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顶岗实习对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顶岗实习的实效性。文章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综合职业能力
一、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一种实习形式,学生在学校完成相关的课程学习后,离开学校,到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顶替具体工作岗位,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借助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并通过接受企业文化培训与管理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具备多重身份,一原则上学生还属于原来学校未毕业的学生,必须接受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二是学生在实习单位属于企业的一名员工,享受企业员工相关的权利,如薪酬等,同时必须接受企业的管理与培训。
顶岗实习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即“2+1”教育模式:学生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现在已是我国职业教育广泛推广的一种基本实习模式,并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实施方式,具体有如下几种:一是“工学交替”模式,即在校学习期间中途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后再回学校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然后高三时再出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比较早的让学生接受企业的文化与工艺生产的技术培训,学生成长比较快,学习针对性比较强,效果比较明显,一些发达地区都流行采用这种模式,顺德本地的一些职校,如梁銶琚职校、陈村职校等都做得很出色,并形成了校企共育联盟。我校这几年也在这块进行了尝试,如在高二时安排汽修专业、商英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本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一段时间,学生反映的效果不错。二是“2+1”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高三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社會比较普遍流行采用。有些有条件的地方,如顺德采用“2.5+0.5”模式,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到高三第二学期才外出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二、顶岗实习的意义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服从学校的管理,一边接受企业的培训。可见顶岗实习集岗位实践、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职业教育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经过多年的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现在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学、企”互联互动的职教平台,在我国职教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模式不仅需要学校用心经营,企业积极配合,还要求政府牵头主导。因此对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都提出了相关要求,政府必须制定出台相关的校企合作政策支持,搭建平台,明确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双方在顶岗实习中的互联互动、互惠互利。学校必须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企业要落实好顶岗实习的政策,发挥企业在顶岗实习中独特的培养功能,通过岗位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我校顶岗实习中的一些探索与实效
近几年来,我校紧密围绕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搭建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实践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发展创新,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近年来,在高二时我校轮流安排了一些专业班级的学生下到当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安排计算机专业、商英专业的学生到顺德矢崎汽车配件公司进行实习;安排汽修专业的学生到汽修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实习。在实习中,班主任进行全程跟岗管理,厂方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企业文化教育、礼仪教育、岗位技能等的培训,学生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这些亲身体验对他们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学到了学校难以学到的知识,如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人才要求、专业趋势、岗位技能等等,对他们素质结构的构建和身心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正如一位参加实习同学在实习体会中写道:“以前就想着玩,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懂得为将来作准备。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在企业里是多么的不简单,上班时间经常每天超过8个小时,每天除了中午一点吃饭时间外就是不停地劳作,每个月就只有那几天休息时间而已。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也认识该为将来做好打算了。”还有一位同学写道:“以前,总认为老师所讲的是一无所用,课堂总是那么单调烦闷,知识总是那么枯燥无聊,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是一无所知,看来还是老老实实多学点知识才行”。因此,实习后,许多老师发现不管同学们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感觉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好像思想一下子成熟起来似的。
2.我校在高三时第一学期后期通过了毕业生顶岗实习推荐会,推荐高三就业班学生对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前到岗位上去工作,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刚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在一线岗位上,熟悉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体验企业文化,培养管理意识,为将来成长成才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在本地厂中,有不少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他们是我校学生毕业后在一线上磨炼、成长起来的。
四、顶岗实习中所存在的一些学生问题
学生进入企业开始顶岗实习后,身处的环境与面临的压力都变了,思想也会发生变化,这对于从小在学校家庭这种相对封闭的单纯环境下长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步入社会,难免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很多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普遍缺乏足够的心理和思想准备,面对真正的工作环境,眼高手低,心态浮躁,怕苦怕累,消极怠工,难以适应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因而产生了思想、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观,价值取向偏向于过度关注物质利益、眼前利益、兴趣爱好等,忽视个人成长的无形价值,因此出现了眼高手低、频繁换工、一无所成的情况。曾经听说有一名中职学生三个月里换了二十一次工作。很多学生情愿选择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仅仅就图拥有较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或者有相对高的收入,但这些工作往往毫无技术可言,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是相对有限的。
第二,学生缺乏正确的成才观,对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成才规律所知甚少,对社会的需求、自己的特点不甚了解,忽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与个人成长的规划。学生从小习惯了校园安逸的学习生活、舒适的家庭生活,然而一旦走出校园,走上一线工作岗位时,发现现实是枯燥、重复、劳累的,相当失望消极。比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到了企业后,很多作为学徒工被安排到机修岗位上,负责简单工作任务,或者是后勤岗位,每天重复着脏、累、忙的工作,薪水每月才就那一千来块钱,往往很多没几天辞职了。虽然干汽修这行,只要能够多坚持一点,几年下来,很多能够成长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所以类似这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半途而废的事情时有发生。
