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子看土地的分配正义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j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年最让中国人惊心动魄的,无疑就是房价的疯涨。各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法来抬高地价,是房价不断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去年全国工商联向“两会”提交报告,通过对各大城市调查发现,土地成本已占到房屋直接成本的58.2%。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事实,在土地涨价过程中并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价值,不过是社会财富的一次再分配。比如去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000亿元,这笔巨款看来是由开发商支付,但最终需要购房的民众来分摊。对民众来说,土地的涨价意味在变相增加税负,它的实际后果是大量转移了民众手中的财富。如果这种分配体现的总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掠夺,而未体现基本的分配正义,后果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土地要体现分配正义,是一个古老的政治的问题。孟子很早就说过“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这里的“经界”就是划清土地的界线,意思是明确土地的归属权是好政治的开端。孟子认为土地归属如果不清不楚,会滋生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也就是“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意思是暴君污吏会通过土地来剥夺民众。孟子把土地看作民众的“恒产”,“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民众有了固定产业,才会有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孟子看来,民众有没有“恒产”,也即土地权,是决定社会治乱、国家兴衰、政权安危等一切政治行为的重要前提。
  在国家占有土地这个问题上,孟子也有自己的主张。他曾拿周文王举例,认为君王可以拥有土地,但不能太霸道。周文王有方圆七十里的园林,但他允许民众自由地进出打草、砍柴、捕猎动物,所以大家不仅不觉得它大,反而觉得它小。孟子认为土地资源不能让有特权的人垄断,要允许民众进行合理地开发。孟子对土地的这些观念,早已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政治共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把这个思想看作常识。所以中国在1949年前,民众对土地的拥有权很少受到来自制度的侵害。
  在今天,人们最初也没有把商品房市场看作是一次新的土地改革,是因为土地价格在其中所占比例较低。但随着地价在房价中比例越来越高,其实一次新的土地改革,在城市中已悄然开始。地方政府实质上在通过不断升值的土地,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土地在中国是全民共有的,随着土地大幅度升值,面对这部分收益,社会如何体现分配正义,已成为解决高房价问题的一个核心问题。前段时间,引起广泛争议的拆迁制度,其实背后暴露的也是土地的分配正义问题。
  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西方的政治学说,分配正义永远是政治的一个中心议题。分配决不仅仅是经济过程的一个环节,而是一切政治问题的核心。一个国家最为本质的活动,其实就是对财富的分配。分配正义简单地说就是要给予一个人他应得的那一部分,这是一个社会应该保持的基本公德。
  《宪法》对城市土地所有权的规定是“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所谓国家所有,宪法中也有解释“即全民所有”,而不是政府所有。过去城市住房由政府统一分配,所以与“城市土地属全民所有”的法律,便不构成矛盾。如今这个制度变更了,住房需城市市民自行从市场购置,那么“土地属全民所有”这一最高宪法规定,如何从房地产政策中体现出来,便成为一个核心问题。至少一个城市市民无论他收入高低,在购买第一套住房时都不应为土地支付任何费用,才不违背“土地全民所有”的这一宪法精神。正如农民获得宅基地不用支付任何费用一样,城市市民也应享有这一权利,否则就显失公平。很多城市的土地进入了巨量增值阶段,这部分财富已经与拥有它的“全民”失去了任何关系。
  分配正义的前提,就是在社会合作体系中首先要有程序的正义,这是当下房地产政策亟须解决的一个“真问题”。因为参加分配的人,都是一个社会合作体系的参与者,被分配的收益也都是公共的收益。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地方政府目前即是房地产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是它的监督者,更是土地买卖的直接受益者。这样的程序可以说连最基本的正义都没有实现,不在执行的过程中衍生大量的腐败,才是一个奇迹。因为土地共有的属性,在土地买卖中,民众与政府达成的是一种契约式的合作关系,他们是委托政府在市场上买卖土地,获得收益。那么在这种合作中,民众也需要委托代表来分担一部分权利和职责,同时民众对土地买卖也有一定的监督权,在土地的收益分配上,民众更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可以说,土地的分配正义从来都是一个国家首先要解决的政治问题,这在先秦时代,已成为一种政治常识。管子也有过同样观点:“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地不平均和调。则政不可正也。政不正则事不可理也。”管子也把土地看作是国家为政之本,认为如果不能体现分配正义,社会便无法体现公平正义,国家事务也永远无法理顺。我们已经到了一个不能只讲经济效率,不讲社会正义的年代了。可以说如何实现土地的分配正义,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政治行为,它不仅代表了民众最为广大的利益,社会也理应回归到这一常识认知中去。
