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平凡厚实的岗位上,我没有高深莫测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微不足道的行动与细节。每个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我们要以耐心陪他们成长,以宽容助他们成长。走了两年路,他们是年轮的刻痕,光阴的见证;两年的时间太短,不够他们养好腿脚,漂洋过海,万里长征。两年的空间太大,模糊了定位,空荡了眼神。拉长,拉近,依然不甚明了,远方,到底在何方。”——杨天雪
带着对英文的热情
从中学开始,杨天雪的英文成绩就尤其出众,大学虽然念的中文专业,但对英文的学习一直没有落下,中文系没有开设专业的英语课程,她就自己学习。由于学校规定其他专业的学生不能参加英文专业八级的考试,她便毫不犹豫地申请到外国语学院辅修英文,辅修第一年,在众多英文专业的同学们还在为专业八级的证书苦恼时,她就一次性通过了专业八级的考试。她说,“我对英文这个语言很有热情,也从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兴趣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带着这份对英文的热情,她拒绝了去重庆第一中学本部教书的机会,带着“让自己的英文有个用武之地,能给这些以后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孩子们更全面帮助”的想法,杨天雪毅然选择了国际部,虽然一直对英文有着这份热情,但她却一直强调着“我毕竟是中国人,父亲也是语文老师,家庭的教育对我有着很深的影响。对于中文,我是有着一份深深的执念的,英文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只是一门语言工具,我想让更多的外国人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
深入骨髓的传统文化
国际部的孩子们,除了与其他高中生一样有着繁重的课业外,他们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学好英文这门出国必备语言。杨天雪一直教导学生们,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有本位原则。在教学中,杨天雪更多的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去熏陶、浸染学生,希望他们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有一种文化自信。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更能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杨天雪要求有些诗歌全部同学都必须背诵,但国际部学生或许和其他高中生有些不同,他们每天要背诵很多的英文单词,难免有些抵触情绪。小柒就是其中一个。在一天语文早自习的时候,他直接冲到杨天雪面前说:“杨老师,我英文都还没有背诵完,我不想背诵语文。我想用这个时间读英语。”这是位英文非常不错,却总爱以此为荣,有几分小骄傲的男生,才做老师不久的杨天雪愣了一下,随即把小柒叫到办公室和他来了一场英文的较量,约定如果小柒赢了,以后便可以不用再背诵语文课文。半小时后,小柒已经说不上话来,惭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小柒总是乖乖地背诵每一篇古诗文,不再有任何的怨言。
杨天雪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为告诉这些孩子们,英文只是一门工具。每当有学生认为英文才是最重要的,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的时候,杨天雪就会不停地给他们说英文,以此告诉他们,老师英文也不错,却从没有放下语文的学习。杨天雪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文化之间的博弈,在我看来,语文和英文同样重要,但中文更深入骨髓。”
音乐中的诗歌
2015年,美国费城百年高中William Penn Charter School的几名交换生来到重庆一中国际部体验中国学生生活,第一节课,安排的就是杨天雪给他们上《琵琶行》。接到这个任务,杨天雪很是忐忑,《琵琶行》是一篇所有高中学生都要学习背诵的课文,但给外国学生上课,该怎么表达才能让他们理解接受呢?
杨天雪知道,如果只是讲诗词的字句理解,对于外国孩子来说太难了,又转念一想,《琵琶行》是一篇讲乐器的文章,外国学生对中国的乐器并不太了解。于是杨天雪在上课时,一边放音乐,一边让他们猜音乐所表达的是哪一句诗句,运用音乐的通感,讓学生们用不同的感官来感受乐器的美,让他们去感受不同诗句所表达出来的音乐的韵律美感。课程的中间,还让班内一位男生现场用二胡演奏了一曲《二泉映月》,听听琵琶的声音,再听听二胡的声音,优美的音乐震住了所有的外国孩子。
跟上学生的步伐
“作为老师,也许你拥有比孩子们多得多的文化知识,但他们却不一定会佩服你。你要去征服学生,学生才能静得下心来愿意听你说。”因此,杨天雪一直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平时,她总是有意地去注意学生的爱好,对于学生们喜欢的,她都会去关注。有一段时间,班上的女生很喜欢弹尤克里里,课间10分钟,常常会有学生突然抱着一把尤克里里出现在教室中,《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随时在教室上空飘荡,于是,杨天雪也去买了一把尤克里里摸索着学习,向学生请教;学生们喜欢看网络小说、科幻小说,她也去看。慢慢的,杨天雪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再仅仅是严肃的师生关系。
追求的脚步一直不停
也许很多人对杨天雪的选择并不理解,热爱着中文,在一所重点学校做着想做的工作,为什么会选择去进修一门全新的学科——边疆史地。杨天雪这样回答了我们的困惑,“丰富多彩的人生,必然会有代价,也承受着常人所不知的痛苦。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每一次人生关头的选择都会经历一番纠结,那样的纠结,它可能会让你蜕变 ,可能让你升华,它也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后果。”她笑着给我们说她“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进修”。对于学科的定义,她并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只是想更充实那个内心知识的宝库。对于未来,谁都不知道会发生着什么,但杨天雪仍梦想当一名老师,这一路,那个教育的理想一直都在。
