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一步是重生(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无阿弥陀佛!我在跨出的那一瞬间,似乎遁入了佛门,脑海里,有的只是一泓湖水般的岑静……
  十年前,那群曾作为我嫁妆的健壮的羊群,被我残忍地卖掉。我曾经的男人,他拽着弟弟,给一个化工厂入股,随后成了堂堂正正的正式工。而我,却呆在穷苦的家里,有苦又累地守候着一亩三分地。卖蔬菜、跑零活,为了这个风雨飘扬的家,厮守着生活的煎熬。如是这样,却换不来他的理解。
  后来,他嫌工资不够高,上班不自由,一气之下离开了化工厂。我的那群健硕的羊群,犹如一阵清风,悄然地掠过我的生活。毫无经验的他在开始包工程,几番下来,终以失败告终。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在一通撒泼之后,和我一起,在物业公司干受苦的重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我们把物业公司的流程全部摸得一清二楚。
  我的那个他,欲跳出我们一起干活的物业公司,开始在外面,承包物业。而我的噩梦,也从他外出的那一刻,开始了。
  某一天,一个开着一辆擦拭一新的长安铃木染着红头发的女人走在我的面前,告诉我说他们在一起了。他告诉她自己没有老婆。他是个骗子。
  我和女儿怔怔地呆在原地,不知所云。而我内心的怒火,此刻像是喷涌而出的火山,炽烈着,磅礴着……
  红头发女人咧咧地说着她的这个亲戚是派出所的,那个亲戚是政府的,似乎所有的旁门左道,都和她有关。我于是给他打电话,想证实一下所发生的事情,他不接电话,也不回信息。而更气人的是,当那个红头发女人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却很快出现在了眼前。我的心,像千刀万剐般疼痛。
  为了我心爱的女儿,我一忍再忍。而他却把我的容忍,当做我的软弱,一而再,再而三得背叛于我。
  二十岁的时候,父亲告诉我说,他还小,三十岁的时候,肯定会有所改观的。
  三十岁的时候,婆母告诉我说,四十岁的时候,生活压力大了,他绝对会改变的。
  而当他五十岁的时候,依然在外花天酒地,找情人,搞外遇……
  忍气吞声一辈子的我,不再相信任何人为他的开脱。他们的开脱,无疑只是一剂治标不治本的糙药。
  我终于逃离了这场失败婚姻的栅栏,毅然决然地踏上自己的道路。温婉的春风,端庄的夏荷,潮润的秋雨,和煦的冬阳,它们突然一股脑来到我的生活。
  我的逃离,之于倦态一生的我,就是重生!
  生活溢满了什么
  抚养一个孩子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很难想象,莲姐是怎么拉扯大她四个孩子的?
  在偏僻落后的半农半牧区,她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放羊、助教。脊背上背着的,怀里抱着的,手里牵着的,还有肚里怀的,上有婆母下有小叔子们,一大家子的茶饭、喂猪、打狗、担水、倒垃圾……全都压在她瘦弱的肩膀上。
  莲姐,年龄才近20岁,正是青春年华,花样年纪。而莲姐的生活,却浸润在苦痛的日子里。每当想起来,我的心底便升起来一丝丝的怜悯和不安……
  为了填补家用,莲姐不得已在化工厂打工。上碱、上煤,人家正式员工不想干的重活,她都顶替着干。后来,迫于生活的压力,她还走街串巷售卖鄂尔多斯皮鞋、蔬菜。在赚了一些钱后,莲姐便承包了宿舍区的小卖部。每天起早贪黑,炎炎夏日也不午休,守着门市。给单身小伙子们煮方泡面、扎鞋垫、缝衣服,还和街上开门市的姐妹们出去拿货,一个人上货卸货……就是这样,依旧维持不了拮据的生活。
  她后来去了东胜,白天在私立小学代课,放学后到饭店端盘子端碗当服务员。后来还干起了杂活,拖楼道、打扫院子、收拾纸片、捡垃圾、照大门、推煤气罐儿、拦羊、喂牛羊……更可气的是,莲姐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置办了一块水地,也被羊群一夜之间踩踏得一无所有。坐在杂乱无章的水地旁边,莲姐心中的悲愤,化作两行脸颊的清泪。她默默承受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而她的百般忍耐和艰辛奋斗,却没能赢得丈夫的欢喜。丈夫心情不好就将心中的苦闷发泄在莲姐身上,拳打脚踢,身上肌肤青一块紫一块。更可气的是,公婆将名下的绿油油的草地全部分给儿女,他们家却没有分到一寸土地。眼见自己的女儿们也渐渐长大,已经可以独立生活。莲姐终于下定决心,逃离这个像魔窟一样的家庭——离婚。而被生活折磨的莲姐,此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她只能独自一人形单影只地穿梭在小医院,简单的处理一下以求得维持住每况日下身体。
  生命也许就在不经意之间,会带来意外的惊喜。被生活摧残得体无完肤的莲姐,遇见了诗歌,邂逅了可以慰藉心灵的散文,遇见了一切的美好。正所谓,自助也,天助也。在走过充满荊棘和艰辛的道路后,莲姐终于迎来了新的追求。
  生活五味杂陈,充满挑战,溢满艰辛。我为莲姐点赞,她在平凡的人生道路上,活出了不平凡的阅历!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那时,我只有二十四五岁。这天去山上干完活归来,中午想睡个午觉。爸喊我教牛去。我心里很不愿意,但没办法。教牛必须要二个人。我虽然心里极不高兴,可还是去了。爸在牛栏里放出牛,肩上背着犁,右手搭在犁铳上,左手捏着牛绳和毛竹丝赶着牛出门了。牛年生的我像瘪三似的迈着二条腿跟在后面。  我们来到一块离家不远的荒地上。爸把犁放在地上后对我说:在旁边一圈一圈向当中耕叫发开耕。从当中向外一圈一圈耕叫起栋耕。爸把犁头