第三,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由于技能生疏,缺乏虚心好学的精神,惰性应对,导致容易出错,而且缺乏正确对待犯错的心态,因此往往选择自暴自弃的态度。相对于学校较为简单的学生关系、师生关系来说,社会的关系相对复杂很多,因此学生往往不善于处理好与师傅、管理人员、同事的关系,碰到困难时更容易封闭自我,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好。某服装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达到质量要求,被组长责骂,一气之下和几个同学一起辞工离厂。
五、提高顶岗实习有效性的策略
顶岗实习是中职生学生必经的一个历程,通过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同于学校环境里,零距离真实接触社会,因而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职业技能、为人处事、思考方式将会随之更加成熟,这为他们今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学校应该怎样积极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适应顶岗实习阶段,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呢?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前引进企业文化
中职生刚出来社会普遍有两个“不适应”:①对企业管理方式不适应;②对工作环境不适应。其实,关键是我们要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提前带到学校中,融进课堂去,引导他们了解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工艺流程、企业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通過联合办学,让他们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文化,到企业车间接受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真正感受企业文化。
2.认真做好实习准备工作,进行系统的就业前职业指导
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岗前培训、安全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学教育等系统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学会积极面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会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冷静分析和处理问题。甚至邀请企业的有关人员到学校来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训。
3.创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及时解决问题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困惑,我们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网站留言功能、Q群即时功能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缩短学生心理适应期。
4.密切联系家长、企业,形成管理合力,达到共育共赢的目的
通过电话联系企业相关负责人或者直接下企业,收集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了解企业用人信息,并及时给所在企业的学生做好相关的教育;通过密切联系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并引导家长加强对子女安全方面的教育,关心实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5.设立定期汇报制度,及时处理问题
在学生中设立小组长,要求组长按时向班主任汇报实习情况,反应同学们动态,也可以及时布置相关的实习任务。班主任总结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向学校相关负责部门汇报。有关部门定期召开实习工作会议,通报学生实习情况,统一认识、有效管理。
六、结束语
顶岗实习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政策,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思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用心研究、寻找对策、创新发展,确保成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虹,杨睿.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平兴.中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综合职业能力
一、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一种实习形式,学生在学校完成相关的课程学习后,离开学校,到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顶替具体工作岗位,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借助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并通过接受企业文化培训与管理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具备多重身份,一原则上学生还属于原来学校未毕业的学生,必须接受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二是学生在实习单位属于企业的一名员工,享受企业员工相关的权利,如薪酬等,同时必须接受企业的管理与培训。
顶岗实习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即“2+1”教育模式:学生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现在已是我国职业教育广泛推广的一种基本实习模式,并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实施方式,具体有如下几种:一是“工学交替”模式,即在校学习期间中途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后再回学校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然后高三时再出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比较早的让学生接受企业的文化与工艺生产的技术培训,学生成长比较快,学习针对性比较强,效果比较明显,一些发达地区都流行采用这种模式,顺德本地的一些职校,如梁銶琚职校、陈村职校等都做得很出色,并形成了校企共育联盟。我校这几年也在这块进行了尝试,如在高二时安排汽修专业、商英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本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一段时间,学生反映的效果不错。二是“2+1”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高三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社會比较普遍流行采用。有些有条件的地方,如顺德采用“2.5+0.5”模式,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到高三第二学期才外出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二、顶岗实习的意义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服从学校的管理,一边接受企业的培训。可见顶岗实习集岗位实践、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职业教育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经过多年的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现在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学、企”互联互动的职教平台,在我国职教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模式不仅需要学校用心经营,企业积极配合,还要求政府牵头主导。因此对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都提出了相关要求,政府必须制定出台相关的校企合作政策支持,搭建平台,明确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双方在顶岗实习中的互联互动、互惠互利。学校必须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企业要落实好顶岗实习的政策,发挥企业在顶岗实习中独特的培养功能,通过岗位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我校顶岗实习中的一些探索与实效
