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f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把原有“两能”转化成“四能”。在原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更主要的是依赖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依赖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注重结果性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更要注重过程性目标。这里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发现困惑,发现课本上没有的新问题,新方法。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某些问题用数学问题展示出来。把貌似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经过数学的学习获得抽象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认清问题,撇开无关要素,能够用概括的语言描述出来。就是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运用数学思想寻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联,让学生经历发现、困惑的阶段,就是让学生会质疑,敢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数学模型,既符合数学模型的结构、规律,又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既要寻找数学问题的数学解,也要检验教学解与现实问题的吻合程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营造氛围,消除障碍,使学生敢问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学习字母表示数时,用多媒体出示儿歌: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两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三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学生接着往下说,直到很难说时,教师提示能否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很自然地提出问题:“n只青蛙如何表示呢”?这样借助多媒体利用儿歌的形式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设问题情境。平时教学中教师具体做到三点:“教师学生相互平等;努力沟通师生感情,拉近学生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
  2.精心组织,交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善问
  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说:“什么是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提问,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数学课堂上要求学生懂得“三问”:一是在知识的“来龙”上提问。例如:学习两数和或差的平方公式时,提问它是怎么推导来的。二是在知识“为什么”上提问。例如:一种数学式子的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就要在算理上下功夫提问。应用题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有无更好的解法?要抓住主要问题提问。三是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提问。学会某个知识后,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创建地问。例如:学习《正方形》时,学生感知正方形既是平行四边形又是矩形,那么它有什么性质呢?一下子就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交给学生会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三法”(1)观察法。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课前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学具,观察后提出: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对折后发现有几条对角线,对角线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等等一些问题。教学“勾股定理”时,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时,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赵爽弦图”提出问题,图中大正方形由几个图形组成?如何用小正方形和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来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由情境热身到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步步设问,学生兴趣浓厚,知识不断连接,认识逐步加深,很自然地达到教学目标。(2)追问法。当接触到一个新问题后,可顺其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问底继续发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利用代数方法将其消元或代入求出解,那么能否用几何的方法求解呢?学生通过思考,立即会联想到一次函数,将一元二次方程看作一次函数画出图像其交点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样必然会收到良好地教学效果。(3)类比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的相关联系比较和分类,把问题提出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学习矩形的概念、性质基础上,学生通过类比法可以提出正方形、菱形是否具有矩形的性质呢?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使学生乐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好表现自己,爱表扬的心理特点,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学习三角形全等”时,让学生用硬纸片剪两个两边和夹角都相等的三角形,然后将这两个三角形纸片放在一起,发现它们能够完全整合,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提出两边及其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是否全等呢?学生的思维自然随即打开。
  鼓励学生对教师提问。学生总认为书本上讲的,教师说的都是对的,其实“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因此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简单的接受和信奉,而应持批判和审慎的质疑的态度,时时处处主动探索和发现,不惟师、不惟上。此外,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问题有偏差时,教师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然后再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问题,教师要转变自己与学生的角色,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意识。多用商量的口气,多用激励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启发学生对学生提问。课堂上通过学生自学后,相互提出问题,或利用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当老师,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通过生教生,互帮互学,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可以开展争夺“智慧星”等多种竞赛活动,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对教材提问。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语言精练、叙述严谨,科学性强,但是许多地方把思考的过程省略了,所以看书的过程中有些内容难以理解,要求学生大胆提问,开展讨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注重教材中的思考、探究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教师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学生才能自觉地走上创造性学习之路。数学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数学素养就会全面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讲评课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是课堂上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以下环节:  1.评前准备  课前教师应认真充分的准备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前提,讲评课的重点是促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避免练习中的错误再次出现。因此,只有在准确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科学
期刊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卑问题、嫉妒心理问题、疑虑心理问题、逆反心理问题等。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相关的问题需要多方的措施配合。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背景及历程、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的调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
期刊
【摘 要】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同,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喜欢在朗朗的夜晚乡间昕蛙鸣,喜欢在幽幽的空谷听回音,能体会花开花谢的美好,于是你才能进入生活的大门。  【关键词】教学;语言;风格  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就是不同个性的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运用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
期刊
【摘 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
期刊
【摘 要】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历史课程应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中可知,历史学科被定性为人文学科,具有人文素养培养的功能。本文将从人文素养概念、现状分析、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创新精神、科学
期刊
【摘 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知识,而且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该文结合英语教学,将如何渗透心理健康内容作为探讨对象,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教学中的具体实施途径,并举例说明,最后陈述了教学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教学;可行性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观之,人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心
期刊
【摘 要】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新课程体系具有的创新性与实践性,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突破了学科中心,强调课程目标,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教育课题。  【关键词】课程整合
期刊
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而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观念、社会文化、价值观等融合在一起,社会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可见,在我国社会多元背景下,培养初中生道德能力成为了当今德育的必然要求,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关注。
期刊
【摘 要】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滋长了学生不爱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气。重智育、轻体育,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主要思想状况,学生积极向考试文化科目要分,而轻视体能测试,以牺牲健康和体育活动来换劝升学率。  【关键词】体育;素质;教育;探索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滋长了学生不爱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气。重智育、轻体育,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主要思想状况,学生积极
期刊
地理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新教材编排中兼涉文理各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领域。在承担地理学科知识教育任务的同时,还兼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从“知识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凸现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价,是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1.从知识点的学科关联性上来发挥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