期刊
开车走在弯弯曲曲的五东公路上,左侧是挺拨的山骨,右侧是深厚的翠绿,前边蜿蜒的山路环着山、绕着岭、依着荆棘、傍着茂林,满眼风景,让人不知疲倦,所以去忻州我尤其喜欢走这条路。行至万年冰洞路口,看一眼支锅石,拍一张照。这样的照片在手机中已存数十张,但每次经过都要照一张,乐此不倦,且不忍删除一张,因为一次一种感受,一张一类情怀,妙不可言。慢慢地行进,看一幕幕瀑布逐级流泻,听淙淙之水声忽近忽远,转弯处一片蓝
期刊
由于参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个学术会议的缘分,得以让地图上一个陌生的小小标志变成一个梦绕之地。从返回内地的那一天起,祁连山腹地的那片高山草原就化为心中的一层乡愁,就像是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有我的一个故乡。不由找来裕固族作家、学者的著作阅读,以期在钟进文先生的《中国裕固族民间文学资料汇编》、铁穆尔的《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星光下的乌拉金》和达隆东智的《悠悠牧草地》《雪落腾格里》等著述中再次感知那片草原。
期刊
内心所向往的地方,都是诗意的远方。而我的的诗和远方,都漂浮在天池塘。那里不仅有绚丽斑斓的花海,有动人心魄的美丽传说,还是一方静谧的净土,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我心中的天池塘林区,地处云南会泽县待补镇南面,海拔3000米。  一、一片馥郁的花海  天池塘林区的杜杜鹃花,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信步花间,令人沉醉。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
期刊
谁都知道,要用钩才能将鱼钓上来,除非是姜太公用直“钩”意在“钓”王侯而心不在鱼。然而,我地的三种民间钓法,却是真正的不用钩能把鱼钓上来。一种是无钩钓虾,另两种是无钩钓大刺鳅和塘鲺鱼。  以前,广东山区十分贫穷,一日三餐都吃粥,清寡得能照见人影,有时断粮还吃野菜。平时能抽上一支烟(商店出售的廉价卷烟),就是莫大的“享受”了,要是能吃上鱼,那简直是过“富人”的日子了。人人都想过这样的“富人”的日子,于
期刊
马镇人的记忆是在槐树道生根发芽的。那棵占地一亩经历了五百多年沧桑的老槐树,用一年一度的繁花记录了焦杨二姓子民百代的兴衰传承,并如黄河水一样滋养着每个游子的思乡梦,在某个不经意的夜晚就会撩拨了那根敏感的心弦……  马镇村的居民依山傍水而建筑呈“丁”字形居住,槐树道就位于“丁”的横竖衔接的咽喉要道,在沿黄公路的毛胚路还没有开通前,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要地。东西走向的横依着高高的有猪形石的
期刊
一、老家那弯弯的湖柳  我的老家在干旱少雨的内蒙乌海市,年降水才一百多毫米,下场雨像是给干渴的大地点眼药水。降水少,植被就少,早些年,老家到处是裸露的荒山秃岭和随风尘扬的沙地。  几年前,老家人在流经市区的黄河干流拦腰建起了拦河坝,把汹涌的黄河水拦截了,老家人给老家添了一盆水──“乌海湖”。  母亲在世时,我年年都从我客居地南方归心似箭回老家与母亲过春节。又是一年没见老家人,大年节探亲访友,我乘车
期刊
正值盛夏,苗苗穿着那双白色高跟鞋,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了陕北。一下火车,骄阳凶猛地炙烤着大地!在南方,在苗苗的家乡,夏天即便是热,但湿度也是有的。然而在陕北,苗苗感觉太阳直直地晒在头皮上,像是快要被烤焦了一样。苗苗的白色高跟鞋也跟着煎熬。  苗苗是南方人,在西安上的大学。她的个子不是很高,所以总喜欢穿高跟鞋。苗苗最爱的,是那双白色的高跟鞋,穿上显得朝气蓬勃,极富青春活力!苗苗上大学的那几年,正值陕北
期刊
说起来,自因王宽余《乡梓情缘》付印前,杨天举为该书写《跋》谦让我予以修改而知其名,到2016年9月23日参加泽州县纪念赵树理诞辰座谈会与其人相识,至今快五年了,虽交往次数屈指可数,但他为人心性活络、心志坦然、心怀博爱、心胸宽广之品性,早已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深的友情之根。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有了更多读书的时间。在这样的时候,读《乡梓情缘》而品其味,纳《乡愁悠悠》而思其情,拥《亲情烙印》而怀其深,步《
期刊
山青水秀,林木葱茏,坐落在其中的村子,如诗如画。潇水,在村前俏丽地跳了一个“之”字形舞,悠缓地淌过。村子名曰潇江湾,面朝潇水,背倚后龙山。  潇江湾村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最北端的沱江镇,与道县毗邻。距离县城只有十八公里,离207国道、洛湛铁路、道贺高速只有六七公里远。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潇江湾,乡土俗名——潇湾。顾名思义,潇水在这里拐了个弯。历史上,潇江湾村除了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八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