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子思想看团队沟通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eo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字由“人”和“止”组成,企业无“人”则“止”。可见:“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
  而毛主席说:有人群的地方则一定有左中右。在企业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很多人往往不善于沟通。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是一门重要的管理艺术。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因此,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话,企业就会趋于衰亡和倒闭。
  
  在研究国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诸子百家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当属颜回,而墨子最得意的应是耕柱。两者不同的是:颜回经常受到孔子的褒扬,而耕柱却时时遭到墨子的责难。这也许也反映了孔墨两人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有一次,当墨子正对耕柱发火时,耕柱实在无法忍受了,他便对墨子说:“老师,你总是经常对我发火,难道我真的就一无是处吗?”墨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举了一个例子,他问耕柱:“假设我要去大行山,用良马来驾车好还是用羊来驾车好?”耕柱回答:“当然是用良马来驾车啊?”墨子问其故,耕柱回答:“良马可以担当这样的重任,值得驱遣。”墨子微微一笑:“我之所以一直地责骂匡正你,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值得担当重任的人啊!”
  关于墨子的这个故事可以给管理者提供如下的思考:
  
  上下属的沟通是相互的
  
  当耕柱主动找到墨子寻求沟通时,如果墨子以“工作很忙,要出差,去找某个副总谈”等理由推托时,那么沟通是不良的;而如果我们假设墨子主动去找耕柱沟通,而耕柱却予以回避或者不痛痛快快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双方的误解还会加深。因此,在企业内部,沟通一定是相互和双向的。同时,企业首先应该建立沟通的渠道,这点我们应该向微软学习,微软几十年如一日地建立了企业内部沟通机制,早期是信箱制,后期是邮箱制,让所有微软人可以畅所欲言,企业同时及早发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
  
  下属应该主动找领导沟通
  
  很多下属往往害怕与领导沟通,这是不好的。首先要丢掉害怕的思想!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墨子作为“墨家学派”这么大一个公司的老总,手下管着好几千人的队伍,一个他可能没时间,二来他也可能根本就没觉察到耕柱有什么情绪,第三,墨子是一个命令的下达者,至于在执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不一定有耕柱清楚。这样一来,问题就被掩只有与下属进行积极的沟通,才能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和关键性的问题因此,管理者不应当是下达命令后就“高枕无忧”了,而是应该积极地与下属沟通交流。
  试想:在上面的故事中,如果耕柱不找墨子沟通,而墨子也不积极地去和耕柱沟通的话,那么,两人的误解最终或许会导致隔阂!如果耕柱离开墨子,则是人才的流失!如果耕柱“自立山头”,那么“墨家”这个大企业则增加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因此,综上所述,我还是想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沟通,是管理者的第一技能。
其他文献
上承“五四”的新文化流风,下开中西沟通之门户,林语堂的一生成就,反映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冲击,在文化、历史、社会、生活上的各种歧异、扭曲与自得,仿佛中西合璧,又仿佛负隅抵抗,形同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但林语堂的独到之处,在于乐于享受矛盾,戳破矛盾,与中西矛盾共生,在小处做大文章,使他成为中国文坛上最难形容与归类的大师。    享誊西方文坛 奠定大师地位    林语堂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10
期刊
梁的自信是来自于他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对此,同时代大师级学者牟宗三有过评价,他说:“(梁漱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传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三百年的文化。”  梁漱溟从宋明理学入手,将西方生命哲学引入到儒学中,对陆王心学进行了“修正”。尊崇儒学,但不排外,将西学引入传统文化,正是现代新儒家的普遍特征,梁也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之一,其标志就是《东西
期刊
禅和诗似乎有不解之缘,参禅需领悟禅境、学诗需领悟诗境。它们都需要从悟入手。  韩驹《赠赵伯鱼》: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所谓正法眼,指体悟正法智慧的宝藏。相传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诸摩诃迦叶。  不论是学诗还是学禅,未悟之前,得遍参各种各样的方案,觉悟之后,才能进入正法智慧的
期刊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
期刊
马一浮先生名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浙江绍兴人。少年时读书,过目能诵,时称神童。早岁应浙江乡试,名列榜首。    1903年6月,赴美国主办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后又赴德国和西班牙学习外语。1904年东渡至日本学习日文;1911年回国,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辛亥革命后,潜心研究学术,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
期刊
刘备临终前嘱咐自己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大由小而来,小善小恶包含着大善大恶的因素,大善大恶则是小善小恶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事物的性质而言,“小善”“大善”本质都是善,“小恶”“大恶”本质都是恶。决不能因小忽视了它的实质。  宋朝崇阳县令张秉崖一次视察中,偶然亲眼看到一个库吏从府库里走出来,顺手把一枚铜币装进了衣袋里。后来他细心观察,发现竟然天天如此,于是
期刊
镜子,一般是拿来照脸用的,不管胖瘦美丑,在镜子里都能如实显现。在佛门里,有一种照心的镜子,心灵的各种烦恼、善恶、好坏,在照心的镜子中都能显露无遗。  其实,不管是照面或照心的镜子,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善用镜子来关观照社会和人生,使其成为自我学习、自我警惕的一面人生镜子。什么是人生的镜子呢?    一、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很多人都喜欢看别人的缺点,很少看到对方的优点,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还会妒忌别人的优
期刊
静安先生平时对时局悲观,看得很深刻,他的性格很复杂,而且可以说很矛盾……他对于社会,因为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清楚;有和平的脾气,所以不能采取激烈的对抗;有浓厚的情感,所以常常发生莫名的悲愤。积日既久。只有自杀一途。  ——梁启超    一代宗师前尘后事    1 浙江海宁  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幼年丧母,身体多病。不喜八股,喜读《汉书》、喜吟诗,为“海宁四才子”之一;1892年肄业于杭州崇
期刊
明月高悬,江风猎猎,伍子胥牵着王孙胜的小手,孤独的白发随风飘扬,转过头,已是泪流满面。  伍子胥过了大江,来到吴国境内。这一路盘缠已经用尽,他和王孙胜只得忍饥挨饿一路疾行,挨到江苏溧阳市的濑水岸边,两人终于再也撑不住了。  一路颠簸,一路饥饿,一路担惊受怕,身心已经疲惫到了崩溃的边缘,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口饭。  突然,伍子胥眼前一亮,只见前面濑水岸边,一个瘦小清秀的女子在急流中一面浣纱一面唱
期刊
国际知名的儒学大师钱穆自学不倦。在学术上成一家之言。他虽无大学文凭,却成为当代大儒、史学导师。在九十六年的生命中,他历经抗战、流落香江、定居台湾。颠沛流离,却能因为对学术的坚持与狂热。取得了令人赞叹的学术成就。    钱穆一生全心发扬传统文化,坚持以历史救国“一生为故国招魂”的浪漫主义,是后人难以比肩的。尤其是他在抗战流离之际,冒着生命危险著作的《国史大纲》,成为两岸史学的重要经典文献。钱穆的这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