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内课程资源的开发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ang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科书、教师、学生三者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课堂内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对于丰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增强中学地理教学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生;教师;地理;课内课程资源
  凡是地理课堂内可提供的课程资源,即是“地理课内课程资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师、学生三者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说,地理课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内课程资源,对于丰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增强中学地理教学的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建议,地理课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中学地理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支撑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但是我们应该懂得开发和利用教材不仅是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来呈现地理科学知识,还要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所以,选用教材应严格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等实际情况慎选、精选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本教材,使地理教材不仅仅是那一点点知识与信息的载体,更是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张力的不竭的学习源泉、一个学生发展与成长的坚实平台。教师应从“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既要走进教材,更要超越教材,既要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也要改变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合理构建地理课程资源的结构与功能。
  二、重视教师课程资源的利用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水平的差异、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学生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学识、修养、人格,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身体力行,使学生耳濡目染。同时,教师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安排与利用上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及水平。学习环境是由时间、空间和学习材料等几个及其重要的部分组成的,一个好的地理教师不但能够选择出最合适的教学材料,也能决定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及用什么方式让学生去利用这些资源,使教学活动更为完美。所以,广大教师、学校的领导等都应该重视自身作为课程资源一部分而存在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课程目标的顺利实施作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
  (1)提高自己的素质
  地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保证自身这一特殊课程资源的质量。首先,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修养、人格魅力,这是具备“教书育人”资格的必备条件。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了解地理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形成新的教学理念。第三,地理教师必须不断关注地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完善自身专业与学科知识。
  (2)转变自身的角色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者,而且也是帮助学生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地理教师应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 引导学生充分开发与利用课内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的价值,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向自然,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
  三、重视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
  学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见解、感受、兴趣、爱好、问题、困惑等都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好好向学生学习,还要将这种资源合理、合法的进入课程,特别是教学的过程,使广大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动态生成知识、技能、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果,它将丰富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成为更加鲜活而细致的素材性地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换,使之尽快融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去。
  (1)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
  过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由过去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知识的共同创建者,从而激发自身学习的潜能,使自己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
  (2)学生应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
  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仅应将学生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更应使之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教师应尽一切所能让学生进入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学生的疑问与困惑、学生的创新与创意等具有动态生成性地素材,归纳总结,使之成为课程资源的一个部分,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生长点。
  (3)学生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学生应由过去的使用者变成开发者。学生应该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活动服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发掘自己感兴趣、所熟悉的相关地理现象,使之成为教学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悟、优点、教训等加以整理、归纳,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这种影响力远远大于一般的课程资源与教师的讲授。
其他文献
通过高应变动测试验和静载荷试验,对深厚软土地基中PHC管桩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PHC管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高应变动测试验和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国际开放教育的快速发展,手机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获得大学生的青睐。正好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关于手机在大学英语课堂使用创新方案》的研究结果,在整理了调查问卷、试点班级的学习情况、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手机在大学英语课堂使用的创新方案的作用、意义及特点,并对此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以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并对深化高校外
【摘 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营造民主与和谐教学氛围的法宝。教师通过讲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合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使化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各种生动的化学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化学原理,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情境;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企业投资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关系,论证了本次通胀是由企业投资价格整体上升引起,并非仅为食品价格上涨而形成的结构性通胀,物价普涨性苗头已
【摘 要】物理学家丁肇中说:“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物理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能力;兴趣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学科的基础,结论、概念和规律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加强初中物理实验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