在钢琴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小宇宙》第一册,揭示了其作为钢琴启蒙教材的特征及优势。  关键词:巴托克 《小宇宙》 钢琴启蒙 教材  一、《小宇宙》第一册分析  (一)入门  双手齐奏第一至六首﹑十八至二十一首,音域相隔一至两个八度,从大字组的G到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离不开体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把体验式教学融入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音乐体验,提高音乐素养,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 体验教学 意义 有效策略 质量分析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苏州市初中课改观摩活动,随堂听了两堂音乐欣赏课和一堂唱歌课,其中一堂音乐欣赏课《伏尔加船夫曲》,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整堂欣赏课,从听、唱
期刊
摘要:社区居民音乐文化是社区文化多种内容之一,在和谐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地位与作用愈发明显。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湖南湘西自治州社区居民音乐文化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该少数民族地方社区居民音乐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中老年人,其中以女性为主要群体,音乐文化活动类型较多,以集体舞蹈的形式最为明显。本文在探寻民族地方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功能及所存在的意义
期刊
来自加拿大的Pop Punk流行摇滚天后艾薇儿(Avril Lavigne)2014年中国巡回演唱会正式启动!艾薇儿于2002年凭藉六白金销量的首张专辑《展翅高飞Let Go》一举成名,其后的《酷到骨子里Under My Skin》(2004年)专辑惊人突破全球两千五百万张销售量;2007年的The Best Damn Thing(美丽坏东西)亦达白金销量称霸12国排行冠军。出道12年获得超过八项
期刊
2014年2月15日,G-SHOCK x中国好声音李琦见面会在北京卡西欧王府井中国旗舰店举行,实力唱将李琦为乐迷们带来一股炙热的TOUGH音乐旋风,再次将G-SHOCK所推崇的TOUGHNESS精神呈现给粉丝们。这次特别邀请李琦现场为限量珍藏版《G-SHOCK x中国好声音之夜》DVD签名,完美诠释G-SHOCK与音乐的极致融合。  活动现场,李琦倾情演唱其主打曲目,凭借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为歌迷
期刊
温暖依旧的Travis  国外媒体提起老少咸宜的软摇滚时总会说MOR (middle of the road),意思大概跟中文的接地气差不多。Travis可谓是英伦MOR代表的人物,因此,1月18号在格拉斯哥Barrowland的这个夜晚就像一场家庭聚会般亲切,有带着孩子来的父母,也有不少上了年纪的夫妇,在这个没有下雪的一月,买杯冻啤酒,重温那些曾经听了一遍又一遍的歌。  演出场地Barrowla
期刊
“老枪布鲁斯乐团”——中国蓝调音乐的领导者,创建于北京,风格纯正的布鲁斯音乐家,他们戏剧化、富于灵性与充满张力的现场演出,将蓝调音乐带到了一个更有趣的境界。没有人能够抵御“老枪”的感染力,没有人听他们演出后可以坐在原地无动于衷。“老枪”的乐团成员均为来自不同国家的顶尖音乐家,他们汇聚在北京,用内心的布鲁斯音符唱着属于每个城市人的伤心故事。  在北京日坛公园北门对面,有一条与对面公园静谧祥和氛围相去
期刊
你像燈火
期刊
摘要:杨荫浏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他的功绩是举世公认的。本文通过总结先生一生的艺术业绩,学习其治学观点、方法和范例,表达笔者尊者的敬仰和缅怀。  关键词:杨荫浏 民族音乐 实践 理论 治学  杨荫浏(1899 年—1984年),江苏无锡人,字亮卿,号二壮、清如,中国现代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先生从小对音乐情有独钟,6岁时便接触二胡、三弦、琵琶
期刊
桃花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