  编辑/赵国瑞
  
  专家简介
  叶匡政文化学者,主要关注儒家现代性、现当代史常识重建。主编过“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独立史料典藏”“国学典藏”等丛书。为《醒狮国学》《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其他文献
“企”字由“人”和“止”组成,企业无“人”则“止”。可见:“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  而毛主席说:有人群的地方则一定有左中右。在企业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很多人往往不善于沟通。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是一门重要的管理艺术。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因此,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话,企业就会趋于
期刊
中国画源于生命    水墨水墨,水沾了墨,然后墨分五色,虽然美誉涂颜色,却五彩纷呈,它会使你感到春天的绿,秋天的黄,夏天的红,冬天的白。而水、墨和中国画的纸,这些都是水滋养出来的。而中国的笔墨到纸上,它的渗透过程,也是水在起作用,水是中国画的生命,而这个水墨又渗透宣纸,甚至到后面去。  中国的笔、墨、纸有生命的内在联系。在纸上,水墨是那样融洽,能够升华出那么美的东西。    中国画是哲学的    
期刊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其意为:达到极度虚无,守住极度清静。万物一起生长,我因此观看它们的往复回归。万物纷纷纭纭,各自回归到自己的根本。回归根本叫做“静”,这就叫做回复本来状态,回复本来状态叫做“常”,了解常道叫做“明”
期刊
空宽般若,雨夜哀歌,玉树巨殇,举国同悲。  4月21日,义是一个举国哀悼的日子。  藏民的风马旗斜插在屋顶,共和国的国礁为逝去的生命送行。祷告的祭艾也是一匹犬行的马,随风飘去,寄出生命的哀思;国旗低垂,但尊严的旃帜高扬。  玉树,减语里有“遗址”的意思,有遗址磐的壮丽和坚毅。萨迦派的主寺结古寺,不动的经义嘉纳玛尼堆,屹立不倒的格萨尔王铜像……,这场玉树大救援,也将被世人铭记,这是藏汉相拥的纪念地。
期刊
《中国哲学史》的上下卷分别于1931年、1934年写成,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完整的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由美国人D·卜德(Derk Bodde)翻译为英文。卜德在《冯友兰与西方》一文中说此书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此书出版以前,国内关于中国哲学史的书只有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半部。胡适的书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就好像在后来者面前砌起了
期刊
饶宗颐先生,这位蜚声海内的国学大师,建议将中华传统文化结晶的“国学”,改称“华学”。此话一出,四座皆赞,不愧是大师,不然哪里会有如此高屋建瓴之论。    “国学”这个称谓确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国学”的正式提出,当在上世纪初的清末,当时学界针对“西学”东渐而力挺“匡惮”以抗衡。  “国学”这个产生于特定背景下的称谓,放到今天的语境下,似乎的确有可能引起推敲的地方。  对境外来说,“国学”容易被
期刊
喜欢苏轼的词,从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始。静静的夜晚,月朗风轻,目光穿越字里行间,依稀看到千年以外的烟尘中,马嘶声声,欢呼阵阵,“老夫”苏轼着锦衣,跨骝马,挽雕弓,踌躇满志,欲射蛮夷于天外,在密州百姓面前演绎“老当益壮”的神勇风采。  直到后来看到苏轼的生平介绍,再读这一阙《密州出猎》,不觉哑然失笑。在词中苏轼以“老夫”自居,其时他不过三十几岁,正值壮年,真是诙谐可爱至极!三十多岁的苏轼,官至
期刊
世人知道《大学》者多,了解曾参者寡。然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更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何人    曾参(前505~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鄯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
期刊
《礼记·曲礼》开篇就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大致意思是:不能不敬,庄重地思考,安详地谈论,这样民众就和平了。君子没有不恭敬、不严肃的形象,这种形象就像在严肃地思考一样。说话有条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心定则其言安稳而舒畅,容态恭严而语辞安定,则君子之形象已俱,民众佩服。寥寥数语,看似清淡,行为却难。朱子说: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为政者,居庙堂之高,若能恪守,则天下太平
期刊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  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申,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在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去,说完便去了。  生活中,我们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