带着对英文的热情
从中学开始,杨天雪的英文成绩就尤其出众,大学虽然念的中文专业,但对英文的学习一直没有落下,中文系没有开设专业的英语课程,她就自己学习。由于学校规定其他专业的学生不能参加英文专业八级的考试,她便毫不犹豫地申请到外国语学院辅修英文,辅修第一年,在众多英文专业的同学们还在为专业八级的证书苦恼时,她就一次性通过了专业八级的考试。她说,“我对英文这个语言很有热情,也从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兴趣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带着这份对英文的热情,她拒绝了去重庆第一中学本部教书的机会,带着“让自己的英文有个用武之地,能给这些以后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孩子们更全面帮助”的想法,杨天雪毅然选择了国际部,虽然一直对英文有着这份热情,但她却一直强调着“我毕竟是中国人,父亲也是语文老师,家庭的教育对我有着很深的影响。对于中文,我是有着一份深深的执念的,英文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只是一门语言工具,我想让更多的外国人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
深入骨髓的传统文化
国际部的孩子们,除了与其他高中生一样有着繁重的课业外,他们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学好英文这门出国必备语言。杨天雪一直教导学生们,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有本位原则。在教学中,杨天雪更多的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去熏陶、浸染学生,希望他们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有一种文化自信。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更能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杨天雪要求有些诗歌全部同学都必须背诵,但国际部学生或许和其他高中生有些不同,他们每天要背诵很多的英文单词,难免有些抵触情绪。小柒就是其中一个。在一天语文早自习的时候,他直接冲到杨天雪面前说:“杨老师,我英文都还没有背诵完,我不想背诵语文。我想用这个时间读英语。”这是位英文非常不错,却总爱以此为荣,有几分小骄傲的男生,才做老师不久的杨天雪愣了一下,随即把小柒叫到办公室和他来了一场英文的较量,约定如果小柒赢了,以后便可以不用再背诵语文课文。半小时后,小柒已经说不上话来,惭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小柒总是乖乖地背诵每一篇古诗文,不再有任何的怨言。
杨天雪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为告诉这些孩子们,英文只是一门工具。每当有学生认为英文才是最重要的,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的时候,杨天雪就会不停地给他们说英文,以此告诉他们,老师英文也不错,却从没有放下语文的学习。杨天雪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文化之间的博弈,在我看来,语文和英文同样重要,但中文更深入骨髓。”
音乐中的诗歌
2015年,美国费城百年高中William Penn Charter School的几名交换生来到重庆一中国际部体验中国学生生活,第一节课,安排的就是杨天雪给他们上《琵琶行》。接到这个任务,杨天雪很是忐忑,《琵琶行》是一篇所有高中学生都要学习背诵的课文,但给外国学生上课,该怎么表达才能让他们理解接受呢?
杨天雪知道,如果只是讲诗词的字句理解,对于外国孩子来说太难了,又转念一想,《琵琶行》是一篇讲乐器的文章,外国学生对中国的乐器并不太了解。于是杨天雪在上课时,一边放音乐,一边让他们猜音乐所表达的是哪一句诗句,运用音乐的通感,讓学生们用不同的感官来感受乐器的美,让他们去感受不同诗句所表达出来的音乐的韵律美感。课程的中间,还让班内一位男生现场用二胡演奏了一曲《二泉映月》,听听琵琶的声音,再听听二胡的声音,优美的音乐震住了所有的外国孩子。
跟上学生的步伐
“作为老师,也许你拥有比孩子们多得多的文化知识,但他们却不一定会佩服你。你要去征服学生,学生才能静得下心来愿意听你说。”因此,杨天雪一直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平时,她总是有意地去注意学生的爱好,对于学生们喜欢的,她都会去关注。有一段时间,班上的女生很喜欢弹尤克里里,课间10分钟,常常会有学生突然抱着一把尤克里里出现在教室中,《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随时在教室上空飘荡,于是,杨天雪也去买了一把尤克里里摸索着学习,向学生请教;学生们喜欢看网络小说、科幻小说,她也去看。慢慢的,杨天雪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再仅仅是严肃的师生关系。
追求的脚步一直不停
也许很多人对杨天雪的选择并不理解,热爱着中文,在一所重点学校做着想做的工作,为什么会选择去进修一门全新的学科——边疆史地。杨天雪这样回答了我们的困惑,“丰富多彩的人生,必然会有代价,也承受着常人所不知的痛苦。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每一次人生关头的选择都会经历一番纠结,那样的纠结,它可能会让你蜕变 ,可能让你升华,它也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后果。”她笑着给我们说她“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进修”。对于学科的定义,她并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只是想更充实那个内心知识的宝库。对于未来,谁都不知道会发生着什么,但杨天雪仍梦想当一名老师,这一路,那个教育的理想一直都在。