近几年来,我校紧密围绕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搭建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实践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发展创新,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近年来,在高二时我校轮流安排了一些专业班级的学生下到当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安排计算机专业、商英专业的学生到顺德矢崎汽车配件公司进行实习;安排汽修专业的学生到汽修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实习。在实习中,班主任进行全程跟岗管理,厂方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企业文化教育、礼仪教育、岗位技能等的培训,学生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这些亲身体验对他们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学到了学校难以学到的知识,如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人才要求、专业趋势、岗位技能等等,对他们素质结构的构建和身心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正如一位参加实习同学在实习体会中写道:“以前就想着玩,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懂得为将来作准备。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在企业里是多么的不简单,上班时间经常每天超过8个小时,每天除了中午一点吃饭时间外就是不停地劳作,每个月就只有那几天休息时间而已。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也认识该为将来做好打算了。”还有一位同学写道:“以前,总认为老师所讲的是一无所用,课堂总是那么单调烦闷,知识总是那么枯燥无聊,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是一无所知,看来还是老老实实多学点知识才行”。因此,实习后,许多老师发现不管同学们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感觉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好像思想一下子成熟起来似的。
2.我校在高三时第一学期后期通过了毕业生顶岗实习推荐会,推荐高三就业班学生对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前到岗位上去工作,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刚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在一线岗位上,熟悉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体验企业文化,培养管理意识,为将来成长成才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在本地厂中,有不少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他们是我校学生毕业后在一线上磨炼、成长起来的。
四、顶岗实习中所存在的一些学生问题
学生进入企业开始顶岗实习后,身处的环境与面临的压力都变了,思想也会发生变化,这对于从小在学校家庭这种相对封闭的单纯环境下长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步入社会,难免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很多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普遍缺乏足够的心理和思想准备,面对真正的工作环境,眼高手低,心态浮躁,怕苦怕累,消极怠工,难以适应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因而产生了思想、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观,价值取向偏向于过度关注物质利益、眼前利益、兴趣爱好等,忽视个人成长的无形价值,因此出现了眼高手低、频繁换工、一无所成的情况。曾经听说有一名中职学生三个月里换了二十一次工作。很多学生情愿选择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仅仅就图拥有较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或者有相对高的收入,但这些工作往往毫无技术可言,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是相对有限的。
第二,学生缺乏正确的成才观,对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成才规律所知甚少,对社会的需求、自己的特点不甚了解,忽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与个人成长的规划。学生从小习惯了校园安逸的学习生活、舒适的家庭生活,然而一旦走出校园,走上一线工作岗位时,发现现实是枯燥、重复、劳累的,相当失望消极。比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到了企业后,很多作为学徒工被安排到机修岗位上,负责简单工作任务,或者是后勤岗位,每天重复着脏、累、忙的工作,薪水每月才就那一千来块钱,往往很多没几天辞职了。虽然干汽修这行,只要能够多坚持一点,几年下来,很多能够成长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所以类似这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半途而废的事情时有发生。
第三,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由于技能生疏,缺乏虚心好学的精神,惰性应对,导致容易出错,而且缺乏正确对待犯错的心态,因此往往选择自暴自弃的态度。相对于学校较为简单的学生关系、师生关系来说,社会的关系相对复杂很多,因此学生往往不善于处理好与师傅、管理人员、同事的关系,碰到困难时更容易封闭自我,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好。某服装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达到质量要求,被组长责骂,一气之下和几个同学一起辞工离厂。
五、提高顶岗实习有效性的策略
顶岗实习是中职生学生必经的一个历程,通过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同于学校环境里,零距离真实接触社会,因而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职业技能、为人处事、思考方式将会随之更加成熟,这为他们今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学校应该怎样积极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适应顶岗实习阶段,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呢?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前引进企业文化
中职生刚出来社会普遍有两个“不适应”:①对企业管理方式不适应;②对工作环境不适应。其实,关键是我们要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提前带到学校中,融进课堂去,引导他们了解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工艺流程、企业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通過联合办学,让他们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文化,到企业车间接受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真正感受企业文化。
2.认真做好实习准备工作,进行系统的就业前职业指导
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岗前培训、安全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学教育等系统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学会积极面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会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冷静分析和处理问题。甚至邀请企业的有关人员到学校来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训。
3.创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及时解决问题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困惑,我们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网站留言功能、Q群即时功能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缩短学生心理适应期。
4.密切联系家长、企业,形成管理合力,达到共育共赢的目的
通过电话联系企业相关负责人或者直接下企业,收集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了解企业用人信息,并及时给所在企业的学生做好相关的教育;通过密切联系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并引导家长加强对子女安全方面的教育,关心实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5.设立定期汇报制度,及时处理问题
在学生中设立小组长,要求组长按时向班主任汇报实习情况,反应同学们动态,也可以及时布置相关的实习任务。班主任总结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向学校相关负责部门汇报。有关部门定期召开实习工作会议,通报学生实习情况,统一认识、有效管理。
六、结束语
顶岗实习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政策,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思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用心研究、寻找对策、创新发展,确保成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虹,杨睿.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平兴.中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