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州3家三级中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553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中医证型、颈动脉斑块、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等,分析中医证型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内在联系。结果 气虚痰瘀证组血尿酸、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气虚痰浊证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结论 临床可以通过中医证型判断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血脂、血尿酸等相关指标的异常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病;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R259.441;R259.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8-0019-03
临床上,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型有气虚痰瘀、气虚血瘀、气虚痰浊、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热内扰。为进一步明确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型及其与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我们对广州市3家三级中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以高血压病为第一诊断收入院的患者,共553例。其中男性264例,年龄36~83岁,平均(71.11±9.65)岁;女性289例,年龄45~84岁,平均(69.91±10.37)岁。
1.2 西医诊断标准
1.2.1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及临床分级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1]。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又能排除明确基础疾病的情况下,2次以上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病。
1.2.2 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 参照《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2003年版)》[2]。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标准以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准。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 mm为动脉壁增厚。动脉粥样斑块判断标准: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IMT厚度≥1.2 mm。检查中发现内中膜增厚和(或)斑块则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及《中医诊断学》[4]中气虚证、阴虚证、痰浊证、血瘀证、痰热证、肝阳上亢证辨证标准。因前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粥样硬化证型多虚实夹杂[5],故本临床研究过程中,如有以上证型互相兼夹,则其证候诊断标准以各证型诊断标准相组合为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①高血压病,血压符合1、2、3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者及既往已确诊为高血压病,目前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正常的患者。②年龄18~85岁,性别不限。③符合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者。
1.5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85岁以上。②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③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提示有明显ST段压低、脑卒中、高血压肾病的患者。④糖尿病、急慢性感染、近期手术、创伤、结缔组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⑤病历资料不完整。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回顾性收集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颈动脉IMT、斑块大小及数量,血脂,血尿酸(UA),血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对553份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观察中医证型与各指标的关系。
2.2 观察项目及方法
中医证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以病历入院记录中中医诊断为“眩晕”的中医证型进行登记。
血脂[包括空腹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FIB、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以入院后第一次清晨空腹抽血的指标为准。
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结果均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证(31.83%)为主,其次为气虚血瘀证(22.87%)和气虚痰浊证(20.61%),而肝阳上亢证(10.67%)、肝肾阴虚证(7.78%)和痰热内扰证(6.33%)较少。见表1。
4 讨论
本组回顾性资料分析表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在临床上分为气虚痰瘀证、气虚痰浊证、气虚血瘀证、肝阳上亢证、痰热内扰证和肝肾阴虚证,特别是以气虚痰瘀、气虚血瘀、气虚痰浊为常见证型,并且气虚痰瘀证组血UA、FIB、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其余各证型,气虚痰浊证组TG、HDL-C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证型组。我们以前的临床观察也表明,高血压出现颈动脉ITM增厚时以气虚血瘀证型为主,颈动脉斑块形成时以气虚痰瘀证型为主[5]。中医认为,此类患者由于久病,正气不足,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化,聚湿生痰,凝为浊脂,浊脂积聚,变为血中之痰浊。加之脏腑功能失调,气虚则血行不畅,血滞成瘀,痰借血体,血借痰凝,痰瘀互结,沉着于血脉,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表明痰瘀互结,沉积血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因此,通过对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型与血脂、血尿酸等相关指标的关系,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吴士尧.2003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内容简介[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7(4):199-205.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6-385.
[4]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84:99-104.
[5] 黄琳,史红秀,吴永刚,等.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证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9):23-25.
(收稿日期:2011-12-29,编辑:陈静)
关键词:高血压病;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R259.441;R259.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8-0019-03
临床上,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型有气虚痰瘀、气虚血瘀、气虚痰浊、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热内扰。为进一步明确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型及其与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我们对广州市3家三级中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以高血压病为第一诊断收入院的患者,共553例。其中男性264例,年龄36~83岁,平均(71.11±9.65)岁;女性289例,年龄45~84岁,平均(69.91±10.37)岁。
1.2 西医诊断标准
1.2.1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及临床分级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1]。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又能排除明确基础疾病的情况下,2次以上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病。
1.2.2 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 参照《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2003年版)》[2]。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标准以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准。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 mm为动脉壁增厚。动脉粥样斑块判断标准: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IMT厚度≥1.2 mm。检查中发现内中膜增厚和(或)斑块则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及《中医诊断学》[4]中气虚证、阴虚证、痰浊证、血瘀证、痰热证、肝阳上亢证辨证标准。因前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粥样硬化证型多虚实夹杂[5],故本临床研究过程中,如有以上证型互相兼夹,则其证候诊断标准以各证型诊断标准相组合为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①高血压病,血压符合1、2、3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者及既往已确诊为高血压病,目前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正常的患者。②年龄18~85岁,性别不限。③符合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者。
1.5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85岁以上。②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③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提示有明显ST段压低、脑卒中、高血压肾病的患者。④糖尿病、急慢性感染、近期手术、创伤、结缔组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⑤病历资料不完整。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回顾性收集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颈动脉IMT、斑块大小及数量,血脂,血尿酸(UA),血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对553份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观察中医证型与各指标的关系。
2.2 观察项目及方法
中医证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以病历入院记录中中医诊断为“眩晕”的中医证型进行登记。
血脂[包括空腹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FIB、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以入院后第一次清晨空腹抽血的指标为准。
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结果均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证(31.83%)为主,其次为气虚血瘀证(22.87%)和气虚痰浊证(20.61%),而肝阳上亢证(10.67%)、肝肾阴虚证(7.78%)和痰热内扰证(6.33%)较少。见表1。
4 讨论
本组回顾性资料分析表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在临床上分为气虚痰瘀证、气虚痰浊证、气虚血瘀证、肝阳上亢证、痰热内扰证和肝肾阴虚证,特别是以气虚痰瘀、气虚血瘀、气虚痰浊为常见证型,并且气虚痰瘀证组血UA、FIB、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其余各证型,气虚痰浊证组TG、HDL-C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证型组。我们以前的临床观察也表明,高血压出现颈动脉ITM增厚时以气虚血瘀证型为主,颈动脉斑块形成时以气虚痰瘀证型为主[5]。中医认为,此类患者由于久病,正气不足,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化,聚湿生痰,凝为浊脂,浊脂积聚,变为血中之痰浊。加之脏腑功能失调,气虚则血行不畅,血滞成瘀,痰借血体,血借痰凝,痰瘀互结,沉着于血脉,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表明痰瘀互结,沉积血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因此,通过对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型与血脂、血尿酸等相关指标的关系,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吴士尧.2003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内容简介[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3,7(4):199-205.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6-385.
[4]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84:99-104.
[5] 黄琳,史红秀,吴永刚,等.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证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9):23-25.
(收稿日期:2011-12-29,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